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节能喷火煤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85947阅读:49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高效节能喷火煤炉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餐饮业的煤炉。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提供的用于餐饮业的煤炉的主要结构为内部设有炉胆的炉壳由底座支撑,炉胆的底部设有炉条,带有炉门的底座的内腔与炉胆的内腔相通,一供风管通入底座内。对于该结构的煤炉,在使用中需要增大火力时,在供风管的外端接上鼓风机,由鼓风机向炉膛内供风。上述煤炉存在的不足是通过鼓风机虽能加速燃烧、增大火力,但却会造成煤燃烧的不够充分,由于煤燃烧的不充分,因此会产生较大的烟尘(烟尘中含有较多的可燃烧但未来及燃烧的成分),故此,煤耗较大,并且还造成了对环境的污染;另外,火力仍不够强劲。
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节能喷火煤炉,它可产生更为强劲的火力,而且使煤能够燃烧的更充分,并对环境的污染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方案高效节能喷火煤炉,炉壳内设有炉胆,炉胆的底部设有炉条,炉壳由底座支承,底座的内腔与炉胆的内腔相通,底座上设有炉门,一供风管通入底座内,炉壳与炉胆间具有环形的空腔,炉胆上端支承有一具空腔的环状供风圈,供风圈中部的通口与炉胆的上端口相接,供风圈的空腔通炉壳与炉胆间的空腔,供风圈上沿通口的边沿布有二个以上与其空腔相通的通孔,各通孔倾斜向上的朝着通口的中心,供风管上接有一段与其相通的支供风管,支供风管通炉壳与炉胆间的空腔。
由上述方案可见,在供风管的外端接上鼓风机向炉胆内鼓风的同时,鼓风机还向供风圈的空腔供风,供风圈内的风从通孔朝向其通口喷出。炉胆内的火焰及含有可燃烧成分的烟尘向上至供风圈的通口处时,在通孔喷出的风的助燃下会进一步燃烧,从而使通口处的火力更加猛烈。由于烟尘中的可燃烧成分得到了进一步的燃烧,因此产生的烟尘也就较小。
本使用新型结构合理,产生的火焰既强劲又稳定均匀,而且煤耗小、基本无污染,另外,由于本实用新型供风更加合理,因此,与现有的煤炉相比,所配置的鼓风机的功率也较小。


图1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结构图;图2图1的右视图;图3图1的A向视图;图4图1的B-B剖面图;图5本实用新型中供风圈的实施例二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及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参见图1,炉壳4内设有炉胆6,炉胆6的底部设有炉条3,炉壳4由底座1支承,底座1上设有炉门2,底座1的内腔与炉胆6的内腔相通,一供风管17通人底座1内。以上为现有技术。炉壳4与炉胆6间具有环形的空腔5,炉胆6上端支承有一具空腔9的环状供风圈8,供风圈8中部的通口11与炉胆6的上端口相接。在供风圈8上连接有二接管7,通过接管7伸至炉壳4与炉胆6间的空腔5中,使供风圈8的空腔9通炉壳4与炉胆6间的空腔5。供风圈8上沿通口11的边沿均布有二个以上与其空腔9相通的通孔10,各通孔10倾斜向上的朝着通口11的中心。本实施例中,供风圈8上的通孔10位于其内侧面上。在供风管17上接有一段与其相通的支供风管16,支供风管16通炉壳4与炉胆6间的空腔5。
参见图3,供风管17为二段,二段供风管17之间接有二片相连的风门18,风门18上开有与供风管17相通的通口20,在二风门18间伸有一插板19。参见图1、图2,在炉壳4外侧上铰接有二根曲柄13、15,二曲柄13、15间铰接有连杆14,一曲柄13的上端连有把手12,另一曲柄15的下端与插板19铰接。
结合图1、图2、图3可见,推、拉把手12,可操纵二风门18间的插板19移动,从而控制通口20打开的大小,实现炉胆6及供风圈8内进风量的控制。
参见图4,供风圈8为圆环形。
参见图5,供风圈8上的通孔10位于其内侧面与上端面的交界处。
由图1可见,在供风管17的外端接上鼓风机向炉胆6内鼓风的同时,鼓风机还通过空腔5向供风圈8的空腔9供风,供风圈8内的风从通孔10朝向通口11喷出。炉胆6内的火焰及含有可燃烧成分的烟尘向上至供风圈8的通口11处时,在通孔10喷出的风的助燃下会进一步燃烧,从而使通口10处的火力更加猛烈,形成喷火状的火焰。由于烟尘中的可燃烧成分得到了进一步的燃烧,因此产生的烟尘也就较小。另外,空腔5内的气流会吸收炉胆6内的部分热量,因此,炉壳4的表面温度会降低,且从通孔10喷出的风为热风。
权利要求1.高效节能喷火煤炉,炉壳(4)内设有炉胆(6),炉胆(6)的底部设有炉条(3),炉壳(4)由底座(1)支承,底座(1)的内腔与炉胆(6)的内腔相通,底座(1)上设有炉门(2),一供风管(17)通人底座(1)内,其特征在于炉壳(4)与炉胆(6)间具有环形的空腔(5),炉胆(6)上端支承有一具空腔(9)的环状供风圈(8),供风圈(8)中部的通口(11)与炉胆(6)的上端口相接,供风圈(8)的空腔(9)通炉壳(4)与炉胆(6)间的空腔(5),供风圈(8)上沿通口(11)的边沿布有二个以上与其空腔(9)相通的通孔(10),各通孔(10)倾斜向上的朝着通口(11)的中心,供风管(16)上接有一段与其相通的支供风管(16),支供风管(16)通炉壳(4)与炉胆(6)间的空腔(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节能喷火煤炉,其特征在于供风圈(8)上的通孔(10)位于其内侧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节能喷火煤炉,其特征在于供风圈(8)上的通孔(10)位于其内侧面与上端面的交界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节能喷火煤炉,其特征在于供风管(17)为二段,二段供风管(17)之间接有二片相连的风门(18),风门(18)上开有与供风管(17)相通的通口(20),在二风门(18)间伸有一插板(19),在炉壳(4)外侧上铰接有二根曲柄(13、15),二曲柄(13、15)间铰接有连杆(14),一曲柄(13)的上端连有把手(12),另一曲柄(15)的下端与插板(19)铰接。
专利摘要一种高效节能喷火煤炉,底部带有炉条的炉胆设于由底座支承的炉壳内,底座的内腔与炉胆的内腔相通,底座上设有炉门,一供风管通入底座内,炉壳与炉胆间具有环形的空腔,炉胆上端支承有一具空腔的环状供风圈,供风圈中部的通口与炉胆的上端口相接,供风圈的空腔通炉壳与炉胆间的空腔,供风圈上沿通口的边沿布有二个以上与其内腔相通的通孔,各通孔倾斜向上的朝着通口的中心,在供风管上接有的一段支供风管通炉壳与炉胆间的空腔。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产生的火焰既强劲又稳定均匀,而且煤耗小、基本无污染。
文档编号F24B1/19GK2765075SQ200420097948
公开日2006年3月15日 申请日期2004年11月30日 优先权日2004年11月30日
发明者张法春 申请人:张法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