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扇发热体的驱动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677202阅读:22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空调扇发热体的驱动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调扇发热体的驱动机构。
技术背景目前巿面上的空调扇一般都具有吹冷风和热风的功能,因为空调扇要根据 使用者的需求在吹冷、热风之间互相转换,所以存在如何在加热时将空调扇内 部的发热体置于空调扇的出风口处,而在非加热状态时将发热体移离空调扇的 出风口处的问题。为解决该问题, 一般是在空调扇的左侧设出风口,非加热状态时,发热体位于右侧;加热时,通过一个倒"l"形扳动装置将发热体移置 左侧出风口处,从而使空气经发热体加热后从出风口吹出达到取暖的效果。该 技术方案的缺陷在于使用者需手动操作上述扳动装置,使操作复杂,且容易出现误操作。为使操作更简化,有人提出了一种新的结构如中国专利 zl200520120012.4,名称为"一种冷暖式空调扇",公开了一种冷暖式空调扇, 包括有机身、设置在机身底部的水箱、设置在水箱上方的鼓风装置及设置在鼓 风装置旁侧的ptc组件,其中ptc组件连接有自动移动装置,自动移动装置包 括有驱动电机及传动机构,传动机构的主动件与驱动电机输出轴连接,传动机 构的从动件与ptc组件接。该技术采用驱动电机驱动主动件,主动件再驱动从 动件,从动件再通过连接在发热体上的连杆带动发热体沿导轨槽在机箱内左右 滑动,以实现加热和非加热状态的转换。该技术方案虽然可以实现自动移动 ptc发热装置,但是也存在缺陷釆用该结构需加宽空调扇机身的左右宽度来 满足不同状态下加热装置的左右移动,不但在机箱外形的变化上造成了局限, 而且增加了成本;另外,其结构复杂,需经过多个传动过程,加大了出现故障 的概率。 实用新型内容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本实用新型特提出一种操作简单、结构简单、稳定的 空调扇发热体的驱动机构。为了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了下述技术方案 空调扇发热体的驱动机构,包括机箱、安装在所述机箱内的驱动电机和发 热体;还包括有安装在所述机箱内的发热体支架,所述发热体上或所述发热体 之间分布有空气可以流通过的孔或槽,所述发热体固定在所述发热体支架上; 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发热体支架的旋转轴传动连接并可以通过所述 发热体支架的旋转轴驱动所述发热体支架翻转。所述发热体支架主要是承载发热体的架子,可以是有四周连续的边框架,也可以是两个独立的边支架从加热体的两端夹紧;甚至还可以在发热体本身的结构允许的情况下,直接在发热体上设置旋转轴,而省略发热体支架。 所述发热体上或所述发热体之间分布有空气可以流通过的孔或槽,主要是 根据所述发热体的结构不同而确定,对于电阻丝型的发热体,孔或槽设置在发热丝之间,而对于如PTC等板状的加热体,则在板状加热体上设置孔或槽。当需要加热时,启动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输出轴通过与其传动连接的 所述发热体支架的旋转轴带动所述发热体支架及固定在其上的所述发热体,翻 转旋转至空调扇的风机与出风口之间的出风通道中,使空气经所述发热体加 热,并穿过所述发热体上或所述发热体之间分布的所述孔或槽,从空调扇的出 风口排出,从而起到取暖的目的。当不需要加热时,启动驱动电机,所述驱动 电机的输出轴带动所述发热体支架转离空调扇风机与出风口之间的出风通道。 所述发热体支架的旋转轴可水平设置,即在所述驱动电机的带动下其上下翻 转,从而转至所述出风通道或转离所述出风通道以达到使所述发热体处于加热 状态位置或非加热状态位置。所述发热体支架的旋转轴也可垂直设置,即在所 述驱动电机的带动下其左右旋转,从而转至所述出风通道或转离所述出风通道 以达到使所述发热体处于加热状态位置或非加热状态位置。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是,位于所述发热体支架翻转的两个上下限位置,设置 有上限和下限微动开关,所述微动开关电连接所述空调扇的智能控制系统并可 以感应所述发热体支架的位置信号进而可以通过所述驱动电机控制所述发热 体支架翻转的上下限位置。所述下限位置是指所述发热体支架及固定在其上的发热体旋转到空调扇风机与出风口之间的出风通道中,所述空调扇处于加热状 态时的所述加热体的最佳位置, 一般是所述加热体垂直于空调扇机箱底壁的位 置。