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烘干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烘干设备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烘干装置的改进。
背景技术:
如图I所示传统的农产品烘干设备,一般将风机I侧置,垂直向下送风,气流进入烘干室后,转为上升气流。但是由于气流具有沿墙壁流动的特性,所以导致烘干室中间部位接受不到气流,影响了整体的烘干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烘干装置,它能有效地使气流均允地吹到烘干室的各 个部位,从而使烘干室内各部位温湿度变化更加均衡。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含烘干装置本体I和风机2,它还包含挡风板3,该挡风板3均匀排列在烘干装置本体I的烘干室底部,其两侧分别固定在烘干室的内壁上。所述烘干室底部出风口相对的一侧,位于底板与侧板的结合处向内延伸出与底板呈2° -8°夹角的斜边,挡风板3的底部排列在斜边上。所述的挡风板3是由挡板3-1和挡板3-2首尾相连所组成的L型挡风板,其夹角为90° -180°,最佳角度为135°,所述的挡板3-2垂直于烘干室底部。所述的挡风板3为C形挡风板。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有效地使气流均匀地吹到烘干室的各个部位,从而使烘干室内各部位温湿度变化更加均衡,最终达到提高烘干产品品质的目的。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对结合附图对实施例作简单的介绍。图I是背景技术中烘干装置的气流分布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L型挡风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C型挡风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参看图2,本具体实施方式
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它包含烘干装置本体I和风机2,它还包含挡风板3,该挡风板3均匀排列在烘干装置本体I的烘干室底部,其两侧分别固定在烘干室的内壁上。所述烘干室底部出风口相对的一侧,位于底板与侧板的结合处向内延伸出与底板呈2° -8°夹角的斜边,挡风板3的底部排列在斜边上。参看图3,所述的挡风板3是由挡板3-1和挡板3-2首尾相连所组成的L型挡风板,其夹角为90° -180°,最佳角度为135°,所述的挡板3-2垂直于烘干室底部。参看图4,所述的挡风板3为C形挡风板。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本具体实施方式
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有效地使气流均匀地吹到烘干室的各个部位,从而使烘干室内各部位温湿度变化更加均衡,最终达到提高烘干产品品质的目的。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 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烘干装置,它包含烘干装置本体(I)和风机(2),其特征在于它还包含挡风板(3),该挡风板(3)均匀排列在烘干装置本体(I)的烘干室底部,其两侧分别固定在烘干室的内壁上。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室底部出风口相对的一侦牝位于底板与侧板的结合处向内延伸出与底板呈2° -8°夹角的斜边,挡风板(3)的底部排列在斜边上。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挡风板(3)是由挡板(3-1)和挡板(3-2)首尾相连所组成的L型挡风板,其夹角为90° -180°,所述的挡板(3-2)垂直于烘干室底部。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挡风板(3)为C形挡风板。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烘干装置,它包含烘干装置本体(1)和风机(2),它还包含挡风板(3),该挡风板(3)均匀排列在烘干装置本体(1)的烘干室底部,其两侧分别固定在烘干室的内壁上。本实用新型可以将主气流分成若干股分气流,有效地使气流均匀地吹到烘干室的各个部位,从而使烘干室内各部位温湿度变化更加均衡,最终达到提高烘干产品品质的目的。
文档编号F26B21/00GK202709686SQ20122034726
公开日2013年1月30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18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18日
发明者刘军, 贾振威, 郭荣幸, 王胜, 赵东辉, 孙斌, 牛路路, 李炜, 董康楠 申请人:河南农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