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矿石焙烧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658584阅读:93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铁矿石焙烧炉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冶炼设备,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焙烧赤(褐)铁矿一 菱铁矿混合型铁矿石的焙烧炉。
背景技术
在铁矿石冶炼过程中,通常都是用焙烧炉对铁矿石进行焙烧处理。而, 由于我国铁矿资源中贫矿占90%以上,富矿很少;尤其是分布在重庆市綦江 县境内的一种赤(褐)铁矿一菱铁矿混合型铁矿石,其矿物组成复杂,多种 矿物共生,除菱铁矿以外,其次是赤铁矿,另有少量磁铁矿、半假象赤铁矿 和褐铁矿。金属硫化物含量极低,仅见黄铁矿零星分布。脉石矿物以石英为 主,其次是叶绿泥石、鲕绿泥石、伊利石和磷灰石。其它微量矿物包括方解 石、白云石、斜长石、黑云母、白云母、锆石、金红石和绿帘石等;布粒度 极为细少,难以单体解离。由于以上特点,用现有技术的焙烧技术和焙烧装 置,都无法对其进行焙烧处理,或焙烧处理效果很不理想,浪费了资源。如 名称为"一种还原赤铁矿、褐铁矿、菱铁矿的焙烧装置"、专利申请号为
200610032484.3的中国发明专利所公开的技术方案,该焙烧装置由悬浮预热 器、闪速焙烧炉、锁风阀、管道、抽风机及热风炉等不见组成;悬浮预热器 由上下交叉排列的3—5级旋风预热器组成,每个旋风筒和与之相连的管道形 成一级旋风预热器,旋风筒的出口经锁风阀与下一级的管道连接,在末级旋
风筒的出口装有锁风阀和双板阀。上述装置同样不适用于分布在重庆市綦江 县境内的上述赤(褐)铁矿一菱铁矿混合型铁矿石,其处理成本高、不能有 效控制工艺参数,焙烧时间长、还原过程缓慢、能耗和成本高;而且处理得 到的焙烧矿铁品位较低,不能很好地满足高炉炼铁的需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焙烧装置不能满足处理上述赤(褐)铁 矿一菱铁矿混合型铁矿石的需要,使上述赤(褐)铁矿一菱铁矿混合型铁矿 石长期得不到利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耗低、焙烧矿铁品位高的铁矿石 的焙烧炉。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铁矿石焙烧炉,包括炉体,耐热炉衬,炉膛, 给料装置,抽风排烟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炉体中部位置设置燃烧室向焙烧 炉提供高温热气,在燃烧室上或其内设置有观火孔,导火孔,炉门,排灰门, 炉排,风管;导火孔设置在炉体上,燃烧室经导火孔与炉膛相通;
更进一步的特征是在炉膛的加热区上部,在耐热炉衬上设置耐热加强衬板。
本实用新型的铁矿石焙烧炉,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特点-
1、 焙烧炉采用固体燃料(无烟煤),燃料利用率高,焙烧炉热耗低,平
均小于30万大卡/吨,节省燃料;特别适合没有天然气、煤气的地区的需要。
2、 焙烧炉的炉门与炉门框铰链为整浇,材质为耐热铸铁,炉门开关灵活、 密封好,炉门与炉门框使用寿命长,能保持炉内负压在工艺需要的设定值内。
3、 滑动观火孔能旋转移动,并紧贴在炉壁上;观火孔移动灵活、密封严密,确保炉内负压在工艺需要的设定值内。
4、上述赤(褐)铁矿一菱铁矿混合型铁矿石焙烧后,得到的焙烧矿铁品 位较高,大于50%;能满足高炉炼铁的需要。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焙烧炉结构简图(剖视); 图2是
图1沿I一I向剖视具体实施方式

图1、 2中,l一炉体,2—耐热炉衬,3—炉膛,4一给料装置,5—抽 风排烟装置,6—燃烧室,7—观火孔,8—导火孔,9一炉门,IO—排灰门, ll一炉排,12—风管,13—耐热加强衬板,14一耐磨衬板,
本实用新型焙烧炉,包括炉体1,炉体1主要由支撑钢架和耐热炉衬2 构成,中间是炉膛3;炉膛3上部是预热区,中部是加热区,下部是冷却区, 加热区的温度最高;在炉体1上部设置有向炉膛3加入待焙烧铁矿石的给料 装置4,给料装置4根据需要有全自动、半自动等加料装置,能按工艺要求的 生产节奏向炉膛3加入待焙烧铁矿石;在炉体1上部设置有抽风排烟装置5, 抽风排烟装置5将炉膛3上口密封,包括抽风机、除尘设备、脱硫设备、密 封管道等,其第一个作用是抽取炉膛3内的烟气,使燃烧室6产生的高温气 体进入炉膛3的加热区和预热区,第二个作用是使炉膛3内保持工艺要求的 负压,使焙烧顺利进行,第三个作用是对烟气进行脱硫、除尘等处理,符合
