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多晶硅铸锭炉的炉体保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晶硅铸锭炉的炉体保护装置,属多晶硅铸锭炉 的制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硅是自然界常见的一种化学元素,纯净的硅熔点1414°C,用于 太阳能级多晶硅纯度一般在99.99%以上。多晶硅铸锭炉是一种专业 硅重熔设备,用于生产大量合格的太阳能用多晶硅铸锭。实际生产中, 由于涉及高温低压的熔炼环境,因此,安全至关重要!而多晶硅在熔 化、结晶等生产工艺环节中,难免会出现硅液溢流现象,如何处理是 保障设备以及人身安全的一项重要技术。而现有多晶硅铸锭炉由于结 构设计上的不足,难以满足生产要求。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设计合理,使用方便,能有效避免硅 液对炉体损伤的多晶硅铸锭炉的炉体保护装置。本发明为多晶硅铸锭炉的炉体保护装置,包括炉体,其特征在于 炉体的底部设有凸台套管和岩棉,岩棉的上部设有固定于凸台套管上 带端盖的套管。所述端盖的中部还可设有护套管。
所述的套管与凸台套管可通过螺纹固定联接。所述套管,端盖,护套管的材料可为高纯石墨,能保证具有优良 的耐高温特性。所述凸台套管与炉体的材料可为不锈钢。所述炉体的底部还可设有中间夹层,可进一步提高炉体的散热冷 却效果。本发明设计合理,通过由岩棉、凸台套管、带端盖的套管等构成 的炉体保护装置的作用,能有效防止承装硅液的坩埚在发生破裂或其 它原因导致硅液溢出时,流向炉体底部的硅液在炉体底部堆积,高温 硅液热能烧穿炉体钢板,从而引发灾难性事故的现象发生。避免了硅 液对炉体的损伤。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剖视图; 图2为图l所示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使用状态时的结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主要由带中间夹层11的炉体9,置于炉体9底部的凸台 套管10和岩棉5,置于岩棉5上部固定于凸台套管10上带端盖7的 套管8,置于端盖7中部的护套管6.等构成;套管8与凸台套管10 通过螺纹固定联接。套管8、端盖7、护套管6的材料为高纯石墨, 凸台套管10与炉体9的材料为不锈钢。正常工作情况下,炉体9内是一个高温低压、高洁净的工作环境, 是决不允许冷却水以任何方式向炉内渗水的。套管8上面固定着端盖7,端盖7中间有孔,插着一根护套管6,护套管6穿过炉体9内的 保温隔板4并超出其表面一定距离,护套管6中空,以方便炉体9内 的其它零部件从中穿过。套管8与凸台护套10通过螺纹拧紧后其端 面扣压在铺设在炉体9底部的耐高温岩棉5上。所有这些一起构成一 套保护装置,其目的就是防止承装硅液的石英坩埚1在发生破裂或其 它原因导致硅液溢出时,流向炉体底部的硅液在炉体9底部堆积,高 温硅液热能烧穿炉体钢板,使冷却水暴露在高温低压的炉内,从而引 发灾难性事故。使用时,将石英坩埚1置于石墨坩埚2内然后放置于热交换台3 上,原材料硅12在石英坩埚1中被加热熔化。当石英坩埚1出现裂 纹时,硅液必然沿着石墨坩埚2与石英坩埚1之间的缝隙,按附图3 所示箭头方向往下流,积聚在保温隔板4中部的护套管6周围以及炉 体底部的套管8和端盖7周围,对ft台护套10和炉体9起到隔离保 护作用,避免了高温硅液与炉体不锈钢材质直接接触而造成的损坏。 当硅液在护套管6和套管8周围完全冷却成固体状13后,打开炉体 9,更换部分损坏的套管8、端盖7、护套管6等石墨器件以及其它零 部件,即可再次投入生产。
权利要求
1、一种多晶硅铸锭炉的炉体保护装置,包括炉体(9),其特征在于炉体(9)的底部设有凸台套管(10)和岩棉(5),岩棉(5)的上部设有固定于凸台套管(10)上带端盖(7)的套管(8)。
2、 按权利要求1所述多晶硅铸锭炉的炉体保护装置,其特征在 于所述端盖(7)的中部还设有护套管(6)。
3、 按权利要求1所述多晶硅铸锭炉的炉体保护装置,其特征在 于所述的套管(8)与凸台套管(10)通过螺纹固定联接。
4、 按权利要求1或2, 3所述多晶硅铸锭炉的炉体保护装置,其 特征在于所述套管(8),端盖(7),护套管(6)的材料为高纯石墨。
5、 按权利要求1所述多晶硅铸锭炉的炉体保护装置,其特征在 于所述凸台套管(10)与炉体(9)的材料为不锈钢。
6、 按权利要求1所述多晶硅铸锭炉的炉体保护装置,其特征在 于所述炉体(9)的底部还设有中间夹层(11)。
全文摘要
一种多晶硅铸锭炉的炉体保护装置,属多晶硅铸锭炉的制造技术领域,主要由带中间夹层(11)的炉体(9),置于炉体(9)底部的凸台套管(10)和岩棉(5),置于岩棉(5)上部固定于凸台套管(10)上带端盖(7)的套管(8),置于端盖(7)中部的护套管(6)等构成。通过由岩棉、凸台套管、带端盖的套管等构成的炉体保护装置的作用,能有效防止承装硅液的坩埚在发生破裂或其它原因导致硅液溢出时,流向炉体底部的硅液在炉体底部堆积,高温硅液热能烧穿炉体钢板,使冷却水暴露在高温低压的炉内,从而引发灾难性事故的现象发生。避免了硅液对炉体的损伤。
文档编号F27B14/08GK101158548SQ20071007053
公开日2008年4月9日 申请日期2007年8月23日 优先权日2007年8月23日
发明者卫国军, 孙海梁, 徐芳华, 杰 高 申请人:浙江精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绍兴县精工机电研究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