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氢氧低碳燃烧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707426发布日期:2024-04-23 11:32阅读:12来源:国知局
一种氢氧低碳燃烧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燃烧,特别涉及一种氢氧低碳燃烧系统。


背景技术:

1、传统的工业炉窑燃烧有如下缺陷:(1)单耗较高、氧化烧损较高;(2)不能反映出加热炉内的实际燃烧气氛,不能根据炉内气氛对空燃煤比进行实时调整,调整滞后;(3)尾气排放nox含量高,碳排放较高:(4)尾气氮气含量高,很难实现碳捕集。有鉴于此,提出一种氢氧低碳燃烧系统;(5)管道内气流可感性差。有鉴于此,特提出一种氢氧低碳燃烧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氢氧低碳燃烧系统,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指出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3、一种氢氧低碳燃烧系统,包括水电解制氢氧装置、氢气和氧气分离装置、富氢燃气混合装置、空气流缩机、富氧助燃风混合装置、燃气控制阀、助燃风控制阀、燃烧器、工业窑炉、第一管道、第二管道、第三管道、第四管道、第五管道、第六管道、第七管道、第八管道、第九管道和第十管道,所述第一管道连接所述水电解制氢氧装置,所述第二管道连接所述水电解制氢氧装置和所述氢气和氧气分离装置,所述第三管道连接所述富氢燃气混合装置,所述第四管道连接所述富氢燃气混合装置和所述氢气和氧气分离装置,所述第五管道连接所述氢气和氧气分离装置和所述富氧助燃风混合装置,所述第六管道连接所述富氧助燃风混合装置,所述第七管道连接所述空气流缩机和所述富氧助燃风混合装置,所述第八管道连接所述富氢燃气混合装置和所述燃烧器,所述第九管道连接所述富氧助燃风混合装置和所述燃烧器,所述第十管道连接所述工业窑炉,所述燃烧器设于所述工业窑炉上,所述燃气控制阀设于所述第八管道上,所述助燃风控制阀设于所述第九管道上,所述第一管道、第二管道、第三管道、第四管道、第五管道、第六管道、第七管道、第八管道和第九管道上设有气流检测装置。

4、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气流检测装置包括管体和鸣叫装置,所述鸣叫装置包括壳体、气流阻力件和撞击球,所述壳体具有进气部和发声部,所述进气部内设有进气道,所述发声部内设有发声腔,所述进气道一端设置进气口,另一端连接所述发声腔,所述进气道上设有出气口,所述撞击球设于所述发声腔中,所述气流阻力件设于所述进气道中,用于在限制气流速下封闭所述进气道,且位于所述出气口的靠近所述进气口的一侧,所述壳体安装于所述管体的内壁上,所述进气道平行于所述管体的轴向方向。

5、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发声腔设置为圆形,所述进气道沿所述发声腔的切线方向设置。

6、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气流阻力件包括支座、扭簧、转轴和阻力板,所述支座设于所述进气道的侧壁上,所述转轴设于所述支座上,所述扭簧套设于所述转轴上,所述阻力板的一侧设有贯穿其自身的轴孔,所述转轴穿过所述轴孔,所述扭簧的两个端部分别连接所述转轴外壁和所述轴孔内壁,用于使得所述阻力板产生扭转力,所述阻力板的另一侧边沿抵顶在所述进气道的侧壁上。

7、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气流检测装置还包括固定座、内部磁铁和拉持弹簧,所述固定座固定于所述管体的内壁上,所述固定座上设有贯穿其自身的安置容腔,所述内部磁铁设于所述壳体的侧部,所述拉持弹簧一端连接于所述壳体的侧部,另一端连接所述管体的内壁,且环绕所述内部磁铁,所述壳体、内部磁铁和所述拉持弹簧位于所述安置容腔中,在所述拉持弹簧的作用下,所述进气口没入所述安置容腔中。

8、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座焊接于所述管体内壁上。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氢氧低碳燃烧系统具有如下优点:

10、(1)其可利用谷电或新能源电进行水电解制备高纯度氢气和氧气,实现制氢、制氧和燃烧过程的极致能效;

11、(2)将分离后的高纯度氢气与已有燃料混合,实现燃料改性,按需要调整燃料的热值和成分,减少燃料的碳元素和氮元素含量;

