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94235阅读:10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空调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机。


图16是例如实开平4-68921号公报中所示的现有空调机的主要部分剖面图,图17、图18是表示现有空调机内部结构的主要部分侧视图。图16~图18中,101是空调机主体,102是空调机主体101的框体,103是图案设计板,104是热交换器侧壁板,105是绝热材料,106是吹出口,107是送风路,108是空气过滤器,109是热交换器,110是风扇,111是风向板,112是托盘。另外,热交换器侧壁板104是表面是平坦面。
上述构成中,如图17所示,在表面平坦的热交换器侧壁板104表面上结了露的结露水115在热交换器侧壁板104表面向下方流动,在台阶部处朝着托盘112方向、不在热交换器侧壁板104表面上流动,大多滴到托盘112的外面。
因此,结露水115偏离托盘112滴下时,结露水115往往漏到空调机主体101的框体102的外部。为了防止滴到该托盘112的外面,现在如图18所示,在热交换器侧壁板104表面上粘贴绝热材料105,以防止在热交换器侧壁板104表面上结露。
但是,在上述现有的空调机中,为了防止在热交换器侧壁板104表面上结露,将绝热材料105贴在热交换器侧壁板104表面上,由于是这种结构,故存在着零部件数量、作业工序增加,而且再循环不良等问题。
图19是例如特开昭10-61964号公报中揭示的现有空调机室内机的主要部分剖面图。图中,31是室内机的框体,33是配设在框体31的通风路上的流路送风扇,34是驱动流路送风扇用的电动机,35是电动机收放部的箱体,37是将通风路与电动机收放空间分隔开的隔板,49是将流路送风扇33与电动机34连接、固定用的凸起部,48是将电动机34的轴包围起来的轴套,该轴套的一侧插在电动机34的轴承防振橡胶的外周上,另一侧嵌合在隔板37上。
在这种构成中,管状轴套48粘附在电动机轴的外周上,该轴套在电动机的相反一侧嵌在设于框体31与隔板37之间的插通孔内,该框体31将通过热交换器的空气的通路与电动机收放空间分隔开,并且该轴套对上述插通孔遮风,防止外部空气从插通孔进入上述通风路,防止在流路送风扇等上结露。
由于现有空调机上的、电动机轴的插通孔的遮风如上述那样构成,故流路送风扇与电动机的固定部必须设在通风路一侧,因此,风路的隔板与流路送风扇之间的间隙很大,往往产生摩擦风音等障碍。并且,为采取对策,在比流路送风扇的侧壁更靠风扇的内侧设固定螺钉紧固部,因此,为了可以插入螺丝刀等螺钉紧固工具必须在流路送风扇的叶片上开孔或切口,设固定螺钉紧固部,这成为妨碍流路送风扇稳定送风的重要原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空调机,该空调机在结露部分上不贴绝热材料,可以确实地回收结露水,该目的通过技术方案1~4所述的构造可以达到。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防止在流路送风扇上结露,并且使隔板与流路送风扇的侧壁之间的间隙为量小,以提高送风特性,该目的通过技术方案5~7所述的构造可以达到。
图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1的空调机内部主要部分的立体图。
图2是表面平坦的热交换器侧壁板和表面上形成有连续波形的凹凸部的热交换器侧壁板之侧视图。
图3是表示图2所示的热交换器侧壁板表面上形成的连续波形的凹凸部之放大图。
图4是表示图1所示的空调机内部主要部分的侧视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2的空调机内部主要部分的剖面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2的空调机内部主要部分的剖面图。
图7是形成有除连续波形以外的连续三角形的凹凸部的热交换器侧壁板的侧视图。
