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705807阅读:11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空调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调系统。
背景技术
传统的空调系统,通常包括压缩机、四通阀、室外机、室内机和节流装置等组件。这些组件通过配管串联在一起,在系统内通过压缩机驱动冷媒循环。冷媒在系统内部循环,并通过室内机和室外机的换热器来实现冷媒与空气之间的热交换。如图1所示,图1为现有技术中空调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当四通阀2的连接为虚线所示时,冷媒从压缩机I出来后依次经过四通阀2、室外机3、节流装置5及室内机4后回到压缩机1,在室外机3处冷媒为高温高压状态,向室外空气放热,在室内机4处冷媒为低温状态,通过室内机4冷却室内空气,从而达到制冷的目的;而当四通阀2的连接为实线所示时,高温高压的冷媒从压缩机I出来后依次经过四通阀2和室内机4,高温高压的冷媒在室内机4内冷凝放热,并通过室内机4的换热器将热量散入到室内空气中,从而达到制热的目的。经过室内机冷凝的液态冷媒继续通过节流装置5被节流成低温低压的二相冷媒进入室外机3并蒸发吸热,再回到压缩机I。在制热时,进入到室外机3内的二相冷媒的温度需要低于室外空气温度才有可能实现吸热的目的。当室外温度较低时,冷媒温度将会低于零度,这样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后,室外机3的换热器上将会结霜,且结霜后换热器换热效果下降而进一步导致室外机3内的冷媒温度降低,加快结霜进程。当结霜达到一定程度时将急剧降低空调系统的制热能力,此时就需要对室外机3进行除霜。而传统的除霜方式是将四通阀2的连接变换为虚线所示,将从压缩机I的出口出来的高温高压冷媒直接通往室外机3实现化霜效果,等化霜完成后再将四通阀2的连接变换为实线所示的正常制热模式。因此,在除霜的过程中,室内机4内的冷媒温度是低温低压冷媒,不仅不能为室内继续提供热量,反而可能从室内吸收热量;并且,由于室外温度越低,制热能力越低,但是室内需要的热量反而越大,从而导致现有的空调在室外温度较低时,往往不能达到室内的热量要求,而且在除霜时会降低室内温度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空调系统,旨在能够提升空调系统的制热能力,并且能够克服除霜时室内温度降低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空调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压缩机、四通阀、室外机、室内机和节流装置,所述四通阀与所述压缩机的排气管连接,所述室外机与所述四通阀的室外机接管连接,所述室内机与所述四通阀的室内机接管连接,所述节流装置连接在所述室内机和室外机之间,空调系统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节流装置与所述室外机之间、用于在空调系统制热时对冷媒进行加热的冷媒加热装置。优选地,所述冷媒加热装置并联在当空调系统处于制热模式时所述室外机的冷媒出口与所述压缩机的吸气管之间。优选地,所述冷媒加热装置串联在当空调系统处于制热模式时所述节流装置的冷媒出口与室外机的冷媒入口之间。优选地,还空调系统包括用于在空调系统除霜时将冷媒引入所述室外机的旁通电磁阀。优选地,所述旁通电磁阀并联在所述压缩机的排气管与当空调系统处于制热模式时所述节流装置的冷媒出口之间。优选地,所述旁通电磁阀并联在当空调系统处于制热模式时所述节流装置的冷媒入口和冷媒出口之间。优选地,空调系统处于制热的工作模式时,若室外温度低于预设的开启温度,开启所述冷媒加热装置。优选地,在空调系统除霜时,其工作模式为制热,增大所述冷媒加热装置的加热功率,关闭所述室外机的风机,降低所述室内机的风机风量,打开所述旁通电磁阀。优选地,当空调系统除霜完成后,降低所述冷媒加热装置的加热功率,关闭所述旁通电磁阀,打开所述室外机的风机,增大所述室内机的风机风量。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节流装置与室外机之间设置一冷媒加热装置,并当空调系统处于制热的工作模式下,并且在室外温度低于所设置的用于控制冷媒加热装置开启的开启温度时,才开启该冷媒加热装置对冷媒加热,而其功率可随温度的变化进行调节。这样,在室外温度较低时,室外机中的低温低压的冷媒不需要太低的温度,便可从室外空气中吸收热量,从而够有效地提升空调系统的制热能力。

图1为现有技术中空调系统的结构不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空调系统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空调系统中冷媒加热装置另一种连接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空调系统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空调系统又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参照图2和图3,图2为本实用新型空调系统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空调系统中冷媒加热装置另一种连接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空调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压缩机10、四通阀20、室外机30、室内机40和节流装置50,通过串联的方式连接。