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压电蓄热供水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83755阅读:16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常压电蓄热供水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水供水系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常压电蓄热供水系统。
背景技术
热水供水系统,尤其是生活热水供水系统是一个开式热力网。目前我国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J15-88/4.1.6条规定如原水水质需水质处理但未进行水质处理,则热水锅炉和水加热器出口最高水温为60℃。在上述规定下,目前使用的热水供水系统的技术方案如下采用电热锅炉对蓄热水箱的水在晚间谷电时段加热,白天平电峰电时段用一套供水泵向用户供水。该种供水系统100的系统结构图如图1所示,其包括一蓄热水箱102,一用来为蓄热水箱102供热的电热水锅炉104。使用时白天蓄热水箱102的水位逐渐降低,至晚间将降至最低水位,此时将电动碟阀V2关闭,自来水进水电动碟阀V1打开,供水泵106停止运转。由蓄热水泵108将自来水经加热电锅炉104打至蓄热水箱102,将加热电锅炉104上电加热,当蓄热水箱102中的水至设定高水位时,则V1关闭,V2打开,蓄热水箱100中的水继续升温,直至设定温度,例如,按照国家规定的设定温度为60℃,之后加热电锅炉104停炉,蓄热水泵108停止运行,蓄热水箱102蓄热结束。在图1中,还包括一压力变送器110。
白天蓄热水箱102供应生活热水时,V1、V2仍关闭,由供水泵106向用户供水,水网回水至蓄热水箱102,供水泵106是变频水泵,根据泵出口的压力传感器实施变频保证供水压力恒定满足沐浴需要。
现有技术中的这个方案,存在着如下的不足由于蓄热水箱100的最高水温仅60℃,设进水温度为5℃,则1m3的蓄热量为1000×(60-5)÷860=64KWH。蓄热量低,同样的供热量将导致蓄热水箱100体积庞大,初始投资高,锅炉房面积大。
可以设想,如果能够提高常压蓄热水箱的温度,就能增加蓄热的容量,但是由于国家标准规定出水的温度不能高于60℃,因此在行业内就需要一种既能提高常压蓄热水箱的温度来增加蓄热量,又能同时满足国家标准的出水温度的常压电蓄热供水系统。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提高蓄热水箱的水温来增加蓄热容量,同时又能满足国家规定的出水温度标准的常压电蓄热供水系统。
根据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常压电蓄热供水系统,连接至用户供水系统,包括蓄热水箱、与所述蓄热水箱相连并为其供热的电热水锅炉,其中,蓄热水箱的出水和经稳压的自来水经一三通混水阀混合后送至所述用户供水系统,所述三通混水阀的出口端设有第一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根据实测水温和设定水温的偏差调节所述三通混水阀;至所述蓄热水箱的回水路上设有电动调节阀,供水泵的进水口设有第二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根据实测水温和设定水温的偏差调节所述电动调节阀。
该系统中,由电热水锅炉向所述蓄热水箱供热,所述电热水锅炉通过蓄热循环泵和板式热交换器为所述蓄热水箱供热,所述蓄热循环泵将所述板式热交换器一次侧的回水打至所述电热水锅炉,再使来自所述电热水锅炉的经加热的水进入板式热交换器。
所述板式热交换器的一次侧还连接至一膨胀水箱。所述板式热交换器还连接到一软水器,所述软水器提供板交一次侧的软水。而在至所述蓄热水箱的回水路上除设有电动调节阀外,还设有电动碟阀和截止阀;在回水时,所述电动调节阀、电动碟阀和截止阀都打开,部分回水经所述电动碟阀和截止阀回至水箱,而回水中的空气可以经所述蓄热水箱的排气口排出。
本实用新型的供热系统中的蓄热水箱中的出水水温为90℃,和经稳压自来水混合后的设定水温为60℃。而供水泵的进水口设有第二温度传感器,其设定水温为55~58℃。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后,由于提高了蓄热水箱的蓄水温度,使相同体积的水的蓄热量上升,从而在相同蓄热量的条件下降低蓄热水箱的体积、减小了锅炉房面积同时也降低了成本。