图8是形成有除连续波形以外的连续四边形的凹凸部的热交换器侧壁板的侧视图。
图9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3的空调机主要部分的立体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4的空调机室内机的局部透视立体图。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4的主要部分放大立体图。
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4的主要部分俯视图。
图13是本发明实施例4的主要部分剖面图。
图14是本发明实施例5的主要部分剖面图。
图15是本发明实施例6的主要部分立体图。
图16是表示现有例子的空调机主要部分的剖面图。
图17是表示现有例子的空调机主要部分的侧视图。
图18是表示现有例子的空调机的主要部分的侧视图。
图19是现有的空调机室内机主要部分放大图。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加以说明。
实施例1图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1的空调机内部主要部分的立体图,图2(a)、图2(b)是表面平坦的热交换器侧壁板和表面上形成有连续波形的凹凸部的热交换侧壁板之侧视图,图3(a)、图3(b)是表示图2(b)所示的热交换器侧壁板表面上形成的连续波形的凹凸部之放大图,图4是表示图1所示的空调机内部主要部分的侧视图。图2(a)表示表面平坦的热交换器侧壁板,图2(b)表示形成有连续波形的凹凸部的热交换器侧壁板。
在图1~图4中,1是空调机主体,2是空调机主体1的框体,3是设置在框体2内的热交换器。4是设在热交换器3的侧壁上的热交换器侧壁板,4a是形成于热交换器侧壁板4表面上的、并且对结露水5的流动方向上形成的结露水5的流动进行控制的例如连续波形的凹凸部,6是设置在热交换器3下部侧、并且对在热交换器侧壁板4上结露的结露水5进行回收的托盘。
热交换器侧壁板4表面上的连续波形凹凸部4a,是沿结露水5的流动方向形成的,凹凸的间距例如为6mm,凹凸的高度例如为1mm。由该间距和高度形成的热交换器侧壁板4表面的凹凸部4a对结露水5的流动来说,可以作为抑制结露水5流动的阻挡壁。
在外侧的热交换器侧壁板4表面上结露的结露水5如图3(a)、图3(b)所示,每次越过连续波形凹凸部4a的凸部(峰顶)时,其量逐渐减少。图3(a)表示在凹凸部4a上结露的结露水5越过凹凸部4a的凸部之前的状态,图3(b)表示在凹凸部4a上结露的结露水5的一部分越过凹凸部4a的凸部,在凸部的前后被分离,其结果,前进方向的结露水5的量减少的状态。
结露水5依次越过连续形成的凹凸部4a的凸部时,结露水5的量逐渐减少,其结果,可抑制结露水5的流动势头。并且,当没有越过凹凸部4a的凸部而滞留下来的结露水5加入新结露的结露水5时,或越过了眼前的凸部的结露水5新加入时,结露水量增加并流出来。
这样,流出的结露水5依次越过凹凸部4a的凸部时,结露水5的量逐渐减少,故可抑制结露水5的流动势头。在滞留的结露水5中不新加入结露水5而不流出的情况下,该滞留的结露水5不会离开热交换器侧壁板4的表面而滴落下来,会自然地蒸发。
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在外侧的热交换器侧壁板4表面上连续地形成有抑制结露水5流动用的凹凸部4a,由于是这样的构造,可以使在外侧的热交换器侧壁板4表面的凹凸部4a表面上结露的结露水5如图3(a)、图3(b)所示,每次越过连续波形的凹凸部4a的凸部(顶峰)时,其量逐渐减少,可以抑制结露水5的流动势头。
因此,如图4的箭头A1、A2所示,可以使朝向托盘6流下去的结露水5难以离开热交换器侧壁板4的表面,故可以使其不易滴落到托盘6的外侧。另外,本实施例中,结露水5被回收到托盘6内时,可以抑制结露水5的流动势头,故可以使结露水5慢慢地滴入托盘6内,使结露水5难以在托盘6表面上溅起来,可以抑制结露水溅到托盘6的外部。
