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火加热炊具用高效节能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607040阅读:20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明火加热炊具用高效节能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炉具配件,尤其涉及一种明火加热炊具用高效节能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我们国家大部分地区都是使用燃气火或煤炉火等明火用来加热炊具,达到烹 调食品的目的。炊具则多选用铁、铝、不锈钢等金属材质制作。传统方式就是将这些炊具直 接放置于各类如燃气火、煤炉火等明火上,通过明火火焰燃烧发热,热量再经过炊具通过热 传递原理,使炊具内食物加热,达到烹调的效果。但是该过程中,由于受炊具材质等因素的 影响,致使该过程中热利用率不高,大部分燃烧所产生的热能,并未被最终所烹调的食物所 吸收,而是白白浪费掉,这样不但造成了资源的浪费,而且还增加了对环境的污染。
发明内容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明火加热炊具用高效节能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明火加热炊具用高效节 能装置,包括水平设置的聚热盘,聚热盘的下表面设有绕其中心放射状排列的数个吸热条, 聚热盘的正下方设有聚火环,吸热条压焊于聚火环的内壁上。作为优选,吸热条的高度大于聚火环的高度。作为优选,吸热条垂直焊接于聚热盘的下表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结构简单,方便实用,聚热盘的下表面 设有绕其中心放射状排列的数个吸热条,火焰会随吸热条方向布满整个炊具底部,聚热盘 的正下方设有聚火环,吸热条压焊于聚火环的内壁上,可将燃烧时多余的火焰二次折射回 吸热条内,增加了燃烧的的利用率,并且起到保护吸热条的作用。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仰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仰视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种仰视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第四种仰视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五种仰视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第六种仰视图。图中1、聚热盘;2、吸热条;3、聚火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001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参阅图1至图7,本实用新型包括水平设置的聚 热盘1,聚热盘1的下表面设有绕其中心放射状排列的数个吸热条2,聚热盘1的正下方设 有聚火环3,吸热条2压焊于聚火环3的内壁上。吸热条2的高度大于聚火环3的高度。吸 热条2垂直焊接于聚热盘1的下表面。本实用新型以聚热盘1为基盘,在聚热盘1的下表面均勻的按一定排列方式布设 有竖立的吸热条2,按排列方式可分为螺旋式、散射式、波纹式、折叠式等几种不同形式。当 火焰加热时,火焰会随吸热条2方向布满整个炊具底部,使燃烧充分在炊具底部进行,达到 热能不外泄,全部聚集于炊具的功能;安装在吸热条2和聚热盘1外缘的聚火环3可将燃烧 时多余的火焰二次折射回吸热条2内,增加了燃烧的的利用率,并且起到保护吸热条2的作 用;由于吸热条2是垂直焊接于聚热盘1上的,所以在燃烧时,相当于增加了 3倍的热交换 面积;该装置其整体材质选用了高导热特性的金属,再加上吸热条2和聚热盘1及聚火环 3三部分的完美组合,使炊具的吸热面积整体比原炊具提高了 5倍,而且热交换率是普通炊 具的2倍。通过焊接工艺,将吸热条2焊接于聚热盘1上,再将聚火环3压焊在吸热条2和聚 热盘1外缘。最后通过压铆焊接等工艺紧密连接于炊具上,使高效节能装置与炊具组合成 一个整体。尽管已经结合当前认作是一个最为实用和优选的实施例来描述了本实用新型,但 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所公开的实施例,而相反是旨在涵盖包括在所附权利要求的 精神和范围内的多种修改和同等布置。
权利要求1.一种明火加热炊具用高效节能装置,包括水平设置的聚热盘,其特征在于所述聚 热盘的下表面设有绕其中心放射状排列的数个吸热条,聚热盘的正下方设有聚火环,所述 吸热条压焊于聚火环的内壁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明火加热炊具用高效节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热条的 高度大于聚火环的高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明火加热炊具用高效节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热条垂 直焊接于聚热盘的下表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明火加热炊具用高效节能装置,包括水平设置的聚热盘,聚热盘的下表面设有绕其中心放射状排列的数个吸热条,聚热盘的正下方设有聚火环,吸热条压焊于聚火环的内壁上。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方便实用,聚热盘的下表面设有绕其中心放射状排列的数个吸热条,火焰会随吸热条方向布满整个炊具底部,聚热盘的正下方设有聚火环,吸热条压焊于聚火环的内壁上,可将燃烧时多余的火焰二次折射回吸热条内,增加了燃烧的利用率,并且起到保护吸热条的作用。
文档编号F24C15/10GK201935255SQ20112005238
公开日2011年8月17日 申请日期2011年3月2日 优先权日2011年3月2日
发明者陈晓光 申请人:陈晓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