所述上限位置是指所述发热体支架及固定在其上的发热体转离空调扇风机 与出风口之间的出风通道, 一般是所述发热体处于水平方向以及继续向上翻转 偏离水平方向的位置。当需加热时,所述智能控制系统启动驱动电机带动所述 发热体支架旋转,当所述发热支架旋转至下限位置时,—所述下限微动开关感应 到下限位置信号,并将该信号传递给所述空调扇的智能控制系统,通过所述智 能控制系统发出停止所述驱动电机的信号,使所述发热体支架停止旋转,此时 所述发热体停在下限位置。当停止加热时,所述智能控制系统启动驱动电机带 动所述发热体支架反向旋转,当所述发热支架旋转至上限位置时,所述上限微 动开关感应到上限位置信号,并将该信号传递给所述空调扇的智能控制系统, 通过所述智能控制系统发出停止所述驱动电机的信号,使所述发热体支架停止 旋转,此时所述发热体停在上限位置。另外,当非加热状态时,如果所述发热 体支架偏离了上限位置向下限位置转动时,所述上限微动开关可感应该位置信 号,并将该位置信号传递给所述智能控制系统,所述智能控制系统则发出启动 所述驱动电机的信号将所述发热体支架重新旋转至上限位置。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是,在所述发热体支架上设置有可以触动所述微动开关 的触动臂。在所述发热体支架翻转至其事先设定的上下限位置时,通过所述触 动臂触动所述微动开关来启停所述驱动电机,从而实现对所述发热体支架旋转 的上下限位。也可以直接用所述发热体支架的底壁和侧壁作为所述所述微动开 关的触动臂来触动微动开关。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是,所述发热体支架上垂直固连有挡风板,其中所述挡 风板可以触动所述微动开关。这样就不用单独设置上述微动开关的触动臂,而 直接利用所述挡风板和所述发热体支架的底壁触动所述微动开关。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是,所述空调扇发热体的驱动机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机 箱上的出风口及位于所述出风口前部的风机;在所述空调扇非加热状态下,所 述发热体支架离开所述出风口前部的出风通道。需冷风时,因所述发热体支架及固定其上的所述发热体已转离所述风机与出风口之间的出风通道,所述风机 鼓风将冷风直接从其下游的出风口吹出而不经过所述发热体。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是,在所述空调扇非加热状态下,所述发热体支架平面 至少处于水平方向并位于所述出风口与所述风机之间空间的上部,形成对所述 出风通道的挡泄露风装置。此时,所述发热体支架平面可处于水平方向,也可 略高于水平位置,可以利用位于所述出风口与所述风机之间空间的上部的所述 发热体支架及固定在其上的所述发热体对冷风形成导流,将向上吹的气流挡 住,形成了对所述出风通道的挡泄露风装置使冷风直接从空调扇的出风口吹 出,从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空气在机箱内部循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是,所述空调扇发热体的驱动机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机 箱上的出风口及位于所述出风口前部的风机;在所述空调扇加热状态下,所述 挡风板处于水平方向并位于所述出风口与所述风机之间空间的上部,形成对所 述出风通道的挡泄露风装置,而所述发热体支架挡在所述出风口与所述风机之 间。在空调扇加热状态下,因所述发热体支架及固定其上的发热体挡在所述出 风口与所述凤机之间的出风通道上,所述风机鼓风使空气经所述发热体加热, 并穿过发热体从所述出风口吹出,达到取暖效果。而此时处于水平方向并位于 所述出风口与所述风机之间空间的上部的所述挡风板形成对所述出风通道的 挡泄露风装置,对所述风机鼓出向上的气流进行导流,使气流尽量穿过所述发 热体且经其加热,同时可避免从上部吹出未加热的冷风,从一定程度上也避免 了空气在机箱内部循环,从而进一步提高制热效率。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是,所述发热体是板状PTC发热元件,其中,所述板状 PTC发热元件中均匀分布有通流孔或通流槽。釆用板状PTC发热元件具有加热 速度快,散热面积大的优点。同时,所述板状PTC发热元件中均匀分布有通 流孔或通流槽,该设置利于空气流经所述板状PTC发热元件并将空气加热,然 后从所述出风口吹出热风达到取暖目的。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是,所述空调扇发热体的驱动机构还包括转动连接件, 所述发热体支架的旋转轴通过所述转动连接件与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传动连接。