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壁式溶液媒介型全热回收方法及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81916阅读:12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间壁式溶液媒介型全热回收方法及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间壁式溶液媒介型全热回收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如今,随着房间封闭性越来越强,全热回收装置变得越来越常见。通常有两种回收方式,显热回收和全热回收,以板式换热器为例,根据换热板材料的不同,如果只传递显热,那么这种通风设备称为热(显热)回收通风设备(HRV),如果既能传递显热,又能传递潜热,即同时伴有质(湿)交换,那么这种通风设备称为能量(全热)回收通风设备(ERV)。
如铝质材料,它可以传递热却不可以传湿,因此由铝制的可称为HRV;而纸质材料,可以传递一些显热,此外,还可以通过湿的传递来进行潜热交换,因此纸制的可称为ERV。但是由于纸的热导率要比金属的低,传热能力不高,单位面积换热量太小,会使得需要的换热面积过大,因此我们需要一种廉价,传热效率高的材料,全热回收器,通常所用的是一种高级工程树脂复合材料,它是一种发展了30多年、专门为能量回收通风设备制造的材料,它具有高传热能力、中等的传湿能力等许多优点。
全热式回收转轮也是一种高效的全热回收装置,转轮被安装在通风或空调设备的新风和回风侧之间。新风吹过转轮的一半,同时,回风通过转轮的另一半。转轮在新风中被加热加湿,新风被冷却去湿,然后又在回风中被冷却加湿,回风被加热加湿,如此循环,新风中的热量和湿度就被转移到了回风中,新风得到了预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间壁式溶液媒介型全热回收方法及装置。
间壁式溶液媒介型全热回收方法它具有两组相互隔离的通道,两股气体在两组隔离的通道中流动而不相互混合,通过溶液在两个通道间的循环,实现两股气流的热质交换,或者具有两组相互隔离的通道,只有一组通道有布液,溶液通过壁面渗透到另一组通道中,与通道中的气体实现热质交换。
间壁式溶液媒介型全热回收装置换热板平行竖直排列,板间形成通道。前端间隔上、下封闭,后端间隔下、上封闭。一股气流从前端下部未封闭的通道口流入,从后端上部未封闭的通道口流出;另一股气流从前端上部未封闭的通道口流入,从后端下部未封闭的通道口流出,换热板下设溶液槽,溶液泵进液管与出液管分别与溶液槽、换热板上端相接。
本发明可以采用多组不同温度和浓度的溶液代替单一状态的溶液,有利于增大传热传质的动力,更接近理想的逆流传热传质,提高全热回收的效率。并且该装置结构简单。
气体和液体之间可以采用叉流的方式,来实现气液间的传热传质,也可以采用正交叉逆流、斜交叉逆流方式来进行传热传质,亦可以采用其他方式来进行传热传质。


图1是间壁式溶液媒介型全热回收装置的结构示意2是多级的间壁式溶液媒介型全热回收装置示意3是多级的间壁式溶液媒介型全热回收装置性能对比4是渗透型间壁式溶液媒介型全热回收装置结构示意5是全热回收器中溶液和气体间不同的传热传质方式图具体实施方式
间壁式溶液媒介型全热回收器换热板3平行竖直排列,板间形成通道。前端间隔上、下封闭,后端间隔下、上封闭。一股气流1从前端下部未封闭的通道口流入,从后端上部未封闭的通道口流出;另一股气流2从前端上部未封闭的通道口流入,从后端下部未封闭的通道口流出,换热板下设溶液槽5,溶液泵(4)进液管与出液管分别与溶液槽4、换热板3上端相接。
气体和液体之间是采用正交叉逆流21或者斜交叉逆流22方式进行热质交换。
本发明采用多个全热回收单元组成多级结构,每个全热回收单元中的溶液具有不同的温度和浓度。
换热板材料也采用可渗透性材料,一组通道有布液,溶液通过壁面渗透到另一组通道中,实现两股气流的质交换。将新风采用压风引入,回风采用抽风引入。由于新风是正压,回风是负压,当溶液从回风通道通过换热板渗透到新风通道时,两个通道间的压差,确保高风速的新风在流动时不会将壁面的液体载入而产生载液现象。
间壁式溶液媒介型全热回收器具有两组相互隔离的通道,两股气体在两组隔离的通道中流动而不相互混合,通过溶液在两个通道间的循环,实现两股气流的热质交换。或者具有两组相互隔离的通道,只有一组通道有布液,溶液通过壁面渗透到另一组通道中,与通道中的气体实现热质交换。
如图1所示,1,2为两股逆流的气流,3是换热板,4是溶液泵,5是溶液槽。
换热板平行竖直排列,前端如图所示间隔封闭,回收器下面用溶液槽水封,溶液从上端流下,在上表面上形成了一层液膜,使得气体不会从上端流出。一股气流1从下端流入,另一侧的上端流出,另一股气流2从上端流出,另一侧的下端流入,这样两股气流就形成了逆流换热。
换热板可采用平表面,也可以采用如下图所示的流道形式,亦可采用其他流道形式。我们可假设1为室外新风,2为室内回风,溶液的温度和相对湿度介于两股气流之间。