因此,不必在已结露的热交换器侧壁板4表面上粘贴绝热材料即可以有效地将结露水5回收到托盘6内。而且,现在必须使用的绝热材料可以不必使用了,故可以防止伴随着该绝热材料的使用而带来的部件数量和作业工序增加、再循环不良的问题。
另外,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框体2内的室内机的高度和深度受限制的情况下,为了遵循该限制条件并提高性能,使热交换器3的下部后退、折弯,这样来确保热交换器3的表面积。为此,可以将托盘6设在比热交换器侧壁板4的端面更靠里面。
这时,在热交换器侧壁板4上结露的结露水5的流动势头如果强,则结露水5从热交换器3下部的后退部分的表面上离开、滴落下来。但是,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b)所示,在外侧的热交换器侧壁板4表面上连续地形成有抑制结露水5流动的凹凸部4a,由于是这样的构造,因此,可以使在外侧的热交换器侧壁板4表面的凹凸部4a表面上结露的结露水5如图3(a)、图3(b)所示,每次越过连续波形的凹凸部4a的凸部(顶峰)时,其量逐渐减少,可以抑制结露水5的流动势头。
因此,即使在使热交换器3下部后退这种结构的情况下,如图4的箭头A1、A2所示,也同样可以使朝着托盘6流下去的结露水5难以离开热交换器侧壁板4的表面,故使结露水5附着在热交换器侧壁板4表面上流动,一直流到热交换器侧壁板4的最下部,可以使结露水5不易滴落在托盘6的外侧。
另外,本实施例如图1所示,框体2内的室内机的高度和深度受限制时,为了遵循该限制条件并提高性能,将热交换器3进行多段折弯,这样来确保热交换器3的表面积。这时,若在热交换器侧壁板4表面上结露的结露水5的流动势头强,则在热交换器3的台阶部处结露水5跳下,直接滴下来。
但是,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b)所示,由于在外侧的热交换器侧壁板4表面上连续地形成有抑制结露水5流动的凹凸部4a,因此,如图3(a)、图3(b)所示,可以使在外侧的热交换器侧壁板4表面的凹凸部4a表面上结露的结露水5每次越过连续波形的凹凸部4a的凸部(顶峰)时,其量逐渐减少,可以抑制结露水5的流动势头。
因此,即使在热交换器3是多段折弯结构的情况下,如图4的箭头A1、A2所示,也同样地可使朝着托盘6流下去的结露水5难以离开热交换器侧壁板4的表面,故可以抑制台阶部的结露水5滴下,可抑制结露水5滴下。
另外,在上述实施例1中,热交换器侧壁板4表面上形成的凹凸部4a是在结露水5的流动方向上形成的,但只要是可以抑制结露水5流动的方向,任何方向都可以。
在上述实施例1中,作为相对于结露水5而言抑制结露水5流动的阻挡壁是形成了比较理想的凹凸间距和凹凸高度的凹凸部4a,但只要凹凸部4a对于结露水5的流动来说可以抑制结露水5的流动即可,故用除上述列举的凹凸间距和凹凸高度以外的值构成凹凸部4a也可以。
在上述实施例1中,通过在外侧的热交换器侧壁板4表面上形成连续波形的凹凸部4a,便可有效地防止在外侧的热交换器侧壁板4表面侧结露的结露水5从外侧的热交换器侧壁板4表面一侧滴落在托盘6外侧,对这种比较理想状态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为了防止在热交换器侧壁板4表面上结露的结露水5离开而滴落在托盘以外的部分上,只要有选择地形成可抑制热交换器侧壁板4表面上的结露水5流动的凹凸部4a即可。例如,也可以在热交换器侧壁板4的整个面上形成抑制结露水5流动的凹凸部4a,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有效地抑制在热交换器侧壁板4整个面上结露的结露水5的流动。
实施例2图5、图6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2的空调机内部主要部分的剖面图。在图5、图6中,7是空调机主体1的吹出口,8是空调机主体1的、设在框体2内的送风路,9、10分别是配置在框体2内的空气过滤器、风扇,11是空调机主体1的图案设计板。
