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锅炉供热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617298阅读:16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锅炉供热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一种锅炉供热系统技术领域[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供热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锅炉供热系统。
技术背景[0002]现有技术中,锅炉供热系统中的锅炉与供热管道之间主要采用硬接方式相连。所谓硬接,就是指锅炉与管道之间采用刚性金属管(例如铜管)连接。[0003]硬接方式的缺点是对供热管道与锅炉接口部位的对准要求过高。由于锅炉中送出的热水或蒸汽的温度较高,连接处的刚性金属管会因受热而膨胀。刚性金属管在轴向和径向上的膨胀,会对接口部位造成挤压和摩擦。膨胀情况严重时,会产生漏水(汽)的现象。[0004]此外,由于锅炉还具有风机和水泵等设备。风机和水泵等设备在工作时,会产生振动。当采用硬接方式时,连接处的刚性金属管会将该振动传导给供热管道。由于供热管道也是刚性的,导致这种振动会加剧,甚至形成低频共振,容易导致锅炉与供暖管道之间的几个连接处产生松动,产生漏水现象,进而对整个供热系统的稳定性造成影响。实用新型内容[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锅炉供热系统,其连接处能够适应温度的变化,在受热膨胀时,也不会对锅炉与供热管道的接口部位造成过大压力,避免漏水(汽)现象的发生。同时还能够吸收锅炉设备产生的振动,避免供热管道发生共振。[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方案[0007]—种锅炉供热系统,包括锅炉和供热管道,所述锅炉与所述供热管道之间通过波纹管进行连接;所述供热管道穿过固定夹板上的通孔与所述波纹管相连;所述通孔的间距与所述锅炉的接口的间距相等。[0008]优选的,所述波纹管外部套有保温套管。[0009]优选的,所述保温套管的材质为橡塑、或笨、或石棉、或玻纤。[0010]优选的,所述固定夹板包括上部固定夹板和下部固定夹板;所述上部固定夹板的下部边缘具有所述通孔的一部分;所述下部固定夹板的上部边缘具有所述通孔的另一部分。[0011]优选的,所述波纹管与所述锅炉的接口相连处,设置有垫片,所述垫片的材质为橡胶、或圭胶、或石棉。[0012]优选的,所述波纹管与所述供热管道相连处设置有橡胶垫。[0013]优选的,所述波纹管的材质为不锈钢、或铜。[0014]优选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波纹管与所述锅炉的接口处的阀门。[0015]优选的,所述阀门为角阀。[0016]优选的,所述波纹管与所述供热管道连接处设置有环形装饰盖。[0017]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体实施例,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以下技术效果[0018]由于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锅炉供热系统,采用了波纹管将供热管道与锅炉连接起3来,在轴向方向,波纹管可以伸长或缩短;因此,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锅炉供热系统,锅炉与供热管道的连接处能够适应温度的变化,在受热膨胀时,也不会对锅炉与供热管道的接口部位造成过大压力,避免漏水(汽)现象的发生。[0019]此外,由于波纹管本身是柔性的。锅炉房中的风机和水泵等设备产生的振动,可以被波纹管吸收。波纹管不会将此振动传导至供热管道。因此,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锅炉供热系统,锅炉与供热管道的连接处还能够吸收锅炉设备产生的振动,避免供热管道发生共振。


[00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0021]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公开的锅炉供热系统爆炸图;[0022]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固定夹板结构图;[0023]图3为波纹管与供热管道连接处示意图;[0024]图4为带有阀门的锅炉供热系统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0026]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0027]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公开的锅炉供热系统爆炸图。如图1所示,该系统包括锅炉101和供热管道102 ;所述锅炉101与所述供热管道102之间通过波纹管103进行连接;所述波纹管103穿过固定夹板104与所述供热管道102相连;所述固定夹板104上具有通孔1041 ;所述通孔1041的间距与所述锅炉101的接口 1011的间距相等。[0028]固定夹板104可以设置在锅炉房的墙体上。因为波纹管103穿过固定夹板104与所述供热管道102相连,所以固定夹板104可以对波纹管103与供热管道102的连接处,起到固定作用。[0029]波纹管是用可折叠皱纹片沿折叠伸缩方向连接成的管状弹性敏感元件。它的开口端固定,密封端处于自由状态,并利用辅助的螺旋弹簧或簧片增加弹性。因此,在轴向方向, 波纹管可以伸长或缩短。安装时,令波纹管处于一定程度的拉伸状态。这样,当波纹管内流过热水,受热膨胀时,受到两端接口处的压力,可以适当收缩,以抵消此压力。如果遇到冬天等室温较低的情况,波纹管收缩时,会受到两端接口处的拉力。波纹管可以适当伸长,以抵消此拉力。