瓣膜式液流管道进气排空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83293阅读:13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瓣膜式液流管道进气排空阀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气动控制装置,尤其是能在大气压力作用下,自动排空管道内液体的进气阀。
背景技术
为解决太阳能热水器及其它户外高位水箱管道防冻问题,目前的方法大致有两种一种是电热法,即管道内加装电热线,用电加热防冻解冻;另一种是管道排空法。据查询目前已有出现用电磁装置进行控制,但其存在的问题是构造较复杂,成本大,费用高,耗能,且使用不便,故难以推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避免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造价低、不耗能、安装使用方便、能有效解决管道液流和进气排空矛盾的瓣膜式液流管道进气排空阀。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所用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点是在外螺纹管接头式的基体上设置一底平面,底平面上设有气孔,底平面的下面套接一弹性瓣膜,弹性瓣膜可贴合在底平面对气孔形成封堵,或离开底平面使气孔敞开,所述基体以其外螺纹管接头联接于液流管的上端。
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1、本实用新型可用于太阳能管道防冻,解决冬季使用问题;2、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可以免除太阳能热水器使用热水时必须先排管道内积存冷水的麻烦和浪费;3、本实用新型可用于其它户外高架水箱及相关化工设施管道排空。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
图1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瓣膜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瓣膜纵切面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应用示意图。
图中标号1阀体、2气孔 3弹性瓣膜 4垫圈 5三通、6电磁阀、7水箱、8液流管、9防尘罩。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
图1、图2,本实施例是在外螺纹管接头式的基体上设置一底平面,以该基体为阀体1,其底平面上设有气孔2,底平面的下面套接一弹性瓣膜3,弹性瓣膜3可贴合在底平面对气孔2形成封堵,或离开底平面使气孔2敞开,阀体1以其外螺纹管接头联接于液流管8的上端。
参见图3、图4和图5,具体实施中,弹性瓣膜3的背面可设置呈伞状,弹性瓣膜3在大气压作用下开启后接触下层的垫圈4,并以垫圈4为依托,气流通道形成在其伞齿间。
当弹性瓣膜3与阀体1的底平面相贴合,则气孔2被封堵,排空阀处于关闭状态,液流管8中通水时不致外泄。
参见图5,将阀体1联接于液流管8上端(水箱7的出水口处)电磁阀6之后。通水后因防冻等原因需将液流管8排空时,首先电磁阀6关闭,液流管8的下端经三通5所接的户内水阀开启,液流管8内存水因重力作用向下,在液流管8内部产生负压,此时弹性瓣膜3即在外部大气压力作用下自动弹开,气孔2进气,从而使液流管8内水液排空(如无此时气阀,出口端由于大气压作用而不能排空)。若要使液流管8在完全排空前按需要保留适量液体,则可通过调整弹性瓣膜3的材质和造型调节其弹性模量,附减压功能,使弹性瓣膜3在排空前适时闭合即可。
使用时,弹性瓣膜3与阀体底平面贴合,使气孔2处于常闭状态,开启电磁阀6,即可正常进、出水,通水完成后,先关闭电磁阀6,继续开启户内用水阀(如系送水进水箱则关闭送水阀,打开用水阀),弹性瓣膜3即在外部大气压作用下自动弹开,使液流管8内水液得以排空,然后弹性瓣膜3自动复位闭合气孔2,以备下一次通水作业。弹性瓣膜3的背面制成棱、槽状(伞齿状)其意义在于1、增加弹性瓣膜3的强度以延长使用寿命和防止卷曲变形;2、弹性瓣膜3弹开后借助垫圈4为依托可控制弹性瓣膜3弹开的幅度,使之不易疲劳和变形。防尘罩9的作用在于防止进气阀尘堵气孔2或使弹性瓣膜3粘连。
权利要求1.瓣膜式液流管道进气排空阀,其特征是在外螺纹管接头式的基体上设置一底平面,底平面上设有气孔(2),底平面的下面套接一弹性瓣膜(3),弹性瓣膜(3)可贴合在底平面对气孔(2)形成封堵,或离开底平面使气孔(2)敞开,所述基体以其外螺纹管接头联接于液流管(8)的上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瓣膜式液流管道进气排空阀,其特征是所述弹性瓣膜(3)的背面呈伞状,弹性瓣膜(3)在大气压作用下开启后接触下层垫圈(4),并以垫圈(4)为依托,气流通道形成在其伞齿间。
专利摘要瓣膜式液流管道进气排空阀,其特征是在外螺纹管接头式的基体上设置一底平面,底平面上设有气孔、下面套接一弹性瓣膜,弹性瓣膜可贴合在底平面对气孔形成封堵,或离开底平面使气孔敞开,基体以其外螺纹管接头联接于液流管的上端。管道因防冻等原因需要排空时,关闭水箱出口处电磁阀,打开管道下端阀门,管内液体流出时产生负压在弹性瓣膜处形成内外压差,空气由气孔进入管道,使管道排空,继之自动复位。还可通过调整弹性瓣膜的材质和造型调节其弹性模量,使弹性瓣膜在排空前适时闭合,使管道内按需要保留定量液体。
文档编号F24D19/00GK2773520SQ20042002521
公开日2006年4月19日 申请日期2004年3月8日 优先权日2004年3月8日
发明者李孝正 申请人:李孝正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