其中,四通阀20与压缩机10的排气管连接,并且,该四通阀20的室外机接管与室外机30连接,室内机接管与室内机40连接,节流装置50连接在室外机30和室内机40之间。本实施例所提供的空调系统还包括一设置在节流装置50与室外机30之间的冷媒加热装置60,该冷媒加热装置60用于在空调系统制热时对冷媒进行加热。在空调系统处于制热的工作模式时,高温高压的冷媒从压缩机10的排气管流出,经过四通阀20,流入到室内机40中,高温高压的冷媒在室内机40中冷凝放热,并通过室内机40的换热器41将与高温高压的冷媒进行换热后的热量散发到室内空气中;经过室内机40冷凝后的液态冷媒继续通过节流装置50,被节流为低温低压的二相冷媒,然后进入室外机30,通过室外机30的换热器31,经过蒸发并吸收室外空气中的热量,最终又通过压缩机10的吸气管再回到压缩机10。从而达到制热的目的。由于低温低压的二相冷媒在室外机30中需要吸收室外空气中的热量,而室外温度越低,室内需求的热量越大,因此低温低压的二相冷媒需要吸收的热量也越多。这时,可以预设一个用于控制冷媒加热装置60启的开启温度,即当室外温度低于该开启温度时,开启冷媒加热装置60对低温低压的冷媒进行加热,本实施例中,该开启温度可以设置为5摄氏度;并且,随着室外温度的变化,可以调整冷媒加热装置60的加热功率,温度越低,该冷媒加热装置60的加热功率则需要越大。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节流装置50与室外机30之间设置一冷媒加热装置60,并当空调系统处于制热的工作模式下,并且在室外温度低于所设置的用于控制冷媒加热装置60开启的开启温度时,才开启该冷媒加热装置60对冷媒加热,而其功率可随温度的变化进行调节。这样,在室外温度较低时,室外机30中的低温低压的冷媒不需要太低的温度,便可从室外空气中吸收热量,从而够有效地提升空调系统的制热能力。在上述实施例中,冷媒加热装置60可以并联在当空调系统处于制热模式时室外机30的冷媒出口与压缩机10的吸气管之间。当经过节流装置50节流后的低温低压的冷媒在室外机30中吸收室外空气中的热量,并且从室外机的冷媒出口流出时,通过冷媒加热装置60对冷媒进行加热,使其温度升高后通过压缩机10的吸气管回到压缩机10中。采用这种连接方式,能够进一步有效地提升空调系统在室外温度较低时的制热能力。在上述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冷媒加热装置60还可以串联在当空调系统处于制热模式时节流装置50的冷媒出口与室外机30的冷媒入口之间。当冷媒经过节流装置50节流而形成低温低压的冷媒后,在从节流装置50的冷媒出口流出时,通过冷媒加热装置60对冷媒进行加热,使其温度升高后通过室外机30的冷媒入口进入到室外机30中,然后在室外机30中吸收室外空的热量。采用这种连接方式,在保证提升空调系统在室外温度较低时的制热能力的同时,可以降低冷媒加热装置60内冷媒压损对系统制热能力的影响。在上述实施例中,节流装置50的开度可以调节。当空调系统在除霜时,四通阀保持在室内制热状态,此时,采用如下顺序来完成除霜的操作增大冷媒加热装置60的加热功率,关闭室外机30的风机31,降低室内机40的风机风量,调大节流装置50的开度。在除霜的过程中,从压缩机10的排气管排出的高温高压的冷媒先通过室内机40,再达到节流装置50的冷媒入口。由于此时节流装置的开度较大,对通过的冷媒没有节流效果,所以经过节流装置50的冷媒仍然具有一定的温度,进入到室外机30进行除霜。当除霜完成后,首先降低冷媒加热装置60的加热功率,调节流装置50的开度至适当大小,然后打开室外机30的风机31,调高室内机40的风机风量。[0034]当空调系统在除霜时,通过调大节流装置50的开度,使得其对经过的高温高压的冷媒没有节流效果,而高温高压的冷媒首先会经过室内机40并将热量散发至室内空气中,而后便可经由节流装置50直接进入到室外机30进行除霜。这样,在为空调系统除霜的过程中,同时可以保证室内制热效果。再次参照图2,同时参照图4,图4为本实用新型空调系统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空调系统还包括用于在空调系统除霜时将冷媒引入室外机30的旁通电磁阀70,旁通电磁阀70只在空调系统在除霜时打开,而在空调系统正常运行时则不开启。在本实施例中,当冷媒加热装置60并联在当空调系统处于制热模式时室外机30的冷媒出口与压缩机10的吸气管之间时,并且旁通电磁阀70并联在压缩机10的排气管与当空调系统处于制热模式时节流装置50的冷媒出口之间。在空调系统除霜时,其工作模式为制热,此时,采用如下顺序来完成增大冷媒加热装置60的加热功率,关闭室外机30的风机31,降低室内机40的风机风量,打开旁通电磁阀70。打开旁通电磁阀70后,从压缩机10的排气管流出的高温高压的冷媒,大部分会通过旁通电磁阀70直接进入到室外机30进行除霜,而仍有小部分冷媒会流过室内机40,经过室内机40的换热器换热后将热量散发到室内空气中。当除霜完成后,首先降低冷媒加热装置60的加热功率,关闭旁通电磁阀70,然后打开室外机30的风机31,调高室内机40的风机风量。在上述实施例中,当冷媒加热装置60并联在当空调系统处于制热模式时室外机30的冷媒出口与压缩机10的吸气管之间时,旁通电磁阀70还可以并联在当空调系统处于制热模式时节流装置50的冷媒入口和冷媒出口之间。