所述转动连接件的两端可通过卡扣等连接方式分别连接在所述驱动电机 的输出轴和所述发热体支架的旋转轴上,通过所述转动连接件不但可以使驱动 电机带动所述发热体支架旋转,同时方便维修。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是,还包括辅助定位装置,所述空调扇处于非加热或加 热的两个状态时,所述辅助定位装置可将所述发热体支架分别辅助定位在上限 或下限两个位置。所述空调扇处于非加热或加热的两个状态时,所述发热体支 架处于悬臂结构状态,若采用所述辅助定位装置将所述发热体支架定位,使发 热体驱动机构的结构更稳定,同时也可减少所述驱动电机输出轴的磨损。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 由于设置用于固定发热体的发热体支架,通过启动驱动电机带动与其 输出轴传动连接的所述发热体支架的旋转轴来驱动所述发热体支架翻转,根据 是否加热的需求将发热体旋转至加热状态和非加热状态位置,使该发热体驱动 机构的传动和安装结构简单、搡作方便。2、 由于采用了发热体支架的翻转结构巧妙地利用空调扇的上下空间,可 以避免在先技术中发热体沿轨道槽左右滑动而必须加宽空调扇宽度,而空调扇 出风口只占机箱正面的一半的弊端,可使空调扇机箱形状多样化。3、 由于设置有上限和下限微动开关来控制所述发热体支架转动的上下限 位置,不但能准确定位发热体的旋转位置,还提高了整个驱动机构智能自动化, 进而使空调扇的操作更简易。4、 由于在所述发热体支架上设置触动臂来触动所述微动开关,使所述发 热体支架定位更准确,整个结构更稳定。5、 由于所述发热体支架上垂直固连有挡风板,所述挡风板可以触动所述 微动开关。挡风板具有对气流导向作用,同时也不用单独设置上述微动开关的 触动臂,而直接利用所述挡风板和所述发热体支架的底壁触动所述微动开关, 使整个结构更简单, 一物多用,成本相对降低。6、 由于在需冷风时,因所述发热体支架及固定其上的所述发热体已转离 所述风机与出风口之间的出风通道,所述发热体支架平面可处于水平方向,也8可略高于水平位置,风机鼓风将冷风从其下游的出风口吹出,此时可以利用位 于所述出风口与所述风机之间空间上部的所述发热体支架及固定在其上的所 述发热体对冷风形成导流,将向上吹的气流挡住,形成对所述出风通道的挡泄 露风装置使冷风直接从空调扇的出风口吹出,从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空气在机箱 内部循环。7、 由于在空调扇加热状态下,风机鼓风使空气经发热体加热,穿过发热 体从所述出风口吹出,达到取暖效果,而此时处于水平方向并位于所述出风口 与所述风机之间空间的上部的所述挡风板对风机鼓出向上的气流进行导流,形 成对所述出风通道的挡泄露风装置使气流尽量穿过所述发热体,且经其加热, 同时可避免从上部吹出未加热的冷风,从一定程度上也避免了空气在机箱内部 循环,从而进一步提高制热效率。8、 由于所述发热体采用板状PTC发热元件,其具有加热速度快,散热面 积大的优点。同时,所述板状PTC发热元件中均勻分布有通流孔或通流槽, 该设置利于空气流经所述板状PTC发热元件并将空气加热,然后从所述出风口吹出热风达到取暖目的。9、 由于还设置有转动连接件,所述转动连接件的两端可通过卡扣等连接方式分别连接在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和所述发热体支架的旋转轴上,通过所 述转动连接件不但可以使驱动电机带动所述发热体支架旋转,同时方便维修。10、 由于在发热体支架与机箱之间设置辅助装置,辅助定位装置,所述空 调扇处于非加热或加热的两个状态时,所述辅助定位装置可将所述发热体支架 分别辅助定位在上限或下限两个位置。当空调扇处于加热状态和非加热状态 时,即所述发热体支架停在上下限位置时,其处于悬臂结构状态,此时釆用定 位装置将所述发热体支架定位,可减少所述驱动电机输出轴的磨损,使发热体 驱动机构的结构更稳定。由于本实用新型具有上述优点,使本实用新型可适用于各种空调扇等类似 电器产品中发热体的驱动机构。

9图1为本实用新型装置实施例一的所述空调扇处于非加热状态下,所述空 调扇发热体的驱动机构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装置实施例一的所述空调扇处于加热状态下,所述空调 扇发热体的驱动机构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装置实施例一中当所述空调扇处于非加热状态下,所述空调扇发热体的驱动机构的分解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装置实施例一中当所述空调扇处于加热状态下,所述空调扇发热体的驱动机构的组装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装置实施例一中,当所述空调扇处于加热状态下,所述 空调扇发热体的驱动机构的组装右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如图l、 2、 3、 4、 5所示,空调扇发热体的驱动机构,包括机箱l、安装 在所述机箱1内的驱动电机2、发热体3、发热体支架4、设置在机箱1上的 出风口 ll和位于出风口 11前部的风机6;所述发热体3上分布有空气可以流 通过的孔或槽,发热体3固定在发热体支架4上;驱动电机2的输出轴21与 发热体支架4的旋转轴传动连接并可以通过发热体支架4的旋转轴41驱动发 热体支架4翻转。