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室效应型太阳能集热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83895阅读:38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温室效应型太阳能集热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依据温室效应原理工作的太阳能集热器。
通常的太阳能集热器多是利用阳光对集热管的直接照射收集热量,直接用阳光晒水箱就是一种这样的最简单的集热装置,一些较为复杂的集热器多采用提高集热管工作效率的方法增加整体集热器的工作效率。本实用新型利用二氧化碳、甲烷等具有温室效应易于吸收光的气体作为吸收环境,再采用多层高效集热管收集热量,并使用非平面反光底板反射漏过的光,可达到充分吸收阳光的目的。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太阳能集热器,其特征在于它是由透明表层和反光非平面底板组成密封内腔,在密封内腔中充入高浓度易于吸收光的气体;并将集热用的多层高效集热管置于腔内,浸泡在高浓度易于吸收光的气体的气体之中构成。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采用透明表层透光,密封内腔中的气体吸收红外线转化成热、多层高效集热管吸收大部分可见光、反光非平面底板反光并将部分可见光转化成红外线,被再次吸收。
本发明的热效率远大于直接采用阳光照射水箱的普通热水器,且结构、制造工艺简单,可达到低成本、高效率。
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图1是太阳能集热器的侧面图。
图2是太阳能集热器的正面图(主要为多层高效集热管的结构)。
图3是一种透明表层的外形图。
图4是一种反光非平面底板的外形图。
实施例一参见
图1。其中1是外层玻璃板,2是内充的高浓二氧化碳,3是多层高效吸热管,4是连接体及密封圈,5是反光非平面底板,6是水箱,7是支架。
本实用新型的基体可采用内充高浓CO2的密封内腔,多层高效集热管和反光非平面底板组成。通过高浓二氧化碳可吸收红外线,多层高效集热管充分吸收可见光、红外线及紫外线,反光非平面底板反射漏过的光线使其被充分利用等原理及方法可实现对太阳能的高效吸收。
多层高效集热管与水箱的连接,采用多路并行结构,便于使箱内的水快速均匀受热,减少热量的散失。水箱则采用轻便、绝热的材料以避免热量的损失。
实施例二参见
图1。其中1是外层透明塑料板,2是内充的高浓度二氧化碳,3是多层表面附着活性炭的铝管,4是连接体及密封圈,5是反光非平面底板,6是水箱,7是支架。
其基体可由充有易于吸收光线的气体的密封内腔,多层高效集热管和反光非平面底板组成。通过易于吸收光线的气体吸收部分光线,多层表面附着活性炭的铝管依靠活性炭多微孔近似黑体,可充分吸收可见光、红外线及紫外线,以及反光非平面底板能反射漏过的光线使其被充分利用等原理和方法可实现对太阳能的高效吸收。
实施例三参见图3、图4。可将集热器的透明表层设计为凸面或凹面等非平面的面板,一方面减少光损失,另一方面可减少其产生的光污染。反光非平面底板的形状可采用波浪型,使腔内的光线更难于透射出透明表层,以增大总体的光线利用率。
权利要求1.一种温室效应型太阳能集热器,其特征在于它是由透明表层和反光非平面底板组成密封内腔,在密封内腔中充入高浓度易于吸收光的气体;并将集热用的多层高效集热管置于腔内,浸泡在高浓度易于吸收光的气体的气体之中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室效应型太阳能集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密封内腔中所充的高浓度易于吸收光的气体可采用二氧化碳、甲烷等气体,无毒无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室效应型太阳能集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透明表层采用具有高强度和透明度的材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温室效应型太阳能集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透明表层可以采用玻璃或塑料。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室效应型太阳能集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层高效集热管,可采用外表附着活性炭的铝管或其他可高效吸热的管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室效应型太阳能集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反光非平面底板可以采用产生漫反射的面板或产生镜面反射的面板。
专利摘要根据温室效应的原理制作太阳能集热器。一种温室效应型太阳能集热器,其特征在于它是由透明表层和反光非平面底板组成密封内腔,在密封内腔中充入高浓度易于吸收光的气体;并将集热用的多层高效集热管置于腔内,浸泡在高浓度易于吸收光的气体的气体之中构成。本实用的热效率远大于直接采用阳光照射水箱的普通热水器,且结构、制造工艺简单,可达到低成本、高效率。
文档编号F24J2/48GK2432528SQ00234180
公开日2001年5月30日 申请日期2000年5月8日 优先权日2000年5月8日
发明者王庆 申请人:王庆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