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太阳能真空管管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98410阅读:26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太阳能真空管管对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太阳能真空管管对,属太阳能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能源问题现已成为当今社会的热点问题,太阳能作为一种清洁的可再生新能源在 解决能源问题方面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太阳能真空集热管技术,是人类利用太阳能资源 的一个成功范例,以真空集热管为核心的太阳能热水器得到了广泛应用,节能减排成效极 为显著。现有技术中,中国专利文献CN201011473Y公开了一种双U型管承压式集热器,包 括集热块、真空集热管和U型内管,所述集热块包括保温层、壳体、U型管接头、进液管接头 和出液管接头、固定杆以及真空集热管密封塞;所述U型管接头、进液管接头和出液管接头 固定于固定杆,U型内管插入真空集热管内,所述进液管接头、U型管接头和出液管接头依 次有序地与U型内管密封连接。该技术中,各太阳能真空集热管之间为平行设置,各U形金属导热管连接部之间 的夹角为零度,这样当太阳处于一定位置时,沿太阳光的照射方向前一个真空集热管会遮 挡后一个真空集热管的入射光线,从而影响了太阳能真空集热管的整体集热效率。另外,上述各U形金属导热管连接部之间的夹角为零度的太阳能真空集热管在用 于多风沙的环境中时,由于各太阳能真空集热管大多与地面呈一定角度或者垂直于地面设 置,这样太阳能真空管暴露于空气中的面积很大,很容易受到砂石的破坏,造成所述真空管 损坏进而影响到整个集热系统。

实用新型内容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中采用多个真空集热管 的太阳能真空集热器在实际应用中真空集热管之间出现挡光的现象,进而提供一种在实际 应用中不会出现挡光现象,集热效率高的太阳能真空管管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中太阳能真空管容易受到砂石 的破坏,造成所述真空管损坏进而影响到整个集热系统的现象,进而提供一种在实际应用 中不容易遭受砂石破坏的太阳能真空管管对。为此,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太阳能真空集热管管对,包括两端设置开口的保温 盒,在所述保温盒内部设有隔热层,所述隔热层内设有介质进管和介质出管;还包括分别贯 穿所述两端开口的第一 U形金属导热管和第二 U形金属导热管,所述第一 U形金属导热管 的介质进口与所述介质进管连接,所述第二 U形金属导热管的介质出口与所述介质出管连 接;在所述第一 U形金属导热管和第二 U形金属导热管外分别套装设置有真空集热管。所述第一 U形金属导热管的介质出口和所述第二 U形金属导热管的介质进口相连 接,且所述第一 U形金属导热管和所述第二 U形金属导热管连接部之间的夹角大于40°。所述夹角为180°。[0011]在所述真空集热管的外壁与所述保温盒的开口侧壁之间设置有隔热垫。所述第一 U形金属导热管和第二 U形金属导热管相对于所述保温盒的中分面呈对 称设置。所述保温盒底面朝向所述真空管方向延伸设置有两个固定卡槽。所述每个固定卡槽的长度为所述真空管长度的1/3 2/3。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在实际应用中,由于本实用新型太阳能真空管管对的所述第一 U形金属导热 管和所述第二 U形金属导热管连接部之间的夹角大于40°,在不同的应用环境选择不同的 设置,这样就有效地避免了所述第一 U形金属导热管和第二 U形金属导热管外设置的真空 集热管间的挡光现象。此外,设置太阳能真空管管对的所述第一和第二 U形金属导热管连接部之间的夹 角大于40°,优选地设置夹角为180°,这样增加了系统的结构稳定性,对于自然条件恶 劣、风沙很大的地区,这种结构无疑会降低在使用过程中真空管的损坏率;同时,U形金属 导热管平铺连接可以使真空管的更换变得十分的简单;此外,当两个太阳能真空管内部U形金属导热管之间的夹角α为180°时,可根据 当地维度和风沙情况调节每个真空管组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β,β小于90°,使每个真空 管组在保证结构稳定性的前提下达到最大的吸热量。在多风砂的应用环境中,这样就有效 地避免了真空管遭受砂石破坏。(2)本实用新型太阳能真空集热管管对,所述保温盒底面朝向所述真空管方向延 伸设置有两个固定卡槽,对真空管进行固定。因此,与现有技术中的集热器相比,本实用新 型太阳能真空集热管管对的所述真空集热管更加牢靠,实际应用中经久耐用。

