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式烘干窑热风炉的进风卸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83406阅读:32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立式烘干窑热风炉的进风卸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物料烘干设备的部件,具体地说,是用于水泥生产过程中的立式烘干窑热风炉的进风卸料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水泥生产过程中使用的物料烘干设备一般为立式烘干窑热风炉,它的进风卸料装置由下料锥、下料管和进风管组成,下料锥设置在壳体的底部,下料锥由金属材料制成,下料锥的锥面上设有若干通风孔,下料锥的下端设有下料管、下料锥的下方设有进风管。工作时,炉膛内的热风通过进风管经下料锥通风孔进入壳体内部,至下而上对通过多组滑料锥和散料锥上的物料进行烘干,被烘干的物料落入下料锥后下滑进入下料管排出。由于通过下料锥的热风温度达到400℃-480℃,下料锥在高温下容易变形,维修费用较高;同时由于金属下料锥在高温状态下,物料经该锥面下滑时易被磨损,因而下料锥寿命短,更换频繁,维修工作量大,生产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立式烘干窑热风炉的进风卸料装置,它能够在高温状态下不仅不易变形、而且不易磨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立式烘干窑热风炉的进风卸料装置由下料锥、下料管和进风管构成,下料锥设置在壳体下方的底部,底部的内上部形状为锥面、内下部为出料孔,底部的内上部的锥面与内下部的出料孔之间设有通道、下料管设置在该通道内,下料锥设置在底部的内上部、下料锥的材料为高温浇注料,下料锥的下端与下料管的上端相接,进风管设置在下料锥上方壳体的侧面上且与壳体内部相通联。
由于上述立式烘干窑热风炉的进风卸料装置的进风管,设置在下料锥上方壳体侧面上且与壳体内部相通联,高温热风不通过下料锥,而是从进风管直接进入壳体内,至下而上对物料进行烘干,因而高温热风对下料锥的影响较小;同时由于下料锥的材料为高温浇注料,其本身具有耐高温和耐磨损的性能,因而下料锥在高温作业过程中不易变形和磨损。因此该装置的使用寿命长,维修量小,生产成本低。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壳体,2.散料锥,3.滑料锥,4.二次风管,5.下料锥,6.内上部,7.底部,8.进风管,9.下料管,10.出料孔,11.炉膛。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中,壳体1的内部至下而上设有多组滑料锥3和散料锥2,壳体1的下部设有底部7,底部7内上部6为锥面、内下部为出料孔10,底部7的内上部6与内下部的出料孔10之间设有通道、下料管9设置在该通道内。下料锥5设置在底部7的内上部6上,为了提高下料锥5的耐高温和耐磨损的性能,下料锥5由高温浇注料浇注在底部7的内上部6上,下料锥5的下端与下料管9的上端相接。由于高温浇注料具有耐高温和耐磨损的性能,下料锥5在高温作业过程中不易变形、物料在其上滑动不易被磨损,因而下料锥5的使用寿命长,维修量小,生产成本低。为了减少高温对下料锥5的影响,进风管8设置在下料锥5上方壳体1的侧面上且与壳体1内部相通联。为了提高烘干效率,二次风管4的一端设置在下料锥5上方壳体1的侧面上且与壳体1内部相通联,二次风管4的另一端与壳体1的上部侧面的内部相通联。工作时,炉膛11内的热风经进风管8进入壳体1的内下部,热风至下而上对通过滑料锥3和散料锥2上的物料进行烘干。同时经二次风管4的热风直接进入壳体1的内上部,对通过内上部较湿的物料进行强化烘干,提高物料的烘干效果。被烘干的物料落入下料锥5内,再从下料锥5内下滑进入下料管9排出。
权利要求1.一种立式烘干窑热风炉的进风卸料装置,由下料锥、下料管和进风管构成,下料锥设置在壳体下方的底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的内上部形状为锥面、内下部为出料孔,底部的内上部的锥面与内下部的出料孔之间设有通道、所述下料管设置在该通道内,下料锥设置在底部的内上部、下料锥的材料为高温浇注料,下料锥的下端与下料管的上端相接,进风管设置在下料锥上方壳体的侧面上且与壳体内部相通联。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立式烘干窑热风炉的进风卸料装置,由下料锥、下料管和进风管构成,下料锥设置在壳体下方的底部,所述底部的内上部形状为锥面、内下部为出料孔,底部的内上部锥面与内下部的出料孔之间设有通道、所述下料管设置在该通道内,下料锥设置在底部的内上部,下料锥的材料高温浇注料,下料锥的下端与下料管的上端相接,进风管设置在下料锥上方壳体的侧面上且与壳体内部相通联。该实用新型在水泥生产过程中,高温工作状态下不易变形和磨损。
文档编号F27B1/00GK2700798SQ200420027578
公开日2005年5月18日 申请日期2004年6月3日 优先权日2004年6月3日
发明者苏汝标, 陈书亚, 陈道兵 申请人:陈书亚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