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环形风道隔断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冷机,特别涉及一种环冷机的环形风道隔断。
背景技术:
环冷机一般采用风冷方式对环冷机台车的物料进行冷却,但在环冷机台车的装料 区和卸料区不需要进行冷却,此区域被称为非冷却区。为了保证冷风不会在非冷却区发生 漏风等现象,需要对环形风道端部进行密封。环冷机双层台车,一般设置环形风道,通过环形风道的冷风对环冷机台车的物料 进行冷却。为了保证冷却区的冷却效果,防止冷风的泄漏,对于环形风道的密封就显得格外
重要。 现有保证风道密封较好的方式是采用液密封的方式,通过安装环形液槽和与液槽 配合的门型密封装置实现对环形风道的密封。在冷却区的液槽底部位置开设多个便于冷风 通过的通孔,冷风通过所述通孔和与门型密封装置相联通的风道管进入台车,从而冷却台 车中的物料。环形风道的整个冷却区范围都是相通的,在某些情况下,可能需要设置中间隔断。 例如如果需要高温烟气和常温空气分别单独使用,那么在高温烟气区与常温区之间就需要 设置隔断。通常情况下,高温烟气冷却区与常温空气冷却区的风压也是不同的,也需要设置 隔断。因此,如何满足环冷机的环形风道中的隔断要求,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 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环形风道隔断,用于保证环冷机的环形风道中的隔断需 求。本发明提供一种环形风道隔断,所述环形风道隔断包括设置在环形液槽底部的至 少一组隔断组件;每组隔断组件包括固定设置在环形液槽底部的间距按预定距离设置的至 少2个隔断组件;所述预定距离大于门型密封装置盖板上的台车进风口的长度;所述隔断组件包括固定设置在环形液槽底部的密封主体,与所述密封主体相安装 的密封件;所述密封主体位于门型密封装置的门型风道内、外环板之间;所述密封件安装在所述密封主体端面上,所述门型密封装置运动时,所述密封件 与门型密封装置的盖板、门型风道内、外环板均相接触且有相对运动。优选地,所述密封件在位于与门型密封装置盖板相接触侧和与所述门型风道内、 外环板相接触侧之间为一整体。优选地,所述密封件在位于与门型密封装置盖板相接触侧,以及与所述门型风道 内、外环板相接触侧之间相分离。
优选地,所述密封件与所述密封主体相安装侧具有凹槽,所述凹槽面尺寸小于所 述密封主体端面尺寸。优选地,所述密封件和所述密封主体之间通过机械方式固定安装。优选地,所述密封件采用弹性密封材料制成。 优选地,所述密封主体采用防腐材料制成。优选地,所述密封件安装在所述密封主体相对门型密封装置运动方向的端面后 侧。由于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环形风道隔断包括至少一组隔断组件,而且每组隔断组件 包括固定设置在环形液槽底部的间距按预定距离设置的至少2个隔断组件。并且预定距离 大于门型密封装置的盖板上的台车进风口的长度,可以保证环冷机中的环形风道的隔断要 求。具体每个隔断组件的密封主体位于门型密封装置的门型风道内环板和门型风道外环板 之间,当门型密封装置运动到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位置具体为所述门型密封装置的盖板 上的台车进风口完全处在环形风道隔断中的第一隔断组件和第二隔断组件之间)两个隔 断组件上的密封主体端面的密封件均与门型密封装置的盖板、门型风道内环板和门型风道 外环板相接触且有相对运动,可以保证密封主体上密封件的各个接触侧没有窜风现象或仅 有少量窜风现象。当门型密封装置运动到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二位置具体为所述门型密封装置的 盖板上的台车进风口处在环形风道隔断中的第一隔断组件位置,并跨在第一隔断组件两 边)安装在第一隔断组件上的密封主体端面的密封件与门型风道内环板和门型风道外环 板相接触且有相对运动,但与门型密封装置的盖板上的台车进风口无接触,第一隔断组件 的两边在门型密封装置的盖板上的台车进风口处相连通,不起隔断风道的作用;于此同时, 安装在第二隔断组件上的密封主体端面的密封件与门型密封装置的盖板、门型风道内环板 和门型风道外环板均相接触且有相对运动,可以保证密封主体上密封件的各个接触侧没有 窜风现象或仅有少量窜风现象。同样的,当门型密封装置运动到第三位置时,(第三位置具体为所述门型密封装置 的盖板上的台车进风口处在环形风道隔断中的第二隔断组件位置,并跨在第二隔断组件两 边)安装在第二隔断组件上的密封主体端面的密封件与门型风道内环板和门型风道外环 板相接触且有相对运动,但与门型密封装置的盖板上的台车进风口处无接触,第二隔断组 件的两边在门型密封的盖板的台车进风口处相连通,不起隔断风道的作用;于此同时,安装 在第一隔断组件上的密封主体端面的密封件与门型密封装置的盖板、门型风道内环板和门 型风道外环板均相接触且有相对运动,可以保证密封主体上密封件的各个接触侧没有窜风 现象或仅有少量窜风现象。因此,在环形风道内,环形液槽底部按预定距离设置的一组至少2个隔断组件中, 任何时刻都有至少一个隔断组件对环形风道起隔断作用。在环形风道的冷却区与非冷却区使用此风道隔断时,环形风道中仅有少量或没有 冷风从所述环形风道隔断与门型风道内环板和门型风道外环板之间的空间流入到非冷却 区。或者,在环形风道的高压气流区与低压气流区使用此风道隔断时,环形风道中仅有少量 或没有高压气流从所述环形风道隔断与门型风道内环板和门型风道外环板之间的空间流 入到低压区。或者,在环形风道的高温气流区与低温气流区使用此风道隔断时,其风道隔断两边有温差的气流不会相互窜通,影响温度变化。因此,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环形风道隔断能 够实现环形风道中的隔断需求。
