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92198阅读:12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空调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以埋入或悬吊方式安装在空调室的天花板上的空调装置。
背景技术
在传统的以埋入或悬吊方式安装在空调室的天花板上的空调装置中,有一种可取入空调室外的新鲜空气的装置。
这种天花板埋入型的空调装置内部具有收纳各种构件的壳体以及配置在壳体下侧的装饰面板。该空调装置的壳体被插入配置在空调室的天花板上形成的开口中。又,装饰面板被嵌入配置在天花板的开口中。
壳体具有由长边和短边交替形成的大致八角形的顶板以及从顶板的周缘部向下方延伸的侧板。该侧板由与顶板的长边对应的第1侧板和与顶板的短边对应的第2侧板构成。
装饰面板是大致四角形,在其大致中央具有将空调室内的空气吸入用的吸入口以及与方形的各边对应状设置的的吹出口。并且,装饰面板的各边配置成与壳体的各长边对应的状态。
壳体在其内部配置有从装饰面板的吸入口吸入空调室内的空气、朝外周方向吹出的送风机以及安装成围住送风机外周形状的热交换器。
在热交换器的下侧配置有被固定在壳体下部的排水盘。排水盘具有与装饰面板的吸入口对应形成的吸入孔、以及与装饰面板的吹出口对应形成的吹出孔。又,壳体隔热材料配置成夹在热交换器的上端部与壳体的顶板之间。壳体隔热材料从热交换器的上端部与壳体的顶板之间向外侧延伸,配置成将壳体的侧板的内面覆盖。
并且,壳体的第2侧板的1个与设置有取入口、从空调室外取入新鲜空气用的取入通道连接。壳体具有采用上下方向贯通壳体隔热材料等方式设置的连接流路,可使从取入口导入的空气流到壳体的下部。又,在排水盘与装饰面板的上下方向之间形成有可使流过连接流路的空气与从装饰面板的吸入口吸入的空调室内的空气合流的取入流路。这样,空调室外的新鲜空气通过取入通道、取入口、连接流路和取入流路并与空调室内的空气合流而吸入送风机中(例如参照日本专利登录实用新案2535588号公报(第2页、图1~图2))。
在上述传统的空调装置中,取入流路是通过在排水盘的下面形成与连接流路及吸入孔连通的槽(取入流路)等方式而形成的。因此,在想要增加从空调室外取入的新鲜空气量时,即使加大取入通道、取入口和连接流路的流路面积,也会出现不能确保与这些流路面积相称的取入流路的流路面积的场合。
具体来讲,如果想要加大连接流路与吸入孔连通的槽的深度来增加取入流路的流路面积,则必须加大排水盘上下方向的尺寸,但在天花板埋入型和天花板悬吊型的空调装置中,因受到天花板里的空隙所决定的高度方向尺寸的限制,有时不能确保充分的流路面积。
又,如果想要加大连接流路与吸入孔连通的槽的宽度来增加取入流路的流路面积,则排水盘的吹出口与槽发生干扰。为了避免这一现象,若减小排水盘的吹出孔的尺寸,则会发生增大从壳体内向空调室内吹出空气的通风阻力的问题。
这样,在传统的空调装置中,不能加大取入流路的流路面积,即使增大了取入通道、取入口和连接流路的流路面积,也难以增加可从空调室外取入的新鲜空气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在以埋入或悬吊方式安装在空调室的天花板上的空调装置中增加可从空调室外取入的空气量。

发明内容
技术方案1所述的空调装置是一种以埋入或悬吊方式安装在空调室的天花板上的空调装置,包括壳体、装饰面板和送风机。壳体具有从空调室外取入空气的取入口以及使从取入口导入的空气流动的连接流路。装饰面板具有设置在壳体的下侧、将空调室内的空气吸入壳体内用的吸入口;以及从壳体内向空调室内吹出空气用的吹出口。送风机被配置在壳体内,从吸入口将空调室内的空气吸入壳体内,再将吸入的空气从吹出口向空调室内吹出。并且,装饰面板还具有使流过连接流路的空气合流到从吸入口吸入的空气中的取入流路。
在这种空调装置中,空调室内的空气随着送风机的运转而从装饰面板的吸入口被吸入壳体内,经过空气调和后,从装饰面板的吹出口向空调室内吹出。又,空调室外的空气从壳体的取入口通过连接流路和取入流路合流到与从装饰面板的吸入口吸入的空气中,并被吸入送风机中。
此时,与传统的取入流路被设置在排水盘与装饰面板的上下方向之间的狭小空隙中的场合相比,由于取入流路被设置在上下方向的空隙充足的装饰面板上,因此可以加大流路面积。
