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站智能通风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606070阅读:18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基站智能通风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控制技术,特别涉及基站的智能通风系统。
背景技术
节能与环保是当今中国乃至世界的一个热门话题,“2007中国国际能源论坛”于 2007年11月1日在北京召开,此次论坛的主题是“节能、环保与可再生能源”,并提出了提高能源效率、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的先进技术与管理方法,同时,也说明了 “节能与环保”迫在眉睫。对于节能来说,目前电力能源短缺现象日益突出,节能降耗已经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特别是通信基站的节能降耗已成为众多节能项目中重中之重——我国的通信网络中仅基站用空调,每年的耗电量就达70亿度,整个通信行业耗电达到200亿度以上, 在移动、电信、联通网络当中,基站设备的能源消耗占到了 90%,其他的包括核心网和网管占了不到10%,所以基站的节能问题成为大家关注的重点,2007年中国仅GSM基站耗电量就接近32亿千瓦时,基站电费接近20亿元,据初步统计,中国联通网络运行年电费支出初步统计约45亿元,其中外围基站能耗占据70%,约32亿元,而其中,基站的空调设备用电就占据基站用电总量的41. 2% 65%,年支出在16亿 20亿元,从如此之大的数字就可看出,节能尤其是节电在移动、电信、联通势在必行。所以基站空调的节能问题成为大家关注的重点。根据资料统计显示,2001年138个基站电费支出为212万元人民币,2002年238 个基站电费支出超过580万元人民币,平均每个基站的电费支出增加了 58%,2007年中国仅GSM基站耗电量接近32亿千瓦时,基站电费接近20亿元,这还不包括空调、变电、传输等能耗,按照1千克标准煤发出3度电计算,全国GSM基站每年需要耗费105万吨煤。根据资料统计分析,平均每个基站空调的电费支出约占整个基站电费支出的52%左右,空调成为基站机房中的主要用电设备。目前基站空调大多被设置为制冷18°C,或者是自动M°C,而且部分地区是全年开启,浪费的现象较为严重,而根据电子设备运行的相关规范规定,一般基站温度保持10-35°C,湿度10% -90%,基站空调可与其它的散热系统配合起来使用,其节能的空间很大,且在我国绝大多数地区,很多时间段内的自然常温就能满足电子设备正常运行的温度要求,或者仅需一台空调间歇工作就能满足这些电子设备正常运行的温度要求。随着电信运营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电信运营业务收入增长缓慢,开源节流成为提高经营收益的有效办法,各大运营商一方面要通过挖掘网络潜力、发展新业务来增加业务收入,另一方面要想尽一切办法减少运营支出,特别是降低电费支出,而现在大多数基站安装的是家用空调,家用空调的使用对象是人而不是电子设备,只能通过强制制冷方式对湿度进行有效控制,这并非最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为了解决现在基站采用家用空调强制制冷导致电力浪费严重的缺点,提供一种基站智能通风系统。本实用新型解决所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基站智能通风系统,包括空调,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两个节能窗、环境监测模块及控制模块,所述至少两个节能窗与控制模块连接,空调与控制模块连接,环境监测模块与控制模块连接。具体的,所述环境监测模块包括室内温湿度传感器、节能窗状态监测器、空调状态监测器及室外温湿度传感器,所述室内温湿度传感器与控制模块连接,室外温湿度传感器与控制模块连接,节能窗状态监测器与至少两个节能窗连接,并与控制模块连接,空调状态监测器与空调连接,并与控制模块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环境监测模块还包括烟雾探测器,所述烟雾探测器与控制模块连接。具体的,所述至少一个节能窗安装在基站机房中任一墙面上靠近地面的位置,至少一个节能窗安装在基站机房中任一墙面上远离地面的位置。再进一步的,所述至少一个节能窗安装在基站机房中一个墙面上靠近地面的位置,至少一个节能窗安装在基站机房中与上述墙面相对应的另一墙面上远离地面的位置。具体的,所述节能窗包括窗体、过滤网、百叶片及控制装置,所述百叶片安装在窗体上能够向基站机房室外开合,过滤网覆盖在窗体及百叶片靠近基站机房室内的那一面, 百叶片与控制装置连接,控制装置与控制模块连接。再进一步的,所述控制模块包括处理模块、网络模块、信号输出模块及信号输入模块,所述网络模块与处理模块连接,环境监测模块与信号输入模块连接,空调与信号输出模块连接,至少两个节能窗与信号输出模块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上述基站智能通风系统,可以通过环境监测模块监测该基站机房室内温湿度是否符合要求,若符合要求则不需要启动空调,同时还能够通过环境监测模块中的室外温湿度传感器获取到室外的温湿度,若室外的温湿度符合要求, 而室内此时的温湿度偏高时,可以仅采用控制模块控制节能窗打开通风,进行换气,进而使室内的温湿度也符合要求,也不需要启动空调,且至少两个节能窗,一个节能窗安装在基站机房中任一墙面上靠近地面的位置,另一个节能窗安装在基站机房中任一墙面上远离地面的位置,利用了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降的原理和冷热空气对流的原理,利用自然风,节省电力,达到了能不使用空调时尽量不使用空调从而节省电力能源的目的,且节能窗中引入过滤网,可以防止外界尘土进入基站机房内部,使用百叶片开合可以防止下雨等天气情况下进水,再由于控制模块中具有网络模块,可以将基站机房的运行情况及环境情况等传输到外界,便于统一进行控制。