在实施例1中,对于将热交换器3的断面形状设成使其下部后退的形状、设成多段弯曲的形状而构成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如本实施例那样构成,即可以如图5所示,使热交换器3的断面形状呈直线形状,也可以如图6所示,使热交换器3的断面形状呈倒V字形状。与实施例1一样,在图5、图6的热交换器3的侧壁板表面上形成有与图2(b)一样的连续波形的凹凸部4a。
如图5、图6所示,热交换器3的断面形状呈直线形状或倒V字形状时,若热交换器侧壁板4表面上结露的结露水的流动势头强,则结露水从热交换器侧壁板4表面脱离时会滴下,考虑到这一点,必须增大托盘6的向图案设计板11一侧的深度尺寸。但是,在本实施例中,与实施例1一样,如图2(b)所示,在热交换器侧壁板4表面上连续地形成有抑制结露水5流动的凹凸部4a,由于是这样的构造,可以使热交换器侧壁板4表面的凹凸部4a表面上结露的结露水5如图3(a)、图3(b)所示,每次越过连续波形的凹凸部4a的凸部(顶峰)时,其量依次减少,可以抑制结露水5的流动势头,可防止结露水滴落在托盘的外面。而且,可以减少托盘6向图案设计板11一侧的深度尺寸,故可以减小托盘6对室内机深度尺寸的影响。
在上述实施例1、2中,如图2(b)所示,在热交换器侧壁板4表面上形成的凹凸部4a呈连续波形,作为抑制结露水5流动的阻挡壁的形状,对于这种理想方式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这样构成,例如即可以如图7所示,使热交换器侧壁板4表面上形成的凹凸部4b呈连续三角形,又可以如图8所示,使热交换器侧壁板4表面上形成的凹凸部4c呈连续四边形。并且,连续三角形和连续四边形组合起来也与连续波形的情况一样,作为抑制结露水5流动的阻挡壁的形状是比较理想的。
实施例3图9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3的空调机内部主要部分的立体图。图9中,21是罩,该罩配置在设于热交换器3上的U形弯头22下方的托盘6上,并且用于回收在U形弯头22上结露的结露水,21a是在罩21表面上形成、并且为了抑制从U形弯头22上流下来的结露水的流动而在结露水的流动方向上形成的例如连续波形的凹凸部。凹凸部21a的间距和高度与实施例1相同。
在热交换器3的弯头22上结露的结露水到达在罩21表面上形成的连续波形的凹凸部21a表面时,与实施例1一样,如图3(a)、图3(b)所示,每次越过连续波形的凹凸部21a的凸部(顶峰)时,其量逐渐减少。
结露水5依次越过连续地形成的凹凸部21a的凸部时,结露水5的量逐渐减少,其结果,可抑制结露水的流动势头。另外,未越过凹凸部21a的凸部而滞留的结露水,当新结露的结露水加入、或越过前面的凸部的结露水重新加入时,其量增加而流出来。
流出来的结露水同样地在依次越过凹凸部21a的凸部时,结露水5的量逐渐减少,故可抑制结露水的流动势头。在滞留的结露水中不重新加入结露水而不流出的情况下,该滞留的结露水不脱离罩21表面滴落下来,自然地进行蒸发。
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在罩21表面上连续地形成有抑制从U形弯头22上流下的结露水的流动的凹凸部21a,由于是这样的构造,故在罩21表面上形成的凹凸部21a表面上的结露水与实施例1一样,如图3(a)、图3(b)所示,每次越过连续波形的凹凸部21a的凸部(顶峰)时,可以使其量逐渐减少,可以抑制结露水的流动势头。
于是,可以使朝着托盘6流下的结露水难以脱离罩21的表面,故可以使其不易落在托盘6的外侧。并且,在本实施例中,结露水回收到托盘6中时,可以抑制结露水的流动势头,故可使结露水慢慢地滴入托盘6中,使结露水不易在托盘6表面溅起,可以抑制结露水溅到托盘6外部。
因此,不必使用现有的绝热材料即可有效地将结露水回收到托盘6中。而且,由于可不必使用现在必须用的绝热材料,故可以防止伴随着该绝热材料的使用而带来的部件数量和作业工序增加、再循环不良的问题。
在上述实施例3中,对于在配置于U形弯头22下方的罩21表面上形成有抑制结露水流动的凹凸部21a的构成情况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在热交换器以外的、抑制结露水流动的其它构成部件表面上形成抑制结露水流动的凹凸部。即可以如实施例3那样构成,抑制从其它部件上流下的结露水的流动,也可以如实施例1那样构成,抑制在构成部件自身上结露的结露水的流动。
