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燃烧炉炉顶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燃烧炉,尤其涉及一种燃烧炉的炉顶结构。
背景技术:
现在工业燃烧炉的炉顶内部用耐火材料直接砌筑而成,一般建成拱形或半球面状,施工工艺复杂,而且使用中直接受炉内高温烘烤,由于燃烧炉的炉顶较大,时间长了会使炉顶的耐火材料强度下降,造成炉顶垮塌,降低了燃烧炉的使用寿命,增加了使用维护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强度高且耐高温的燃烧炉炉顶结构,解决现有技术中燃烧炉炉顶易垮塌、施工困难的技术缺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燃烧炉炉顶结构包括炉顶盖,设置于炉顶盖内侧的保温层,所述的炉顶盖内侧的保温层下部设有保温层撑架,保温层撑架的架体内部具有可供冷却介质流通的空腔。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的保温层撑架包括位于炉顶盖中部内侧的密闭腔,密闭腔的上方设有冷却介质出口,密闭腔的侧壁上沿其圆周方向均布固设有至少一层呈锥面排列的撑架管,撑架管的空腔与密闭腔相通,撑架管的另一端与冷却介质进口相连接,冷却介质进口的一端伸出到燃烧炉炉侧壁外。
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的撑架管插接在冷却介质进口内,撑架管内部与冷却介质进口之间设有支撑弹簧。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一种燃烧炉炉顶结构包括炉顶盖,设置于炉顶盖内侧的保温层,所述的炉顶盖内侧的保温层下部设有保温层撑架,保温层撑架的架体内部具有可供冷却介质流通的空腔;这样,保温层撑架提高了保温层的强度,简化了施工工艺,使用中不会因长时间烘烤而使保温层垮塌;同时由于保温层撑架的架体内部具有可供冷却介质流通的空腔,使用过程中冷却介质又保证了保温层撑架的使用寿命,同时冷却介质作为燃烧炉被加热的副产品可进行再利用,节约了能源。
附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撑架管与冷却介质进口的插接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如附图1、附图2所示,一种燃烧炉炉顶结构包括炉顶盖1,设置于炉顶盖1内侧的保温层2,所述的炉顶盖1内侧的保温层2下部设有保温层撑架3,保温层撑架3的架体内部具有可供冷却介质流通的空腔4。
所述的保温层撑架3包括位于炉顶盖1中部内侧的密闭腔31,密闭腔31的上方设有冷却介质出口32,密闭腔31的侧壁上沿其圆周方向均布固设有二层呈锥面排列的撑架管33,当然根据炉体的大小,撑架管33也可根据强度的需要采用一层或多层;撑架管33的空腔与密闭腔31相通,撑架管33的另一端与冷却介质进口34相连接,冷却介质进口34的一端伸出到燃烧炉炉侧壁外;所述的撑架管33的外部包覆有耐火材料4,所述的密闭腔31的底部外表面也包覆有耐火材料5。所述的撑架管33插接在冷却介质进口34内,撑架管33内部与冷却介质进口34之间设有支撑弹簧35,这种结构可使撑架管33适应因温度变化而引起的热胀冷缩现象。
本发明使用的冷却介质为空气,空气从冷却介质进口34经撑架管33进入密闭腔31,并从冷却介质出口32排出,由于冷却介质的连续流动,从而降低了保温层撑架3的温度,既保证了保温层撑架3的使用寿命,又保证了炉顶保温层不因长时间烘烤而垮塌;本发明使用的冷却介质也可以采用冷却水,也具有同冷却空气同样的效果。
权利要求
1.一种燃烧炉炉顶结构,包括炉顶盖(1),设置于炉顶盖(1)内侧的保温层(2),其特征是所述的炉顶盖(1)内侧的保温层(2)下部设有保温层撑架(3),保温层撑架(3)的架体内部具有可供冷却介质流通的空腔(4)。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燃烧炉炉顶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保温层撑架(3)包括位于炉顶盖(1)中部内侧的密闭腔(31),密闭腔(31)的上方设有冷却介质出口(32),密闭腔(31)的侧壁上沿其圆周方向均布固设有至少一层呈锥面排列的撑架管(33),撑架管(33)的空腔与密闭腔(31)相通,撑架管(33)的另一端与冷却介质进口(34)相连接,冷却介质进口(34)的一端伸出到燃烧炉炉侧壁外。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燃烧炉炉顶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撑架管(33)插接在冷却介质进口(34)内,撑架管(33)内部与冷却介质进口(34)之间设有支撑弹簧(35)。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燃烧炉炉顶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撑架管(33)的外部包覆有耐火材料(4),所述的密闭腔(31)的底部外表面也包覆有耐火材料(5)。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燃烧炉炉顶结构,它包括炉顶盖,设置于炉顶盖内侧的保温层,所述的炉顶盖内侧的保温层下部设有保温层撑架,保温层撑架的架体内部具有可供冷却介质流通的空腔;这样,保温层撑架提高了保温层的强度,简化了施工工艺,使用中不会因长时间烘烤而使保温层垮塌;同时由于保温层撑架的架体内部具有可供冷却介质流通的空腔,使用过程中冷却介质又保证了保温层撑架的使用寿命,同时冷却介质作为燃烧炉被加热的副产品可进行再利用,节约了能源。
文档编号F27D1/02GK1598463SQ20041003562
公开日2005年3月23日 申请日期2004年8月30日 优先权日2004年8月30日
发明者李建新 申请人:李建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