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的电暖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74248阅读:23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改进的电暖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改进的电暖器。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所售的电暖器大多为油汀式电暖器,电暖器外壳整体密封焊接并在内部形成中空的空间,在其内部置入可流动的加热油,通过在其内部设置电加热管并对加热油进行加热,受热后的加热油在电暖器的内部流动把热量散发出去。这种电暖器由于采用电热管对加热油加热并循环流动散热的工作机理,对电暖器的结构及密封要求较高,相应的造价也较高,而且制作工艺较繁琐,如在使用过程中出现外壳受损而导致加热油流出电暖器的情况则无法继续使用,或者位于内部的电热管损坏后更换十分不便,这些情况下,大多只能重新更换电暖器。
除油汀式电暖器之外,现有市面上的其他多数电暖器都是在其散热器外壳内装有一发热体,发热体多由电加热管组成。在发热体的周围设有散热片。在外壳的壳体上开有若干个散热孔,电加热管及散热片位于壳体内。这一类电暖器,除不能方便的根据用户的需要或房屋使用面积的情况增加或减少电暖器的大小尺寸,当电暖器壳体出现损坏时不方便或无法更换的问题外,还由于在其发热体和散热片之外又安装了一外壳,不利于提高发热体的发热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改进的电暖器,其将散热片和外壳设计为一体连接的散热片铝型材,并由至少二个以上的铝型材相互平行排列组成电暖器本体,发热体位于铝型材的内部,方便安装、更换,散热效率高,并且制造工艺简单,成本大大降低。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为一种改进的电暖器,包括电暖器本体、在所述电暖器本体的内部装有发热体,所述发热体与开关控制器相连接,所述电暖器本体由二个或二个以上的铝型材相互平行排列组成,所述铝型材包括前侧板、后侧板、连接板,所述前侧板、后侧板分布在所述连接板的两侧并与连接板一体制成,所述连接板上开有用于置入发热体的开口,所述发热体通过所述开口置于所述铝型材内;本实用新型还采用如下附属技术方案在所述前侧板和后侧板之间,有二个平行的散热板安装于所述连接板上,所述前、后侧板与连接板和散热板之间形成散热孔;在所述电暖器本体的上部安装有导风部件;所述导风部件包括一横板、第一卡接板、第二卡接板,所述第一卡接板、第二卡板分布在所述横板的两侧并与横板一体连接,所述导风部件还包括有三个导风板,所述三个导风板相间隔的连接于所述横板上,在所述导风板之间、横板的主体上开有用于导风的导风孔;在所述电暖器本体的侧壁上开有用于挂靠在墙壁上的壁挂孔;所述电暖器本体的侧壁上加装有防割伤的保护罩;位于电暖器本体前端的铝型材,高度低于其后部铝型材的高度,在其顶部装有一控制盒;所述铝型材的二个散热板上和/或前侧板、后侧板上设有可相互卡接拼装在一起的卡接结构;在所述二个散热板和/或前侧板、后侧板的一边设有卡扣,在所述二个散热板和/或前侧板、后侧板的另一边对应的设有卡槽,所述各铝型材之间通过卡扣、卡槽相互卡接拼装组成电暖器本体;所述发热体为电加热管,所述电加热管为至少一个以上,所述铝型材连接板上的开口为可置入所述电加热管的通孔,所述通孔的数量与所述电加热管的数量相对应,所述各个电加热管置入对应的通孔中,在电加热管的端部通过导线连接,并与开关控制器相连接;位于所述电暖器本体前端与后端铝型材之间的各铝型材,其连接板上开有可置入电加热管的通孔,所述电加热管置于所述通孔内;所述发热体为一电加热板,所述电加热板的内部为相互盘绕的电加热丝,所述电加热板为平板型,所述铝型材上的连接板和/或散热板的开口为可置入电加热板的长槽口,所述连接板和/或散热板在置入电加热板的对应位置处开的长槽口,相互组合形成空腔;所述发热体置于所述前侧板、后侧板、连接板和/或二个散热板相互连接形成的散热孔中;在所述电暖器本体上安装有一感温器,以感应电暖器的发热温度;位于所述电暖器本体前端的铝型材的顶部装有一控制盒,所述控制盒装有温控器、定时器、开关装置,所述温控器控制所述发热体的发热温度;所述定时器控制所述发热体的发热时间;所述电暖器本体的底部分别安装有第一支架、第二支架,所述电暖器本体前端和后端的铝型材分别与一前盖板和一后盖板连接;采用本实用新型所带来的有益效果由于本实用新型由至少二个以上的铝型材直接相互平行排列构成电暖器本体,它取代了现有电暖器上的散热片和外壳,集散热片和电暖器外壳的两种功能于一体,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制造工艺及原理简单。