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增压盘及具有该增压盘的燃气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内嵌式的燃气灶及其内部部件。
背景技术:
目前,普通家用燃气嵌入式灶具的燃烧器通常是置于灶具的面板之上,这种燃气灶结构中,燃气燃烧时,火焰完全裸露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的热量因热辐射或与空气对流的热交换而大部分损失,其中可利用的热量仅有50%左右,其余有一半的热量则白白浪费。现有的内嵌式灶具中,也有将燃烧器置于灶具的面板之下,但是,其结构较为复杂,不仅增加了灶具内部温升,而且还是无法充分利用燃气的燃烧热量,造成燃气燃烧热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燃气灶,旨在提高灶具的燃气燃烧热效率。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增压盘,包括侧壁和底部,所述增压盘侧壁开设有二次空气补充孔。其中,增压盘上的二次空气补充孔给燃烧器补充二次空气,使燃烧充分,提高热效率。优选地,所述增压盘侧壁的二次空气补充孔均匀设置,且整体呈向左或向右旋转式设置,其倾斜角度为L,0° < L < 90°,所有二次空气补充孔开口面积之和为SI,SI >1000mm2。优选地,所述倾斜角度L取值范围为:25° < L < 45° ;所有二次空气补充孔开口面积之和SI取值范围为:3000mm2 < SI < 10000mm2。优选地,所述倾斜角度L = 30° ±5° ;所有二次空气补充孔开口面积之和Sl=3500 mm2±500mm2 ;优选地,所述二次空气补充孔开口处设置有翻边,所有翻边与增压盘侧壁间形成的空气通风口面积之和为S2,3000mm2 < S2 < IOOOOmm2 ;所述二次空气补充孔开口形状至少为以下之一:圆形、方形、平行四边形或三角形。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燃气灶,包括具有开口的面板、支撑面板的底壳,以及燃烧器,还包括设置于所述面板开口处的聚能盘,所述燃烧器位于所述聚能盘内,包括如上所述的增压盘,所述增压盘设置于所述聚能盘下方。优选地,所述底壳设置有增压风扇。其中,增压风扇可降低燃气灶内部温升,同时可配合二次空气补充孔给燃烧器补充二次空气,使燃烧更充分,提高热效率。优选地,所述增压风扇外围设置有风道结构。其中,风道结构可使风量稳定均匀,配合增压盘上的二次空气补充孔给燃烧器补充二次空气,更进一步的使燃烧充分,提高热效率。[0016]优选地,所述燃烧器上设置有火孔和/或火槽;且所述燃烧器的火孔和/或火槽不高于聚能盘的顶面。其中,燃烧器嵌入聚能盘内,且燃烧器的火孔和/或火槽不高于聚能盘的顶面,使得从燃烧器火孔和/火槽喷出的火焰能被聚能盘聚集反射到锅底,提高燃气燃烧热效率。优选地,所述面板的开口处设置有密封圈,密封圈可以用于防水;所述增压盘底部与所述燃烧器的炉头连接;所述聚能盘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增压盘上,所述聚能盘的下部具有供所述燃烧器的炉头穿过的中心开口,所述中心开口与所述燃烧器的分气盘具有间隙,所述增压盘底部设置有汤汁积存部。增压盘的汤汁积存部用来收集从燃烧器的火盖及聚能盘上流下来的汤汁和杂质。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增压盘及具有该增压盘的燃气灶,在燃烧器外围设置有聚能盘,在聚能盘下方设置增压盘,并在增压盘侧壁开设有二次空气补充孔,至少一所述增压盘侧壁的二次空气补充孔带有翻边,使增压盘外的空气经二次空气补充孔可以平缓均匀的进入,通过增压盘与聚能盘之间的通道为燃烧器补充二次空气,增强二次空气补充能力,使燃烧更充分,提高了燃气燃烧热效率;此外,燃烧器的火孔和/或火槽不高于聚能盘的顶面,从而极大的减少热辐射和热对流,进一步提高了燃气燃烧热效率,并起到降低燃气灶内部温升的作用。
图1是本实用新型燃气灶主视图的剖视图;图2是图1中燃气灶局部剖视放大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内嵌式燃气灶的爆炸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内嵌式燃气灶的立体图;图5是图3所示的右边增压盘(带孔翻边)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5所示的增压盘上二次空气补充孔的倾斜角示意图;图7是图3所示的左边增压盘(不带孔翻边)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8是图7所示的增压盘上二次空气补充孔的倾斜角示意图。附图标记:1,面板;2,聚能盘;21,聚能盘2上部边沿的环形外周缘部;22,聚能盘2的下部中心开口 ;3,外环火盖;31,火槽;4,内环火盖;41,火孔;5,增压盘;51,增压盘5上部边沿;52,增压盘5底部;53,汤汁积存部;6,底壳;7,炉头;8,风扇;9,分气盘;91,上下贯穿的孔;10,二次空气补充孔;11,翻边;12 ;燃烧器组件;13,锅支架;14,增压盘上的空气通道;15,旋钮;16,密封圈;17,风扇对应的风道结构;171,开口 ;18,聚能盘2的下部中心开口 22与燃烧器组件12的分气盘9具有间隙。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更加清楚、明了,下面将结合附图作进一步详述。