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烟囱余热回收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280604阅读:263来源:国知局
一种烟囱余热回收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烟囱余热回收装置,属于国际专利分类表中“F23J燃烧生成物或燃烧余渣的清除或处理;烟道”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烟囱是工业中、日常生活中的常用设备,烟囱主要是用来排走烟气,改善燃烧条件。烟气的温度比较高,直接由烟囱排出,烟气所散发的热能造成了热量损失,增加了燃料的消耗,影响了燃料的消耗率同时也造成了环境的污染。
[0003]为了改善这一状况,中国专利201220325144.0公开了一种烟囱余热回收装置,其包括与锅炉出烟口相连的烟囱,烟囱外套设有套管,烟囱与套管之间形成进风通道,该进风通道与锅炉的进风口相通,该进风通道上设有向锅炉内送风的风机,在进风通道内设有多个挡风板使进气通道形成多个隔腔,在烟囱的外壁设有多个外散热片,均布在每个所述的隔腔内。本实用新型的挡风板减缓了进气通道内热空气上升的速度,使得热量能够保存在进气通道内的隔腔内,减少了热量的损失,提高了烟气余热的利用率;烟囱上的外散热片和内散热片吸收了更多的烟气热量并散入进气通道加热新鲜空气,将热量带回到燃烧室内,减少了烟气排出时带走的热量损耗,充分利用了烟气的余热,减少了燃料的消耗。但是锅炉中的燃煤颗粒常常由于燃烧不够充分随气流流出烟囱一方面对燃料使用造成了浪费,同时烟囱内外设置有大量的散热片,且该散热片不是互不相连的,不能对热量进行及时有效的传导,导致对烟气的余热回收率不高,依旧有大量的热量随烟气排出流失。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烟囱余热回收装置,旨在改进散热片结构,有效提高烟气余热回收利用率,并能够有效积尘,防止燃煤颗粒随气流流失浪费。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种烟囱余热回收装置,包括连接锅炉出烟口的烟囱,以及套设在该烟囱外周并与锅炉连通的套管,该套管与所述烟囱外壁构成冷空气流道,其中所述烟囱内沿所述锅炉出烟口至烟囱排烟口方向依次设有若干积尘网层和螺旋的废气排放烟道,该废气排放烟道由固定连接于所述烟囱内的螺旋散热叶片与该烟囱的内壁配合形成,所述螺旋散热叶片的外缘向外延伸突出于所述烟囱外壁。
[0007]优选地,上述的一种烟囱余热回收装置,其中所述积尘网层包括沿烟囱中心对称设置的呈倾斜状的多个积尘网。
[0008]优选地,上述的一种烟囱余热回收装置,其中所述螺旋散热叶片的外缘向外延伸突出于所述烟囱外壁并与所述套管的内壁相抵连接。
[0009]优选地,上述的一种烟囱余热回收装置,其中所述套管与所述锅炉的底部连接,并与所述连接处设有一循环风机。
[0010]优选地,上述的一种烟囱余热回收装置,其中所述套管与所述锅炉连接段呈文丘里管形状,其扩散段与所述锅炉底部连接。
[0011]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0012](I)本实用新型中烟囱内于锅炉出烟口位置连接处设有若干积尘网层,对燃煤颗粒能够有效的收集,并在气流的冲击作用下回至锅炉进行充分燃烧,提高了燃煤的利用率。
[0013](2)本实用新型中烟囱内部设置呈螺旋的废气排放烟道,一方面减缓了烟气的排放速度,增加余热回收时间,同时螺旋散热叶片的外缘向外延伸突出于所述烟囱外壁,可以直接传导给予冷空气流道中的冷气流,起到直接加热冷空气的作用,余热回收利用率高,进一步地,螺旋散热叶片的外缘向外延伸突出于所述烟囱外壁并与所述套管的内壁相抵连接,使得冷空气流道也呈螺旋状,减缓冷气流的流速,使得冷气流有足够的时间进行预热,将烟囱内的烟气余热进行最大化的回收。
[0014](3)本实用新型中套管与锅炉连接段呈文丘里管形状,其扩散段与锅炉底部连接,保证了冷空气流道中余热回收完毕的气流进入锅炉的流速。
【附图说明】
[0015]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结构不意图;
[0016]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A区结构示意图;
[0017]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结构不意图;
[0018]图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附图标记的含义为:1一锅炉,2一烟囱,3一套管,4一冷空气流道,5—积尘网层,50—积尘网,6—废气排放烟道,7—螺旋散热叶片,8—循环风机,9一扩散段;图中箭头所示方向为气流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讲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更易于理解和掌握。
