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燃烧设备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951923阅读:346来源:国知局
垃圾燃烧设备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垃圾燃烧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管状卧型掀料转体及用于点火和空气助燃的管状卧式湍流室,所述湍流室前端与掀料转体后端相连套接,所述湍流室周壁上开设有用于点火的燃烧机窗口,所述湍流室周壁底部连接以使湍流室内形成湍流的热风机,所述热风机通过斜向进风管与湍流室连接,本实用新型垃圾燃烧设备的优点:垃圾料通过在湍流室中点火加热的作用下,使垃圾料得到燃烧,同时借助热风机和斜向进风管的作用,可使燃烧转体内产生湍流,确保垃圾料得到与热风充分的混合燃烧焚化,有利于实现对垃圾进行较好的焚烧处理。
【专利说明】
垃圾燃烧设备
[0001 ] 技术领域:
[0002]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垃圾燃烧设备。
[0003]【背景技术】:
[0004]垃圾是指不需要或无用的固体、流体物质。在人口密集的大城市,垃圾处理是一个令人头痛的问题。常见的做法是收集后送往堆填区,但堆填区中的垃圾处理会污染地下水和发出臭味,而且很多城市可供堆填的面积已越来越少。而已有的一些方法是采用焚化炉进行焚烧,但目前的焚化炉结构较复杂,无法较好的进行垃圾的焚烧处理,难以满足环境要求。
[0005]
【发明内容】
:
[000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垃圾燃烧设备,该垃圾燃烧设备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有利于实现对垃圾进行良好的焚烧处理。
[0007]本实用新型垃圾燃烧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管状卧型掀料转体及用于点火和空气助燃的管状卧式湍流室,所述湍流室前端与掀料转体后端相连套接,所述湍流室周壁上开设有用于点火的燃烧机窗口,所述湍流室周壁底部连接以使湍流室内形成湍流的热风机,所述热风机通过斜向进风管与湍流室连接。
[0008]进一步的,上述湍流室的尾端与一燃烧转体的前端相连套接,所述掀料转体前部上方连接有进料斗,所述燃烧转体后端连接有出渣斗。
[0009]进一步的,上述掀料转体、湍流室、燃烧转体依次安装于支架上方,所述掀料转体及燃烧转体与支架转动配合连接,所述湍流室固定于支架上,其两端头与掀料转体及燃烧转体转动配合相连套接。
[0010]进一步的,上述掀料转体内壁横向布设有掀料凸板,所述燃烧转体内横向布设有锥型砖。
[0011 ]进一步的,上述掀料转体、瑞流室、燃烧转体依次由高至低布设在同一轴心线方向上形成倾角,所述掀料转体及燃烧转体上设有电机传动机构,所述电机传动机构包括电机、由电机驱动的主动齿轮和套设在掀料转体及燃烧转体外周壁的被动齿轮,所述支架上设有导轮,该导轮与套设于掀料转体及燃烧转体外圈的环形导轨配合转动。
[0012]进一步的,上述瑞流室内安装有温度传感器,所述燃烧转体连接的电机传动机构安装有定时器。
[0013]本实用新型垃圾燃烧设备的工作方法,所述垃圾燃烧设备包括管状卧型掀料转体及用于点火启动和空气助燃的管状卧式湍流室,所述湍流室前端与掀料转体后端相连接,所述湍流室周壁上开设有用于点火的燃烧机窗口,所述湍流室周壁底部连接以使湍流室内形成湍流的热风机,所述热风机通过斜向进风管与湍流室连接;使用时,垃圾料从倾斜设置的掀料转体一端输入,在掀料转体转动下,垃圾料逐步输送往瑞流室,在瑞流室中点火启动和空气助燃的作用下,使垃圾料得到燃烧,同时借助热风机和斜向进风管的作用,使湍流室内产生湍流,让垃圾料得到充分的燃烧焚化。
[0014]进一步的,上述湍流室的尾端与一燃烧转体的前端连接,垃圾料从掀料转体前部上方的进料斗进料,垃圾料从燃烧转体后端的出渣斗出渣,也是二次燃烧室。
[0015]进一步的,上述掀料转体内壁横向布设有掀料凸板,所述燃烧转体内横向布设有锥型砖,通过掀料凸板作用使垃圾料不断拨动、行进,通过锥型砖让垃圾料燃烧更加均匀、充分。
[0016]进一步的,上述出渣斗包括上部的圆柱形和下部的锥斗状,圆柱形直径大于燃烧转体,以使烟尘得到充分沉降。
[0017]本实用新型垃圾燃烧设备的优点:垃圾料通过在湍流室中点火加热的作用下,使垃圾料得到燃烧,同时借助热风机和斜向进风管的作用,可使燃烧转体内产生湍流,确保垃圾料得到与热风充分的混合燃烧焚化,有利于实现对垃圾进行较好的焚烧处理。
[0018]【附图说明】:
[0019]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剖面构造示意图;
[0020]图2是图1的A-A剖面构造示意图;
[0021]图3是图1的B-B剖面构造示意图。
[0022]【具体实施方式】:
[0023]本实用新型垃圾燃烧设备包括管状卧型掀料转体I及及用于点火启动和空气助燃的管状卧式湍流室2,所述湍流室2前端与掀料转体I后端相连接,所述湍流室2周壁上开设有用于点火预热的燃烧机窗口 3,所述湍流室周壁底部连接以使湍流室内形成湍流的热风机4,所述热风机4通过斜向进风管5与湍流室2连接。
[0024]为了进一步的充分燃烧,上述湍流室2的尾端与一燃烧转体6的前端连接,所述掀料转体I前部上方连接有进料斗7,所述燃烧转体6后端连接有二次燃烧室也是出渣斗8。进料斗7下部设有往复气缸17以推动垃圾料输送往掀料转体I中。
