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火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62517阅读:42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打火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具有多头火苗的打火机。
普通的打火机通常分为明火打火机与防风打火机两大类,曾有人将这两种点火方式的打火机设置在一起使一机上即有防风点火又有明火火焰两种点火火苗,然而,为实现上述目的使整机结构设置相当复杂,既便如此,由于受机型体积限制,也只能在出气阀处设有二个出气孔及其气管分别供应防火点火和明火点头,若还有增加多头火苗几乎非常困难。
本实用新型则在普遍防风打火机结构基础上进行改进,以期达到实现多头火苗点火功能。
该打火机其机身仍内具有燃气箱、出气阀、导气管、出气宝塔座及带电热丝的防风燃烧炉,还有配套的压电点火器及其按钮,机头盖与机身内的连杆及开阀跷板之间通过转动销轴构成杠杆联动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出气阀上设有另一出气孔及其导气软管,该导气软管跨过压合式截止台后,与设有2至4个出气孔座的独立封闭腔体联接,其中,压合式截止台上的截压杆与电子点火按钮联动,而在独立封闭腔体上的导出气管与设置在防风燃烧炉孔侧旁的2至4个火苗孔联接。
具有上述结构特点的打火机采用一个独立封闭腔体结构使出气孔及其导气管设置数量大幅增加使设置多头火苗变成可能,而多头火苗能增添打火机使用功能与多样性变化。
以下结合
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同时给出实施例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剖视图。
图2为图1A-A剖视图。
图3为图2B向视图。
其中1、机头盖;2、防风燃烧炉;3、电热丝;4、出气宝塔座;5、导出气管;6、电子点火按钮;7、压电点火器;8、截压杆;9、压杆复位弹簧;10、燃气箱;11、导气软管;12、出气阀;13、开阀跷板;14、导气管;15、连杆;16、独立封闭腔体。
如图所示,本实施例采用三头火苗形式,其中,在防风燃烧炉2孔侧旁设有2个明火火苗孔,整机上的出气宝塔座4、压电点火器7、出气阀12等均为常规部件在此不再详述,还有包括机头盖1与机身内的连杆15及开阀跷板13之间通过转动销轴构成的杠杆联动连接机构也是按常规现有技术进行按装,本实用新型在常规的出气阀12上增设有另一出气孔及其导气软管11,该导气软管11首先跨过设有的压合式截止台后与设有2个出气孔座的独立封闭腔体16联接,此处,独立封闭腔体16最好与燃气箱10一体设置注塑成型,压合式截止台上的截压杆8则与电子点火按钮6联动连接,相应设有截压杆复位弹簧9。而在独立封闭腔体16上引出的2条导出气管5分别与设置在防风燃烧炉2孔侧旁的2个火苗孔联接,整机工作过程如下打开机头盖1后出气阀12在开阀跷板13带动下出气,按下电子点头按钮6时导气软管11被截止,燃气只能从导气管14到防火燃烧炉2孔,防风点火燃烧后松开电子点头按钮6,由于出气宝塔座4采用细孔导气,使燃气大部分从被松开的导气软管11处通过独立封闭腔气16及导出气管5后到达火苗孔,受防风燃烧炉2影响而产生明火。
权利要求1.一种打火机,机身内具有燃气箱、出气阀、导气管、出气宝塔座及带电热丝的防风燃烧炉,还有配套的压电点火器及其按钮,机头盖与机身内的连杆及开阀跷板之间通过转动销轴构成杠杆联动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出气阀(12)上设有另一出气孔及其导气软管(11),该导气软管(11)跨过压合式截止台后,与设有2至4个出气孔座的独立封闭腔体(16)联接,其中,压合式截止台上的截压杆(8)与电子点火按钮(6)联动,而在独立封闭腔体(16)上的导出气管(5)与设置在防风燃烧炉(2)孔侧旁的2至4个火苗孔联接。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火机,其特征在于独立封闭腔体(16)与燃气箱(10)一体设置。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具有多头火苗的打火机。该打火机其机身仍内具有燃气箱、出气阀、导气管、出气宝塔座及带电热丝的防风燃烧炉,还有配套的压电点火器及其按钮,机头盖与机身内的连杆及开阀跷板之间通过转动销轴构成杠杆联动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出气阀上设有另一出气孔及其导气软管,该导气软管跨过压合式截止台后,与设有2至4个出气孔座的独立封闭腔体联接,其中,压合式截止台上的截压杆与电子点火按钮联动,而在独立封闭腔体上的导出气管与设置在防风燃烧炉孔侧旁的2至4个火苗孔联接。具有上述结构特点的打火机采用一个独立封闭腔体结构使出气孔及其导气管设置数量大幅增加使设置多头火苗变成可能,而多头火苗能增添打火机使用功能与多样性变化。
文档编号F23Q2/16GK2386336SQ99244140
公开日2000年7月5日 申请日期1999年9月3日 优先权日1999年9月3日
发明者欧海东 申请人:欧海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