[0021]K实施例13
[0022]如图1所示,一种烟囱余热回收装置,包括连接锅炉I出烟口的烟囱2,以及套设在烟囱2外周并与锅炉I连通的套管3,具体地,套管3与锅炉I的底部连接,并与连接处设有一循环风机8,套管3与烟囱2外壁构成冷空气流道4,烟囱2内沿锅炉I出烟口至烟囱2排烟口方向依次设有若干积尘网层5和螺旋的废气排放烟道6,废气排放烟道6由固定连接于烟囱2内的螺旋散热叶片7与烟囱2的内壁配合形成,螺旋散热叶片7的外缘向外延伸突出于烟囱2外壁。
[0023]其中,螺旋的废气排放烟道6,一方面能够减缓烟气的排放速度,增加余热回收时间,同时螺旋散热叶片7的外缘向外延伸突出于烟囱2外壁,可以直接传导给予冷空气流道4中的冷气流,起到直接加热冷空气的作用,余热回收利用率高。
[0024]如图2所示,积尘网层5包括沿烟囱2中心对称设置的呈倾斜状的多个积尘网50,倾斜状的积尘网能够有效的阻挡燃煤颗粒随气流流失,对颗粒状的燃煤能够有效的收集,并在气流的冲击作用下回至锅炉进行充分燃烧,提高了燃煤的利用率。
[0025]?实施例23
[0026]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1结构和原理基本相似,其不同在于:螺旋散热叶片7的外缘向外延伸突出于烟囱2外壁并与套管3的内壁相抵连接。使得冷空气流道4也呈螺旋状,在实施例1的产生的效果基础上,进一步地减缓了冷气流的流速,使得冷气流有足够的时间进行预热,将烟囱内的烟气余热进行最大化的回收。
[0027]K实施例33
[0028]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1和实施例2结构和原理基本相似,其不同在于:套管3与锅炉I连接段呈文丘里管形状,其扩散段9与锅炉I底部连接。有效地保证了冷空气流道中余热回收完毕的气流进入锅炉的流速不至于太慢。
[0029]当然,以上所述仅本实用新型典型应用的示例性说明,通过对相同或相似技术特征的组合与替换,可以形成多种具体方案,这些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烟囱余热回收装置,包括连接锅炉出烟口的烟囱,以及套设在该烟囱外周并与锅炉连通的套管,该套管与所述烟囱外壁构成冷空气流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烟囱内沿所述锅炉出烟口至烟囱排烟口方向依次设有若干积尘网层和螺旋的废气排放烟道,该废气排放烟道由固定连接于所述烟囱内的螺旋散热叶片与该烟囱的内壁配合形成,所述螺旋散热叶片的外缘向外延伸突出于所述烟囱外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烟囱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积尘网层包括沿烟囱中心对称设置的呈倾斜状的多个积尘网。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烟囱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散热叶片的外缘向外延伸突出于所述烟囱外壁并与所述套管的内壁相抵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烟囱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与所述锅炉的底部连接,并与所述连接处设有一循环风机。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一种烟囱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与所述锅炉连接段呈文丘里管形状,其扩散段与所述锅炉底部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烟囱余热回收装置,包括连接锅炉出烟口的烟囱,以及套设在该烟囱外周并与锅炉连通的套管,该套管与所述烟囱外壁构成冷空气流道,其特点是所述烟囱内沿所述锅炉出烟口至烟囱排烟口方向依次设有若干积尘网层和螺旋的废气排放烟道,该废气排放烟道由固定连接于所述烟囱内的螺旋散热叶片与该烟囱的内壁配合形成,所述螺旋散热叶片的外缘向外延伸突出于所述烟囱外壁。该技术方案改进了散热片结构,有效提高了烟气余热回收利用率,并能够有效积尘,防止燃煤颗粒随气流流失浪费。
【IPC分类】F23L15/00, F23J3/04
【公开号】CN205191627
【申请号】CN201520919324
【发明人】熊明芬, 刘琦
【申请人】天津市西海环境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4月27日
【申请日】2015年11月17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