[0025]进一步的,为了设计合理,上述掀料转体1、湍流室2、燃烧转体6依次安装于支架9上方,所述掀料转体I及燃烧转体6与支架9转动配合连接,所述湍流室2固定于支架9上,其两端头与掀料转体及燃烧转体转动配合连接。掀料转体I和燃烧转体6均转动,湍流室2为固定不动。
[0026]进一步的,为了实现垃圾充分燃烧,上述掀料转体I内壁布设有掀料凸板10,所述燃烧转体6内布设有锥型砖11,在掀料转体I内壁可以设有6-10个掀料凸板10,每个掀料凸板10与其跟掀料转体连接点的法向线可以形成30度夹角,燃烧转体6内布可以设有8-12个锥型砖11,锥型砖11为等腰锥台形耐火砖,等腰锥台形砖的下底角角度可以为60度。斜向进风管5可以与湍流室2的轴心线形成30-70度的夹角。
[0027]进一步的,上述掀料转体、瑞流室、燃烧转体依次由高至低布设在轴心线方向上形成倾角,该倾角为2-5度,所述掀料转体及燃烧转体上设有电机传动机构,所述电机传动机构包括电机12、由电机驱动的主动齿轮13和设在掀料转体及燃烧转体外周壁的被动齿轮14(被动齿轮为整圈的齿圈),所述支架上设有导轮15,该导轮15与套设于掀料转体及燃烧转体外圈的环形导轨16配合转动。
[0028]进一步的,为了便于控制,上述湍流室内安装有温度传感器,所述燃烧转体连接的电机传动机构安装有定时器。
[0029]本实用新型垃圾燃烧设备的工作方法,所述垃圾燃烧设备包括管状卧型掀料转体及用于点火和空气助燃的管状卧式湍流室,所述湍流室前端与掀料转体后端相连接,所述湍流室周壁上开设有用于点火的燃烧机窗口,所述湍流室周壁底部连接以使湍流室内形成湍流的热风机,所述热风机通过斜向进风管与湍流室连接;使用时,垃圾料从倾斜设置的掀料转体一端输入,在掀料转体转动下,垃圾料逐步输送往湍流室,在湍流室中点火和空气助燃的作用下,使垃圾料得到燃烧,同时借助热风机和斜向进风管的作用,使湍流室内产生湍流,让垃圾料与热空气得到充分混合的燃烧焚化。
[0030]进一步的,上述湍流室的尾端与燃烧转体的前端连接,垃圾料从掀料转体前部上方的进料斗进料,垃圾料经燃烧后从燃烧转体后端的出渣斗出渣。
[0031]进一步的,上述掀料转体内壁横向布设有掀料凸板,所述燃烧转体内横向布设有锥型砖,通过掀料凸板作用使垃圾料不断拨动、行进,通过锥型砖让垃圾料燃烧更加均匀、充分。
[0032]进一步的,上述出渣斗包括上部的圆柱形和下部的锥斗状,圆柱形直径大于燃烧转体,以使烟尘得到充分沉降。
[0033]本实用新型垃圾燃烧设备的优点:垃圾料通过在湍流室中点火助燃的作用下,使垃圾料得到燃烧,同时借助热风机和斜向进风管的作用,可使湍流室内产生湍流,确保垃圾料与助燃空气得到充分混合的燃烧焚化,有利于实现对垃圾进行良好的焚烧处理。另外本实用新型满足垃圾焚烧的“3T”要求。本实用新型可根据焚烧量来确定炉长度,使垃圾料得到充分燃烧,确保二噁英类和废气污染物排放及灼减率优于国家规定的标准。
[0034]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的涵盖范围。
【主权项】
1.一种垃圾燃烧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管状卧型掀料转体及用于点火和空气助燃的管状卧式湍流室,所述湍流室前端与掀料转体后端相连套接,所述湍流室周壁上开设有用于点火的燃烧机窗口,所述湍流室周壁底部连接以使湍流室内形成湍流的热风机,所述热风机通过斜向进风管与湍流室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燃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湍流室的尾端与一燃烧转体的前端连接,所述掀料转体前部上方连接有进料斗,所述燃烧转体后端连接有二次燃烧室也是出渣斗。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垃圾燃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掀料转体、湍流室、燃烧转体依次安装于支架上方,所述掀料转体及燃烧转体与支架转动机构配合连接,所述瑞流室固定于支架上,其两端头与掀料转体及燃烧转体转动配合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垃圾燃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掀料转体内壁横向布设有掀料凸板,所述燃烧转体内横向布设有锥型砖。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垃圾燃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掀料转体、湍流室、燃烧转体依次由高至低布设在同一轴心线方向上形成倾角,所述掀料转体及燃烧转体上设有电机传动机构,所述电机传动机构包括电机、由电机驱动的主动齿轮和套设在掀料转体及燃烧转体外周壁的被动齿轮,所述支架上设有导轮,该导轮与套设于掀料转体及燃烧转体外圈的环形导轨配合转动。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垃圾燃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湍流室内安装有温度传感器,所述燃烧转体连接的电机传动机构安装有定时器。
【文档编号】F23G5/00GK205640932SQ201620236470
【公开日】2016年10月12日
【申请日】2016年3月26日
【发明人】吴谦信, 黄兴煜, 吴煜恒
【申请人】福建泉成机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