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896938发布日期:2024-05-09 21:40阅读:12来源:国知局
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锅炉燃烧,尤其涉及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


背景技术:

1、循环流化床锅炉采用的是工业化程度高的洁净煤燃烧技术,循环流化床锅炉采用流态化燃烧,其与鼓泡流化床燃烧技术的最大区别是运行风速高,强化了燃烧和脱硫等非均相反应过程,锅炉容量可以扩大到电力工业可以接受的大容量,循环流化床锅炉已经很好地解决了热学、力学、材料学等基础问题和膨胀、磨损、超温等工程问题,成为难燃固体燃料能源利用的先进技术。

2、传统的循环流化床锅炉多采用两次送风的方式,也即从炉膛底部输入的一次风和在燃烧区供给的二次风,但是在炉内燃料的燃烧区耗氧量大且快,供给一次风和在燃烧区供给的二次风,往往会使得燃料得不到充分的燃烧,而导致燃烧效率相对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提供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用以解决现有循环流化床锅炉空气供给不足而使得炉膛内燃料不充分燃烧,导致的锅炉燃烧效率较低的弊端。

2、本申请提供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包括:炉膛和与炉膛连通的烟道,炉膛底部的床层设置有多个风帽,风帽与一次风管道连接;

3、炉膛的一侧壁上靠近床层的位置自下而上依次开设有第一播煤口和第二播煤口;第一播煤口与第一播煤管连接,第二播煤口与第二播煤管连接;第一播煤管通过第一播煤风管与一次风管道连通;第二播煤管通过第二播煤风管与一次风管道连通;

4、炉膛高度的0.3~0.4处开设有多个二次风口,二次风口通过管道与二次风管道连通;

5、二次风口与折焰角之间开设有多个三次风口,三次风口通过管道与二次风管道连通;

6、烟道自上而下依次设置有上省煤器、催化床层、下省煤器和空气预热器;

7、烟道靠近炉膛的一侧壁自上而下依次与旋风分离器的排气口和进气口连通;排气和进气口位于上省煤器和催化床层之间;

8、旋风分离器的物料输出端通过管道与炉膛连通;空气预热器与一次风管道连接。

9、可选地,上省煤器和催化床层之间还设置有多个导流板。

10、可选地,导流板包括上框板和下框板构成的v形框架,v形框架构成的平面中焊接有平板;

11、上框板的一端与下框板的一端连接,另一端自由,上框板自由的一端连接在排气口和上省煤器之间靠近炉膛的侧壁上;下框板自由的一端连接在进气口与催化床层之间靠近炉膛的侧壁上;

12、上框板和下框板的连接端抵触设置在烟道远离炉膛的侧壁上。

13、可选地,第一播煤口下方靠近第一播煤口的位置开设有第一托举风口;第二播煤口下方靠近第二播煤口的位置开设有第二托举风口;

14、第一托举风口和第二托举风口分别通过管道与一次风管道连通。

15、可选地,二次风口的吹风角度为斜向下,二次风口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0~45°。

16、可选地,三次风口的吹风角度为斜向下,三次风口与水平面的夹角为45~60°。

17、可选地,第一播煤风管与第一播煤管的弯头处连通,且第一播煤风管与第一播煤管轴线的夹角为0~15°;

18、第二播煤风管与第二播煤管的弯头处连通,且第二播煤风管与第二播煤管轴线的夹角为0~15°。

19、本申请的循环流化床锅炉,通过在炉膛中二次风口上方开设三次风口,将二次风管道供给的部分二次风通过三次风口送入炉膛内,向炉膛内的燃料提供氧气,使得炉膛内的燃料充分燃烧,提升锅炉内燃料的燃烧效率,克服了传统流化床锅炉空气供给不足而使得炉膛内燃料不充分燃烧,导致的锅炉燃烧效率较低的弊端。



技术特征:

1.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包括炉膛(1)和与所述炉膛(1)连通的烟道(2),其特征在于,所述炉膛(1)底部的床层设置有多个风帽(11),所述风帽(11)与一次风管道(12)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流化床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省煤器(21)和催化床层(22)之间还设置有多个导流板(2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循环流化床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板(25)包括上框板(251)和下框板(252)构成的v形框架,所述v形框架构成的平面中焊接有平板(25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流化床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播煤口(101)下方靠近所述第一播煤口(101)的位置开设有第一托举风口(105);所述第二播煤口(102)下方靠近所述第二播煤口(102)的位置开设有第二托举风口(106);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循环流化床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次风口(103)的吹风角度为斜向下,二次风口(103)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0~45°。

6.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循环流化床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三次风口(104)的吹风角度为斜向下,三次风口(104)与水平面的夹角为45~60°。

7.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循环流化床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播煤风管(131)与第一播煤管(13)的弯头处连通,且第一播煤风管(131)与第一播煤管(13)轴线的夹角为0~15°;


技术总结
本申请提供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包括:炉膛和与炉膛连通的烟道,炉膛底部的床层设置有多个风帽,风帽与一次风管道连接;炉膛高度的0.3~0.4处开设有多个二次风口,二次风口通过管道与二次风管道连通;二次风口与折焰角之间开设有多个三次风口,三次风口通过管道与二次风管道连通.本申请的流化床锅炉,通过在炉膛中二次风口上方开设三次风口,将二次风管道供给的部分二次风通过三次风口送入炉膛内,向炉膛内的燃料提供氧气,使得炉膛内的燃料充分燃烧,提升锅炉内燃料的燃烧效率,克服了传统流化床锅炉空气供给不足而使得炉膛内燃料不充分燃烧,导致的锅炉燃烧效率较低的弊端。

技术研发人员:李海军,史仰崇,李增录,曹建林,王小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府谷京府煤化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919
技术公布日:2024/5/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