在上述实施例3中,罩21表面上的凹凸部21a是沿着结露水的流动方向形成的,但只要是可以抑制结露水流动的方向,任意方向都可以。
在上述实施例3中,作为相对于结露水的流动,抑制结露水流动的阻挡壁是形成具有理想的凹凸间距和凹凸高度的凹凸部21a,但凹凸部21a只要是对于结露水的流动可以作为抑制结露水流动的阻挡壁即可,故也可以用上述列举的凹凸间距和凹凸高度以外的值构成凹凸部21a。
另外,与实施例1一样,如图2(b)所示,使罩21表面上的凹凸部21a按连续波形的形状形成,作为抑制结露水流动的阻挡壁,对这种理想的形态已作了说明,但如上所述,也可以这样构成,即可以如图7所示,按连续三角形的形状形成,也可以如图8所示,按连接四边形的形状形成。并且,连续三角形和连续四边形组合起来也与连续波形的情况一样,作为抑制结露水流动的阻挡壁的形状是比较理想的。
实施例4下面,根据图10对本发明实施例4进行说明。图10是表示本发明空调机的局部透视立体图。图11是本发明空调机的主要部分放大立体图,图12是主要部分俯视图,图13是主要部分剖面图。
图中,31是构成空调机的风路的框体,32是安装在框体31上的热交换器,33是将通过热交换器32热交换后的空气向吹出口送出的流路送风扇,34是驱动流路送风扇33的电动机,35是电动机收放部的箱体,36是电动机罩,37是将通风路与电动机34的安装空间隔开、设在框体31上的隔板,38是设在隔板37上的插通孔,49是用于固定和支承流路送风扇的凸起部(连接固定部),39是用于固定流路送风扇33和电动机34的轴的固定螺钉,设置在凸起部49上,40是拧紧或拧松固定螺钉用的作业空间,41是遮蔽作业空间40用的盖部件,42是为了提高作业空间40的遮蔽性能而贴在盖部件41上的绝缘体,43是贴在电动机罩36和电动机收放部的箱体35上、并埋在与隔板37之间的间隙中的绝缘体。
图10中的空调机的室内机的空气流动如白箭头所示,从室内机前面流入,通过热交换器32而进行热交换,沿着框体31的风路由流路送风扇33导向位于室内机前面下方的吹出口,向机外送风。这时,通过隔板37和分别贴在电动机收放部的箱体35、电动机罩36、盖部件41上的绝缘体42、43,遮蔽来自黑箭头所示的这部分的、不通过热交换器32的空气流入风路侧。
下面,根据图11、图12、图13对上述遮蔽构造加以说明。如图11的主要部分放大立体图所示,收放用于驱动流路送风扇33的电动机34的箱体35设在电动机轴的稍下侧。在该电动机的上侧配置有电动机罩36,从上下夹入、并固定电动机。在该箱体35的下部设有为向室内机的框体31上固定用的固定用孔或凸缘。另外,箱体35的电动机轴一侧,上述箱体的壁面延伸到与隔板37接邻的位置,并且上侧的电动机罩36也在电动机轴一侧同样地具有延伸出的部分,通过这些延伸部分在电动机轴一侧形成遮蔽空间。
在箱体35和电动机罩36上设有用于卡住电动机34的电气配线的钩或槽、以及压板等。
图12是主要部分俯视图,夹着隔板37、收放热交换器32和流路送风扇33的风路一侧位于图12的左侧,在其相反一侧设有收放电动机34用的箱体35和电动机罩36,该电动机轴连接、固定在流路送风扇33上。
图13是主要部分剖面图,电动机34收放、并固定在箱体35和电动机罩36内,通过设在框体31的隔板37上的插通孔,与风路内的流路送风扇33的凸起部(连接固定部)49相连接。
使流路送风扇33的凸起部49也从隔板37的插通孔向电动机侧伸出,于是,可以将拧紧电动机34和凸起部49用的固定螺钉39配置在风路外侧。这样,可以减小流路送风扇33与风路隔板37的间隙,流路送风扇33可以获得稳定的送风特性。并且,不取掉热交换器32,就可拧松设在其下侧的流路送风扇33的固定螺钉39,使电动机与风扇分离开。
用箱体35的延伸部和上侧的电动机罩36形成遮蔽空间50,成管状地将电动机34的、向风扇一侧延伸的轴的外侧包覆起来,电动机34的轴承部的防振橡胶贴紧、并固定在上述箱体35和电动机罩36上,因此,可防止从电动机34一侧进入不通过热交换器的风路外的空气,防止在流路送风扇33上产生结露现象。
