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气装置的组装方法

文档序号:4692331阅读:24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换气装置的组装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换气装置的组装方法。
例如,在冬季室内制暖的情况下,室外空气很冷、很干燥,相反,室内空气很暖和、含有很多水分。在换气装置的热交换元件中,将排向室外的室内空气中的显热和水分回收到供向室内的室外空气中。也就是说,使用该换气装置能抑制由于换气导致的空调负荷的增加。
在上述换气装置中,将热交换元件和风扇等多个组成部件收纳在一个壳体内。热交换元件和风扇等每个组成部件都由多个部件构成。因此,组装换气装置时,也可以采取将构成风扇等组成部件的部件一个接一个地收纳在壳体里,并在壳体里组装风扇等组成部件的方法。
然而,如果采取这样的方法,需要在壳体这么窄的空间里进行作业。因此,组装工作需要很长时间,换气装置生产效率会下降。而且,会导致组装出错,次品率上升,因此会导致成本的增加。
本发明是为解决上述问题而研究出来的,其目的在于使换气装置的组装工作容易进行而缩短组装时间,并提高组装工作的正确性。
发明揭示本发明所述的第1解决方案,以将用以将室外空气供向室内的进气风扇(17)、用以将室内空气排向室外的出气风扇(18)、和让供向室内的室外空气和排向室外的室内空气进行热交换的热交换元件(15)收纳在一个壳体(2)里的换气装置的组装方法为对象,包括在底板(3)上安装侧板(4,5,6,7)并将上述壳体(2)的一部组装起来的壳体组装工序、组装由多个部件构成的风扇组配件(70)的风扇组装工序、以及将在上述风扇组装工序下组装的上述风扇组配件(70)作为上述进气风扇(17)或上述出气风扇(18)安装在上述壳体组装工序下组装的上述壳体(2)内的风扇安装工序。
本发明所述的第2解决方案,为在上述第1解决方案下,在上述风扇组装工序下依次进行以下的工序将风扇马达(21)安装在安装台(25)的第1工序、将圆筒状的风扇旋转件(20)安装在上述风扇马达(21)的驱动轴(71)上的第2工序、将上述风扇旋转件(20)插到风扇套(19)并将上述安装台(25)固定在上述风扇套(19)的第3工序。
本发明所述的第3解决方案,为在上述第1解决方案下,上述风扇安装工序之后,进行为使室内空气的通路和室外空气的通路交替着形成在多张层叠的板状部件(44,44,…)的叠层方向上而将已组装好的上述热交换元件(15)安装在上述壳体(2)内的工序。
本发明所述的第4解决方案,为在上述第1解决方案下,上述壳体组装工序和上述风扇安装工序之间,进行为形成使空气旁路上述热交换元件(15)的旁路通路且该旁路通路可随时切换为接通状态或切断状态而将已组装好的挡板组配件(36)安装在上述壳体(2)内的工序。
—作用—上述第1解决方案,为在换气装置(1)的组装方法下,有壳体组装工序、风扇组装工序以及风扇安装工序。在壳体组装工序下,组装壳体(2)中的底板(3)和侧板(4,5,6,7)。也就是说,该工序下,组装除了壳体(2)中的顶板(8)之外的部件。在风扇组装工序下,将多个部件组装起来构成风扇组配件(70)。而在风扇安装工序下,在已在壳体组装工序下组装好的壳体(2),即在底板(3)上安上了侧板(4,5,6,7)的壳体(2)上,安装已在风扇组装工序下组装好的风扇组配件(70)。补充一下,壳体组装工序和风扇组装工序,这两道工序的先进行哪一道都可以,也可以两道工序同时进行。
上述第2解决方案,为在风扇组装工序下进行3道工序。首先,进行第1工序。在第1工序下,将用以驱动风扇旋转件(20)的风扇马达(21)安装在支持它的安装台(25)上。接着,进行第2工序。在第2工序下,将风扇旋转件(20)安装在风扇马达(21)的驱动轴(71)上。然后,进行第3工序。在第3工序下,将已安在了风扇马达(21)上的风扇旋转件(20)插到风扇罩(19)内,将安装在风扇马达(21)的安装台(25)固定在风扇罩(19)内。
