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石炉出液口流槽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709262阅读:35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电石炉出液口流槽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种电石炉出液口流槽技术领域[0001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石炉生产设备,尤其是一种电石炉出液口流槽。
背景技术
[0002]目前电石炉出液口流槽采用铸钢通水结构,此类流槽耐高温性能不佳,抗冲刷性和耐磨性不高,使用寿命短;且使用中易出现穿孔漏水现象,一旦出现漏水就必须停炉修理,漏水严重会造成电石熔液遇水爆炸的恶性事故;另外,电石易冷却在流槽上结壳,必须清理后才能再次使用,耗费人工多,耽误工时。发明内容[0003]本实用新型专利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石炉出液口流槽,能够克服铸钢出液口流槽现有的不足,提供操作简单安全、维护清理简便且快速,且使用寿命长的电石炉出液口流槽,能够有效提高电石炉出液口流槽的使用寿命,减少维修次数,从而提高设备作业率,降低产品物耗。[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电石炉出液口流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液口流槽包括内衬和托槽,内衬为氮化硅结合碳化硅材料,内衬镶嵌在托槽内。[0005]对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内衬是由多个衬砖拼砌而成的。[0006]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内衬的衬砖为楔形燕尾状,托槽上设有多条与衬砖对应的楔形燕尾槽,内衬与托槽是通过耐火泥粘接成为一体的。[0007]有益效果[0008]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石炉出液口流槽,取消了通冷却水的结构,避免了冷却水泄露的危险,内衬砖采用氮化硅结合碳化硅材质制作,这种材料具有耐高温、耐冲刷、使用寿命长等优点。氮化硅结合碳化硅内衬砖采用振动压机压制而成,保证产品密度和均匀性,提高了产品的抗热震性和耐磨性。氮化硅结合碳化硅内衬砖设计为带燕尾楔形,结构牢固,方便砌筑和更换;并且可以防止热胀冷缩引起开裂。


[0009]图I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0010]图2为带燕尾楔形氮化娃结合碳化娃质内衬砖。[0011]图3为铸钢托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12]如图I所示的本实用新型一种电石炉出液口流槽,所述出液口流槽包括内衬I和托槽2,内衬I为氮化硅结合碳化硅材料,内衬I镶嵌在托槽2内;内衬I是由多个衬砖3拼砌而成的,所述衬砖3为楔形燕尾状,托槽2上设有多条与衬砖3对应的楔形燕尾槽,内衬I与托槽2是通过耐火泥粘接成为一体的。[0013]根据图2所示形状首先制作钢模具并进行热处理,模具制作采用拆卸模式,使脱膜顺利,提高成品率;将制造完的模具组装好后,安装在振动成型压力机上,按2. 60g/cm3 密度进行理论计算重量称取混好的碳化硅+金属硅粉+结合剂等物料,加入到模腔内进行成型;将成型好的坯体进行烘干,经大型氮化炉氮化烧成形成内衬砖。[0014]根据图3所示形状首先制作母模,用母模制作砂型。将钢水浇入砂型腔内冷却形成铸钢托槽;将铸钢托槽从砂型中取出清理修整。将氮化硅结合碳化硅内衬砖用配套耐火泥镶嵌砌筑在铸钢托槽上生产出本产品。[0015]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石炉出液口流槽,也可用于其他矿热炉出液口。
权利要求1.一种电石炉出液口流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液口流槽包括内衬和托槽,内衬为氮化硅结合碳化硅材料,内衬镶嵌在托槽内。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电石炉出液口流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衬是由多个衬砖拼砌而成的。
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一种电石炉出液口流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衬的衬砖为楔形燕尾状,托槽上设有多条与衬砖对应的楔形燕尾槽,内衬与托槽是通过耐火泥粘接成为一体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石炉出液口流槽,所述出液口流槽包括内衬和托槽,内衬为氮化硅结合碳化硅材料,内衬镶嵌在托槽内。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石炉出液口流槽,取消了通冷却水的结构,避免了冷却水泄漏的危险,内衬砖采用氮化硅结合碳化硅材质制作,这种材料具有耐高温、耐冲刷、使用寿命长等优点。氮化硅结合碳化硅内衬砖采用振动压机压制而成,保证产品密度和均匀性,提高了产品的抗热震性和耐磨性。
文档编号F27D3/14GK202734561SQ20122044068
公开日2013年2月13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31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31日
发明者李秋南, 王惠民, 赵光华, 张汉义, 黄涛 申请人:丹江口弘源碳化硅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