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出的一种燃气灶,包括具有至少两开口的面板1(本实施例以面板I上设置左右两开口为例)、支撑面板I并与所述面板I连接的底壳6、燃烧器组件12以及设置在面板I开口处的锅支架13,所述燃烧器组件12上设置有火孔41和/或火槽31,该燃气灶还包括设置于所述面板I开口处的、呈碗状的聚能盘2,所述燃烧器组件12位于所述聚能盘2内,且所述燃烧器组件12的火孔和/或火槽不高于聚能盘2的顶面。本实施例将燃烧器组件12嵌入聚能盘2内,且燃烧器组件12的火孔和/或火槽不高于聚能盘2的顶面,使得从燃烧器组件12火孔41和/火槽31喷出的火焰能被聚能盘2聚集反射到锅底,提高燃气灶的燃气燃烧热效率。其中,面板I为玻璃面板1,根据实际情况面板I还可以采用不锈钢板和冷板等金属材质或者陶瓷材质。该面板I上设有旋钮15。燃烧器组件12与面板I可以呈水平面齐平设置或者置于所述面板I的水平面之下;该燃烧器组件12包括炉头7、分气盘9和火盖,炉头7连接在分气盘9的中心底部52与底壳6之间,火盖设置在所述分气盘9的上方,所述火盖包括内环火盖4以及位于内环火盖4外侧的外环火盖3。所述聚能盘2可拆卸地设置在面板I的开口处,碗状的聚能盘2上端向外延伸出环形外周缘部21,聚能盘2通过该环形外周缘部21悬置在面板I的开口的周缘部;上述聚能盘2的顶面即指该聚能盘2上端向外延伸出的环形外周缘部21的顶面;聚能盘2的下部设有中心开口 22,供所述燃烧器组件12的炉头7穿过;所述燃烧器组件12的分气盘9置于聚能盘2的碗状空腔内;炉头7穿过所述聚能盘2底部的中心开口 22后,连接在所述分气盘9的中心底部52与所述底壳6之间;聚能盘2的下部中心开口 22与燃烧器组件12的分气盘9具有间隙18,该间隙18可通过二次空气。聚能盘2位于所述燃烧器组件12的外围,用于对所述燃烧器组件12产生的热量起聚能反射作用,可减少燃气燃烧产生的热量对周围进行热辐射和热交换。为了进一步提高聚能反射作用,可在聚能盘2的内表面设置若干压点,以增加聚能反射面积;或者在聚能盘2的内表面以喷涂或电镀等方式形成镜面反射层,通过聚能盘2内表面的镜面效果以增加聚能盘2的聚能反射效果,从而增加热量的二次利用能力,提高燃气灶的燃气燃烧热效率。上述聚能盘2下方设置有增压盘5,增压盘5具有底部和侧壁,所述聚能盘2上部边沿的环形外周缘部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增压盘5的上部边沿51上,如图5所示。所述面板I的开口处设置有密封圈16,所述增压盘5上部边沿51与所述密封圈16紧配合,所述增压盘5底部与所述燃烧器组件12的炉头7连接,燃烧器组件12的分气盘9有上下惯穿的孔91,与增压盘5相连通。所述增压盘5底部设置有汤汁积存部53,其中,增压盘5的汤汁积存部53用来收集从燃烧器组件12的火盖及聚能盘2上流下来的汤汁和杂质。所述增压盘5侧壁设置有二次空气补充孔10,所述增压盘5与聚能盘2之间形成有通道14 ;所述增压盘5外的空气经所述二次空气补充孔10进入,通过所述增压盘5与聚能盘2之间的通道14为所述燃烧器组件12补充二次空气,进而提高燃气的燃烧效率,其中二次空气的补充路径如图1及图2中箭头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增压盘5侧壁设置的二次空气补充孔10均匀设置,且整体呈向左或向右旋转式设置,其倾斜角度为L,0° <L<90°,如图6及图8所示。其中,所有二次空气补充孔10开口面积之和为SI,SI > 1000mm2,二次空气补充孔10开口形状可以为圆形、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或者其他大于三边的任意多边形。[0045]作为一种优选实施例,所述倾斜角度L取值范围为:25° < L < 45° ;所有二次空气补充孔10开口面积之和SI取值范围为:3000mm2 < SI < 10000mm2,其中,较佳取值为:倾斜角度L = 30° ±5°,所有二次空气补充孔10开口面积之和Sl=3500 mm2±500mm2。在本实施例中,面板I上的两个开口处对应放置的左右两增压盘5中,如图5所示,位于右侧的增压盘5的二次空气补充孔10开口处设置有翻边11 ;如图7所示,位于左侧的增压盘5的二次空气补充孔10开口处未设置翻边11,当然根据需要也可以在左右两侧的增压盘5的二次空气补充孔10开口处均设置翻边11。其中设置翻边11的目的是使从此二次空气补充孔10补充的二次空气可以平缓均匀的进入燃烧器组件12中。二次空气补充孔10开口处设置的所有翻边11与增压盘5侧壁间形成的空气通风口面积之和为S2,其中,3000mm2 < S2 < 10000mm2。此外,为了散热,以及使燃气灶内部空气流通,为燃气增加更多氧气,本实施例还在底壳6的底部设置有用于散热增氧的风扇8,该风扇8不仅可以促进燃气灶内部空气的流动,其还可以配合增压盘5的侧壁二次空气补充孔10,给燃烧器组件12补充二次空气,增强二次空气补充能力,使燃烧更充分,提高燃气燃烧热效率,并起到降低燃气灶内部温升的作用。上述风扇8的位置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移动;另外,优选的还可以可视燃烧器组件12的位置、增压盘5侧壁二次空气补充孔10情况,在风扇8上方增加相应的风道结构17来减少空气流动对燃烧性能的影响,风道结构17可使风量稳定均匀,配合增压盘5上的二次空气补充孔10给燃烧器组件12补充二次空气,更进一步的使燃气燃烧更充分,提高热效率。如图3所示,本发明即为将风扇8设置在底壳6内,风扇8的上方设置风道结构17,风道结构17在相对左右两侧燃烧器组件12的方向上均匀设置有若干开口 171,引导风扇吹出来的风稳定均匀的往左右两边的燃烧器组件12方向送风,配合增压盘5上的二次空气补充孔10,流经增压盘5上的空气流经通道14,分别从分气盘9上的通孔91和聚能盘2与分气盘9之间的间隙18处流出,给火盖上的火孔41和\或火槽31补充二次空气.如图2上的箭头所示为二次空气的补充路径。根据实际情况需要,也可以仅设置风扇8,不设置风道结构17。