不仅省去了外壳的安装,降低了成本,而且在铝型材的两侧对应的设有连接构件,可方便的实现铝型材之间的安装和拆卸,这样不仅可以根据客户的实际使用需要增加或减少铝型材的数量以调整电暖器的尺寸,同时在铝型材出现受损或是位于内部的发热体出现损坏的情况下,可以方便的更换部件。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面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产品爆炸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铝型材的俯视示意图,示出铝型材前、后侧板,连接板和散热板的连接结构;图4为本实用新型铝型材的侧视图,示出电加热板位于铝型材内部空腔的结构;图5为本实用新型铝型材的侧视图,示出电加热管位于铝型材内部通孔的结构;
图6为本实用新型电加热板处于铝型材散热孔中的结构;图7为本实用新型铝型电加热管处于铝型材散热孔中的结构;图8为本实用新型铝型材另一优选实施例的俯视图,示出铝型材前、后侧板和连接板之间的连接结构;图9为本实用新型电加热板位于铝型材散热孔中的机构;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电暖器挂于墙壁上的示意图,示出电暖器侧壁上安装的挂钩组件;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导风部件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述如
图1、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优选实施例,一种改进的电暖器,包括电暖器本体、在所述电暖器本体的内部装有发热体11,所述发热体11与开关控制器131相连接,所述电暖器本体由二个铝型材12相互平行排列组成。当然,铝型材的数量可根据实际情况增加。如图3所示,所述铝型材12包括前侧板121、后侧板121’、连接板122,所述前侧板121、后侧板121’分布在所述连接板122的两侧并与连接板122一体制成,在所述前侧板和后侧板之间,有二个平行的散热板安装于所述连接板上,所述前、后侧板与连接板122和散热板123之间形成散热孔D。所述铝型材12取代了现有电暖器上的散热片和外壳,集散热片和电暖器外壳的两种功能于一体,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所述铝型材12的二个散热板123上设有可相互卡接拼装在一起的卡接结构。在所述二个散热板123一边的板体上设有卡扣a,在所述二个散热板123的另一边板体上对应的设有卡槽b,所述各铝型材12之间通过卡扣a、卡槽b相互卡接拼装组成电暖器本体。各铝型材之间通过卡接结构可方便的实现电暖器本体的安装和拆卸,这样不仅可以根据客户的实际使用需要增加或减少铝型材的数量以调整电暖器的尺寸,同时在铝型材出现受损或是位于内部的发热体出现损坏的情况下,可以方便的更换部件。上述卡接结构也可位于前、后侧板的两个边上,各铝型材通过前、后侧板上的卡接结构相互连接。上述的一边、另一边为连接板和前、后侧板的两侧边的板体。位于电暖器本体前端的铝型材高度小于电暖器本体的高度,在其顶部加装有一控制盒13,加装控制盒13后的高度与电暖器本体的高度相同。在所述电暖器本体上还安装有感温器14,以感应电暖器的加热温度。所述控制盒13上安装有开关控制器131控制电暖器的开、关;温控器132,调节电暖器的加热温度;定时器133,定制电暖器的工作时间。当然,现有高档的电暖器产品上,控制部件还包括有数字控制装置,这些均属现有技术,也都可以应用在本技术方案中。在电暖器本体的底部安装有第一直架16和第二支架16’,第一支架16安装在位于电暖器本体前端的铝型材的底部,第二支架16’安装在电暖器本体后端的铝型材的底部。在所述电暖器前端与后端的铝型材上,又分别与前盖板17和后盖板18相连接。在本优选实施例中,加热体11为电加热板,电加热板的内部为相互盘绕的电加热丝,所述电加热板为平板型,位于电暖器本体前端和后端之间的铝型材12,其连接板123的开口C为可置入电加热板的长槽口,连接板123在置入电加热板的对应位置处开的长槽口,相互组合形成空腔。当各铝型材相互连接在一起,连接板123上开的长槽口C形成空腔,电加热板11就置入该空腔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另一优选实施例,如图5所示,所述发热体11为电加热管,所述铝型材12的连接板123上的开口C为可置于电加热管的通孔。通孔的数量与电加热管的数量对应,在本实施例中,电加热管为三个,相应的通孔数量也为三个。