由此,在本空调装置中,能增加可从空调室外取入的空气量。
技术方案2所述的空调装置是在技术方案1的基础上,在壳体与装饰面板的上下方向之间还设置具有贯通孔的隔热材料。连接流路和取入流路通过贯通孔而连通。
技术方案3所述的空调装置是在技术方案1或2的基础上,装饰面板还具有安装于吸入口的过滤器。取入流路被设置成在过滤器的上侧能使流过连接流路的空气合流到从吸入口吸入的空调室内的空气中。
在本空调装置中,空调室内的空气从吸入口吸入,再通过过滤器之后被吸入送风机中。另一方面,从空调室外取入的空气只能以空调室外的压力与空调室内的与空气的合流部分的压力之差相对应的流量进行流动。这样,与未通过过滤器之前的空调室内的空气合流的场合相比,则是与通过过滤器后使压力下降的空调室内的空气合流的场合从空调室外取入的空气量更大。
这样,在本空调装置中,可进一步增加空调室外的空气取入量。
技术方案4所述的空调装置是在技术方案1或2的基础上,在空调室的天花板上形成有各边的长度为600mm以下的大致四角形的开口。壳体具有配置成能插入空调室的天花板上形成的开口中的尺寸。
例如,若加大可插入配置壳体的空调室的天花板的开口尺寸,则与其相应地可增大壳体的俯视看的尺寸,故可在壳体内容易设置连接流路,但这样也会相应地地产生空调装置的大型化造成的制造成本的增加、现地施工性的下降以及在更新已配置好的空调装置时需要加大天花板的开口尺寸等的问题。
然而,在本空调装置的壳体中是在维持插入配置在所定长度以下的开口尺寸的状态下进行连接流路的设置。
这样,在本空调装置中,可在不会发生制造成本的增加、现地施工性的下降以及加大天花板的开口尺寸等问题的情况下在壳体内设置与取入流路连接的连接流路。
技术方案5所述的空调装置是在技术方案1或2的基础上,装饰面板从俯视看是大致四角形。吹出口设置成与装饰面板的各边对应状。取入流路设置在装饰面板的角部。
在本空调装置中,由于取入流路设置在装饰面板的角部,因此可有效利用吹出口间的空隙,可进一步增加空调室外的空气取入量。
技术方案6所述的空调装置是在技术方案5的基础上,在装饰面板的角部与壳体的上下方向之间配置有将装饰面板支持在壳体上的支持构件。从壳体的俯视看,支持构件与连接流路重合的部分被切成缺口。
在本空调装置中,由于支持构件与连接流路重合的部分被切成缺口,因此,可在不减小连接流路与取入流路连接部分的流路面积的情况下使连接流路与取入流路连通。这样,例如即使具有大的吹出口而不得不减小壳体的角部空隙的场合下也可确保从连接流路向取入流路的空气流动。
技术方案7所述的空调装置是在技术方案4的基础上,壳体从俯视看是由长边和短边交替形成的大致八角形。取入口与壳体的长边对应状地进行设置。
在本空调装置中,取入口与壳体的长边对应状地进行设置,与传统的将取入口与壳体的短边对应状地进行设置的场合相比,可加大取入口的流路面积,故可减小从空调室外取入空气的通风阻力,可进一步增加取入量。
综上所述,采用本实用新型,可获得如下的效果。
在技术方案1或2所述的发明中,与传统的取入流路被设置在排水盘与装饰面板的上下方向之间的狭小空隙中的场合相比,由于取入流路被设置在空隙充足的装饰面板上,因此可以加大流路面积,能增加可从空调室外取入的空气量。
在技术方案3所述的发明中,由于使从空调室外取入的空气在过滤器的下游侧形成合流,因此可进一步增加空调室外的空气取入量。
在技术方案4所述的发明中,在不发生制造成本的增加、现地施工性的下降以及加大天花板的开口尺寸等问题的情况下,可在壳体内设置与取入流路连接的连接流路。
在技术方案5所述的发明中,由于取入流路设置在装饰面板的角部,因此可有效利用吹出口间的空隙,可进一步增加空调室外的空气取入量。
在技术方案6所述的发明中,由于支持构件与连接流路重合的部分被切成缺口,因此,即使在不得不减小壳体的角部空隙的场合下,也可确保从连接流路向取入流路的空气流动。
在技术方案7所述的发明中,由于取入口设置成与壳体的长边对应状,因此,可减小从空调室外取入空气的通风阻力,可进一步增加取入量。
附图的简单说明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1实施例的空调装置的外观立体图。
图2为第1实施例的空调装置的概略侧面剖视图,系图3的A-O-A剖面图。
图3为第1实施例的空调装置的概略平面剖视图,系图2的B-B剖面图。