其中,发热体支架4上垂直固连有挡风板5。如图1所示,在所述空调扇 处于非加热状态下,所述发热体支架4平面处于水平方向并位于所述出风口 11与所述风机6之间空间的上部。如图2所示,在所述空调扇加热状态下, 所述挡风板5处于水平方向并位于所述出风口 11与所述风机6之间空间的上 部,而所述发热体支架4挡在所述出风口 11与所述风机6之间的空调扇的出 风通道W上。如图l、 2所示,所述发热体支架4上下翻转的上、下限位置分别为发 热体支架4处于水平位置和垂直于机箱底壁时所处位置。位于设置发热体支架4上下翻转的上、下限位置设置有上限微动开关9和下限微动开关10,所述微 动开关9、 10电连接所述空调扇的智能控制系统并可以感应所述发热体支架4的位置信号进而可以通过所述驱动电机2控制所述发热体支架4上下翻转的上 下限位置。挡风板5和发热体支架4的底壁分别在发热体支架4的上、下限位 置可触动上限微动开关9和下限微动开关10。如图3所示,设置转动连接件7将发热体支架4的旋转轴41与所述驱动 电机2的输出轴21传动连接。在机箱1上设置两个固定座8分别将所述转动 连接件7和所述旋转轴41的尾端固定在机箱1内,且所述转动连接件7和所 述旋转轴41的尾端可在所述固定座8中旋转,所述固定座8形成对所述发热 体支架4的旋转轴41的水平定位。如图1、 2所示,而发热体支架4以其旋转 轴41为轴在驱动电机2的带动下处于上下翻转的旋转方位A。上述发热体3是板状PTC发热元件,其中,所述板状PTC发热元件中均匀分布有通流孔或通流槽。如图2、 4、 5所示,当需要加热时,空调扇的使用者启动加热钮,随之启 动了驱动电机2,所述驱动电机2输出轴21通过与其传动连接的所述发热体 支架4的旋转轴41带动所述发热体支架4以及固定在其上的发热体3,从水 平方向翻转旋转至垂直于机箱底面位置,此时发热体支架4的底壁触动了下限 微动开关IO,下限微动开关10将信号传至智能控制系统,智能控制系统发出 信号将驱动电机2关闭,发热体支架4停止旋转并挡在出风口 11与风机6之 间的出风通道W中。而与发热体支架4垂直的挡风板5处于水平方向并位于出 风口 11与风机6之间空间的上部。接着风机6开始鼓风,发热体3通电开始 发热,风机6鼓出的气流经发热体3被加热,穿过分布在发热体3上可以流通 过空气的孔或槽,从出风口 11吹出以达到取暖的效果。此时,处于水平方向 并位于所述出风口 11与所述风机6之间空间的上部的所述挡风板5对风机6 鼓出向上的气流进行导流,形成对所述出风通道的挡泄露风装置使气流尽量穿 过所述发热体2并经其加热,同时可避免从上部吹出未加热的冷风,从一定程 度上也避免了空气在机箱l内部循环,从而进一步提高空调扇的制热效率。如图1、 3所示,停止加热后,发热体支架4在驱动电机2的输出轴21 带动下向上翻转,当发热体支架4旋转至水平位置,而垂直固定在其上的挡风板5旋转至垂直于机箱底面位置时,挡风板5触动上限微动开关9,上限微动 开关9发出信号经智能控制系统处理,关闭驱动电机2,即发热体支架4停止 转动,停在水平位置。该状态一直保持到下次需要加热前。当非加热状态时,如果发热体支架4偏离了上限位置向下限位置转动时, 上限微动开关9可感应该位置信号,并将该位置信号传递给所述智能控制系 统,所述智能控制系统则发出启动所述驱动电机2的信号将所述发热体支架4 重新旋转至上限位置。为了使上述结构更稳定,进一步的方案是,如图5所示,在发热体支架4 与机箱1之间设置辅助定位装置12,所述空调扇处于非加热或加热的两个状 态时,所述辅助定位装置12可将所述发热体支架4分别辅助定位在上限或下 限两个位置,即发热体支架4处于水平方向和垂直于机箱底壁时的两个位置。 该辅助定位结构可减少所述驱动电机输出轴21的磨损,使发热体驱动机构的 结构更稳定。