本发明的优势和特征将通过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的描述变得更加明显,其中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供热系统的系统结构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常压电蓄热供水系统的系统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常压电蓄热供水系统200的系统结构图。由于我国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J15-88规定未进行水质处理的供水最高温度为60℃。而本实用新型的蓄热水箱的最高水温为90℃,因此必须把90℃的热水和冷水(自来水)混合成60℃水再送至沐浴系统。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供水系统中设有三通混水阀202,蓄热水箱204的出水和经稳压的自来水经三通混水阀202混合后送至用户供水系统,由一循环水泵206从蓄热水箱204中抽出90℃热水和稳压自来水的冷水并由电动混水阀202混合成热水送至沐浴水网。混水阀202的出口端设有第一温度传感器208,电动混水阀202根据第一温度传感器208的实测温度和设定温度60℃相比较后的偏差调节混水阀202的开度,调节热水和冷水的比例确保供水温度为60℃。
在上述方案中,其实还有另一关键问题需要解决由于混水阀202中掺入冷水(冷水流量为Q冷),故沐浴供水流量Q供将大于循环泵206打出的热水流量Q泵。
Q供=Q泵+Q冷沐浴开始前,循环泵206开动,使沐浴系统充满热水,保证沐浴时一打开水龙头就放出热水。但此时并无人沐浴,故回水时将有Q冷流量流入蓄热水箱204,使蓄热水箱204中的水位升高。在沐浴供水时段只要无人洗浴或很少人沐浴,沐浴用去的水量Q沐<Q冷,都会发生蓄热水箱204水位升高情况等使蓄热水箱204到达溢水口时将发生热水溢出现象,浪费能源和水。
解决上述问题的办法是使Q冷=0,由于沐浴水网的管道散热,回水温度将降低,可达45℃左右。
因此在回水时要解决三个问题1.尽量减少蓄热水箱水位升高;2.由于沐浴系统可能出现空气(已超过沐浴开放时间,水泵停止运行,但仍有用户利用管网中的存水洗浴,导致沐浴系统出现空气),将这部分空气送至蓄热水箱,经排气孔排出;3.回水温度要从45℃再升至60℃左右送至循环泵。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热供水系统,在回水路上设有电动调节阀210,电动碟阀212和截止阀214。在回水时,电动调节阀210,电动碟阀212和截止阀214都打开,这样部分回水经电动碟阀212和截止阀214回至蓄热水箱204,沐浴系统的空气可以经蓄热水箱204的排气口排出。
在供水泵206的进水口设有第二温度传感器216,可以将供水泵206的进水口温度设定为55~58℃,根据第二温度传感器216的实测水温和设定值的偏差调节电动调节阀210的开度,保证泵进水温度为设定值。这样就解决了第3个问题。由于泵出水温度为55~58℃<60℃,这样混水调节阀的工况是Q冷=0,就解决了第1个问题。当然这时混水阀的冷水口可能有极微量的泄漏量泄漏至出水口,会导致蓄热水箱水位有微量的升高,只要在蓄热水箱的最高水位和水箱溢流口之间留有少量的备用容积就不会发生蓄热水箱中的水溢出问题。
当沐浴系统达到正常用水量时,Q回<<Q泵,因而Q回1和Q回2都下降,即使电动调节阀210调节至最大开度,Q回2达最大值,泵的进水温度仍要超过60℃。这时三通混水阀202起作用,Q冷>0,保证60℃的正常供水。
蓄热水箱204的热源是电加热锅炉218,蓄热循环泵220将板式热交换器222一次侧的回水打至电加热锅炉218,由电加热锅炉218加热后再进入板式热交换器222,在该实施例中,板式热交换器222的一次侧还有一膨胀水箱224,此外,该供水系统还有一软水器226,其为板式热交换器222一次侧提供软水。
在蓄热时加热电锅炉218上电,电动碟阀228、212,电动调节阀210都关闭,而电动碟阀230打开,循环泵206从蓄热水箱204抽水送至板式热交换器222加热后回至蓄热水箱204,待蓄热水箱204的水温达到90℃,则停止蓄热,加热电锅炉218断电,泵220、206都停泵。沐浴采用定压供水系统,保证沐浴系统的淋浴器正常喷水,满足沐浴舒适的要求,泵206为变频泵,泵206的出口处添设压力传感器232,根据压力传感器232提供的实测压力和设定值比较的偏差调整变频泵206中变频器的频率,调整水泵转速来实现定压供水。调节阀234的功能是提供一定阻力,以便定压供水系统能提供沐浴需要的相应水压。在该实施例中,经稳压的自来水由电动蝶阀236控制进入蓄热水箱204。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后,常压蓄热水箱正常工作的最高温度可达90℃,这样蓄热水箱进水温度为5℃,加热至90℃,1m3水的蓄热量将达1000×(90-5)÷860=98.8KWH和原来的64KWH相比,蓄热量将增加54.5%。这样,对于相同的供热量来说,可大大降低蓄热水箱的体积、初始投资和锅炉房面积。