图4为图3的放大图,表示连接流路及其取入流路附近的图。
图5为图4的C-C剖面图。
图6为图4的E-E剖面图(面板隔热材料、吸入格栅以及过滤器除外)。
图7为图6的F向视图。
图8为第2实施例的空调装置的概略平面剖视图,系与图3相当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1)空调装置的整体结构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1实施例的空调装置1的外观立体图(省略了天花板)。空调装置1是天花板埋入型,内部具有收纳向种构件的壳体2以及配置在壳体2下侧的装饰面板3。具体地讲,如图2(空调装置1的概略侧面剖视图、图3的A-O-A剖面图)所示,空调装置1的壳体2配置成被插入在空调室的天花板U上形成的开口90中。并且,装饰面板3配置成被嵌入在天花板U的开口90中。
如图2和图3(空调装置的概略平面剖视图、图2的B-B剖面图)所示,从俯视看,壳体2是由长边和短边交替形成的大致八角形,具有由长边和短边交替形成的大致八角形顶板21以及从顶板21的周缘部向下方延伸的侧板22。该侧板22由与顶板21的长边对应的第1侧板22a和与顶板21的短边对应的第2侧板22b构成。其中,顶板21的4条长边(具体是第1侧板22a)的两端分别延伸,通过将其延伸线相互连接而形成方形区域T(图3中用双点划线表示),该方形区域T被插入在开口90内。本实施例中,空调室的天花板U上形成的开口90是一种大致长方形或大致正方形的开口。并且,开口90各边的长度L1、L2最好是设定成与天花板U的吊顶木筋间距对应,通常是将开口90各边的长度L1、L2控制在不大于该尺寸的范围。具体地讲,作为天花板U的吊顶木筋间距采用550mm~600mm的间距长度,在此场合,可以将开口90各边的长度L1、L2控制在不大于该尺寸的范围。并且,将开口90各边的长度L1、L2设定成比与长度L1、L2对应的方形区域T各边的长度L1’、L2’略长。这样,对于从俯视看壳体2的尺寸,也可以根据天花板U的吊顶木筋间距的长度,将方形区域T各边的长度L1’、L2’控制在与开口90各边的长度L1、L2的最大值相当的600mm以下。
装饰面板3是大致四角形,在其大致中央具有将空调室内的空气吸入用的吸入口31以及与各边对应状形成的多个(本实施例中是4个)的吹出口32。并且,装饰面板3的各边配置成与壳体2的顶板21的各长边对应。又,在装饰面板3的吸入口31中设置有吸入格栅33以及将从吸入口31吸入的空气中的尘埃除去用的过滤器34。
壳体2内部主要配置有从装饰面板3的吸入口31吸入空调室内的空气、朝外周方向吹出的送风机4以及配置成围住送风机4外周形态的热交换器6。
送风机4是涡轮式风扇,具有设置在壳体2的顶板21中央部的风扇电机41以及与风扇电机41连结进行回转驱动的叶轮42。叶轮42具有与风扇电机41连结的圆板状的轮毂43、设置在轮毂43下面外周部的多个翼片44、以及翼片44下侧设置的中央开口的圆板状围板45。送风机4随着翼片44的回转,通过围板45的开口将空调室内的空气吸入叶轮42的内部,将吸入叶轮42外周侧的空气吹出。
热交换器6通过制冷剂配管(未图示)与设置在室外等的热源单元连接。由此,热交换器6在制冷运转时起着蒸发器的作用,制暖运转时起着凝缩器的作用,可调节从送风机4吹出的空气温度。
在热交换器6的下侧配置有接收由热交换器6凝缩空气中的水分而产生的排泄水用的排水盘7。排水盘7被固定在壳体2的下部。排水盘7具有与装饰面板3的吸入口31对应形成的吸入孔71、与装饰面板3的吹出口32对应形成的吹出孔72、以及沿着热交换器6的下端部形状形成的排水承接槽73。
又,在排水盘7的吸入孔71中配置有将空气向送风机4引导用的喇叭口5。
并且,壳体隔热材料8配置成夹在热交换器6的上端部与壳体2的顶板21之间。壳体隔热材料8从热交换器6的上端部与壳体2的顶板21之间向外侧延伸,并配置成将壳体2的侧板22的内面覆盖。并且,壳体隔热材料8的下端部一直到达排水盘7外周部的上面。这样,不会造成从壳体2向外部的热损失以及壳体2中的结露等。
如上所述,在空调装置1中形成了从装饰面板3的吸入口31经由过滤器34、喇叭口5、排水盘7、送风机4和热交换器6至吹出口32的主空气流路9,可将空调室内的空气吸入,在空气调和后向空调室内吹出。
