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加热锅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755510阅读:24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微波加热锅炉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水暖设备,通过电转换成微波进行加热,特别涉及一种微波
加热锅炉。
技术背景 目前,绝大部分水暖锅炉都是利用燃煤加热或燃油、燃气加热,并通过加热金属容 器的方式实现热交换。这种传统方式制造成本高,结构复杂,体积庞大,热效率转换低,而 且易在金属表面结水垢,造成维护成本高,使用寿命短,加热过程中容易产生对大气层的污 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热效率、加热速度快、不结水垢、无污染、低成本 的新型加热锅炉。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是微波锅炉由电源电路,微波磁控管波导轨系统,进水管、 出水管、受热胆和电动机上装有主动齿轮与转子箱下部装有的从动齿圈,定子架及外壳组 成。电动机带动转子箱进行360度正反向换位,改变其加热角度,转子箱上安装有微波磁控 管波导轨系统,连接护线管在滑线支架的配合下完成正反向转动。进水管、出水管连接的受 热胆,连接上下防漏帽与定子架及固定支架上面安装的电动机和拖线滑架、外壳、外壳、控 制面板所组成的固定部分不动。外壳内装有拖线滑架以及护线管。在进水管和出水管处, 安装有温度传感器,配合电脑完成自动控温。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在高频微波的作用下水分子运 动摩擦产生热量,变换其角度增加热交换率,能快速提高热量,改变了传统锅炉能量转换方 式。微波加热过程属内加热方式,不需要其它部件的热传导,避免了外加热方式受热后所产 生结垢的难题。同时具有安装简单、方便、节能、清洁环保、安全等优点。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气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1实施说明本实用新型结构原理如下 由转子箱1下面安装从动齿圈9,转子箱1内安装磁控管波导轨系统IO,和装有高 压倍压系统8组成一体,连护线管6 —端,护线管6另一端与控制面板7连接,在拖线滑架 18的配合下由电动机17,通过主动齿轮16拖动从动齿圈9完成360度正反向转动;再由进 水管2连受热胆12连出水管14,连定子架4上面装有上下防漏帽3、13,连固定座架15上 面安装电动机17,与外壳11内装有拖线滑动支架18及装有控制面板7组成一体固定不动。在进水管2处,装有温度传感器,配合电脑完成自动控温。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利用微波炉磁控产生245MHz的高频电磁波,在高频电 磁场的作用下,水介质的极性分子由原来的无序分布状态转为依电性排列取向,这些取向 按电磁场的频率连续不断变化。变化过程造成水分子以2450MHz的频率进行运动相互摩擦 而产生的热量,使水温迅速升高,因而变换微波导轨的角度将使其更充分快速的提高热量 转换。微波加热锅炉即时有所损坏,也不会导致使用者有触电的危险,从而真正达到水电分 离的目的,这就是其安全性高的原因所在。另外微波加热属于内部加热方式。电磁波能直 接作用于水分子,所以介质自身能从内外部同时受热,不需要其它部件的热传导。这样就避 免了外部加热方式中存在的受热后结垢等问题的出现。可以说微波加热采暖锅炉是21世 纪新型的采暖锅炉产品,具有环保、节能、安全方便等性能。它的推广使用,将会使冬季采暖 升华到一个崭新的境界,也将会在供热领域里掀起一场革命,同时会产生极大的经济效益 和社会效益。
权利要求微波加热锅炉,由电源电路、微波磁控管波导轨系统、进水管、出水管、受热胆、固定支架与电动机上装有主动齿轮与转子箱下部装有的从动齿圈,定子架及固定支架、护线管、拖线滑架、外壳、控制面板组成,其特征在于由转子箱(1)下面安装从动齿圈(9),转子箱内安装磁控管波导轨系统(10)和装有高压倍压系统(8)组成一体,连接护线管(6)一端,护线管的另一端与控制面板(7)连接,在拖线滑架(18)的配合下由电动机(17),通过主齿轮(16),拖动从动齿圈(9),使转子箱完成正反向转动。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微波加热锅炉,其特征在于外壳(11)内装有拖线滑架(18) 及护线管(6)。
3.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微波加热锅炉,其特征在于在进水管(2)和出水管(14)处, 安装有温度传感器,配合电脑完成自动控温。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微波加热锅炉的设计和制造技术,微波加热锅炉由电源电路、微波磁控管及波导轨系统,进水管、出水管、受热胆和电动机上装有主动齿轮与转子箱下部装有的从动齿盘,定子架及外壳组成。电动机带动转子箱进行360度正反向换位,改变其加热角度。在高频微波的作用下水分子运动摩擦产生热量,变换其角度增加热交换率,能快速提高热量。从而改变了传统锅炉能量转换方式,其加热过程,属内加热方式,不需要其它部件的热传导,避免了外加热方式受热后所产生结垢的难题。同时具有安装简单、方便、节能、清洁环保、安全等优点。
文档编号F24H1/18GK201535567SQ20092001384
公开日2010年7月28日 申请日期2009年5月17日 优先权日2009年5月17日
发明者林均安 申请人:林均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