一种笼架炉燃烧室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387875发布日期:2024-03-22 10:40阅读:9来源:国知局
一种笼架炉燃烧室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热处理设备,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笼架炉燃烧室结构。

背景技术

0、
背景技术:

1、连续式步进梁笼架炉,主要用于汽车行业对车轮毂毛坯进行金属硬化的热处理工艺。为节约有限的工厂空间场地,目前比较流行的做法是工作区设计2层或者3层叠放笼架结构,来节约工厂、车间有限的空间场地。

2、而过多的层间结构,会造成热处理工艺进行时,破坏有效的温度对流状况下降后,对产品加热均匀性的影响,造成加热不均的工艺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
技术实现要素: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笼架炉燃烧室结构,它可以将炉体内的热气进行循环流动,保证其内部的轮毂的加热均匀,保证热处理效果。

2、本实用新型解决所述技术问题的方案是:

3、一种笼架炉燃烧室结构,包括机架,机架中固定有炉体,炉体的左右两侧板的中部成型有流通通槽,覆盖板覆盖对应的流通通槽,炉体中固定有支撑架,支撑架的水平架上放置有待加工的轮毂,所述炉体的顶板的左部、中部和右部的顶面均固定有循环风机,支撑架的顶部安装有吸气蜗壳,吸气蜗壳覆盖整个支撑架的上部,循环风机的叶轮的对着吸气蜗壳的顶板上成型的对应的吸气通孔;

4、所述炉体的顶板的左部、中部和右部处的前部和后部均固定有燃烧器烧嘴,燃烧器烧嘴的底端伸入炉体中。

5、所述炉体的前后壁板的下部内侧处均安装有多个上下对应的侧弧形导流板,上下相邻两个侧弧形导流板之间形成弧形状的导流通道,导流通道的上端竖直向上延伸为进气口,导流通道的下端水平延伸对着支撑架的下方中部,其为出气口。

6、所述支撑架的下方设有多个中部弧形导向板,中部弧形导向板的外端对着对应的导流通道的出气口,中部弧形导向板的内端竖直向上对着支撑架的下部底架。

7、本实用新型的突出效果是:

8、它可以将炉体内的热气进行循环流动,保证其内部的轮毂的加热均匀,保证热处理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笼架炉燃烧室结构,包括机架(10),机架(10)中固定有炉体(20),炉体(20)的左右两侧板的中部成型有流通通槽(21),覆盖板(30)覆盖对应的流通通槽(21),炉体(20)中固定有支撑架(40),支撑架(40)的水平架上放置有待加工的轮毂(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20)的顶板的左部、中部和右部的顶面均固定有循环风机(22),支撑架(40)的顶部安装有吸气蜗壳(50),吸气蜗壳(50)覆盖整个支撑架(40)的上部,循环风机(22)的叶轮的对着吸气蜗壳(50)的顶板上成型的对应的吸气通孔(5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笼架炉燃烧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器烧嘴(23)的上部固定的连接板固定在炉体(20)的顶板的顶面上并覆盖炉体(20)的顶板上对应的竖直通孔(25)的顶部,竖直通孔(25)的内侧壁上固定有烧嘴保护管(26),烧嘴保护管(26)的底端向下延伸伸入炉体(20)中,烧嘴保护管(26)的上部内侧壁上固定有隔热保护套(27),燃烧器烧嘴(23)插套在隔热保护套(27)的竖直通孔中,燃烧器烧嘴(23)的外侧壁紧贴隔热保护套(27)的内侧壁,燃烧器烧嘴(23)的底端伸出隔热保护套(27)的底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笼架炉燃烧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烧嘴保护管(26)的外部侧壁上成型有多个侧通孔(27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笼架炉燃烧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20)的前后壁板的下部内侧处均安装有多个上下对应的侧弧形导流板(1),上下相邻两个侧弧形导流板(1)之间形成弧形状的导流通道,导流通道的上端竖直向上延伸为进气口,导流通道的下端水平延伸对着支撑架(40)的下方中部,其为出气口。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笼架炉燃烧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40)的下方设有多个中部弧形导向板(2),中部弧形导向板(2)的外端对着对应的导流通道的出气口,中部弧形导向板(2)的内端竖直向上对着支撑架(40)的下部底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笼架炉燃烧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气蜗壳(50)的顶板上固定有多个竖直杆体,竖直杆体的顶端固定在炉体(20)的顶板的底面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笼架炉燃烧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20)的壁板有外板体、内板体和处于外板体和内板体之间的隔热保温层组成。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笼架炉燃烧室结构,包括机架,机架中固定有炉体,炉体的左右两侧板的中部成型有流通通槽,覆盖板覆盖对应的流通通槽,炉体中固定有支撑架,支撑架的水平架上放置有待加工的轮毂,所述炉体的顶板的左部、中部和右部的顶面均固定有循环风机,支撑架的顶部安装有吸气蜗壳,吸气蜗壳覆盖整个支撑架的上部,循环风机的叶轮的对着吸气蜗壳的顶板上成型的对应的吸气通孔;它可以将炉体内的热气进行循环流动,保证其内部的轮毂的加热均匀,保证热处理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王伟潮,梁岳林,张竹明,吕云浩,严柏辉,朱文婧,陈小英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万丰奥威汽轮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30
技术公布日:2024/3/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