上述第3解决方案,为将已组装好的热交换元件(15)安装在壳体(2)内。该安装热交换元件(15)的工序,在风扇安装工序后才进行。也就是说,在壳体组装工序下组装好的壳体(2)的底板(3)和侧板(4,5,6,7)上,安上风扇组配件(70)后,再安热交换元件(15)。
上述第4解决方案,为将已组装好的挡板组配件(36)安装在壳体(2)内。该安装挡板组配件(36)的工序,在组装壳体工序之后,且在风扇安装工序之前进行。也就是说,在组装壳体工序下已组装的壳体(2)的底板(3)和侧板(4,5,6,7)上,安上挡板组配件(36)之后,再安风扇组配件(70)。
—效果—在本发明中,在风扇组装工序下事先将风扇组配件(70)组装好,在风扇安装工序下将该组装好的风扇组配件(70)安装在壳体(2)内。因此,在风扇组装工序下的风扇组配件(70)的组装工作,可不在壳体(2)内的很窄的空间里进行,可在作业容易的工作台等上进行。因此,依照本发明,容易地能组装风扇组配件(70),且能缩短其组装作业所要的时间。并且,依照本发明,能缩短组装换气装置(1)所要的时间且提高生产率,更容易组装换气装置(1)且降低次品率。
特别是,在上述第4解决方案下,事先将热交换元件(15)组装好,然后才将它安装在壳体(2)上。而且,在上述第5解决方案下,事先将挡板组配件(36)组装好,然后才将它安装壳体(2)上。因此,按照这些解决方案,能事先将更多的部件组装好,然后将它们安装在壳体(2)上,故能进一步提高换气装置(1)的生产率。
图2是送风单元的正视图。
图3是送风单元的侧面图。
图4是通路划分部件的立体图。
图5是通路交换部件卸开后的立体图。
图6是热交换元件的侧面图。
图7是热交换元件中的纸制板(Liner)的立体图。
图8是导轨的俯视图。
图9是导轨的剖面图。


图10是用来说明换气装置的组装方法中的一个工序的图。
图11是用来说明换气装置的组装方法中的一个工序的图。
发明的最佳实施方式以下,按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说明。
—换气装置的结构—如图1所示,换气装置(1),是一通过热交换元件(15)让从室内回收的空气(101)与从室外吸入的新鲜的室外空气(102)进行热交换,而回收室内空气(101)的热,并同时进行换气的热回收型换气装置。
壳体换气装置(1)的壳体(2)被制成长方体,它由底板(3)、前侧板(4)、后侧板(5)、左侧板(6)、右侧板(7)以及顶板(8)构成。在前侧板(4)的左侧上,形成有将室外空气(102)放到室内侧的第1放气口(9)。在前侧板(4)的右侧上,形成有从室内侧回收空气的第1吸气口(10)。在第1放气口(9)及第1吸气口(10),分别设有用以安装延向室内侧的导气管(未示)的导气管转接器(11,12)。在后侧板(5)的右侧部分,形成有将从室内回收的空气放到室外侧的第2放气口(13)。在后侧板(5)的左侧上,形成有从室外导入的室外空气的第2吸气口(14)。在第2放气口(13)及第2吸气口(14)也设有跟导气管转接器(11,12)相同的导气管转接器,未示。在左侧板(6)的中央部,形成有用于插入后述的热交换元件(15,15)的开口(16)。
送风单元在第1放气口(9)的旁边,设置有进气用送风单元(17)作进气风扇。在第2放气口(13)的旁边,设置有出气用送风单元(18)作出气风扇。进气用送风单元(17)及出气用送风单元(18),是具有相同结构的风扇组配件(70)。这里只说明作为进气用送风单元(17)的风扇组配件(70)。
如图2及图3所示,风扇组配件(70)是所谓两吸入型多叶片风扇。该风扇组配件(70)备有风扇罩(19)、装在风扇罩(19)内部的风扇旋转件(20)、驱动风扇旋转件(20)的风扇马达(21)。