图1是本发明所述环形风道隔断第一实施例俯视图;图2是图1所示A-A向剖视图;图3是图1所示B-B向剖视图; 图4是图2所示C-C向剖视图;图5是本发明所述环形风道隔断第二实施例俯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本发明提供一种所述环形风道隔断,用于满足环冷机中的环形风道的隔断要求。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 施方式对本发明所述环形风道隔断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参见图1至图4,图1是本发明所述环形风道隔断第一实施例俯视图;图2是图1 所示A-A向剖视图;图3是图1所示B-B向剖视图;图4是图2所示C-C向剖视图。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所述环形风道隔断包括在需要设置隔断的环形液槽底部的至 少一组隔断组件。每组隔断组件包括固定设置在环形液槽底部的间距按预定距离设置的至少2个 隔断组件。为了保证环冷机中的环形风道的隔断要求,所述预定距离需要大于门型密封盖 板上的台车进风口的长度。所述隔断组件包括固定设置在环形液槽底部的密封主体11,与所述密封主体相安 装的密封件12。所述密封主体11位于门型密封装置的门型风道内环板31和门型风道外环板32 之间。所述密封件12安装在所述密封主体11的端面上,所述门型密封装置运动时,所述 密封件12与门型密封装置的盖板33、门型风道内环板31和门型风道外环板32均相接触, 且具有相对运动。所述密封件12可以为一整体,所述密封件12位于与门型密封装置盖板相接触侧, 以及与门型风道内环板31和门型风道外环板32相接触侧横截面可以为一整体的四边形形 状。所述密封件12与所述密封主体11相安装侧可以开设一凹槽,使得所述凹槽面尺 寸小于所述密封主体端面尺寸,即所述密封件12位于与门型密封装置的盖板33相接触侧, 以及与门型风道内环板31和门型风道外环板32相接触侧横截面可以为一整体的门型形 状。密封件12和密封主体11之间可以通过螺栓、螺钉等机械方式固定安装在一起。为了保证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环形风道隔断的隔断效果,使门型密封装置与所述环 形风道隔断之间相对运动的顺利实现,密封件12可以采用橡胶等弹性密封材料制成。为了防止固定在环形液槽底部的密封主体11的使用寿命,防止被环形液槽液体腐蚀,可以采用防腐材料制成。由于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环形风道隔断包括至少一组隔断组件,而且每组隔断组件 包括设置在环形液槽底部的间距按预定距离设置的至少2个隔断组件。并且预定距离大于 门型密封装置的盖板33上的台车进风口的长度,可以保证环冷机中的环形风道的隔断要 求。具体每个隔断组件的密封主体11位于门型密封装置的门型风道内环板31和门型风道 外环板32之间,当门型密封装置运动到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位置具体为所述门型密封 装置的盖板33上的台车进风口完全处在环形风道隔断中的第一隔断组件和第二隔断组件 之间)两个隔断组件上的密封主体11端面的密封件12与门型密封装置的盖板33、门型风 道内环板31和门型风道外环板32均相接触且有相对运动,可以保证密封主体11上密封件 的各个接触侧没有窜风现象或仅有少量窜风现象。当门型密封装置运动到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二位置具体为所述门型密封装置的 盖板33上的台车进风口处在环形风道隔断中的第一隔断组件位置,并跨在第一隔断组件 两边)安装在第一隔断组件上的密封主体端面的密封件与门型风道内环板和门型风道外 环板相接触且有相对运动,但与门型密封装置的盖板33上的台车进风口处无接触,第一隔 断组件的两边在门型密封装置的盖板33上的台车进风口处相连通,不起隔断风道的作用; 于此同时,安装在第二隔断组件上的密封主体端面的密封件与门型密封装置的盖板33、门 型风道内环板31和 门型风道外环板32均相接触且有相对运动,可以保证密封主体11上密 封件12的各个接触侧没有窜风现象或仅有少量窜风现象。同样的,当门型密封装置运动到第三位置时,(第三位置具体为所述门型密封装置 的盖板上的台车进风口处在环形风道隔断中的第二隔断组件位置,并跨在第二隔断组件两 边)安装在第二隔断组件上的密封主体11端面的密封件12与门型风道内环板31和门型 风道外环板32相接触且有相对运动,但与门型密封装置的盖板33上的台车进风口处无接 触,第二隔断组件的两边在门型密封的盖板33的台车进风口处相连通,不起隔断风道的作 用;于此同时,安装在第一隔断组件上的密封主体11端面的密封件12与门型密封装置的盖 板33、门型风道内环板31和门型风道外环板32均相接触且有相对运动,可以保证密封主体 11上密封件12的各个接触侧没有窜风现象或仅有少量窜风现象。因此,在环形风道内,环形液槽底部按预定距离设置的一组至少2个隔断组件中 任何时刻都有至少一个隔断组件对环形风道起隔断作用。环形风道中仅有少量或没有冷风从所述环形风道隔断与门型风道内环板31和门 型风道外环板32之间的空间流入到非冷却区。