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合式高效锅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79797阅读:23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组合式高效锅炉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体加热装置,特别是涉及锅炉领域。
背景技术
对液体进行加热的现有技术锅炉工作原理是,通过炉堂内燃料燃烧产生的 热量加热锅筒,热量随气流向上流动,最终流出炉体,这种对锅筒内的液体不
断进行的加温,最终使锅筒内液体达到预定温度,从而完成加热过程。锅炉的 热效率高低主要由燃材、投料控制、锅筒型材、锅筒壁厚度、锅筒结构及热流 走向决定。大型锅炉由于安装有自动控制设备、锅筒型材先进、结构复杂,从
而其生产成本及热效率都较高, 一般能达到75%以上,而中小型锅炉出于生产 成本及安全性的考虑, 一般选择低成本型材作锅筒,所以锅筒壁不能过于薄, 再加之中小型锅炉体积较小、结构简单,所以现有技术的中小型锅炉热效率较 低, 一般仅为50%左右,并且这种中小型锅炉的吨位越大其热效率越低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目前中小型锅炉热效率较低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成本低 廉、锅筒结构合理、最大限度延长热气流走向的组合式高效锅炉。 为了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组合式高效锅炉,其中,所述锅炉包括至少两层相套并相通的筒状 锅筒组成的锅筒组,所述锅筒组之间设有相通或不相通的管路,所述锅筒周围 设有烟道。
在优选方案中,所述锅筒组的数量为2至10组。
在更进一步优选方案中,所述烟道为相通的。
在更进一步优选方案中,所述锅筒组中锅筒为2至8层。
在更进一步优选方案中,所述锅筒组之间设有截门。
在更进一步优选方案中,所述组合式高效锅炉为立式的,在所述锅筒组 的顶部、底部及纵向中间部位设有连通本组中各锅筒的管道。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多层环型锅筒相套形成锅筒组,最大限度地增大了 热源与锅筒外壁的接触面积,能提高锅炉的热交换效率;在不增加锅筒壁厚 度的情况下,通过增加锅筒组数量来增加锅炉吨位,从而使较大吨位的低成 本锅炉实现了高热效率。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l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横截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锅筒;2 —锅筒组;3 —烟道;4 —管路;5—截门;6—炉体。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上述技术方案的设计思想下,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多种,下面 通过具体实施例予以说明。 实施例一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横截面示意图。如 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锅炉包括至少两层相套并相通的筒状锅筒组 成的锅筒组,所述锅筒组之间设有相通或不相通的管路,所述锅筒周围设有烟 道;本实用新型为立式锅炉,炉体6中设有四个锅筒组2,每个锅筒组2都由 两层相通的环形锅筒1组成,锅筒组2之间设有管路4相连通,每个锅筒周围 都设有烟道3。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 一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锅筒组的数量为两个。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锅筒组的数量为10个。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烟道3为相通的。 实施例五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锅筒为8层。 实施例五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锅筒组之间设有截门5。 实施例五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在所述锅筒组的顶部、底部及纵向 中间部位设有连通本组中各锅筒的管道。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 其限制,尽管参照上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
同替换,而未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任何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其均应涵 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权利要求1、一种组合式高效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锅炉包括至少两层相套并相通的筒状锅筒组成的锅筒组,所述锅筒组之间设有相通或不相通的管路,所述锅筒周围设有烟道。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高效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锅筒组的数量 为2至10组。
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组合式高效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烟道为相 通的。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组合式高效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锅筒组中锅筒 为2至8层。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组合式高效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锅筒组之间设 有截门。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组合式高效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式高效锅 炉为立式的,在所述锅筒组的顶部、底部及纵向中间部位设有连通本组中各锅 筒的管道。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组合式高效锅炉,涉及锅炉领域。本实用新型针对目前中小型锅炉热效率较低的缺陷,提供一种成本低廉、锅筒结构合理、最大限度延长热气流走向的组合式高效锅炉。本实用新型包括至少两层相套并相通的筒状锅筒组成的锅筒组,所述锅筒组之间设有相通或不相通的管路,所述锅筒周围设有烟道。本实用新型适用于中小型锅炉生产。
文档编号F24H1/22GK201000184SQ20062017540
公开日2008年1月2日 申请日期2006年12月29日 优先权日2006年12月29日
发明者黄落月 申请人:黄落月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