上述实施例是提供给熟悉本领域内的人员来实现或使用本发明的,熟悉本领域的人员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发明思想的情况下,对上述实施例做出种种修改或变化,因而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被上述实施例所限,而应该是符合权利要求书提到的创新性特征的最大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常压电蓄热供水系统,连接至用户供水系统,包括蓄热水箱、与所述蓄热水箱相连并为其供热的电热水锅炉、其特征在于,蓄热水箱的出水和经稳压的自来水经一三通混水阀混合后送至所述用户供水系统,所述三通混水阀的出口端设有第一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根据实测水温和设定水温的偏差调节所述三通混水阀;至所述蓄热水箱的回水路上设有电动调节阀,供水泵的进水口设有第二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根据实测水温和设定水温的偏差调节所述电动调节阀。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常压电蓄热供水系统,其特征在于,由电热水锅炉向所述蓄热水箱供热,所述电热水锅炉通过蓄热循环泵和板式热交换器为所述蓄热水箱供热,所述蓄热循环泵将所述板式热交换器一次侧的回水打至所述电热水锅炉,再使来自所述电热水锅炉的经加热的水进入板式热交换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常压电蓄热供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板式热交换器的一次侧还连接至一膨胀水箱。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常压电蓄热供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板式热交换器还连接到一软水器,所述软水器提供板式热交换器一次侧的软水。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常压电蓄热供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热水箱中的出水水温为90℃,和经稳压自来水混合后的设定水温为60℃。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常压电蓄热供水系统,其特征在于,至所述蓄热水箱的回水路上除设有电动调节阀外,还设有电动碟阀和截止阀;在回水时,所述电动调节阀、电动碟阀和截止阀都打开,部分回水经所述电动碟阀和截止阀回至水箱,而回水中的空气可以经所述蓄热水箱的排气口排出。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常压电蓄热供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水泵的进水口设有第二温度传感器,其设定水温为55~58℃。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常压电蓄热供水系统,连接至用户供水系统,包括蓄热水箱、与蓄热水箱相连并为其供热的电热水锅炉,其中,蓄热水箱的出水和经稳压的自来水经一三通混水阀混合后送至用户供水系统,三通混水阀的出口端设有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一温度传感器根据实测水温和设定水温的偏差调节三通混水阀;至蓄热水箱的回水路上设有电动调节阀,供水泵的进水口设有第二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根据实测水温和设定水温的偏差调节所述电动调节阀。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后,由于提高了蓄热水箱的蓄水温度,使相同体积的水的蓄热量上升,从而在相同蓄热量的条件下降低蓄热水箱的体积,减小了锅炉房面积同时也降低了成本。
文档编号F24D19/00GK2716693SQ200420037390
公开日2005年8月10日 申请日期2004年7月9日 优先权日2004年7月9日
发明者张坚 申请人:上海实翔机电设备工程成套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