或者,在环形风道的高压气流区与低压气流 区使用此风道隔断时,环形风道中仅有少量或没有高压气流从所述环形风道隔断与门型风 道内环板31和门型风道外环板32之间的空间流入到低压区。或者,在环形风道的高温气 流区与低温气流区使用此风道隔断时,其风道隔断两边有温差的气流不会相互窜通,影响 温度变化。因此,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环形风道隔断能够实现环形风道中的隔断需求。参见图5,该图是本发明本发明所述环形风道隔断第二实施例主视图。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所述环形风道隔断,相对第一实施例的区别在于,每个隔断组 件的密封件12在位于与门型密封装置的盖板33相接触侧,以及与所述门型风道内环板31、 外环板32相接触侧之间为相互切开的分离状态。所述密封件12在位于与门型密封装置的盖板33相接触侧的部分为第一密封组件122。所述密封件12在位于与所述门型风道内环板31、外环板32相接触侧的部分为第二密 封组件121。由于第一密封组件122、第二密封组件121具有相互切开的分离部分,可以更好地 保证所述环形风道隔断与门型密封装置的盖板33,以及与所述门型风道内环板31、外环板 32之间的相对运动和隔断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所述环形风道隔断的优选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发明保护 范围的限定。任何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 含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一种环形风道隔断,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风道隔断包括设置在环形液槽底部的至少一组隔断组件;每组隔断组件包括固定设置在环形液槽底部的间距按预定距离设置的至少2个隔断组件;所述预定距离大于门型密封装置盖板上的台车进风口的长度;所述隔断组件包括固定设置在环形液槽底部的密封主体,与所述密封主体相安装的密封件;所述密封主体位于门型密封装置的门型风道内、外环板之间;所述密封件安装在所述密封主体端面上,所述门型密封装置运动时,所述密封件与门型密封装置的盖板、门型风道内、外环板均相接触且有相对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形风道隔断,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件在位于与门型密封 装置盖板相接触侧和与所述门型风道内、外环板相接触侧之间为一整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形风道隔断,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件在位于与门型密封 装置盖板相接触侧,以及与所述门型风道内、外环板相接触侧之间相分离。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环形风道隔断,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件与所述密封 主体相安装侧具有凹槽,所述凹槽面尺寸小于所述密封主体端面尺寸。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环形风道隔断,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件和所述密封主体之 间通过机械方式固定安装。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环形风道隔断,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件采用弹性密封材料 制成。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环形风道隔断,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主体采用防腐材料制成。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环形风道隔断,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件安装在所述密封主 体相对门型密封装置运动方向的端面后侧。
全文摘要
一种环形风道隔断包括设置在环形液槽底部的至少一组隔断组件;每组隔断组件包括固定设置在环形液槽底部上间距按预定距离设置的至少2个隔断组件;所述预定距离大于环形风道门型密封盖板上的台车进风口的长度;所述隔断组件包括设置在环形液槽底部的密封主体,与所述密封主体相安装的密封件;所述密封主体位于门型密封装置的门型风道内、外环板之间;所述密封件安装在所述密封主体端面上,所述门型密封装置运动时,所述密封件与门型密封装置的盖板、门型风道内、外环板均相接触且有相对运动。本发明提供一种环形风道隔断,用于保证环冷机的环形风道中的隔断需求。
文档编号F27D15/02GK101886879SQ20091013756
公开日2010年11月17日 申请日期2009年5月14日 优先权日2009年5月14日
发明者程航, 高德亮 申请人:中冶长天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