当溶液与室外新风接触时,由于新风的温度比溶液的温度高,水蒸气的分压力比溶液表面的水蒸气分压力高,因此溶液吸收了新风中的水分,同时温度升高,浓度降低,水蒸气分压力升高,新风被冷却去湿;当溶液与室内回风接触时,由于回风的温度比溶液的温度低,水蒸气的分压力比溶液表面的水蒸气分压力低,因此溶液向回风中释放水分,同时温度降低,浓度升高,水蒸气分压力降低,回风被加热加湿。
溶液流过换热器后,滴入溶液槽,由溶液泵引出,再从换热器上端喷淋下来。
如图2所示,6,7表示是两股逆流的气流,6’和7’表示是气流6,7经过全热交换以后的气流,8为换热器,9为溶液槽,10为溶液泵,11隔板,12为气流通道,13为溶液。
图中是用三个(亦可以采用多个)如图1中的回收器组成的一种多级结构,三个液槽中分别装有温度和湿度不相同的三组溶液。各换热器之间用隔板隔开,形成两个气流通道,使得两股气流流过时不相互混合。
如图3所示,用14,15表示图2中的气流6,7的状态,14’和15’表示气流6,7经过全热交换以后的状态,A、B、C表示图2中三组温度和浓度不同的溶液I,II,III的状态。
在T-x图和P-x图中我们可以看到,气流6经过除湿降温,温度和水蒸气分压力由状态14变化到状态14’,气流7经过加热加湿,温度和水蒸气分压力由状态15变化到状态15’,如果采用单一状态的溶液(图1的方法),温度和水蒸气分压力变化由虚线表示,可以看出其传热传质的动力将不断变小,如果我们采用多级结构,用多组温度和浓度不同的溶液来代替单一状态的溶液,可以看出其传热传质的动力将比采用单一状态的溶液大得多,更加接近理想的逆流传热传质状态。
其中,温度大小为溶液A>溶液B>溶液C浓度大小为溶液A<溶液B<溶液C,其状态分布可以从溶液的水蒸气分压力-浓度图中看出。
如图4所示,它是基于图1中的装置所进行的改造,其换热板材料采用可渗透性材料。16,17为两股逆流的气流,18为换热板,19是溶液,20是溶液槽。我们可以假设16为室外新风,17为室内回风。
将新风采用压风引入,回风采用抽风引入。由于新风是正压,回风是负压,当溶液从回风通道通过换热板渗透到新风通道时,压差使得高风速的新风在流动时,不会把渗透过来的溶液带走产生对室内空气的污染。
如图5所示,,气体和液体之间可以采用正交叉逆流(21)或者斜交叉逆流(22)方式进行热质交换。
权利要求
1.一种间壁式溶液媒介型全热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具有两组相互隔离的通道,两股气体在两组隔离的通道中流动而不相互混合,通过溶液在两个通道间的循环,实现两股气流的热质交换,或者具有两组相互隔离的通道,只有一组通道有布液,溶液通过壁面渗透到另一组通道中,与通道中的气体实现热质交换。
2.一种间壁式溶液媒介型全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换热板(3)平行竖直排列,板间形成通道,前端间隔上、下封闭,后端间隔下、上封闭,一股气流(1)从前端下部未封闭的通道口流入,从后端上部未封闭的通道口流出,另一股气流(2)从前端上部未封闭的通道口流入,从后端下部未封闭的通道口流出,换热板下设溶液槽(5),溶液泵(4)进液管与出液管分别与溶液槽(4)、换热板(3)上端相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间壁式溶液媒介型全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气体和液体之间是采用正交叉逆流(21)或者斜交叉逆流(22)方式进行热质交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间壁式溶液媒介型全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采用多个全热回收单元组成多级结构,每个全热回收单元中的溶液具有不同的温度和浓度。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间壁式溶液媒介型全热回收方法及装置。它具有两组相互隔离的通道,两股气体在两组隔离的通道中流动而不相互混合,通过溶液在两个通道间的循环,实现两股气流的热质交换,或者具有两组相互隔离的通道,只有一组通道有布液,溶液通过壁面渗透到另一组通道中,与通道中的气体实现热质交换。换热板平行竖直排列,板间形成通道。前端间隔上、下封闭,后端间隔下、上封闭。一股气流从前端下部未封闭的通道口流入,从后端上部未封闭的通道口流出;另一股气流从前端上部未封闭的通道口流入,从后端下部未封闭的通道口流出,换热板下设溶液槽,溶液泵进液管与出液管分别与溶液槽、换热板上端相接。本发明结构简单,全热回收效率高。
文档编号F24F3/147GK1554906SQ20031012281
公开日2004年12月15日 申请日期2003年12月21日 优先权日2003年12月21日
发明者袁一军, 沃尔特·阿尔伯斯, 周登利, 叶立英, 丁胜华, 阿尔伯斯 申请人:袁一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