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炉头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气灶具,特别是燃气灶具的炉头。
背景技术:
目前宾馆、酒店、饭店、食堂等场合灶具使用的完全预混式燃气炉头,其包括混合室,混合室上部为喷ロ盘,空气和燃烧气在混合室中混合后,由喷ロ盘喷出炉头并燃烧,其点火针一般穿设在混合室上,井伸出喷ロ盘。为便于固定,点火针针体由混合室底部穿出混合室,为防止混合室中的混合气由点火针针体与混合室下部的结合处溢出,对点火针与混合室结合处密封性要求较高,使得点火针的更换费时费力,而且混合室与点火针的结合处往往使用橡胶密封,炉头处温度较高,使用环境恶劣往往导致橡胶密封圈老化较快,导致漏气,造成较大的完全隐患。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而提供ー种使用完全可靠且点火针便于更换的新型完全预混式炉头。其技术解决方案如下炉头,包括混合室、穿设在混合室上的点火针和混合室上部的喷ロ盘,点火针的针体由混合室底部穿出,其特征在于,上述混合室底部设置有密封腔室,上述密封腔室围包点火针的针体与混合室底部结合处,该密封腔室联通进风通道。这样,本实用新型在工作时,由于密封腔室联通进风通道,点火针针体与混合室底部的结合处可不需要进行特殊的密封处理,由于风压的存在,会有少量的风由点火针针体与混合室底部结合处的间隙进入混合室,而混合室中的燃烧气不会由此处溢出,从而可使得点火针的安装、更换变得简单易行,且有效保证炉头使用的完全性。上述密封腔室可具有连通混合室的风孔。上述点火针的电极可为圆形结构。电极采用圆形结构的好处在于,无论点火针如何转动,其电极与对应的放电体之间的距离不便,保证正常点火,避免了以往点火针电极因使用过程中旋转无法点火的问题。上述点火针的针体可为两段式插接结构。这样当点火针电极可固定在上段针体上,当损坏需要更换时,只需从炉头上拔出上段针体进行更换即可。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ー步的说明。
图I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I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实施例I如图I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混合室I、穿设在混合室I上的点火针2和混合室I上部的喷ロ盘3,混合室I的底板4的下方设置有密封腔室6,底板4上开设有连通混合室I和密封腔室的风孔5,燃烧气由进气管7进入混合室I,密封腔室6的风ロ 61连通风机。点火针2通过电源线11连通电源。风机产生的风首先进入密封腔室6,再由隔板上的风孔5进入混合室与燃烧气混合形成混合气。本实用新型由于存在密封腔室6,点火针针体与混合室的底板4结合处可不需要进行特殊的密封处理,由于风压的存在,会有少量的风由点火针针体与底板结合处的间隙进入混合室,而混合室中的燃烧气不会再由此处溢出,从而可使得点火针的安装、更换变得简单易行,且有效保证炉头使用的完全性。上述点火针2的电极8为圆环形。点火针2的针体为上下两段式结构,电极8固定在上段针体9上,上段针体9和下段针体10的对接部位为相适应的凹凸插接结构,当电极损坏后只需从炉头上方拔出上段针体9即可更换。实施例2除下述技术内容外,本实施例均可与实施例I相同。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混合室I、穿设在混合室I上的点火针2和混合室I上部的喷ロ盘3,上述混合室I的底部设置有围包点火针的针体与混合室底部结合处的密封腔室12,该密封腔室12通过管路13联通进风通道14。实施例3除下述技术内容外,本实施例均可与实施例I相同。如图3所示,点火针2的针体穿出混合室I的底板4后,搭接在固定座15中,固定座15通过电源线11连通电源。本实用新型包括但不仅限于以上的实施方式,其还可有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化,只要具有能够围包点火针的针体与混合室底部结合处的密封腔室,且该密封腔室联通进风通道即可;上述喷ロ盘3可如附图所示,与混合室I为一体式结构,也可为独立于混合室的分体式结构;点火针也可采用现有技术的点火针。
权利要求1.炉头,包括混合室、穿设在混合室上的点火针和混合室上部的喷ロ盘,点火针的针体由混合室底部穿出,其特征在干,上述混合室底部设置有密封腔室,上述密封腔室围包点火针的针体与混合室底部结合处,该密封腔室联通进风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炉头,其特征在于上述密封腔室具有连通混合室的风孔。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炉头,包括混合室、穿设在混合室上的点火针和混合室上部的喷口盘,点火针的针体由混合室底部穿出,其特征在于,上述混合室底部设置有密封腔室,上述密封腔室围包点火针的针体与混合室底部结合处,该密封腔室联通进风通道。这样,本实用新型在工作时,由于密封腔室联通进风通道,点火针针体与混合室底部的结合处可不需要进行特殊的密封处理,由于风压的存在,会有少量的风由点火针针体与混合室底部结合处的间隙进入混合室,而混合室中的燃烧气不会由此处溢出,从而可使得点火针的安装、更换变得简单易行,且有效保证炉头使用的完全性。
文档编号F24C3/08GK202403303SQ20112043384
公开日2012年8月29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6日 优先权日2011年4月20日
发明者刘含海, 刘贵雨, 孙晓旭, 张光华, 李俭, 李勤 申请人:刘含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