因此,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锅炉供热系统,锅炉与供热管道的连接处能够适应温度的变化,在受热膨胀时,也不会对锅炉与供热管道的接口部位造成过大压力,避免漏水 (汽)现象的发生。[0030] 此外,由于波纹管本身是柔性的。锅炉房中的风机和水泵等设备产生的振动,可以被波纹管吸收。波纹管不会将此振动传导至供热管道。因此,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锅炉供热系统,锅炉与供热管道的连接处还能够吸收锅炉设备产生的振动,避免供热管道发生共振。 实际应用中,锅炉与供热管道的连接处,是热水或蒸汽流出的起始位置,热水或蒸汽的温度是最高的。为了减少此处的热量损失,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锅炉供热系统的波纹管103的外部,还可以设置保温套管105。[0032]因为橡塑材质具有耐高温,强度适中的特性,所以保温套管105的材质优选为橡塑材质。[0033]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固定夹板结构图。为了安装方便,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固定夹板104可以包括上部固定夹板1042和下部固定夹板1043 ;所述上部固定夹板的下部边缘具有所述通孔的一部分;所述下部固定夹板的上部边缘具有所述通孔的另一部分。实际应用中,可以先将波纹管固定在下部固定夹板1043上,再将上部固定夹板1042与下部固定夹板1043固定在一起。[0034]为了进一步防止漏水(汽)现象的发生,本实用新型所述波纹管103与所述锅炉 101的接口 1011相连处,可以设置橡胶垫。所述波纹管103与所述供热管道102相连处,也可以设置橡胶垫。[0035]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锅炉加热系统能够更加坚固耐用,延长其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中所公开的波纹管103,优先选用不锈钢材质。[0036]图3为波纹管与供热管道连接处示意图。如图3所示固定夹板104的通孔处,设置有阀门107。阀门107将波纹管与锅炉的接口相连,可以对各个供热管道的供热量进行调节。阀门107可以为角阀。[0037]阀门107与波纹管的连接处,还可以设置环形装饰盖108。环形装饰盖108可以对固定夹板104上的通孔进行遮挡,使波纹管与阀门108的连接处更加美观。[0038]图4为带有阀门的锅炉供热系统爆炸图。阀门107将波纹管103与锅炉101的接口 1011连接在一起。通过对阀门107的打开或关闭,可以单独控制各个供热管道的供热量。[0039]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
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 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权利要求1.一种锅炉供热系统,包括锅炉和供热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锅炉与所述供热管道之间通过波纹管进行连接;所述供热管道穿过固定夹板上的通孔与所述波纹管相连;所述通孔的间距与所述锅炉的接口的间距相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波纹管外部套有保温套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套管的材质为橡塑、或笨、或石棉、或玻纤。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夹板包括上部固定夹板和下部固定夹板;所述上部固定夹板的下部边缘具有所述通孔的一部分;所述下部固定夹板的上部边缘具有所述通孔的另一部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波纹管与所述锅炉的接口相连处,设置有垫片,所述垫片的材质为橡胶、或圭胶、或石棉。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波纹管与所述供热管道相连处设置有橡胶垫。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波纹管的材质为不锈钢、或铜。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波纹管与所述锅炉的接口处的阀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阀门为角阀。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波纹管与所述供热管道连接处设置有环形装饰盖。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锅炉供热系统,包括锅炉和供热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锅炉与所述供热管道之间通过波纹管进行连接;所述供热管道穿过固定夹板上的通孔与所述波纹管相连;所述通孔的间距与所述锅炉的接口的间距相等。采用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锅炉供热系统,锅炉与供热管道的连接处能够适应温度的变化,在受热膨胀时,也不会对锅炉与供热管道的接口部位造成过大压力,避免漏水(汽)现象的发生;锅炉与供热管道的连接处还能够吸收锅炉设备产生的振动,避免供热管道发生共振。
文档编号F24D3/10GK202281293SQ20112038128
公开日2012年6月20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29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29日
发明者王兴龙 申请人:王兴龙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