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除湿、制水两用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除湿、制水两用机,尤其涉及一种可用于室内的除湿及户外的制水,且能对流入壳体内的气体进行温度调节,以避免温差过大而造成能源的浪费的除湿、制水两用机。
背景技术:
处在海岛型气候的地区,空气中的湿度相当高,极易使物品受潮发霉或滋生病菌,而须以除湿机等设备来将保持空气的干燥度。另外,随着石油等天然能源不断地被大量开采,使得存量逐年减少并令油价居高不下,且广泛地使用石油等燃料,亦将造成空气污染及居住环境破坏,因此,如何有效解决上述的问题,已成为全民所应共同研究的重要课题。
公知的除湿机,主要是在壳体内安装有风扇、致冷组件。该致冷组件具有热端及冷端,在该热端上连接有散热器,而该冷端则连接有冷凝组件。利用风扇的转动将外部气体吸入壳体内,经致冷组件及冷凝组件的作用,而将气体中的水分子冷凝为水滴;通过致冷组件及散热器的运行,可将气体加热后再从壳体的出风口排出,从而实现除湿的效果。
然而,公知的除湿机虽然具有除湿功能,但仍存在有下述缺陷,由于气体进入壳体后仅通过冷凝组件及散热器的运行,将气体从高温(约28℃)急速降为低温(约13℃),再从低温升高为高温(约26℃)排出,温差变化太大,常使致冷组件大量消耗电能,造成使用时的电费成本居高不下,丧失其实用性及经济效益。另外,为提高该除湿机的除湿效率,势必要增大风扇尺寸或增加其转速,如此更将使相关组件的磨耗加快及衍生噪音等相关问题。
于是,本设计人鉴于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凭借从事该行业多年的经验,针对可进行改进的缺陷,经过潜心研究并配合实际的运用,本着精益求精的精神,终于提出一种设计合理且有效改进上述缺陷的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除湿、制水两用机,其可用于室内的除湿及户外的制水,且能对流入壳体内的气体进行温度调节,以避免温差过大而造成能源的浪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除湿、制水两用机,其包括壳体,其具有入风口及出风口,在该入风口处设有至少一风扇;预冷装置,设置在所述壳体内,且位于风扇的后方处;致冷装置,设置在所述壳体内并位于所述预冷装置的后方,该致冷装置包括有致冷组件、冷凝构件及加热构件。该致冷组件具有热端及冷端,该冷端与冷凝构件的一端连接,该冷凝构件的另一端设置在预冷装置的后方;该热端与该加热构件的一端连接,该加热构件设在冷凝构件的后方;以及回温装置,其一端连接在所述预冷装置,另一端介于冷凝构件及加热构件之间。
附图的简要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除湿、制水两用机的组合侧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预冷装置、致冷装置及回温装置的立体分解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预冷装置、致冷装置及回温装置的组合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除湿、制水两用机的使用状态俯视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除湿、制水两用机的使用状态侧视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除湿、制水两用机连接在容器的组合示意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除湿、制水两用机连接在容器及太阳能集热板的组合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0-壳体11-上壳板 12-下壳板121-穿孔13-入风口14-出风口 15-风扇16-过滤网20-预冷装置21-均温板 22-鳍片组30-致冷装置31-致冷组件 311-热端312-冷端313-导线32-冷凝构件 321-均温板322-冷凝器 33-加热构件331-均温板 332-加热器40-回温装置41-均温板 42-鳍片组50-容器60-太阳能集热板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与附图,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
图1、图2及图3分别为本实用新型的组合侧视图,预冷装置、致冷装置及回温装置的立体分解图及组合示意图。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除湿、制水两用机,如
图1、图2及图3所示,其主要包括有壳体10、预冷装置20、致冷装置30及回温装置40,其中
壳体10由上壳板11及下壳板12组合而成,在其前、后两端分别形成有入风口13及出风口14。在入风口13处设置有并列的两风扇15(如图4所示),在风扇15的前方或后方可设有过滤网16,用于对含在气体内的杂质进行滤除、杀菌。在出风口14处也可设置有风扇(图中未示出),以增加气体的进出量。
预冷装置20设置在壳体10内且位于风扇15的后方处。预冷装置20包括均温板21及鳍片组22。均温板21呈矩形体,其内部具有毛细组织、支撑体及工作流体,并在其内部形成真空状态;鳍片组22可为铝、铜或其它具由导热性能的材料制成,鳍片组22的一端贴附在均温板21前方顶面上。
致冷装置30设置在壳体10内并位于预冷装置20的后方,且其包括有致冷组件31、冷凝构件32及加热构件33。致冷组件31具有热端311及冷端312,并在热端311与冷端312间延伸有导线313。冷端312贴附接触在冷凝构件32的端面上。冷凝构件32包括均温板321及冷凝器322,冷凝器322可为鳍片组或管排,其对应设置在预冷装置20的鳍片组22的后方。致冷组件31的热端311贴附接触在加热构件33的端面上,加热构件33设置在冷凝构件32的后方,包括均温板331及加热器332,加热器332可为鳍片组或电热板。