所述各个电加热管置入对应的通孔中,在电加热管的端部通过导线相互连接,并与控制盒13上的开关控制器131相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另一优选实施例,如图6所示,所述发热体11为电加热板,所述电加热板置于由所述前侧板121、后侧板121’、连接板122和二个散热板相互连接形成的散热孔D中。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另一优选实施例,如图7所示,所述发热体11为电加热管,所述电加热管置于由所述前侧板121、后侧板121’、连接板122和二个散热板123相互连接形成的散热孔D中,并且各电加热管的一端由导线相连接,与控制盒13上的开关控制器相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另一优选实施例,如图8所示,所述铝型材12由前、后侧板,连接板相互连接组成,前侧板121和后侧板121’分布于连接板122的两侧并与连接板122一体制成,所述各铝型材相互连接形成散热孔D。所述铝型材12的前侧板、后侧板上设有可相互卡接拼装在一起的卡接结构。在所述前侧板、后侧板的一边的板体上设有卡扣a,在所述前侧板、后侧板的另一边板体上对应的设有卡槽b,所述各铝型材12之间通过卡扣a、卡槽b相互卡接拼装组成电暖器本体。上述的一边、另一边为前、后侧板的两侧边的板体。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另一优选实施例,如图9所示,所述发热体11为一电加热板,所述电加热板置于所述铝型材12相互连接形成的散热孔D中。当然,发热体11也可为电加热管,电加热管置于散热孔D中。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另一优选实施例,如
图11所示在所述电暖器本体的上部还安装有导风部件15。所述导风部件15安装在铝型材12的顶部。导风部件15包括一横板153、第一卡接板151、第二卡接板151’,所述第一卡接板151、第二卡板151’分布在所述横板153的两侧并与横板153一体连接,所述导风部件15还包括有三个导风板152,所述三个导风板152相间隔的连接于所述横板上,在所述导风板152之间、横板1 53的主体上开有用于导风的导风孔E。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另一优选实施例,所述电暖器本体的铝型材12,其前、后侧板上开有用于挂靠在墙壁上的壁挂孔,电暖器的壁挂孔通过安装挂钩组建以挂靠在墙壁上。在本实施例中,电暖器铝型材的壁挂孔安装有挂钩19,墙壁上对应的安装有挂件19’,电暖器通过挂钩19挂于挂件19’上实现挂靠在墙壁之上。上述方案也可在电暖器前端的前盖板或后端的后盖板上开壁挂孔来实现,原理相同,这里不再累述。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另一优选实施例,所述电暖器本体的铝型材12,其前、后侧板上以及前、后盖板上加装有防割伤的保护罩。
上述各优选实施例中的铝型材一体注塑拉伸成型,开口是冲压而成,整体的稳固性能更高。当然,出于方便安装,容易更换的角度出发,铝型材也可由各个板相互拼接组成。
权利要求1.一种改进的电暖器,包括电暖器本体、在所述电暖器本体的内部装有发热体,所述发热体与开关控制器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暖器本体由二个或二个以上的铝型材相互平行排列组成,所述铝型材包括前侧板、后侧板、连接板,所述前侧板、后侧板分布在所述连接板的两侧并与连接板一体制成,所述连接板上开有用于置入发热体的开口,所述发热体通过所述开口置于所述铝型材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暖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前侧板和后侧板之间,有二个平行的散热板安装于所述连接板上,所述前、后侧板与连接板和散热板之间形成散热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暖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电暖器本体的上部安装有导风部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部件(15)包括一横板(153)、第一卡接板(151)、第二卡接板(151’),所述第一卡接板(151)、第二卡板(151’)分布于所述横板(153)的两侧并与横板(153)一体连接,所述导风部件(15)还包括有三个导风板(152),所述三个导风板(152)相间隔的连接于所述横板(153)上,在所述导风板(152)之间、横板(153)的主体上开有用于导风的导风孔(E)。