12、(3)制备氧气含量高的富氧助燃风,减少助燃风之中的氮气含量,极限状况下采用纯氧气作为助燃风;

13、(4)应用富氧燃烧器,每座炉窑多个,合理匹配燃料量和助燃风量,改善炉内温度场,调高温度均匀性,在满足加热工艺要求的前提下,实现极限节能和极限降碳,同时减少烟气量,实现低碳燃烧,并提高二氧化碳浓度,为尾气的碳捕集创造条件;

14、(5)减少场地使用;

15、(6)通过设置多个气流检测装置,提升各个管道气流的可感性。



技术特征:

1.一种氢氧低碳燃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水电解制氢氧装置、氢气和氧气分离装置、富氢燃气混合装置、空气流缩机、富氧助燃风混合装置、燃气控制阀、助燃风控制阀、燃烧器、工业窑炉、第一管道、第二管道、第三管道、第四管道、第五管道、第六管道、第七管道、第八管道、第九管道和第十管道,所述第一管道连接所述水电解制氢氧装置,所述第二管道连接所述水电解制氢氧装置和所述氢气和氧气分离装置,所述第三管道连接所述富氢燃气混合装置,所述第四管道连接所述富氢燃气混合装置和所述氢气和氧气分离装置,所述第五管道连接所述氢气和氧气分离装置和所述富氧助燃风混合装置,所述第六管道连接所述富氧助燃风混合装置,所述第七管道连接所述空气流缩机和所述富氧助燃风混合装置,所述第八管道连接所述富氢燃气混合装置和所述燃烧器,所述第九管道连接所述富氧助燃风混合装置和所述燃烧器,所述第十管道连接所述工业窑炉,所述燃烧器设于所述工业窑炉上,所述燃气控制阀设于所述第八管道上,所述助燃风控制阀设于所述第九管道上,所述第一管道、第二管道、第三管道、第四管道、第五管道、第六管道、第七管道、第八管道和第九管道上设有气流检测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氢氧低碳燃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流检测装置包括管体和鸣叫装置,所述鸣叫装置包括壳体、气流阻力件和撞击球,所述壳体具有进气部和发声部,所述进气部内设有进气道,所述发声部内设有发声腔,所述进气道一端设置进气口,另一端连接所述发声腔,所述进气道上设有出气口,所述撞击球设于所述发声腔中,所述气流阻力件设于所述进气道中,用于在限制气流速下封闭所述进气道,且位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氢氧低碳燃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声腔设置为圆形,所述进气道沿所述发声腔的切线方向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氢氧低碳燃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流阻力件包括支座、扭簧、转轴和阻力板,所述支座设于所述进气道的侧壁上,所述转轴设于所述支座上,所述扭簧套设于所述转轴上,所述阻力板的一侧设有贯穿其自身的轴孔,所述转轴穿过所述轴孔,所述扭簧的两个端部分别连接所述转轴外壁和所述轴孔内壁,用于使得所述阻力板产生扭转力,所述阻力板的另一侧边沿抵顶在所述进气道的侧壁上。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氢氧低碳燃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流检测装置还包括固定座、内部磁铁和拉持弹簧,所述固定座固定于所述管体的内壁上,所述固定座上设有贯穿其自身的安置容腔,所述内部磁铁设于所述壳体的侧部,所述拉持弹簧一端连接于所述壳体的侧部,另一端连接所述管体的内壁,且环绕所述内部磁铁,所述壳体、内部磁铁和所述拉持弹簧位于所述安置容腔中,在所述拉持弹簧的作用下,所述进气口没入所述安置容腔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氢氧低碳燃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焊接于所述管体内壁上。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氢氧低碳燃烧系统,包括水电解制氢氧装置、氢气和氧气分离装置、富氢燃气混合装置、空气流缩机、富氧助燃风混合装置、燃气控制阀、助燃风控制阀、燃烧器、工业窑炉、第一管道、第二管道、第三管道、第四管道、第五管道、第六管道、第七管道、第八管道、第九管道和第十管道,燃烧器设于工业窑炉上,第一管道、第二管道、第三管道、第四管道、第五管道、第六管道、第七管道、第八管道和第九管道上设有气流检测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碳排放量低、燃烧气氛可控和气流可感性强的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雷勇,赵权,陈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南润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928
技术公布日:2024/4/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