(2)室外空气的取入构造本实施例的空调装置1还具有从空调室外取入室外的新鲜空气用的构造。
如图2和图3所示,在壳体2上连接着取入空调室外的空气用的取入通道10。本实施例中,取入通道10具有圆形的剖面形状。本实施例的取入通道10与取入口23连接,该取入口23形成贯通壳体2的第2侧板22b的1个(图3中是附图右上方的第2侧板22b)以及配置于该第2侧板22b内侧的壳体隔热材料8。
并且,在壳体2的内部在形成有该取入口23的第2侧板22b的对向位置上设置有流路形成构件11。流路形成构件11是与取入口23空开有所定空隙地配置的板状构件,其上端部与壳体2的顶板21的下面(或覆盖顶板21下面的壳体隔热材料8)抵接,下端部与排水盘7的上端部抵接,两侧端部与侧板22(或覆盖侧板22的壳体隔热材料8)抵接。由此形成了使从取入口23导入的空气流向壳体2下方的流路12。
又,在排水盘7上形成有使通过流路12的空气流向壳体2下方的排水盘贯通孔74。
这样,在壳体2内形成了由流路12和排水盘贯通孔74组成的连接流路13,可使从取入口23导入的空气流至壳体2的下方。
并且,在装饰面板3上设置有将通过连接流路13(即、排水盘贯通孔74)的空气导向吸入口31的取入流路35。其中,在排水盘7与装饰面板3的上下方向之间设置有防止在装饰面板3中结露等用的面板隔热材料14。由此,在面板隔热材料14上形成了将连接流路13与取入流路35连通用的连通用贯通孔14a。这样,从取入口23导入的空调室外的空气经由连接流路13、连通用贯通孔14a和取入流路35,与从装饰面板3的吸入口31吸入的空调室内的空气合流,并被吸入送风机4中。
下面参照图4~图7详细说明取入流路35及其附近的构造。其中,图4为图3的连接流路13和取入流路35附近的放大图,图5为图4的C-C剖面图,图6为图4的E-E剖面图(面板隔热材料14、吸入格栅33以及过滤器除外),图7为图6的F向视图。
装饰面板3通过面板支持部17(支持构件)被固定在壳体2的下部。具体如下。
在装饰面板3的吸入口31的各角部设置具有螺孔36a的固定部36。
在排水盘7上设置有与装饰面板3的螺孔36a的位置对应的螺栓15。本实施例中,螺栓15设置成从排水盘7的排水承接槽73侧向下方贯通。又,在排水盘7的下面设置有补强板16。补强板16配置在排水盘7的各角部(即、吹出孔72之间),在其一端形成有螺栓15贯通的螺孔16a,另一端形成有固定部16b,该固定部16b用螺钉固定在设置于壳体2的第2侧板22b下端部的补强板支持部24上。这样,螺栓15在由排水盘7直接固定的同时,通过补强板16被固定在壳体2上。由此,由排水盘7、螺栓15、补强板16和补强板固定部24构成了面板支持部17。
并且,装饰面板3通过在固定部36上将螺栓15插通于螺孔36a之后,用螺母18紧固而被固定在壳体2的下部。
在此,如图5所示,补强板16按照不与排水盘7的排水盘贯通孔74(即、连接流路13)重合的形状切成缺口。由此可确保空气从连接流路13流向取入流路35。
又,如图7所示,连接流路13与面板隔热材料14的连通用贯通孔14a具有大致相同的流路剖面形状。并且,取入流路35包括具有流路面积比连通用贯通孔14a连接部的连通用贯通孔14a的流路面积尺寸大的连接部35a;以及设置成从该连接部35a延伸于吹出口32间向吸入口31的角部吹出形态的、具有长方形流路面积的流路部35b。该流路部35b的流路剖面积S2具有相同于或大于连接流路13的流路剖面积S1的剖面积。并且,取入流路35被设置成空气向固定部36的下侧且过滤器34的上侧吹出的形态。
(3)空调装置的动作下面参照图2说明空调装置1的动作。
首先,一旦开始运转,则风扇电机41驱动,使送风机4的叶轮42回转。又,随着风扇电机41的驱动,制冷剂在热交换器6中进行循环。此时,热交换器6在制冷运转时起着蒸发器的作用,制暖运转时起着凝缩器的作用,并且,随着叶轮42的回转,空调室内的空气从装饰面板3的吸入口31通过吸入格栅33和喇叭口5从送风机4的下侧吸入。该空气通过叶轮42向外周侧吹出而到达热交换器6,在热交换器6中进行冷却或加热之后,从各吹出口32向空调室内吹出,进行室内的制冷或制暖(参照图2的箭头G)。
在上述运转动作中,当打开取入通道10的气闸等使其成为可取入空调室外的空气的状态时,空调室外的空气通过取入通道10、连接流路13和取入流路35,在过滤器34的下游侧与从吸入口31吸入的空调室内的空气合流,被吸入送风机4中(参照图2的箭头H)。