风扇罩(19)由风扇罩主体(72)和隔板(24)构成。风扇罩主体(72)的前边形成有空气放气口(23)。风扇罩子主体(72)的左侧的一部分开着口,该开口成为吸入空气的喇叭状吸入口(22)。相反,风扇罩主体(72)的右侧全开,在该风扇罩主体(72)的右侧设置有隔板(24),以便用它来覆盖风扇主体(72)的右侧。在该隔板(24)上形成有用以插入风扇旋转件(20)的开口。
在风扇罩(19)的隔板(24)上设有安装台(25)。该安装台(25)上,设有形成为喇叭状的空气吸入口(22)二者为一体。还有,风扇马达(21)被固定在安装台(25)上。风扇旋转件(20)被固定在风扇马达(21)的驱动轴(71)上。在这样的结构下,风扇马达(21)、安装台(25)、和风扇旋转件(20)成为一体而被从风扇罩(19)上卸下或者装上。
如图1所示,为将风扇罩(19)的放气口(23)和壳体(2)的第1放气口(9)相通,在壳体(2)内的左前方设有风扇组配件(70)作进气用送风单元(17)。为将风扇罩(19)的放气口(23)和壳体(2)的第2放气口(13)相通,在壳体(2)内的右后方设有风扇组配件(70)作出气用送风单元(18)。
隔离部件在壳体(2)内左前方的那个角上,设置有用以确保在进气用送风单元(17)和左侧板(6)之间有空隙的第1隔离部件(26)(参照图10或图11)。该第1隔离部件(26),用来确保用以从进气用送风单元(17)的左侧的吸入口(22)吸入空气的空气通路。同样,在壳体(2)内的右后方的那个角上,设置有用以确保在出气用送风单元(18)和右侧板(7)之间有空隙的第2隔离部件(27)。该第2隔离部件(27)用来确保用以从出气用送风单元(18)右侧的吸入口(22)吸入空气的空气通路。
通路划分部件如图1所示,在壳体(2)内右前方上设有第1通路划分部件(28),壳体(2)的左后方上设有第2通路划分部件(29)。第1通路划分部件(28)及第2通路划分部件(29)是用来将壳体(2)的内部划分为进气通路(30)和出气通路(31)的部件。
如图4所示,由第1通路划分部件(28)划分出了将从第1吸气口(10)吸入的室内空气导向左下方的空气通路(32),和通过热交换元件(15)的室外空气导向左方的空气通路(33)。需提一下,空气通路(32)是将室内空气导向热交换元件(15)的出气侧通路的通路,空气通路(33)是将从热交换元件(15)的进气侧通路导出来的室外空气导向进气用送风单元(17)的通路。
第2通路划分部件(29)的结构与第1通路划分部件(28)相同。由第2通路划分部件(29)划分出了从第2吸气口(14)吸入的室外空气导向热交换元件(15)内的进气侧通路的空气通路(34),和将从热交换元件(15)的出气侧通路导出来的室内空气导向出气用送风单元(18)的空气通路(35)。
这些第1通路划分部件(28)及第2通路划分部件(29),只嵌在壳体(2)内的所定位置上,并不使用螺钉等固定件固定。
挡板组装部件如图1所示,在壳体(2)内的右前方的那个角上,设有切换从第1吸气口(10)吸入的空气通路的挡板组配件(36)。如图5所示,挡板组配件(36)具有其内部形成有旁路通路(37)的主体部(38),和随时开关旁路通路(37)的挡板(39)。主体部(38)由泡沫苯乙烯形成。在主体部(38)的后侧形成有旁路通路(37)的流出口。
在挡板(39)的背面,设有以铰链接合法连接在挡板(39)上的挡板臂(40)和使挡板臂(40)伸缩的挡板马达(41)(在图5里未示。参照图10或图11)。挡板马达(41)使挡板臂(40)伸开时挡板(39)便开,挡板马达(41)使挡板臂(40)缩回时挡板(39)便关。
