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桶干燥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胶桶干燥装置,包括壳体和设于该壳体内的干燥剂,所述壳体由下托、中管和上盖依次连接而成,所述下托利用一短管与胶桶连接,所述上盖上设有中心轴孔,所述中管的下端插设于下托内,且该中管的下端固连有下网板,所述下网板与上盖之间设有所述干燥剂。当本发明的干燥剂因吸收的足够水汽而不能再起到干燥作用时,只需将干燥装置的中管取下,然后将上盖打开,倒出失效的干燥剂,并用新干燥剂替换即可,实现了干燥装置的可重复利用,节约资源,降低成本。
【专利说明】胶桶干燥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 本发明涉及一种干燥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可重复利用的胶桶干燥装置。
【背景技术】
[0002]近年来,膜分离技术作为一种高效的分离、浓缩、提纯及净化手段,获得了极为迅速的发展。
[0003]膜分离是以对组分具有选择性透过功能的膜为分离介质,通过在膜两侧施加(或存在)一种或多种推动力,使原料中的膜组分选择性地优先透过膜,从而达到混合物分离,并实现产物的提取、浓缩、纯化等目的的分离过程。按膜元件的形状和组件的结构划分,膜元件可以分为平板膜、管式膜、卷式膜和中空纤维膜四大类。卷式膜元件因其结构简单、造价低廉、装填密度高、物料交换效果好、处理量大而被广泛应用。
[0004]卷式膜元件一般由多孔中心管、卷绕于该中心管上的膜单元和外保护结构等部件构成。其中,膜单元包括进料流道网和膜袋,膜袋是利用胶黏剂将透过液流道网和分离膜密封粘接而成的一体式结构,用于防止进料流道网侧料液与透过流道网侧液体混合在一起;进料流道网将供给侧料液导向分离膜表面,由分离膜分离进料流道网侧料液;透过液流道网将透过分离膜的液体导向中心管;外保护结构一般为工业级膜元件用玻璃钢外壳或卫生级膜元件用塑料外保护网,用于包裹上述的卷绕体,可以是单层或多层结构,用于加强膜元件的机械强度,保护膜元件。
[0005]卷式膜元件的膜袋所用的胶粘剂往往具有亲水性,易于水发生反应,产生固化现象,影响涂布质量,因此需要在胶桶上设置干燥装置,如图1所示,所述干燥装置包括壳体和设于该壳体内的干燥剂,吸收胶桶内的水汽,可以将胶桶内的胶粘剂除湿、干燥。但是该干燥装置为一体式结构,当干燥剂因吸收大量水汽而变色后,就需要将干燥装置整体替换,造成资源浪费、成本高。
[0006]为解决上述问题,需要提供一种可重复利用的胶桶干燥装置,节约资源,降低成本。
【发明内容】
[0007]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胶桶干燥装置,可通过只更换干燥剂的方式实现重复利用,节约资源,降低成本。
[0008]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胶桶干燥装置,包括壳体和设于该壳体内的干燥剂,所述壳体由下托、中管和上盖依次连接而成,所述下托利用一短管与胶桶连接,所述上盖上设有中心轴孔,所述中管的下端支撑于下托上,所述下托和中管下部的外侧围设有橡胶套;
[0009]所述中管的下端固连有下网板,所述下网板与上盖之间设有所述干燥剂。
[0010]通过上述结构,当干燥剂因吸收的足够水汽而不能再起到干燥作用时,只需将干燥装置的中管取下,然后将上盖打开,倒出失效的干燥剂,并用新干燥剂替换即可,实现了干燥装置的可重复利用,节约资源,降低成本。
[0011]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下网板与干燥剂之间设有下泡棉垫,便于水汽流入干燥剂内。
[0012]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干燥剂和上盖之间依次设有上泡棉垫和上网板。
[0013]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上盖的下端插接于所述中管内,且插设于所述中管内的上盖上套设有O型密封圈。
[0014]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中管的侧壁上对应于所述干燥剂的位置设有观察孔,该观察孔上覆设有透明膜片,便于观察干燥剂的变色情况。
[0015]优选的,所述下网板为金属网板,该金属网板焊接于所述中管的下端。
[0016]优选的,所述干燥剂为变色硅胶球,在吸附水份后,可通过烘干的方法还原,实现干燥剂的重复使用。例如,变色硅胶球初始颜色为紫色,吸水后变成粉色,通过烘干后还原成紫色,重复使用。
[0017]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0018]1.本发明的壳体由下托、中管和上盖依次连接而成,当干燥剂因吸收的足够水汽而不能再起到干燥作用时,只需将干燥装置的中管取下,然后将上盖打开,倒出失效的干燥齐U,并用新干燥剂替换即可,实现了干燥装置的可重复利用,节约资源,降低成本。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背景技术】中一体式干燥装置的剖视图;
[0020]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的剖视图;
[0021]图3是实施例一中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2]其中:1、壳体;10、下托;11、中管;110、金属网板;111、观察孔;12、上盖;13、短管;2、胶桶;3、下泡棉垫;4、上网板;5、干燥剂;6、上泡棉垫;7、0型密封圈;8、橡胶套。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0024]实施例一:图2和图3所不,一种胶桶干燥装置,包括壳体I和设于该壳体I内的干燥剂5,本实施例中,选用变色硅胶球作用干燥剂,在吸附水份后,可通过烘干的方法还原,实现干燥剂的重复使用。例如,变色娃胶球初始颜色为紫色,吸水后变成粉色,通过烘干后还原成紫色,重复使用。
[0025]所述壳体I由下托10、中管11和上盖12依次连接而成,所述下托10利用一短管13与胶桶2连接,所述上盖12上设有中心轴孔,所述中管11的下端支撑于下托10上,所述下托10和中管11下部的外侧围设有橡胶套8,起密封作用。
[0026]所述上盖12的下端插接于所述中管11内,且插设于所述中管11内的上盖12上套设有O型密封圈7。
[0027]所述中管11的下端焊接有金属网板110,所述金属网板110与上盖12之间依次设有下泡棉垫3、所述干燥剂5、上泡棉垫6和上网板4。
[0028]所述中管11的侧壁上对应于所述干燥剂5的位置设有观察孔111,该观察孔111上覆设有透明膜片。
[0029]本发明的壳体由下托、中管和上盖依次连接而成,当干燥剂因吸收的足够水汽而不能再起到干燥作用时,只需将干燥装置的中管取下,然后将上盖打开,倒出失效的干燥齐U,并用新干燥剂替换即可,实现了干燥装置的可重复利用,节约资源,降低成本。
[0030]以上所述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胶桶干燥装置,包括壳体和设于该壳体内的干燥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由下托、中管和上盖依次连接而成,所述下托利用一短管与胶桶连接,所述上盖上设有中心轴孔,所述中管的下端支撑于下托上,所述下托和中管下部的外侧围设有橡胶套; 所述中管的下端固连有下网板,所述下网板与上盖之间设有所述干燥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桶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网板与干燥剂之间设有下泡棉垫。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胶桶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剂和上盖之间依次设有上泡棉垫和上网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桶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的下端插接于所述中管内,且插设于所述中管内的上盖上套设有O型密封圈。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胶桶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管的侧壁上对应于所述干燥剂的位置设有观察孔,该观察孔上覆设有透明膜片。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桶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网板为金属网板,该金属网板焊接于所述中管的下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桶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剂为变色硅胶球。
【文档编号】F26B5/16GK104048482SQ201310077426
【公开日】2014年9月17日 申请日期:2013年3月12日 优先权日:2013年3月12日
【发明者】张永明, 申俊峰 申请人:星达(姜堰)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