环保排放标准;可选用干法、湿法脱硫、除尘器对废气进行处理,以达到环 保要求。上述炉体l、耐热炉衬2、炉膛3、给料装置4、抽风排烟装置5等 都可以作为现有技术,在此不作进一步的描述。
本实用新型焙烧炉,是在炉体1中部位置设置燃烧室6向焙烧炉提供高 温热气,燃烧室6与焙烧炉相配套,采用固体燃料(无烟煤),燃烧方式为层 燃,将燃烧时产生的高温烟气通过抽风排烟装置5抽吸产生的负压作用进入 炉膛3,加热铁矿石;燃烧室6与炉体1的中部加热区对应。在燃烧室6上或 其内设置有观火孔7,导火孔8,炉门9,排灰门IO,炉排ll,风管12等, 观火孔7设置在燃烧室6表面,可移动式、紧贴在炉壁上,移动灵活、密封 严密;导火孔8设置在炉体1上,燃烧室6经导火孔8与炉膛3相通,燃烧 室6燃烧时产生的高温烟气经导火孔8进入炉膛3;观火孔7与导火孔8位置 对应,从观火孔7经导火孔8能观察到炉膛3内铁矿石的燃烧情况。在燃烧 室6上或其内设置有炉门9、排灰门10,炉门9作为向其内加入燃料等的活 动门,与炉门框活动连接,炉门9与炉门框的连接铰链为整浇式,材质为耐 热铸铁,炉门开关灵活、密封好;排灰门IO作为排出灰渣之用。炉排11作 为固体燃料的燃烧炉排,风管12向燃烧室6内通入助燃空气,使固体燃料燃 烧充分。燃烧室6具有良好的耐热性和密封性,燃烧室6顶部采用耐热砼, 增设保温层,使整体的耐热性、保温性良好,安装、拆卸方便。
在炉膛3内,由于温度很高, 一般都是100(TC以上,而铁矿石与耐热炉 衬2之间要产生相对滑动或滚动,对耐热炉衬2产生较大的冲刷、冲击作用, 使耐热炉衬2表面很容易脱落受损,影响炉体l的寿命;本实用新型在炉膛3 的加热区上部,在耐热炉衬2上设置耐热加强衬板13,耐热加强衬板13的材
质是耐热铸铁,具有良好的耐热、耐磨性能,加强对耐热炉衬2墙体的保护, 延长炉体1的寿命。实际制作时,将耐热加强衬板13牢固设置在耐热炉衬2
上,起到很好的防护作用。在炉膛3下部的冷却区,焙烧后的焙烧矿与耐热 炉衬2之间要产生相对滑动或滚动,对耐热炉衬2产生较大的冲刷、冲击作 用,使耐热炉衬2表面很容易脱落受损,影响炉体1的寿命;在炉膛3下部 的耐热炉衬2上设置耐磨衬板14,耐磨衬板14的材质是耐热铸铁,具有良好 的耐热、耐磨性能,加强对耐热炉衬2墙体的保护,加大了安全系数,延长 炉体l的寿命。
焙烧后的焙烧矿在冷却区降温后,采用现有技术的输送装置等将焙烧矿 输送到下一工序或仓库储存。作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做详述。
权利要求1、铁矿石焙烧炉,包括炉体(1),耐热炉衬(2),炉膛(3),给料装置(4),抽风排烟装置(5);其特征在于炉体(1)中部位置设置燃烧室(6)向焙烧炉提供高温热气,在燃烧室(6)上或其内设置有观火孔(7),导火孔(8),炉门(9),排灰门(10),炉排(11)和风管(12);导火孔(8)设置在炉体(1)上,燃烧室(6)经导火孔(8)与炉膛(3)相通。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矿石焙烧炉,其特征在于在炉膛(3)的 加热区上部,在耐热炉衬(2)上设置耐热加强衬板(13)。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铁矿石焙烧炉,其特征在于在炉膛(3) 下部的耐热炉衬(2)上设置耐磨衬板(14)。
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铁矿石焙烧炉,其特征在于观火孔(7) 与导火孔(8)位置对应。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混合型铁矿石焙烧炉,包括炉体,耐热炉衬,炉膛,给料装置,抽风排烟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炉体中部位置设置燃烧室向焙烧炉提供高温热气,在燃烧室上或其内设置有观火孔,导火孔,炉门,排灰门,炉排,风管;导火孔设置在炉体上,燃烧室经导火孔与炉膛相通。本发明的混合型铁矿石焙烧炉,焙烧炉采用固体燃料(无烟煤),燃料利用率高,焙烧炉热耗低,平均小于30万大卡/吨,节省燃料;特别适合没有天然气、煤气的地区的需要。炉门开关灵活、密封好,能保持炉内负压在工艺需要的设定值内。赤(褐)铁矿—菱铁矿混合型铁矿石焙烧后,得到的焙烧矿铁品位较高,大于50%;能满足高炉炼铁的需要。
文档编号F27B1/08GK201062920SQ200720124710
公开日2008年5月21日 申请日期2007年7月13日 优先权日2007年7月13日
发明者健 康, 舒西刚, 赖维远, 彬 邓, 魏红琼 申请人:重庆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