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调节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717552阅读:17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空气调节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空气调节器。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在现有的空气调节器中,空气调节器的热交换器组件包括前部热交换器a和后部热交换器b,前部热交换器a具备两列导热管Cl、c2,后部热交换器b具备两列导热管dl、d2 (参见图1、2)。在空气调节器运行制冷或制暖模式时,以利用导热管中流动的制冷剂的气化或者液化来冷却或者加热由吸风机吸入且流过热交换器的空气的方式,进行空气与制冷剂之间的热交换,从而实现空气的制冷或制暖。为了使制冷剂在导热管中流动的距离最大化,通常会如图2所示设计制冷剂的流路。以制暖时的流动路径为例,制冷剂分两路从与其内侧的导热管Cl连通的入口配管el、e2流入,大致沿着其内侧的导热管Cl流动,然后通过连接管f汇入其外侧的导热管c2流动,并且,入口配管el、e2和出口配管g接近配置,然而,由于前部热交换器a和后部热交换器b均为由2列导热管贯通同一翅片层叠成千鸟状的翅片组形成的,因此,在热交换过程中,两列导热管自身之间由于存在温度差,因而会通过热传导性好的同一翅片而进行热传导,造成热量损耗,从而降低空气调节器的制冷或制暖能力。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是有鉴于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实用新型,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热交换效率同时降低热损失的空气调节器。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空气调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调节器包括室内机,在所述室内机内,以包围贯流送风机的方式形成热交换器组件,所述热交换器组件为翅管式热交换器,包括迎风面朝向所述室内机前面的前部热交换器和所述迎风面朝向所述室内机背面的后部热交换器,所述前部热交换器的至少一部分是由具备I列导热管的热交换器层叠M层而成,所述后部热交换器是由具备I列导热管的热交换器层叠N层形成的,其中,M和N是自然数且N〈M,所述热交换器组件中相邻两层的热交换器相互固定,所述相邻两层的热交换器中的内侧热交换器固定于第I端板上,所述相邻两层的热交换器中的外侧热交换器固定于第2端板上,从所述第I端板以及所述第2端板中的一个端板向另一个端板延伸的固定部固定于所述另一个端板。根据上述的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空气调节器,由于前部热交换器的至少一部分是由具备I列导热管的热交换器层叠M层而成,后部热交换器是由具备I列导热管的热交换器层叠N层形成的,相邻两层热交换器相互固定,因此,相比于在一个热交换器中设置有两列导热管那样的结构的现有的空气调节器,可以有效地防止设置于独立的各层热交换器中的导热管之间的热量传导,从而可以有效地降低热损失,由此,可以提高空气调节器的制暖/制冷能力。再有,在此情况下,即使将制冷剂的出口配管配置于靠近入口配管的位置,也不会降低空气调节器的制暖/制冷能力。另外,由于前部热交换器的至少一部分中的热交换器的层数大于后部热交换器中的热交换器的层数,因此,可以加强空气调节器前部的热交换能力,从而可以提高空气调节器的制暖/制冷能力。另外,由于热交换器组件中相邻两层的热交换器相互固定,因此,可以进一步提高空气调节器的制暖/制冷能力。另外,在上述的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空气调节器中,优选所述固定部位于固定于所述另一个端板的热交换器的相邻的导热管之间。这样,可以防止固定部与热交换器的导热管干涉。另外,在上述的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空气调节器中,优选所述固定部通过螺钉而固定于所述另一个端板。这样,能够以简单的结构将固定部固定于另一个端板。另外,在上述的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空气调节器中,优选相邻两层热交换器之间的距离为2mm以下,更加优选相邻两层热交换器之间的距离为Imm以下。这样,由于相邻两层热交换器不接触,因此,可以更加有效地防止设置于独立的各层热交换器中的导热管之间的热量传导,从而可以进一步有效地降低热损失,由此,可以进一步提高空气调节器的制暖/制冷能力。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能够提高热交换效率同时降低热损失的空气调节器。

