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膜除尘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89320阅读:37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水膜除尘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除尘器,具体说来涉及一种对冶炼炉窑产生的高粉尘气体及出料、装车等粉尘较重的地方进行除尘的除尘器。
背景技术
目前各钢铁厂在冶炼过程中会产生大量高粉尘气体,在出料、装车等过程中也会产生较重的粉尘,这些含粉尘气体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很大影响并且严重污染周边环境。为了净化除尘,无一例外地,上述场合均配置有各种除尘设备,其中以除尘器居多,而除尘器中以水膜除尘器占主导。通常的水膜除尘器结构如图1、图2所示,从图上可以看出,它主要由上下大小一致的混合塔8、气水分离塔5组成,混合塔8与气水分离塔5通过烟道4连接。含尘气体从混合塔8上部向下进入混合塔8,而除尘水从混合塔壁进入混合塔8与含尘气体混合,因含尘气体与除尘水接触面积小,气水不能充分混合,此为其一不足;其二,烟道4与气水分离塔5垂直连接,气水混合物通过烟道4进入气水分离塔5后直线上升,完全靠重力分离,当粉尘很细,下降速度等于或小于气流上升速度时,不能实现完全分离,除尘效果差。
实用新型内容针对现有除尘器存在着气水不能充分混合、除尘效果差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水能充分混合、除尘效果好的用于炉窑冶炼所产生的高粉尘气体除尘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水膜除尘器,它包括混合塔、气水分离塔和进水管,气水分离塔为圆柱形,烟道将混合塔和气水分离塔的底部连通,改进在于,所述烟道沿气水分离塔切线方向与之连接,混合塔上部的进气口呈瓶颈状,进水管就设于瓶颈处。
进一步的改进在于,它还包括扇形倾斜导流板,扇形倾斜导流板由若干彼此平行的斜板构成,所述扇形倾斜导流板水平设于气水分离塔中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1、混合塔上部做成瓶颈状,进气口变小,流速加大,除尘水从瓶颈周边喷入,应用“文氏管”原理使气水得以充分混合。
2、烟道沿切线方向与气水分离塔连接,气水混合物进入分离塔后,形成蜗旋流。因含尘水滴质量远远大于气体质量,在向心力作用下,碰到塔内壁并附着在塔壁上,达到分离作用。
3、在气水分离塔中部设有扇形倾斜导流板,使气流需转近180°才能上升而含尘水滴在惯性作用下,继续保持直线运动,达到二次分离作用。
实验表明,经本除尘器处理的气体,其含尘量小于60mg/m3(国标为100mg/m3),除尘效果大为改善。


图1是现有除尘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向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A-A向剖视图。
图5是扇形倾斜导流板的展开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参见图3、图4,从图上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水膜除尘器,它包括混合塔8、气水分离塔5和进水管3。气水分离塔5为圆柱形,进风管1、抽风管7分别与混合塔8和气水分离塔5上端面连通,进风管1用于将含尘气体导入混合塔8,抽风管7用于将分离后的气体抽出气水分离塔5。烟道4将混合塔8和气水分离塔5的底部连通。为了有效分离混合气体,所述烟道4沿气水分离塔5切线方向与之连接,这样气水混合物进入分离塔5后,会形成蜗旋流。因含尘水滴质量远远大于气体质量,在向心力作用下,水滴碰到塔内壁并附着在塔壁上,达到气水分离作用。
为了增大含尘气体与除尘水的接触面积,本实用新型利用“文氏管”原理将混合塔上部的进气口做成瓶颈状2,进水管3就设于瓶颈2处。由于进气口变小,导致流速加大,含粉尘气体经过瓶颈段产生的高速紊流,使水产生雾化,使气、液、固三相的相对速度都很大,使它们得以充分混合,从而增加了尘粒与液滴碰撞的机会,达到充分混合的目的。
为进一步保证分离效果,在气水分离塔5中部水平设有扇形倾斜导流板6。图5是扇形倾斜导流板6的展开图,从图3结合图5可以看出,扇形倾斜导流板6由若干彼此平行的斜板9构成,用于改变气流方向。因含尘水滴质量远远大于气体质量,高速气流惯性小容易改变方向,需转过近180°才能通过扇形倾斜导流板6上升,而含尘水滴因惯性较大在惯性作用下,继续保持直线运动,碰到塔内壁并附着在塔壁上,达到二次分离目的,使含尘气体与水滴的分离更加彻底。
本实用新型气体流动及混合分离过程如下根据文式管原理,含尘气体在进入混合塔8的瓶颈段2后与喷出的水充分混合后,通过烟道4以切线方向进入气水分离塔5底部,混合气体在气水分离塔5下层进行离心运动,形成高速旋转气流,使含尘水滴很快附着在塔壁沉降分离。分离后的气体在上升过程中再通过扇形倾斜导流板6的二次分离,使分离更加彻底,在气水分离塔5上层形成的达标气体进入抽风管7排入大气,分离后的尘粒则进入沉淀池。
权利要求1.水膜除尘器,它包括混合塔(8)、气水分离塔(5)和进水管(3),气水分离塔(5)为圆柱形,烟道(4)将混合塔(8)和气水分离塔(5)的底部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烟道(4)沿气水分离塔(5)切线方向与之连接,混合塔(8)上部的进气口呈瓶颈状(2),进水管(3)就设于瓶颈(2)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膜除尘器,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扇形倾斜导流板(6),扇形倾斜导流板(6)由若干彼此平行的斜板(9)构成,所述扇形倾斜导流板(6)水平设于气水分离塔(5)中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膜除尘器,它包括混合塔、气水分离塔和进水管,气水分离塔为圆柱形,烟道将混合塔和气水分离塔的底部连通,烟道沿气水分离塔切线方向与之连接,混合塔上部的进气口呈瓶颈状,进水管就设于瓶颈处。在气水分离塔中部水平设有扇形倾斜导流板。本实用新型应用“文氏管”原理使气水得以充分混合,气水混合物进入分离塔后会形成蜗旋流,在向心力作用下,达到分离作用。而扇形倾斜导流板使气流需转近180°才能上升而含尘水滴在惯性作用下继续保持直线运动,达到二次分离作用。经本除尘器处理的气体,其含尘量小于60mg/m
文档编号F27D17/00GK2831012SQ20052001018
公开日2006年10月25日 申请日期2005年10月26日 优先权日2005年10月26日
发明者梁典德 申请人:重庆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