在空调系统除霜时,其工作模式为制热,此时,采用如下顺序来完成增大冷媒加热装置60的加热功率,关闭室外机30的风机31,降低室内机40的风机风量,打开旁通电磁阀70。从压缩机10的排气管流出的高温高压的冷媒会先通过室内机40,经过换热器换热后将热量散发到室内空气中。然后再到达节流装置50的冷媒入口 ;而由于旁通电磁阀70与节流装置50并联,当旁通电磁阀70打开后,大部分冷媒会通过旁通电磁阀70,没有经过节流装置50,这一部分冷媒则仍然保持一定的温度,进入室外机30进行除霜。当除霜完成后,首先降低冷媒加热装置60的加热功率,关闭旁通电磁阀70,然后打开室外机30的风机31,调高室内机40的风机风量。在空调系统中设置旁通电磁阀70,并将其并联在压缩机10的排气管与当空调系统处于制热模式时节流装置50的冷媒出口之间,或者并联在当空调系统处于制热模式时节流装置50的冷媒入口和冷媒出口之间。当打开旁通电磁阀70后,高温高压的冷媒会直接经过旁通电磁阀70而进入到室外机30进行除霜。这样,就能够进一步保证在为空调系统除霜的过程中,同时保证室内制热效果。再次参照图3,同时参照图5,图5为本实用新型空调系统又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当冷媒加热装置60串联在当空调系统处于制热模式时节流装置50的冷媒出口与室外机30的冷媒入口之间时,旁通电磁阀70并联在压缩机10的排气管与当空调系统处于制热模式时节流装置50的冷媒出口之间。如图5所示出,当冷媒加热装置60串联在当空调系统处于制热模式时节流装置50的冷媒出口与室外机30的冷媒入口之间时,旁通电磁阀70还可以并联在当空调系统处于制热模式时节流装置50的冷媒入口和冷媒出口之间。以上两种连接方式,其除霜过程以及除霜完成后的操作步骤均与上述实施例相同,在此不做赘述。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空调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压缩机、四通阀、室外机、室内机和节流装置,所述四通阀与所述压缩机的排气管连接,所述室外机与所述四通阀的室外机接管连接,所述室内机与所述四通阀的室内机接管连接,所述节流装置连接在所述室内机和室外机之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节流装置与所述室外机之间、用于在空调系统制热时对冷媒进行加热的冷媒加热装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媒加热装置并联在当空调系统处于制热模式时所述室外机的冷媒出口与所述压缩机的吸气管之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媒加热装置串联在当空调系统处于制热模式时所述节流装置的冷媒出口与室外机的冷媒入口之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在空调系统除霜时将冷媒弓I入所述室外机的旁通电磁阀。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旁通电磁阀并联在所述压缩机的排气管与当空调系统处于制热模式时所述节流装置的冷媒出口之间。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旁通电磁阀并联在当空调系统处于制热模式时所述节流装置的冷媒入口和冷媒出口之间。
7.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空调系统处于制热的工作模式时,若室外温度低于预设的开启温度,开启所述冷媒加热装置。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在空调系统除霜时,其工作模式为制热,增大所述冷媒加热装置的加热功率,关闭所述室外机的风机,降低所述室内机的风机风量,打开所述旁通电磁阀。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当空调系统除霜完成后,降低所述冷媒加热装置的加热功率,关闭所述旁通电磁阀,打开所述室外机的风机,增大所述室内机的风机风量。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空调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压缩机、四通阀、室外机、室内机和节流装置,四通阀与压缩机的排气管连接,室外机与四通阀的室外机接管连接,室内机与四通阀的室内机接管连接,节流装置连接在室内机和室外机之间,空调系统还包括设置在节流装置与室外机之间、用于在空调系统制热时对冷媒进行加热的冷媒加热装置。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空调系统,在室外温度较低时,室外机中的低温低压的冷媒不需要太低的温度,便可从室外空气中吸收热量,从而够有效地提升空调系统的制热能力。
文档编号F24F1/00GK202885329SQ20122033052
公开日2013年4月17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9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9日
发明者岳宝, 王三辉, 唐亚林, 黎文斗, 张智 申请人:广东美的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