由此,可一边向空调室内取入室外的新鲜空气,一边进行空调运转。
(4)空调装置的特征本实施例的空调装置1具有如下特征。
(1)在空调装置1中,与传统的取入流路被设置在排水盘与装饰面板的上下方向之间的狭小空隙中的场合相比,由于取入流路35被设置在上下方向的空隙充足的装饰面板3上,因此可以加大取入流路35的流路面积,能增加可从空调室外取入的空气量。
(2)在空调装置1中,由于从空调室外取入的空气在过滤器34的下游侧合流,因此可进一步增加空调室外的空气取入量。
(3)例如,若加大空调室的天花板U的开口90的尺寸(具体是L1、L2),使其能插入空调装置1的壳体2,则可与其相应地增大俯视方向看的壳体2的尺寸(具体是L1’、L2’),在壳体2内可容易地设置连接流路13,但也会相应地产生空调装置1的大型化造成的制造成本的增加、或降低现地施工性例如需要进行天花板U的吊顶木筋的切断作业等。又,在更新原有的空调装置而设置空调装置1时,必须加大天花板U的开口90尺寸。特别是在550mm~600mm的开口空隙中可配置各边的长度L1、L2的尺寸(具体是方形区域T的各边的长度L1’、L2’为550mm~600mm)的具有较小型壳体的空调装置中,尤其容易发生上述这种问题。
然而,通过在空调装置1中将开口90的各边长度L1、L2维持原来的600mm以下,将连接流路13设置在壳体2内。
这样,在本空调装置1中,可在不发生尺寸的增加、现地施工性下降以及加大天花板的开口尺寸等问题的情况下在壳体2内设置与取入流路35连接的连接流路13。
(4)在空调装置1中,由于将取入流路35设置在装饰面板3的角部,因此可有效地利用吹出口32间的空隙。
(5)在空调装置1中,由于构成面板支持部17的补强板16与连接流路13的重合部分被切成了缺口,因此,可在不减小连接流路13与取入流路35连接部分的流路面积情况下使连接流路13与取入流路35连通。这样,例如即使具有大的吹出孔72和吹出口32而不得不减小壳体2的角部空隙的场合,也可确保从连接流路13向取入流路35的空气流动。
在上述实施例中是将与取入通道10连接的取入口23设置在与壳体2的顶板21的短边对应的第2侧板22b上,但也可设置在与顶板21的长边对应的第1侧板22a上。
具体地讲,如图8所示,在本实施例的空调装置101中,将取入通道110与取入口123连接。该取入口123形成贯通于壳体102的第1侧板22a的1个(图8中的附图右侧的第1侧板22a)及其该第1侧板22a内侧配置的壳体隔热材料8。
并且,在壳体102的内部与形成有该取入口123的第1侧板22a对向的位置上设置有流路形成构件111。流路形成构件111是与取入口123空开有所定间隔而配置的板状构件,其上端部与壳体102的顶板21的下面(或覆盖顶板21下面的壳体隔热材料8)抵接,下端部与排水盘7的上端部抵接,两侧端部与侧板22(或覆盖侧板22的壳体隔热材料8)抵接。由此形成了使从取入口123导入的空气流向壳体102下方的流路112。另外,由于将取入口123设置在第1侧板22a上,因此流路112成为从取入通道110导入的空气被导向壳体102的角部侧(邻接的第2侧板22b侧)之后流向下方的流路形状,这点与第1
这样,在空调装置101中,由于将取入口123设置在第1侧板22a上,因此可使取入口123的直径D2大于第1实施例的空调装置1的取入口23的直径D1(参照图3)。由此,本实施例的空调装置101不仅具有与第1实施例的空调装置1相同的效果,而且可加大取入口的流路面积,可进一步增加从空调室外的空气取入量。
上面参照附图已对本说明的实施例作了说明,但具体结构不限定这些实施例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范围内,可作各种变更。
(1)上述实施例是一种用于将装饰面板支持在壳体上的结构,适合使用由排水盘、螺栓、补强板和补强板固定部组成的面板支持部,但也可为其它结构。
(2)补强板的缺口形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例,可根据连接流路的剖面形状进行适当变更。
(3)在上述实施例中,取入通道的剖面形状为圆形,但也可为矩状等的其它形状。
(4)在上述实施例中,连接流路由壳体隔热材料和流路形成构件形成,但也可与壳体隔热材料一体形成。
