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公开的实施例属于流化设备,具体涉及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疏渣防护设备。
背景技术:
1、锅炉冷渣机下渣管堵塞疏通时工作环境较为恶劣(疏通的循环流化床锅炉炉渣一般为850℃至900℃左右,且疏通位置正处于炉膛压力正压区域,开启下渣管插板门时通常会伴有热风、热渣。因锅炉内高压影响高速向外喷溅的现象发生、对疏通人员的安全造成极大威胁),目前市面上有电动、气动疏渣装置,但因维护不及时、产品质量问题、装置可靠性差以及现场恶劣运行工况影响,总会(或终有)出现故障或异常不能运行的情况发生,人工疏通是维护机组安全运行的最后一道防线。
2、目前锅炉进行人工疏渣时防护装置仅有穿戴隔热服,穿戴的隔热服较为笨重(防护服基本为均码,人员高矮胖瘦不同,较为瘦小的人穿着后格外宽大、较为高大的人直接无法穿戴),佩戴后不方便行动,如遇紧急情况易造成绊倒或其它设备勾住防护服,给疏渣人员安全逃生带来隐患。隔热服头盔佩戴后面部防热面板影响视线,仅能对面前130°视角进行观察,且呼吸时防热面板经常起雾,疏渣人员基本不愿佩戴,宁可无保护进行操作。隔热服不透气,人员捅渣是体力劳动,人体发出的热量只能散发到隔热服内无法与外界换热,捅渣人员体感体验较差。
3、因此,开发一种流化床锅炉疏渣防护设备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公开的实施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疏渣防护设备。
2、本公开的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疏渣防护设备,所述防护设备包括门式框架、防护帘和喷雾装置;
3、所述喷雾装置设置于所述门式框架,所述喷雾装置用于喷射雾化液,以对疏渣过程产生的扬尘进行雾化除尘处理;
4、所述防护帘的第一端设置于所述门式框架,所述防护帘遮盖锅炉下渣管的捅渣口,以遮挡由捅渣口导出的渣料。
5、进一步的,还包括:挡渣板;
6、所述挡渣板设置于所述门式框架,并布设于所述防护帘的第二端,用于遮挡由捅渣口导出的渣料。
7、可选的,所述喷雾装置包括进水管和雾化喷头;所述进水管设置于所述门式框架;沿所述进水管长度方向上,所述进水管上间距设置有若干喷水口;所述雾化喷头对应设置于所述喷水口,所述雾化喷头用于喷射雾化液。
8、进一步的,还包括:可拆卸件;所述防护帘通过所述可拆卸件可拆卸连接于所述门式框架的横梁。
9、可选的,所述可拆卸件包括螺栓或卡扣。
10、可选的,所述喷雾装置焊接于所述门式框架的横梁。
11、进一步的,还包括:自锁轮,设置于所述框架,所述自锁轮用于框架的移动以及位置定位。
12、进一步的,还包括:快接管,设置于所述进水管的进水端;其中,所述进水管通过所述快接管与水源连通;所述快接管用于快速连接或断开所述进水管与水源之间的连接。
13、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包括:
14、本公开的防护设备无需穿戴隔热服作业,使操作人员的行动不受限制,使捅渣人员体感体验较好。
1.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疏渣防护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设备包括门式框架、防护帘和喷雾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疏渣防护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挡渣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疏渣防护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喷雾装置包括进水管和雾化喷头;所述进水管设置于所述门式框架;沿所述进水管长度方向上,所述进水管上间距设置有若干喷水口;所述雾化喷头对应设置于所述喷水口,所述雾化喷头用于喷射雾化液。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疏渣防护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可拆卸件;所述防护帘通过所述可拆卸件可拆卸连接于所述门式框架的横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疏渣防护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拆卸件包括螺栓或卡扣。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疏渣防护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喷雾装置焊接于所述门式框架的横梁。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疏渣防护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自锁轮,设置于所述框架,所述自锁轮用于框架的移动以及位置定位。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疏渣防护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快接管,设置于所述进水管的进水端;其中,所述进水管通过所述快接管与水源连通;所述快接管用于快速连接或断开所述进水管与水源之间的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