图1为实施例的系统框图。图2为实施例在基站机房中的布局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基站智能通风系统由至少两个节能窗与控制模块连接,空调与控制模块连接,环境监测模块与控制模块连接组成,控制模块可根据环境监测模块监测的数据控制节能窗与空调运行,达到节省电力的目的。[0016]实施例本例以只安装两个节能窗为例,其系统框图如图1,在基站机房中的布局示意图如图2。首先由两个节能窗与控制模块连接,空调与控制模块连接,环境监测模块与控制模块连接组成基站智能通风系统,其中,环境监测模块包括室内温湿度传感器、节能窗状态监测器、空调状态监测器、室外温湿度传感器及烟雾探测器等,室内温湿度传感器与控制模块连接,用于监测基站机房室内的温湿度,并将该温湿度数据传输给控制模块,室外温湿度传感器与控制模块连接,用于监测基站机房室外的温湿度,并将该温湿度数据传输给控制模块,节能窗状态监测器与至少两个节能窗连接,并与控制模块连接,用于监测各节能窗目前的状态,空调状态监测器与空调连接,并与控制模块连接,用于监测空调目前的状态,烟雾探测器与控制模块连接,可用于监测是否失火等;其中一个节能窗安装在基站机房中一个墙面上靠近地面的位置,另一个节能窗安装在基站机房中与上述墙面相对应的另一墙面上远离地面的位置,这样可以利用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降的原理和冷热空气对流的原理, 利用自然风换气,且两个节能窗分别安装在对应的两面墙上,可以增强室内空气对流效果, 节能窗由百叶片安装在窗体上能够向基站机房室外开合,过滤网覆盖在窗体及百叶片靠近基站机房室内的那一面,百叶片与控制装置连接,控制装置与控制模块连接组成,利用过滤网可以防止外界尘土进入基站机房内部(且由于是自然风而不是采用抽风机等强制换气方式,随空气流动进入室内的尘土相对更少),使用百叶片上下开合可以防止下雨等天气情况下进水,控制装置用于控制百叶片的开合;控制模块由网络模块与处理模块连接,环境监测模块与信号输入模块连接,空调与信号输出模块连接,至少两个节能窗与信号输出模块连接组成,可以通过网络模块将目前基站机房内部的各种控制数据等(其中还可以发送报警信息等,如火灾或空调发生故障等信息)发送到外界,方便工作人员统一管理。
权利要求1.基站智能通风系统,包括空调,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两个节能窗、环境监测模块及控制模块,所述至少两个节能窗与控制模块连接,空调与控制模块连接,环境监测模块与控制模块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站智能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境监测模块包括室内温湿度传感器、节能窗状态监测器、空调状态监测器及室外温湿度传感器,所述室内温湿度传感器与控制模块连接,室外温湿度传感器与控制模块连接,节能窗状态监测器与至少两个节能窗连接,并与控制模块连接,空调状态监测器与空调连接,并与控制模块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基站智能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境监测模块还包括烟雾探测器,所述烟雾探测器与控制模块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站智能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节能窗安装在基站机房中任一墙面上靠近地面的位置,至少一个节能窗安装在基站机房中任一墙面上远离地面的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站智能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节能窗安装在基站机房中一个墙面上靠近地面的位置,至少一个节能窗安装在基站机房中与上述墙面相对应的另一墙面上远离地面的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站智能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节能窗包括窗体、过滤网、百叶片及控制装置,所述百叶片安装在窗体上能够向基站机房室外开合,过滤网覆盖在窗体及百叶片靠近基站机房室内的那一面,百叶片与控制装置连接,控制装置与控制模块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或6所述基站智能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包括处理模块、网络模块、信号输出模块及信号输入模块,所述网络模块与处理模块连接,环境监测模块与信号输入模块连接,空调与信号输出模块连接,至少两个节能窗与信号输出模块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控制技术。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基站采用家用空调强制制冷导致电力浪费严重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基站智能通风系统,其技术方案为基站智能通风系统,包括空调,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两个节能窗、环境监测模块及控制模块,所述至少两个节能窗与控制模块连接,空调与控制模块连接,环境监测模块与控制模块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节省电力,适用于各种基站。
文档编号F24F7/00GK202008205SQ20112002251
公开日2011年10月12日 申请日期2011年1月24日 优先权日2011年1月24日
发明者郭建 申请人:四川欣和嘉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