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增压盘5即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增压盘,在此不再赘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增压盘及具有该增压盘的燃气灶,在燃烧器组件12外围设置有聚能盘2,用于对燃烧器组件12产生的热量进行聚能反射,在聚能盘2下方设置增压盘5,并在增压盘5侧壁设置二次空气补充孔10,至少一所述增压盘侧壁的二次空气补充孔带有翻边,使增压盘外的空气经二次空气补充孔可以平缓均匀的进入,通过所述增压盘5与聚能盘2之间的通道14为所述燃烧器组件12补充二次空气,增强二次空气补充能力,使燃烧更充分,提高了燃气燃烧热效率,此外,且燃烧器组件12的火孔41和/或火槽31不高于聚能盘2的顶面,从而极大的减少热辐射和热对流,进一步提高了燃气燃烧热效率,并起到降低燃气灶内部温升的作用。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增压盘,包括侧壁和底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压盘侧壁开设有二次空气补充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压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压盘侧壁的二次空气补充孔均匀设置,且整体呈向左或向右旋转式设置,其倾斜角度为L,0° <L<90°,所有二次空气补充孔开口面积之和为SI,SI > 1000mm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增压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倾斜角度L取值范围为:25°( L<45° ;所有二次空气补充孔开口面积之和SI取值范围为:3000mm2 < SI < 10000mm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增压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倾斜角度L= 30° ±5° ;所有二次空气补充孔开口面积之和Sl=3500 mm2±500mm2。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增压盘,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次空气补充孔开口处设置有翻边,所有翻边与增压盘侧壁间形成的空气通风口面积之和为S2,3000mm2 < S2<IOOOOmm2 ;所述二次空气补充孔开口形状至少为以下之一:圆形、方形、平行四边形或三角形。
6.一种燃气灶,包括具有开口的面板、支撑面板的底壳,以及燃烧器,还包括设置于所述面板开口处的聚能盘,所述燃烧器位于所述聚能盘内,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所述增压盘,所述增压盘设置于所述聚能盘下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燃气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壳设置有增压风扇。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燃气灶,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压风扇外围设置有风道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6-8中任一所述的燃气灶,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器上设置有火孔和/或火槽;且所述燃烧器的火孔和/或火槽不高于聚能盘的顶面。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燃气灶,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的开口处设置有密封圈;所述增压盘底部与所述燃烧器的炉头连接;所述聚能盘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增压盘上,所述聚能盘的下部具有供所述燃烧器的炉头穿过的中心开口,所述中心开口与所述燃烧器的分气盘具有间隙,所述增压盘底部设置有汤汁积存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增压盘及具有该增压盘的燃气灶,该燃气灶包括具有至少两开口的面板、支撑面板的底壳,面板的每一开口处设有一碗状聚能盘,聚能盘内设有燃烧器,聚能盘下方设有增压盘,增压盘侧壁开设有二次空气补充孔。本实用新型在燃烧器外围设置有聚能盘,在聚能盘下方设置增压盘,在增压盘侧壁开设二次空气补充孔,使增压盘外的空气经二次空气补充孔可以平缓均匀的进入燃烧器补充二次空气,使燃烧更充分,提高燃气热效率;燃烧器的火孔和/或火槽不高于聚能盘的顶面,极大的减少热辐射和热对流,进一步提高燃气燃烧热效率。
文档编号F24C3/08GK202973095SQ201220588240
公开日2013年6月5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8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8日
发明者贾贵胜, 张炳卫, 王山伟, 吴成年, 李志伟 申请人: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