当电动机34产生一些不良情况而必须更换该电动机34时,或将设在热交换32与框体31之间的风路上的流路送风扇33卸下来的场合,通过取下安装在电动机罩36上的罩部件41,用于拧松或拧紧作为流路送风扇33与电动机34的连接部的凸起部的固定螺钉39的作业空间40形成窗之类的空间。用上述固定螺钉39进行更换、安装后,按相反的顺序将罩部件41安装在电动机罩36上,重新形成遮蔽空间50,防止外部空气进入风路。
实施例5图14是本发明实施例5的罩部件的安装剖面图。图中,36是电动机罩,44是设在电动机罩上的钩,45是电动机罩的凸部,41是罩部件,46是设在罩部件41下侧的钩,47是罩部件41的把手。
在这种结构中,使罩部件41沿着电动机罩36的表面滑动,使其前端插入电动机罩36的钩44内,罩部件的钩46嵌入设于电动机罩上的凸部45,罩部件便可固定在电动机罩36上。并且,为了提高操作性,在罩部件41的上侧设把手47。取下罩部件41时,与上述顺序相反,使罩部件41向拉出方向滑动,这样,钩66就脱离开,便可简单地取下来。
实施例6图15是本发明实施例6的主要部分立体图。在实施例5中,将罩部件41安装在电动机罩36上,但在这里,将该罩部件41接近隔板37、且安装在框体31上,这样的构造可以取得同样的效果。
权利要求
1.一种空调机,该空调机具有框体(2),设在上述框体内的热交换器(3),以及设在热交换器的下部侧、回收附着在热交换器侧壁板(4)上的结露水(5)的托盘(6),其特征在于,在设于上述框体(2)内、附着结露水(5)的构成部件的表面上连续地设有抑制上述结露水流动的凹凸部(4a~4c)。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机,其特征在于,至少在上述侧壁板(4)的表面上连续地设有上述凹凸部(4a~4c)。
3.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机,其特征在于,上述凹凸部是以连续波形(4a)、连续三角形(4b)或连续四边形(4c)中的任一种形状形成的。
4.根据权利要求1~权利要求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空调机,其特征在于,上述热交换器(3)的断面形状是以使前面热交换器的下部后退的形状、多段弯折的形状、直线形或倒V字形中的任一种形状形成的。
5.一种空调机,该空调机具有以下部分框体(31),设在上述框体内的热交换器(32),设在上述热交换器与上述框体之间、对热交换后的空气进行送风的流路送风扇(33),收放电动机(34)、并安装在上述框体内部的箱体(35),该电动机是用于驱动上述流路送风扇的;将用上述流路送风扇送出空气的通风路与安装上述电动机的箱体的空间隔开的隔板(37),设在上述隔板上、插通上述流路送风扇与电动机的连接固定部(49)的插通部(38),其特征在于,上述箱体(35)的内部形成有遮蔽空间(50),成管状地包覆在电动机(34)的轴的外周,并且上述箱体(35)与上述隔板(37)紧密接触地设置着。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机,其特征在于,在与送风扇(33)和电动机(34)的连接固定部(49)相对向的遮蔽空间(50)上设有开口部,在上述开口部上设置有自由装卸的罩部件(4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机,其特征在于,上述罩部件(41)可通过滑动进行装卸。
全文摘要
本发明的空调机具有框体(2)、设在框体内部的热交换器(3)以及设在热交换器下部侧、且回收附着在热交换器侧壁板(4)上的结露水的托盘(6),为了回收空调机的结露水,在热交换器侧壁板(4)表面上连续地设置用于抑制结露水(5)流动的凹凸部(4a、4b、4c)。
文档编号F24F1/00GK1316627SQ01116208
公开日2001年10月10日 申请日期2001年4月3日 优先权日2000年4月5日
发明者田泽广展, 堀田敏弘, 松永淳 申请人: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