如图1所示,在关上挡板(39)的状态下,从第1吸气口(10)吸入的室内空气(101)通过空气通路(32),通过热交换元件(15)后,被排到室外。另一方面,在打开挡板(39)的状态下,主体部(38)的旁路通路(37)开通,空气通路(32)由挡板(39)关闭。这样,从第1吸气路(10)吸入的室内空气就通过旁路通路(37),旁路热交换元件(15)而被排到室外。
热交换元件如图1所示,在壳体(2)内前后方向的中央部设有向左右方向延伸的热交换元件(15,15)。换句话说,热交换元件(15,15)被设在进气用送风单元(17)和第1通路划分部件(28)之间、以及出气用送风单元(18)和第2通路划分部件(29)之间、及第1通路划分部件(28)和出气用送风单元(18)之间。
如图6所示,热交换元件(15)由全热交换器构成。如图7所示,热交换元件(15)由多个分别具有延向同一个方向的肋条(43)及隔离物(42)的纸制板(Liner)(44,44,…)叠层构成。这些纸制板(44,44,…)构成板状部件。且该纸制板(44,44,…)由近似正方形的纸制板材形成,将每张纸制板叠层起来,相邻的纸制板上肋条(43)和隔离物(42)的方向互相不一样。结果,在这样的结构下,在纸制板(44,44,…)之间交错着形成有进气通路和出气通路。
在热交换元件(15)中,在进气通路中流的室外空气和在出气通路中流的室内空气,通过纸制板(44)进行热交换。而且,进气通路中的室外空气和出气通路中的室内空气,通过纸制板(44)授受水分。也就是说,在热交换元件(15)中,在进气通路的室外空气和出气通路的室内空气之间,不仅授受显热,而且授受这些空气中的水蒸气所包含的潜热。
在热交换元件(15)的长度方向(与纸制板(44)的叠层方向相同的方向)的两端,分别设有端面板(45,45)。在一个端面板(45)上设有拉手(46)。在叠层起来的纸制板(44,44,…)的四个角都分别设有延向热交换元件(15)的长度方向的框(47)。由这些端面板(45,45)和4个框(47)将纸制板(44,44,…)固定下来。
补充一下,在本实施例中,由全热交换器构成热交换元件(15),如果在室内空气和室外空气之间没有必要授受水分,也可以由显热交换器构成热交换元件(15)。此时,热交换元件(15)中的纸制板(44)的材质不是采用透湿性的纸,而是采用没有透湿性的树脂或金属。
导轨在壳体(2)的底板(3)的前后方向中央部,设置有向左右方向延伸的导轨(48),在顶板(8)的前后方向中央部也设置有向左右方向延伸的导轨(48),未示。还有,在进气用送风单元(17)及第1通路划分部件(28)的后边,和出气用送风单元(18)及第2通路划分部件(29)的前边也都设有相同的导轨(48,48)。这些导轨(48),在将热交换元件(15)插在壳体(2)内或从壳体(2)上卸下时,起引导作用。如后所述,这些导轨(48),具有将送风单元(17,18)及通路划分部件(28,29)压向前方或后方、从而给它们决定好位置且在那个位置固定下来的作用,同时也具有确保它们和热交换元件(15)之间的空气通路的作用。
如图8及图9所示,导轨(48),由其上形成有支持热交换元件(15)中的框(47)的凹部的轨主体部(49)、被设在轨主体部(49)的长度方向的一端的固定部(50)、及被设在另一端的爪部(51)构成。固定部(50)上形成有让螺钉等固定件穿通的孔(52)。爪部(51)形成为向轨主体部(49)的长度方向突出的薄板状。在轨主体部(49)的凹部内埋入有防漏部件(53)。该防漏部件(53)由受到来自从热交换元件(15)中的框(47)的压力而容易变形的材料形成,它紧贴在框(47)上就能防止漏气。
其他部件如图1所示,在壳体(2)的左侧板(6)的前边,设置有收容电气部件的电气部件盒(54)。在左侧板(6)的前边形成有让接在进气用送风单元(17)、出气用送风单元(18)以及挡板马达(41)中的电缆(55)(在图1中未示,参照图11。需提一下,在图11中以一根线来表示电缆(55),但实际上由多根电缆形成)穿通的穿通口(未示)。电缆(55)通过该穿通口导向电气部件盒(54)的内部。