权利要求1.一种以埋入于或悬吊方式安装在空调室的天花板上的的空调装置(1、101),包括具有从空调室外取入空气的取入口(23)和使从所述取入口导入的空气流动的连接流路(13)的壳体(2);具有设置在所述壳体的下侧、将空调室内的空气吸入所述壳体内用的吸入口(31)和从所述壳体内向空调室内吹出空气用的吹出口(32)的装饰面板(3);配置在所述壳体内、从所述吸入口将空调室内的空气吸入所述壳体内并将吸入的空气从所述吹出口向空调室内吹出的送风机(4),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饰面板还具有使流过所述连接流路的空气与从所述吸入口吸入的空气合流的取入流路(35)。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装置(1、10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壳体(2)与所述装饰面板(3)的上下方向之间还设置具有贯通孔(14a)的隔热材料(14),所述连接流路(13)和所述取入流路(35)通过所述贯通孔而连通。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空调装置(1、101),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饰面板(3)还具有安装于所述吸入口(31)的过滤器(34),所述取入流路(35)被设置成在所述过滤器的上侧使流过所述连接流路(13)的空气合流到从所述吸入口吸入的空调室内的空气中。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空调装置(1、10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空调室的天花板上形成有各边的长度(L1、L2)为600mm以下的大致四角形的开口,所述壳体(2)具有配置成能插入所述空调室的天花板上形成的开口中的尺寸。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空调装置(1、101),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饰面板(3)从俯视看为大致四角形,所述吹出口(32)设置成与所述装饰面板的各边对应,所述取入流路(35)设置在所述装饰面板的角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装置(1、10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装饰面板(3)的角部与所述壳体(2)的上下方向之间配置有将所述装饰面板支持在所述壳体上的支持构件(17),所述支持构件(17)与所述连接流路(13)重合的部分从所述壳体的俯视看被切成缺口。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装置(10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2)从俯视看是由长边和短边交替形成的大致八角形,所述取入口(23)设置成与所述壳体的长边对应。
专利摘要一种以埋入或悬吊方式安装在空调室的天花板上的空调装置(1),具有壳体(2)、装饰面板(3)和送风机(4)。壳体(2)具有从空调室外取入空气的取入口(10)以及使从取入(10)导入的空气流动的连接流路(13)。装饰面板(3)具有设置在壳体(2)的下侧、将空调室内的空气吸入壳体(2)内用的吸入口(31);以及从壳体(2)内向空调室内吹出空气用的吹出口(32)。并且,装饰面板(3)还具有使流过连接流路(13)的空气与从吸入口(31)吸入的空气合流的取入流路(35)。由此,可在以埋入或悬吊方式安装在空调室的天花板上的空调装置中增加从空调室外取入的空气量。
文档编号F24F1/00GK2694164SQ20032012378
公开日2005年4月20日 申请日期2003年12月16日 优先权日2002年12月18日
发明者坂下朗彦 申请人: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