图1是表示现有的空气调节器的热交换器组件的大致结构的立体图。图2是表示现有的空气调节器的热交换器组件的大致结构的侧视图。图3是表示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空气调节器的热交换器组件的大致结构的主视图。图4是表示第I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空气调节器的大致结构的截面图。图5是表示第I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空气调节器的热交换器组件的配置方式的截面示意图。图6是表示第I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空气调节器的热交换器组件的大致结构的截面图。图7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空气调节器的热交换器组件的大致结构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说明。在此,在附图的说明中,对相同或者相当的要素标记相同的符号,省略重复的说明。(第I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空气调节器包括室内机I和室外机(没有图示)。室内机I通常被安装于例如室内的墙体上。图3是表示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空气调节器的室内机的大致结构的主视图。图4是表示第I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空气调节器的大致结构的截面图。如图3和图4所示,室内机I包括室内机主体10、热交换器组件20、贯流送风机30、以及接水槽40。贯流送风机30从位于室内机主体10的顶部的吸入口吸入空气,并使吸入的空气流过热交换器组件20以进行热交换,从而将通过热交换而加热或者冷却了的空气从送出口送出至室内。接水槽40用于接收在热交换器组件20的表面产生的冷凝水。另外,如图4所示,在室内机I内,以包围贯流送风机30的方式形成热交换器组件20,热交换器组件20为翅管式热交换器,包括迎风面朝向室内机前面的前部热交换器201和迎风面朝向室内机背面的后部热交换器202。在此,所谓“迎风面”,是指吸入空气从吸入格栅沿着图4中的箭头方向进入室内机后和热交换器最先接触的面。具体来说,前部热交换器201包括作为靠近贯流送风机30侧的层的第I层热交换器203,和层叠在第I层热交换器203上的、靠近迎风面侧的层的第2层热交换器205。所述第I层热交换器203包括折弯形成的第I段热交换器207、第2段热交换器208和第3段热交换器206,第2层热交换器205包括第4段热交换器209和第5段热交换器210,第4段热交换器209和第5段热交换器210分别大致层叠在第I段热交换器207和第2段热交换器208处,第I层热交换器203的和接水槽40接近的第3段热交换器206 (亦即,前部热交换器201的和接水槽40接近的一部分)由具备I列导热管K的热交换器层叠I层形成。另外,后部热交换器202由具备I列导热管K的热交换器层叠I层形成。前部热交换器组件201中相邻两层的热交换器相互固定。如图6所示,前部热交换器201中的第I层热交换器203固定于第I端板51上,与第I层热交换器203相邻的第2层热交换器205固定于第2端板52上。另外,从第2端板52向第I端板51延伸的固定部53通过螺钉54而固定于第I端板51。但是,并不限于此,例如,固定部也可以从第I端板向第2端板延伸,通过螺钉而固定于第2端板。另外,固定部53位于第I层热交换器203的相邻的导热管之间。根据上述的空气调节器,由于前部热交换器的至少一部分是由具备I列导热管K的热交换器层叠2层而成,且相邻两层的热交换器相互固定,因此,相比于在一个热交换器中设置有两列导热管那样的结构的现有的空气调节器,可以有效地防止设置于独立的各层热交换器中的导热管之间的热量传导,从而可以有效地降低热损失,由此,可以提高空气调节器的制暖/制冷能力。另外,由于前部热交换器的至少一部分中的热交换器的层数大于后部热交换器中的热交换器的层数,因此,可以加强空气调节器前部的热交换能力,从而可以提高空气调节器的制暖/制冷能力。另外,第I层热交换器203的和接水槽40接近的部分206 (亦即,前部热交换器201的和接水槽40接近的一部分)优选由具备I列导热管K的热交换器层叠I层形成。这样,在接近接水槽40的部分,由于接水槽40对气流形成一定的阻挡,该处的风速也相对较小,由于前部热交换器的和接水槽接近的一部分中的热交换器的层数小于前部热交换器的其他部分的热交换器的层数,因此,因此,更好的防止噪声的产生。并且,由于缩短了制冷剂的流动路径,可以降低压损,提高热交换能力,从而可以提高空气调节器的制暖/制冷能力。对于上述效果的形成原因,本实用新型人们进行了探讨研究,虽然还不够明确,但是可以认为,由于现有的热交换器中在构成热交换器的翅片中设置有两列(或者两列以上)的导热管,因此,在该两列导热管之间容易通过铝制的翅片而进行热传导,从而造成热损失,相反的,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将仅具备一列导热管的两层热交换器层叠,从而即使在该两层热交换器接触的情况下,该两层热交换器的多个翅片也不会完全对齐而存在错开的情况,因此,利用翅片之间的间隙而能够有效地阻隔通过铝制的翅片进行的热传导,从而能够提高与空气的热交换效率来提高空气调节器的制暖/制冷能力。另外,热交换器207与热交换器208在内侧通过连接部而相互连接,在外侧断开。这样,如图5所示,在热交换器207的内侧(即向着贯流送风机30的一侧)的表面产生的冷凝水S能够经由连接部而向接水槽40流动,从而能够防止冷凝水飞溅出。另外,热交换器208与热交换器206在内侧通过连接部而相互连接,在外侧断开。这样,在热交换器208的内侧(即向着贯流送风机30的一侧)的表面产生的冷凝水S能够经由连接部而向接水槽40流动,从而能够防止冷凝水飞溅出。另外,在第I层热交换器203和第2层热交换器205之间也可以存在间隙,该间隙的长度优选为2mm以下,更加优选为Imm以下。这样,由于在第I层热交换器203和第2层热交换器205之间存在间隙,因此,能够更加有效地防止第I层热交换器203和第2层热交换器205之间的热传导,从而能够降低热损失。