在热交换元件(15)的进气通路及出气通路的前面,分别设有过滤网,未示。在壳体(2)的一部分内侧壁上,贴有隔热材料(未示)。在左侧板(6)及右侧板(7)上,设有吊钩(56)。
—换气装置的运转工作—换气时,两个送风单元(17,18)都起动,室内空气被从第1吸气口(10)导向壳体(2)的内部。该室内空气通过交换元件(15)的出气通路后,从第2放气口(13)被放到室外。相反,新鲜的室外空气被从第2吸气口(14)导入,该室外空气通过热交换元件(15)的进气通路后,通过第1放气口(9)被供给室内。因此时,室外空气(102)和室内空气(101)在热交换元件(15)内进行热交换,故室外空气(102)回收了室内空气(101)的热之后才被供向室内。
此时,在热交换元件(15)内,进行显热和水分的授受。具体来说,在夏季,在室内制冷的情况下,室外空气比室内空气温度高,水分也比它多。因此,在热交换元件(15)内,显热及水分从室外空气移到室内空气。然后,在热交换元件(15)中被冷却且减湿的室外空气供向室内。相反,在冬季,在冬季制暖室内情况下,室内空气比室外空气温度高,水分也比它多。因此,在热交换元件(15)中,显热及水分从室内空气移到室外空气。然后,在热交换元件(15)中被加热且加湿的室外空气供向室内。
在不让室外空气进行热交换,就将它导向室内,能够实现节能的场合下(例如,制冷时室外温度比室内设定温度低的场合),挡板组配件(36)内的挡板(39)被打开。然后,从第1吸气口(10)吸入的室内空气,通过旁路通路(37)而被从第2放气口(13)放到室外。此时,室外空气和室内空气不进行热交换。
—换气装置的组装方法—下面,对换气装置(1)的组装方法进行说明。
首先,准备底板(3),将隔热防漏部件贴在该底板(3)的所定位置上。然后,将前侧板(4)、后侧板(5)、左侧板(6)以及右侧板(7)装到底板(3)上。这样,就得到了将顶板(8)拿开状态下的壳体(2)。
然后,将已组装好的挡板组配件(36),安装在上述壳体(2)内右前方上。该挡板组配件(36),是通过在主体部(38)上安装上挡板马达(41)、挡板臂(40)以及挡板(39)、然后使挡板(39)和挡板臂(40)铰链接合而组装好的。该组装挡板组配件(36)的组装工作,可以与上述壳体组装工序同时进行,也可以事先在别的工厂里等进行。
其次,在上述壳体(2)内左前方及右后方上,分别设置第1隔离部件(26)及第2隔离部件(27)。
风扇组装工序在进行上述作业的同时,或接着上述工作进行。该风扇组装工序按以下步骤进行,依次进行。在第一个步骤下,在风扇罩主体(72)内安上隔板(24),而组装好风扇罩(19)。在其次的步骤下,在安装台(25)上安上风扇旋转件(20)。在这个阶段,安装台(25)、风扇马达(21)和风扇旋转件(20)成为一体了。在其次的步骤下,从靠隔板(24)的那一侧插入风扇旋转件(20),将安装台(25)安装在隔板(24)上。在风扇组装工序下,经过以上的步骤组装好风扇组配件(70)。而且,在风扇组装工序下,组装两个风扇单位(70)。
上述壳体组装工序及上述风扇组装工序后,进行风扇安装工序。该风扇安装工序由从事上述风扇组装工序的作业人员来做。具体来说,在风扇安装工序下,将已在风扇组装工序下装好的风扇组配件(70)中的一个作为进气用送风单元(17)安装在壳体(2)内的左前方(参照图1)。然后,将另一个已在风扇组装工序下装好的风扇组配件(70)作为出气用送风单元(18)安装在壳体(2)内的右后方(参照图1)。
其次,将第1通路划分部件(28)嵌在进气用送风单元(17)和挡板组配件(36)之间,将第2通路划分部件(29)嵌在出气用送风单元(18)和左侧板(6)之间。