回温装置40包括均温板41及鳍片组42。均温板41的一端贴附接触在预冷装置20的均温板21下方,其鳍片组42介于冷凝构件32的冷凝器322及加热构件33的加热器332间。
图4及图5分别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俯视图及侧视图。由上述组件的组合,使用时利用风扇15的运转,可将温度为26℃的气体从壳体10的入风口13吸入,流经过滤网16以将气体中的杂质滤除,再经预冷装置20的鳍片组22以将气体温度降为19℃,再通过致冷装置30的致冷组件31及冷凝构件32的运行,将气体中的水分子冷凝为液体,并使气体温度降为13℃;该降温的气体将持续流经回温装置40的鳍片组42,而使该气体的温度回升至18℃,再由加热构件33的加热器332对其进行升温,而令气体温度达到22℃并从壳体10的出风口14排出。
图6及图7分别为本实用新型连接在容器及太阳能集热板的组合示意图。本实用新型的除湿、制水两用机可连接在矩形容器50上。容器50设置在壳体10的下方处,在壳体10的下壳板12上开设有多个穿孔121,穿孔121对应开设在容器50的开口处,用以将冷凝水回收处理。当在野外(或室外)无电力供应或台风季节造成缺水、缺电时,可在壳体10的上方处安装有太阳能集热板60,并将其电连接在致冷组件31的导线313及风扇15,即可利用本实用新型的除湿、制水两用机,实现大量制水使用的功能。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除湿、制水两用机具有实用性、新颖性与创造性,且本实用新型的构造未曾见于同类产品及公开使用过,完全符合实用新型专利申请的要求,根据专利法提出申请。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即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除湿、制水两用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其具有入风口及出风口,在所述入风口处设有至少一风扇;预冷装置,设置在所述壳体内,且位于所述风扇的后方处;以及致冷装置,设置在所述壳体内并位于所述预冷装置的后方,所述致冷装置包括有致冷组件、冷凝构件及加热构件;所述致冷组件具有热端及冷端,所述冷端与冷凝构件的一端连接,所述冷凝构件的另一端设在所述预冷装置的后方;所述热端与加热构件的一端连接,所述加热构件设在冷凝构件的后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湿、制水两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出风口处设置有风扇。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湿、制水两用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壳体的入风口处且位于风扇前方设有过滤网。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湿、制水两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冷装置包括均温板及贴附在均温板一端的鳍片组。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湿、制水两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构件包括均温板及贴附在均温板一端的冷凝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湿、制水两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构件包括均温板及贴附在所述均温板一端的加热器。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湿、制水两用机,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有回温装置,所述回温装置的一端连接在所述预冷装置,另一端介于所述冷凝构件及加热构件之间。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除湿、制水两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温装置包括均温板及贴附在均温板一端的鳍片组。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湿、制水两用机,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有容器,所述容器设置在壳体的下方处。
10.一种除湿、制水两用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其具有入风口及出风口,在所述入风口处设有至少一风扇;致冷装置,设在所述壳体内,所述致冷装置包括有致冷组件、冷凝构件及加热构件;所述致冷组件具有热端及冷端,所述冷端与冷凝构件的一端连接,所述冷凝构件的另一端设在预冷装置的后方,所述热端与加热构件的一端连接,所述加热构件设在冷凝构件的后方;以及回温装置,设置在所述壳体内,且介于所述致冷装置的冷凝构件及加热构件之间。
专利摘要一种除湿、制水两用机,包括具有入风口及出风口的壳体,在该入风口处设有风扇。在该风扇后方且位于壳体内设有预冷装置,在该预冷装置的后方设有致冷装置。该致冷装置包括致冷组件、冷凝构件及加热构件。该致冷组件具有热端及冷端,该冷端与冷凝构件的一端连接,该冷凝构件的另一端位于预冷装置的后方;该热端与加热构件的一端连接。在该冷凝构件与加热构件之间设有回温装置,该回温装置的一端连接在预冷装置。由此,可用于室内的除湿及户外的制水,且能对流入壳体内的气体进行温度调节,以避免温差过大而造成能源的浪费。
文档编号F24F3/14GK2783190SQ20052000222
公开日2006年5月24日 申请日期2005年2月5日 优先权日2005年2月5日
发明者王派酋, 王勤彰, 王勤文 申请人:奥古斯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