再有,第I层热交换器203和第2层热交换器205也可以接触。如上所述,即使在第I层热交换器203和第2层热交换器205接触的情况下,也能够有效地防止第I层热交换器203和第2层热交换器205之间的热传导。(第2实施方式)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空气调节器与第I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空气调节器的不同在于,热交换器组件的结构不同。图7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空气调节器的热交换器组件的大致结构的立体图。如图7所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热交换器组件20’包括迎风面朝向室内机前面的前部热交换器201’和迎风面朝向室内机背面的后部热交换器202’。S卩,前部热交换器201’包括作为最靠近贯流送风机30侧的层的第I层热交换器203’、作为最靠近迎风面侧的层的第3层热交换器205’、以及介于第I层热交换器203’和第3层热交换器205’之间的第2层热交换器204’。后部热交换器202’包括作为最靠近贯流送风机30侧的层的第I层热交换器206’、以及作为最靠近迎风面侧的层的第2层热交换器207’。前部热交换器201’的和接水槽40接近的一部分由具备I列导热管的热交换器层叠2层形成,且包括作为最靠近贯流送风机30侧的层的第I层热交换器208’、以及作为最靠近迎风面侧的层的第2层热交换器209。即使是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空气调节器,也能够实现与第I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空气调节器相同的效果。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空气调节器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空气调节器并不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实质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变形和变化。这些变形和变化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空气调节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空气调节器包括室内机, 在所述室内机内,以包围贯流送风机的方式形成热交换器组件, 所述热交换器组件为翅管式热交换器,包括迎风面朝向所述室内机前面的前部热交换器和所述迎风面朝向所述室内机背面的后部热交换器, 所述前部热交换器的至少一部分是由具备I列导热管的热交换器层叠M层而成, 所述后部热交换器是由具备I列导热管的热交换器层叠N层形成的, 其中,M和N是自然数且N〈M, 所述热交换器组件中相邻两层的热交换器相互固定, 所述相邻两层的热交换器中的内侧热交换器固定于第I端板上, 所述相邻两层的热交换器中的外侧热交换器固定于第2端板上, 从所述第I端板以及所述第2端板中的一个端板向另一个端板延伸的固定部固定于所述另一个端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调节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部位于固定于所述另一个端板的热交换器的相邻的导热管之间。
3.如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空气调节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部通过螺钉而固定于所述另一个端板。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调节器,其特征在于:相邻两层热交换器之间的距离为2_以下。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调节器,其特征在于:相邻两层热交换器之间的距离为1_以下。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空气调节器。空气调节器包括室内机,在室内机内,以包围贯流送风机的方式形成热交换器组件,热交换器组件为翅管式热交换器,包括迎风面朝向室内机前面的前部热交换器和迎风面朝向室内机背面的后部热交换器,前部热交换器的至少一部分是由具备1列导热管的热交换器层叠M层而成,后部热交换器是由具备1列导热管的热交换器层叠N层形成的,其中,M和N是自然数且N<M,热交换器组件中相邻两层的热交换器相互固定,相邻两层的热交换器中的内侧热交换器固定于第1端板上,相邻两层的热交换器中的外侧热交换器固定于第2端板上,从第1端板以及第2端板中的一个端板向另一个端板延伸的固定部固定于另一个端板。
文档编号F24F1/00GK203024280SQ20122074305
公开日2013年6月26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28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28日
发明者潘卫民, 张佳鸣, 黄建鑫 申请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