其次,按以下步骤,安装好每个导轨(48)(参照图10)。安装在底板(3)上时,首先将导轨(48)的爪部(51)插到挡板组配件(36)和底板(3)之间的缝隙中,或扎在挡板组配件(36)的底部,将导轨(48)的一端固定下来。然后,在此状态下,决定导轨(48)在底板(3)上的位置,使得导轨(48)的固定部(50)中的孔(52)和在底板(3)的螺孔(未示)互相重叠。然后,让螺钉等固定件穿过导轨(48)的孔(52),以该固定件将导轨(48)的另一端固定在底板(3)上。
其次,准备另一个导轨(48),将其爪部(51)扎到主体部(38)的前后方向的中央部而固定下来。然后,一边使导轨(48)接触第1通路划分部件(28)及进气用送风单元(17),使得由该导轨(48)将第1通路划分部件(28)及进气用送风单元(17)压到前方,一边将该导轨(48)中的固定部(50)固定在左侧板(6)中的开口(16)的前侧缘部。再准备另一个导轨(48),将其爪部(51)扎到主体部(38)的后侧部分而固定下来。然后,使其导轨(48)将出气用送风单元(18)及第2通路划分部件(29)压到后方,从而由该导轨(48)中的固定部(50)固定在左侧板(6)中的开口(16)的后侧缘部。需提一下,与底板(3)上的导轨(48)相同,在固定这些导轨(48,48)的每个固定件(50)时,使用螺钉等固定件。
其次,如图11所示,对进气用送风单元(17)及出气用送风单元(18)中的每个风扇马达(21)进行电气布线以及挡板马达(41)的电气布线。具体来说,将由多个电缆适当地扎起来而形成的电缆(55)(补充一下,省略了挡板马达(41)的电缆图示),在几个地方用夹紧部件(57)等固定下来,且配设成在这以后进行插入热交换元件(15)时,热交换元件(15)不会挂在电缆(55)上那样的状态。然后,将电缆(55)导向电气部件盒(54)内,将每个电缆电气连接。
其次,将已组装好的热交换元件(15)设在上述壳体(2)内。具体来说,决定好热换气元件(15)的位置,使得热交换元件(15)的框(47)嵌入在每个导轨(48)的凹部,此后,从左侧板(6)的开口(16)沿着每个导轨(48)插入热交换元件(15)。这样,依次设置两个热交换元件(15,15)。
此时,热交换元件(15)通过以下作业组装好。将纸制板(44,44,…)重叠着互相贴在一起,将该重叠的纸制板(44,44,…)用端面板(45,45)夹起来,然后在四个角上各设置一个框(47),最后用螺钉将端面板(45,45)和框(47)固定下来。该组装热交换元件(15)的作业,可以与上述壳体组装工序同时进行,也可以事先在别的工厂里等进行。
其次,将已安装好导轨(48)的或在进行上述作业的同时安装好导轨(48)的顶板(8),安装在前侧板(4)、后侧板(5)、左侧板(6)以及右侧板(7)上。
其次,贴上隔热防漏部件(未示),然后,从左侧板(6)的开口(16)将过滤网插入到热交换器元件(15)的进气通路及出气通路的前面侧。
其次,将导气管转接器(11,12)安装在第1放气口(9)、第1吸气口(10)、第2放气口(13)以及第2吸气口(14)上。将每个吊钩(56)安装在左侧板(6)及右侧板(7)上。
然后,对进气用送风单元(17)等作绝缘检查及耐压检查,再进行工作检查。然后,贴上标牌,之后,清扫壳体(2)内。然后,用能随意开关的覆盖部件(58)盖住左侧板(6)的开口(16)。之后,进行外观检查等最终检查,合格了检查之后打包。
—实施例的效果—在本实施例中,在风扇组装工序下事先组装好风扇组配件(70),然后在风扇安装工序下将该组装好的风扇组配件(70)安装到壳体(2)内。因此,风扇组装工序下的风扇组配件(70)的组装作业,可不在壳体(2)内的很窄的空间里进行,可在容易进行作业的工作台等上进行。因此,依照本发明,容易地能组装风扇组配件(70),且能缩短其组装作业所要的时间。依照本实施例,能缩短组装换气装置(1)所要的时间且提高生产率,并容易组装换气装置(1)而降低次品率。