权利要求1.空调扇发热体的驱动机构,包括机箱、安装在所述机箱内的驱动电机和发热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安装在所述机箱内的发热体支架,所述发热体上或所述发热体之间分布有空气可以流通过的孔或槽,所述发热体固定在所述发热体支架上;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发热体支架的旋转轴传动连接并可以通过所述发热体支架的旋转轴驱动所述发热体支架翻转。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空调扇发热体的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位于所 述发热体支架翻转的两个上下限位置,设置有上限和下限微动开关,所述微动 开关电连接所述空调扇的智能控制系统并可以感应所述发热体支架的位置信号 进而可以通过所述驱动电机控制所述发热体支架上下翻转的上下限位置。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扇发热体的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 发热体支架上设置有可以触动所述微动开关的触动臂。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扇发热体的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发 热体支架上垂直固连有挡风板,其中所述挡风板可以触动所述微动开关。
5.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扇发热体的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设置在所述机箱上的出风口及位于所述出风口前部的风机;在所述空调扇非加 热状态下,所述发热体支架离开所述出风口前部的出风通道。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扇发热体的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 空调扇非加热状态下,所述发热体支架平面至少处于水平状态并位于所述出风 口与所述风机之间空间的上部,形成对所述出风通道的挡泄露风装置。
7.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扇发热体的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设置在所述机箱上的出风口及位于所述出风口前部的风机;在所述空调扇加热 状态下,所述挡风板处于水平方向并位于所述出风口与所述风机之间空间的上 部,形成对所述出风通道的挡泄露风装置,而所述发热体支架挡在所述出风口 与所述风机之间的出风通道中。
8. 根据权利要求l、 2、 3、 4、 5、 6或7所述的空调扇发热体的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体是板状PTC发热元件,其中,所述板状PTC发热元件 中均匀分布有通流孔或通流槽。
9. 根据权利要求l、 2、 3、 4、 5、 6或7所述的空调扇发热体的驱动机构,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转动连接件,所述发热体支架的旋转轴通过所述转动连接 件与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传动连接。
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调扇发热体的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 括辅助定位装置,所述空调扇处于非加热或加热的两个状态时,所述辅助定位 装置可将所述发热体支架分别辅助定位在上限或下限两个位置。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空调扇发热体的驱动机构,包括机箱、安装在所述机箱内的驱动电机和发热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安装在所述机箱内的发热体支架,所述发热体上分布有空气可以流通过的孔或槽,所述发热体固定在所述发热体支架上;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发热体支架的旋转轴传动连接并可以通过所述发热体支架的旋转轴驱动所述发热体支架翻转。通过驱动电机带动发热体支架及固定在其上的发热体翻转,根据是否加热的需求将发热体旋转至空调扇的加热状态和非加热状态位置,使空调扇操作简便,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稳定,可适用于各种空调扇中发热体的驱动机构。
文档编号F24H9/18GK201166456SQ20082004377
公开日2008年12月17日 申请日期2008年2月2日 优先权日2008年2月2日
发明者吴培胜, 陆社本 申请人:佛山市富士宝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