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喷射式机器割炬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割炬,特别是一种机器割炬。
现有的机器割炬均为等压式结构,其氧气和乙炔需按等压比例在割嘴处混合,它存在混合不匀,燃烧温度低、切割速度慢等缺点,且不能使用低压乙炔,若乙炔压力减小,会出现倒氧回火现象,发生爆炸事故,安全性差。此外,现有的机器割炬体积大,重量重,造价高,而且只能割5-60毫米的钢板,60毫米以上的钢板就需采用等压式高压重型割炬切割,这样更浪费能源。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安全、快速、节能的喷射式机器割炬。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一种喷射式机器割炬,它包括有普通割嘴1、固定外套2、乙炔调节阀3、预热氧调节阀4、切割氧气调节阀5、乙炔接头6、氧气接头7,其中切割氧气调节阀5的出口通过切割氧气管8直接与普通割嘴1连通,其特征在于乙炔调节阀3、预热氧调节阀4、切割氧气调节阀5和乙炔接头6、氧气接头7均直接铸造在一个主体9上,在主体9内,预热氧调节阀4的出口直接与喷嘴10连接,喷嘴10直接对准喷射管11的后端喇叭口中心,乙炔调节阀3的出口亦对准喷射管11的后端喇叭口,切割氧气调节阀5的进口在主体9内分别与氧气接头7和预热氧调节阀4的出口连通,喷射管11通过螺母12与主体9连为一体,喷射管11的前部混合室与普通割嘴1连通,固定外套2包裹在喷射管11和切割氧气管8外,电动切割机的机体就与该固定外套2连接。
本实用新型采用整体和喷射式结构,使其体积小、重量轻(只有750克)、成本低,其工作时氧气和乙炔在喷射管内充分混合,因氧气用高压喷进,它将乙炔带入混合室,故对乙炔的压力无任何要求,杜绝了氧气回流到乙炔罐发生爆炸的现象,安全可靠性大大提高。本实用新型的氧气和乙炔消耗量减少,节能显著,切割速度快,工效高,使用普通割嘴比用等压式快速割嘴还快,并能切割5-300毫米的钢板,使用范围大,在切割5-20毫米厚度的钢板时,速度百分比提高5-15%,对20-40毫米的钢板,速度百分比提高15-25%,对40-60毫米的钢板,速度百分比提高25-35%。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如
图1,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先将乙炔接头6通过橡胶管接通乙炔罐,氧气接头7接通氧气罐,然后打开乙调节阀3,再打开预热氧调节阀4,则预热氧调节阀4通过喷嘴10喷射到喷射管11的后端喇叭口处,并在那里与乙炔混合,混合后的混合气体从喷射管11后端喇叭口通过其细通道进入喷射管11中部喇叭口,产生负压,将乙炔带入喷射管11的前部混合室,充分混合后的气体通过普通割嘴1喷射到工件上,此时点火即对该工件预热,当预热温度达到要求时,打开切割氧气调节阀5,即可对工件进行切割处理,其切割速度快,切割效果理想。
权利要求1.一种喷射式机器割炬,它包括有普通割嘴1、固定外套2、乙炔调节阀3、预热氧调节阀4、切割氧气调节阀5、乙炔接头6、氧气接头7,其中切割氧气调节阀5的出口通过切割氧气管8直接与普通割嘴1连通,其特征在于乙炔调节阀3、预热氧调节阀4、切割氧气调节阀5和乙炔接头6、氧气接头7均直接铸造在一个主体9上,在主体9内,预热氧调节阀4的出口直接与喷嘴10连接,喷嘴10直接对准喷射管11的后端喇叭口中心,乙炔调节阀3的出口亦对准喷射管11的后端喇叭口,切割氧气调节阀5的进口在主体9内分别与氧气接头7和预热氧调节阀4的出口连通,喷射管11通过螺母12与主体9连为一体,喷射管11的前部混合室与普通割嘴1连通,固定外套2包裹在喷射管11和切割氧气管8外,电动切割机的机体就与该固定外套2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器割炬,它将乙炔调节阀、预热氧调节阀、切割氧气调节阀和乙炔接头、氧气接头直接铸造在一个主体上,在主体内,预热氧调节阀的出口直接与喷嘴连接,喷嘴直接对准喷射管的后端喇叭口中心,乙炔调节阀的出口亦对准喷射管的后端喇叭口,切割氧气调节阀的进口分别与氧气接头和预热氧调节阀的出口连通,喷射管通过螺母与主体连为一体,喷射管前部混合室与普通割嘴连通。
文档编号F23D14/00GK2141030SQ9223799
公开日1993年8月25日 申请日期1992年12月24日 优先权日1992年12月24日
发明者谭承常 申请人:谭承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