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回转窑头尾部风冷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回转窑设备的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回转窑设备广泛应用于冶金、化工、建材等行业。该设备体积庞大,其筒体直径一般有3~6m,常用于生产水泥、石灰、金属化球团、氧化球团和耐火材料等,处于1300℃左右高温环境下作业。回转窑筒体两端插入密封箱内,箱内温度约1100℃。旋转着的筒体与密封箱需要保持一定间隙方能正常运转,间隙处的高温气流易使筒体受损。为了保护筒体不受高温气流的破坏,在现有技术中,用一种风冷套装置安装于筒体外环,避免筒体与高温气流接触。这种由环形卡口铁、筒体、外套所组成的风冷装置,是个环形一周的进风盲孔,吹进的冷风不易循环,降温效果不好,卡口铁极易变形和氧化,从而导致窑头、尾部耐火衬损坏,窑头、尾筒体受损。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有循环冷却作用的回转窑端部风冷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在回转窑端部与密封箱的间隙处,装着由环形卡口铁、筒体和外套所组成的导风槽,在导风槽内设置一个内套,内套端部与环形卡口铁之间留有空间,使导风槽构成一个连通的双环形腔体结构。鼓风总风管的鼓风支管,对着导风槽口,可以是内环腔,也可以是外环腔。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还可以这样实现在环形卡口铁、筒体和外套所组成的导风槽内,插入鼓风总管的鼓风支管,鼓风支管口与环形卡口铁保持适当间距。
上述两种气流通道结构,一种是,使空气从导风槽内环腔进入,由外环腔流出;另一种是,使空气从鼓风支管内进入导风槽顶部,再从鼓风支管外流出。这两种结构的气流通道,都能使空气更加通畅地循环,使回转窑筒体端部及环行卡口铁外套获得良好的冷却,大大延长了回转窑筒体端部及环形卡口铁的使用寿命。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安装位置示意图;图2、3为本实用新型的两个实施例装配图。
图中1、回转窑,2、进料斗,3、密封箱,4、风冷装置,5、风机,6、内衬,7、筒体,8、排料口,9、密封箱,10、燃烧机,11、环形卡口铁,12、外套,13、内套,14、鼓风支管,15、鼓风总管,16、连接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介绍本实用新型。
参照图1,由内衬6和筒体7组成的回转窑1,一端插入有进料斗2的密封箱3内,另一端插入有排料口8的密封箱9内,密封箱9上装有燃烧机10。旋转着的回转窑与密封箱保留着适当间隙,间隙处设有风冷装置4,由风机5送风冷却。
风冷装置的实施例1参照图2,在回转窑端部与密封箱保持的间隙处,设有由环形卡口铁11、筒体7和外套12组成的导风槽,在导风槽内装置一个内套13,通过连接板16将内套固定于简体7和外套12之间。内套端部与环形卡口铁内壁之间留有空间,使导风槽所形成的两个环形腔体连通。风机鼓风总管15的鼓风支管14,其出口对着导风槽内环腔。
风冷装置的实施例2参照图3,在设有由环形卡口铁11、筒体7和外套12组成的导风槽内,将鼓风总管15环形一周的鼓风支管14,插入导风槽内,鼓风支管口与环形卡口铁11保持适当间隙。通过连接板16将鼓风支管固定于筒体7和外套12之间。鼓风机及鼓风管安装在筒体12上,跟随回转窑旋转。
权利要求1.一种回转窑头尾部风冷装置,在回转窑端部与密封箱的间隙处,装着由环形卡口铁(11)、筒体(7)和外套(12)所组成的导风槽,其特征是在导风槽内设置一个内套(13),内套端部与环形卡口铁(11)之间留有空间,使导风槽构成一个连通的双环形腔体结构;鼓风总管(15)的鼓风支管(14)对着导风槽口。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冷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内套(13),是通过连接板(16)将内套固定于筒体(7)和外套(12)之间。
3.一种回转窑头尾部风冷装置,在回转窑端部与密封箱的间隙处,装着由环形卡口铁(11)、筒体(7)和外套(12)所组成的导风槽,其特征是将鼓风总管(15)环形一周的送风支管(14)插入导风槽内,鼓风支管口与环形卡口铁(11)保持适当间隙。
4.按权利要求3所述的风冷装置,其特征是所述鼓风支管(14),是通过连接板(16)将鼓风支管固定于筒体(7)和外套(12)之间。
专利摘要一种回转窑头尾部风冷装置,是在回转窑端部与密封箱的间隙处,装着由环形卡口铁、筒体和外套所组成的导风槽,在导风槽内设置一个内套,内套端部与环形卡口铁之间留有空间,使导风槽构成一个连通的双环形腔体结构。鼓风总风管的鼓风支管,对着导风槽内环腔。本实用新型也可以在导风槽内,插入鼓风总管的鼓风支管,鼓风支管口与环形卡口铁保持适当间距。上述两种气流通道结构,都能使空气充分循环,使回转窑筒体两端获得良好的冷却,大大延长了回转窑头、尾部筒体及环形卡口铁的寿命。
文档编号F27B7/20GK2720379SQ20042006839
公开日2005年8月24日 申请日期2004年8月11日 优先权日2004年8月11日
发明者贺新华, 叶恒棣 申请人:中冶长天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