图1为本实用新型太阳能真空集热管管对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太阳能真空集热器管管对的剖面结构放大示意图。图中附图标记表示为1-真空集热管,2-第一 U形金属导热管,3-第二 U形金属 导热管,4-保温盒,5-隔热垫,6-隔热层,7-介质进管,8-介质出管,9-固定卡槽,10-中分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太阳能真空集热管管对,包括两端设置开口的保温盒4, 在所述保温盒4内部设有隔热层6,所述隔热层6内设有介质进管7和介质出管8。第一 U 形金属导热管2和第二 U形金属导热管3分别贯穿所述保温盒4的两端开口,在所述第一 U形金属导热管2和第二 U形金属导热管3外分别套装设置有真空集热管1。所述真空集热管1采用现有技术中的玻璃真空管,由玻璃内管、太阳光选择性吸 收涂层、真空夹层、玻璃外管组成。所述太阳选择性性吸收涂料通过真空沉积、溅射技术、电 化学处理等工艺均勻地涂在玻璃内管的外表面,用来吸收太阳辐射能。涂有选择性涂层的 玻璃内管封入玻璃外管内,然后将内外玻璃管之间抽成真空,以减少由于空气对流和传导 而引起的热损失。[0025]从图2可以清楚地看到,所述第一 U形金属导热管2的介质进口与所述载热介质 进管7连接,所述第二 U形金属导热管3的介质出口与所述载热介质出管8连接,所述第一 U形金属导热管2的介质出口和所述第二 U形金属导热管3的介质进口相连接。作为优选 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 U形金属导热管2和第二 U形金属导热管3相对于所述保温盒的中 分面10呈对称设置。所述第一 U形金属导热管2和所述第二 U形金属导热管3连接部之 间的夹角为180°。在所述真空集热管1的外壁与所述保温盒4的开口侧壁之间设置有隔 热垫5。作为可以变换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 U形金属导热管2和所述第二 U形金属导热 管3连接部之间的夹角可以选择40°到180°之间的任意数值,可以根据不同的应用环境 选择不同的设置。这样设置的目的在于,其一是避免所述第一 U形金属导热管2和第二 U 形金属导热管3外设置的真空集热管1之间出现挡光现象;其二是在多风砂的应用环境中, 这样就有效地避免了真空管遭受砂石破坏。所述第一 U形金属导热管2和第二 U形金属导热管3相对于所述保温盒4的中分 面呈对称设置。所述保温盒4底面延伸设置有朝向所述真空管方向的两个固定卡槽9,所述 固定卡槽9对所述真空管进行固定。作为可以变换的实施方式,所述每个固定卡槽9的长 度为所述真空集热管1长度的1/3 2/3之间的任意长度。在所述保温盒4底面延伸设置有朝向所述真空管方向的两个固定卡槽9,目的在 于使本实用新型太阳能真空集热管管对的所述真空集热管1更加牢靠。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 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 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 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中。
权利要求1.一种太阳能真空管管对,包括两端设置开口的保温盒,在所述保温盒内部设有隔热层,所述隔热层内设有介质 进管和介质出管;还包括分别贯穿所述两端开口的第一 U形金属导热管和第二 U形金属导热管,所述第 一 U形金属导热管的介质进口与所述介质进管连接,所述第二 U形金属导热管的介质出口 与所述介质出管连接;在所述第一 U形金属导热管和第二 U形金属导热管外分别套装设置有真空集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 U形金属导热管的介质出口和所述第二 U形金属导热管的介质进口相连接, 且所述第一 U形金属导热管和所述第二 U形金属导热管连接部之间的夹角大于4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真空管管对,其特征在于所述夹角为180°。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太阳能真空管管对,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真空集热管的 外壁与所述保温盒的开口侧壁之间设置有隔热垫。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太阳能真空管管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U形金属导 热管和第二 U形金属导热管相对于所述保温盒的中分面呈对称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太阳能真空管管对,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盒底面朝向所述 真空管方向延伸设置有两个固定卡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太阳能真空管管对,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固定卡槽的长度 为所述真空管长度的1/3 2/3。
专利摘要一种太阳能真空集热管管对,包括保温盒、介质进管和介质出管、第一U形金属导热管和第二U形金属导热管及其外套装设置的真空集热管。所述第一U形金属导热管和所述第二U形金属导热管连接部之间的夹角大于40°,有效地避免了所述第一U形金属导热管和第二U形金属导热管外设置的真空集热管间的挡光现象,应用在多风砂的环境中,可以有效避免真空管遭受砂石破坏。在所述保温盒底面延伸设置两个固定卡槽,对所述真空管进行固定,使得所述真空集热管更加牢靠,实际应用中经久耐用。
文档编号F24J2/46GK201909479SQ20102070123
公开日2011年7月27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31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31日
发明者卓卫民, 卓宇轩, 左丽, 张亮, 熊一峰, 袁儒正, 高科, 魏稳 申请人:卓卫民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