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暖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电暖器本体的侧壁上开有用于挂靠在墙壁上的壁挂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暖器本体的侧壁上加装有防割伤的保护罩。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暖器,其特征在于位于电暖器本体前端的铝型材,高度低于其后部铝型材的高度,在其顶部装有一控制盒。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铝型材的二个散热板上和/或前侧板、后侧板上设有可相互卡接拼装在一起的卡接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暖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二个散热板和/或前侧板、后侧板的一边设有卡扣,在所述二个散热板和/或前侧板、后侧板的另一边对应的设有卡槽,所述各铝型材之间通过卡扣、卡槽相互卡接拼装组成电暖器本体。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体为电加热管,所述电加热管为至少一个以上,所述铝型材连接板上的开口为可置入所述电加热管的通孔,所述通孔的数量与所述电加热管的数量相对应,所述各个电加热管置入对应的通孔中,在电加热管的端部通过导线连接,并与开关控制器相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暖器,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电暖器本体前端与后端铝型材之间的各铝型材,其连接板上开有可置入电加热管的通孔,所述电加热管置于所述通孔内。
12.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体为一电加热板,所述电加热板的内部为相互盘绕的电加热丝,所述电加热板为平板型,所述铝型材上的连接板和/或散热板的开口为可置入电加热板的长槽口,所述连接板和/或散热板在置入电加热板的对应位置处开的长槽口,相互组合形成空腔。
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体置于所述前侧板、后侧板、连接板和/或二个散热板相互连接形成的散热孔中。
1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暖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电暖器本体上安装有一感温器(14),以感应电暖器的发热温度;位于所述电暖器本体前端的铝型材的顶部装有一控制盒(13),所述控制盒(13)装有温控器(132)、定时器(133)、开关装置,所述温控器(132)控制所述发热体(11)的发热温度;所述定时器(133)控制所述发热体(11)的发热时间。
1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暖器本体的底部分别安装有第一支架(16)、第二支架(16’),所述电暖器本体前端和后端的铝型材分别与一前盖板(17)和一后盖板(18)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改进的电暖器,包括电暖器本体、在所述电暖器本体的内部装有发热体,发热体与开关控制器相连接,所述电暖器本体由二个或二个以上的铝型材相互平行排列组成,所述铝型材包括前侧板、后侧板、连接板,所述前侧板、后侧板分布在所述连接板的两侧并与连接板一体制成,所述连接板上开有用于置入发热体的开口,发热体通过开口置于铝型材内。本实用新型取代了现有电暖器上的散热片和外壳,集散热片和电暖器外壳的两种功能于一体,结构简单,制造工艺简单,成本低,安装方便。不仅可根据客户的使用需要增加或减少铝型材的数量以调整电暖器的尺寸,同时在铝型材出现受损或是位于内部的发热体出现损坏的情况下,可以方便的更换部件。
文档编号F24D19/00GK2913913SQ20062011851
公开日2007年6月20日 申请日期2006年6月6日 优先权日2006年6月6日
发明者余文达 申请人:宁波宁达电器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