特别是,依据本实施例,不仅将风扇组配件(70),而且将热交换元件(15)和挡板组配件(36)也组装好后,才将它们装在壳体(2)内。因此,按照本实施例,能事先将更多的部件组装好,之后,再将它们安装在壳体(2)内,故能进一步提高换气装置(1)的生产率。
此时,换气装置(1)的组装作业一般为流水作业。另外,在此流水作业中,除了一直组装同一个机型的换气装置(1)的场合之外,还有组装很多机型的换气装置(1)的场合。在这样的场合下,安装在壳体(2)上的风扇组配件(70),必须符合被安装的换气装置(1)的机型。因此,如果进行风扇组装工序下,风扇安装工序下的作业人员不同,在风扇组装工序下,就有可能将应该组装的风扇组配件(70)搞错,还有可能,在风扇安装工序下,将应该装到壳体(2)内的风扇组配件(70)搞错。
对此相比,在本实施例下,由一个作业人员进行风扇组装工序和风扇安装工序。这样做,只要作业人员不将在风扇组装工序下应该组装的风扇组配件(70)的规格搞错,就不可能在风扇安装工序下将应该安装在壳体(2)上的风扇组配件(70)的规格搞错。因此,依据本实施例,能减少在换气装置(1)上安错风扇组配件(70)的危险性,仅靠这一点就能减低次品率。
另外,依照本实施例,安好换气装置(1)后,卸下左侧板(6)上的开口(16)的上述覆盖部件(58),而沿着导轨(48)从开口(16)将热交换元件(15)卸下,这样就容易进行进气用送风单元(17)等的维修保养等。也就是说,按照本实施例,很容易维修换气装置(1)。
工业实用性综上所述,本发明可被用在换气装置上。
权利要求
1.一种换气装置的组装方法,该换气装置备有以将用以将室外空气供向室内的进气风扇(17)、用以将室内空气排向室外的出气风扇(18)、和让供向室内的室外空气和排向室外的室内空气进行热交换的热交换元件(15)收纳在一个壳体(2)里,其中包括在底板(3)上安装侧板(4,5,6,7)并将上述壳体(2)的一部组装起来的壳体组装工序;组装由多个部件构成的风扇组配件(70)的风扇组装工序;以及将在上述风扇组装工序下组装的上述风扇组配件(70)作为上述进气风扇(17)或上述出气风扇(18)安装在上述壳体组装工序下组装的上述壳体(2)内的风扇安装工序。
2.根据权利要求第1项所述的换气装置的组装方法,其中,在上述风扇组装工序下依次进行以下的工序将风扇马达(21)安装在安装台(25)的第1工序、将圆筒状的风扇旋转件(20)安装在上述风扇马达(21)的驱动轴(71)上的第2工序、将上述风扇旋转件(20)插到风扇套(19)并将上述安装台(25)固定在上述风扇套(19)的第3工序。
3.根据权利要求第1项所述的换气装置的组装方法,其中上述风扇安装工序之后,进行为使室内空气的通路和室外空气的通路交替着形成在多张层叠的板状部件(44,44,…)的叠层方向上而将已组装好的上述热交换元件(15)安装在上述壳体(2)内的工序。
4.根据权利要求第1项所述的换气装置的组装方法,其中上述壳体组装工序和上述风扇安装工序之间,进行为形成使空气旁路上述热交换元件(15)的旁路通路且该旁路通路可随时切换为接通状态或切断状态而将已组装好的挡板组配件(36)安装在上述壳体(2)内的工序。
全文摘要
组装换气装置(1)时,首先进行壳体组装工序,即将前板(4)、后板(5)、左板(6)以及右板(7)装到底板(3)上,就得到将无顶板(8)的壳体(2)。风扇组装工序在进行壳体组装工序的同时,或接着壳体组装工序进行,即组装由风扇罩、风扇旋转件等多个部件构成的风扇组配件(70)。接着,进行风扇组装工序,即将在风扇组装工序下组装好的风扇组配件(70),安装在在壳体组装工序下组装好的壳体(2)上。
文档编号F24F12/00GK1404567SQ01800629
公开日2003年3月19日 申请日期2001年3月30日 优先权日2001年3月30日
发明者松木义孝, 井口胜己, 川口拓也 申请人: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