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高效油烟净化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空气净化装置,特别是含有大量油烟的空气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在食品加工厂、食堂、家庭厨房里,操作时要产生大量的油烟。它对周 围的空气和环境造成较为严重的污染。多年来,人们生产了大量的用于各种 场合的油烟净化器,大都起到了不同程度的净化空气的作用。但是,现用的
油烟净化装置一般大型的结构较为复杂,家庭用的净化效果不太理想;特别 是不便于清洗。因此,需要提出一种结构更为合理,油烟净化率高,特别方 便清洗的油烟净化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出一种高效油烟净化 器,该净化器,结构新颖完善,安装方便,效果好,好清洗。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高效油烟净化器,设 有筒形外壳、电机、过滤网,其特征在于电机设置在外壳内,电机的动 力轴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一个叶轮,即上叶轮和下叶轮,在上叶轮下面设有 一个上过滤网,在下叶轮的下面设有一个下过滤网,所述外壳的两端为开口, 外壳上设有数个透孔,外壳内壁上设有一个中心开口向上的漏斗形导气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完善和实施的补充方案是
在所述下过滤网的下方还设有一个漏斗形底过滤网,并在该过滤网的中 间下方设有一个方便取下的接油碗,可将滤网上的积油集中。
在所述下过滤网和底过滤网之间设有一个底叶轮,便于油烟均匀上升。 所述底叶轮通过一个减速器与所述电机的动力轴传动连接。所述过滤网为多个单层滤网构成。
所述外壳外部正对底叶轮的部位设有一个通向外壳内的空气清新剂喷 射器。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过滤网向下整体安装在灶具炉口上方的箱体内。可 以根据灶具炉口的大小和多少,安装不同的数量。由于设置多层过滤网,而
且每个过滤网为多个单层滤网构成,所以过滤效果好;烟气只在外壳内通过, 所以箱体内外干净,清洗时只要把本实用新型的净化器取下,或只把底过滤 网取下清洗即可。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新颖、净化效率高、清洗十分方便的 优点。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2是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高效油 烟净化器,设有筒形外壳1、电机2、过滤网,电机设置在外壳内,电机 的动力轴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一个叶轮,即上叶轮2.1和下叶轮2.2,在上叶
轮下面设有一个上过滤网3.1,在下叶轮的下面设有一个下过滤网3.2,所述 外壳的两端为开口,外壳上设有数个透孔1.1,外壳内壁上设有一个中心开 口向上的漏斗形导气板8。在所述下过滤网的下方还设有一个漏斗形底过滤 网3J,并在该过滤网的中间下方设有一个方便取下的接油碗3。在所述下过 滤网和底过滤网之间设有一个底叶轮2.3。所述底叶轮通过一个减速器4与 所述电机的动力轴传动连接。所述过滤网为多个单层滤网构成。所述外壳外 部正对底叶轮的部位设有一个通向外壳内的空气清新剂喷射器7。使用时将 本实用新型的整体6安装在一个箱体5内,然后安装在炉灶的上方即可。 本实施例经试用效果非常好。
权利要求1、一种高效油烟净化器,设有筒形外壳(1)、电机(2)、过滤网,其特征在于电机设置在外壳内,电机的动力轴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一个叶轮,即上叶轮(2.1)和下叶轮(2.2),在上叶轮下面设有一个上过滤网(3.1),在下叶轮的下面设有一个下过滤网(3.2),所述外壳的两端为开口,外壳上设有数个透孔(1.1),外壳内壁上设有一个中心开口向上的漏斗形导气板(8)。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净化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下过滤网的下 方还设有一个漏斗形底过滤网(3.3),并在该过滤网的中间下方设有一个方 便取下的接油碗(3)。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净化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下过滤网和底 过滤网之间设有一个底叶轮(2.3)。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叶轮通过一个 减速器(4)与所述电机的动力轴传动连接。
5、 根据权利要求l、 2、 3、 4中之一所述的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 过滤网为多个单层滤网构成。
6、 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外部正 对底叶轮的部位设有一个通向外壳内的空气清新剂喷射器(7)。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效油烟净化器,设有筒形外壳、电机、过滤网,其特征在于电机设置在外壳内,电机的动力轴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一个叶轮,即上叶轮和下叶轮,在上叶轮下面设有一个上过滤网,在下叶轮的下面设有一个下过滤网,所述外壳的两端为开口,外壳上设有数个透孔,外壳内壁上设有一个中心开口向上的漏斗形导气板。在所述下过滤网的下方还设有一个漏斗形底过滤网,并在该过滤网的中间下方设有一个方便取下的接油碗。在所述下过滤网和底过滤网之间设有一个底叶轮。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各种产生油烟的环境净化空气,结构新颖,效果好,方便清洗。
文档编号F24C15/20GK201401851SQ20092014492
公开日2010年2月10日 申请日期2009年3月5日 优先权日2009年3月5日
发明者李兴龙 申请人:李兴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