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热回收高效节能空调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余热回收高效节能空调,本发明是空调节能技术的一个领域。为了把空调排出的废水中的余热利用起来,减小空调的电能消耗。本发明采取了如下措施:在空调的冷凝器中设置两条独立的管路,两条管路装在同一阵列的翅片内。第一管路的入口通过管道连接压缩机的出口,第一管路的出口通过管道连接空调室内机的毛细管。第二管路的入口通过管道连接空调室内机(蒸发器)的排水口。第二管路的出口直通大气,冷凝器的安装高度低于蒸发器的安装高度;这样做的好处是:把空调室内机(蒸发器)排出的冷水通过管道接入冷凝器的独立管路中,对冷凝器进行冷却,可使冷凝器的温度得到降低,减小了冷凝器的内部压力,也减小了压缩机的运行电流,从而节省了电能。
【专利说明】余热回收高效节能空调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是空调节能技术的一个领域。
【背景技术】
[0002]随着经济的发展,空调已基本普及平常百姓家。空调是一种高耗电的产品,它的使用与今天的节能环保显得有明显的不协调,因为空调的使用会大大增加碳的排放,严重污染我们生态环境。但是,要大家不使用或少使用空调,特别是营业场所和办公室,要求他们自觉地少使用或不使用空调几乎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现实的。要节能环保还是要从其他方面着眼。
[0003]空调一般都在夏季使用,夏季的空气有一个特点,就是闷热又潮湿,空气中的水份非常多。特别在我国的南方地区,一个小小的空调开一个晚上,可产生几升到几十升的水。这些水一般都通过管道排到室外流掉。从空调的结构可知,这些水是来自空调的蒸发器。蒸发器的温度很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蒸发器后,就在它的表面凝结成水,这些水的温度比室内空气的温度要低很多。水的密度是空气的几百倍,水又是常见液体和固体物质中,比热容最大的物质,因此,这些被白白排走的废水带走了相当可观的余热(冷量可能较容易理解)。如果能让它冷却空气,可节省很多电能。白白地排走,这是一种令人心痛的浪费。这些废水的产生是不可避免的,在同样的温度要求下它增加了空调电能的消耗。能否把这些废水的余热有效地回收利用起来,使它变废为宝,答案是肯定的。
【发明内容】
[0004]为了把空调排出的废水中的余热回收和利用起来,减小空调的电能消耗。本发明采取了如下措施:在空调的冷凝器中设置两条独立的管路,两条管路装在同一阵列的翅片内。第一管路的入口通过管道连接压缩机的出口,第一管路的出口通过管道连接空调室内机的毛细管。第二管路的入口通过管道连接空调室内机(蒸发器)的排水口,第二管路的出口直通大气。冷凝器的安装高度低于蒸发器的安装高度。
[0005]这样做的好处是:把空调室内机(蒸发器)排出的冷水通过管道接入冷凝器的独立管路中,对冷凝器进行冷却,可使冷凝器的温度得到降低,减小了冷凝器的内部压力,也减小了压缩机的运行电流,从而节省了电能。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6]图1.双管路冷凝器结构示意图。
[0007]图中:第一管路入口 1、第一管路出口 2、第二管路入口 3、第二管路出口 4、冷凝器5。
[0008]【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把空调排出的废水利用起来,减小空调的电能消耗。本发明采取了如下措施,在空调的冷凝器中设置两条独立的管路,第一管路的入口通过管道连接压缩机的出口,第一管路的出口通过管道连接空调室内机的毛细管,第二管路的入口通过管道连接空调室内机(蒸发器)的排水口,第二管路的出口直通大气。室外机冷凝器的安装高度低于室内机的蒸发器,蒸发器产生的废水自然就从空调室内机(蒸发器)的排水管流入第二管路里。由于空调正常工作时,冷凝器产生了很多热量,它的温度远远高于室外气温。流入冷凝器的废水的温度,从远低于室内气温到被冷凝器加热到远远高于室外气温,甚至大部份被加热至气化。在这过程中,它带走的热量远远多于蒸发器形成这些废水时所消耗的热量(冷量)。它的作用由负变正正,同时它还可以减小空调滴水给人们带来的烦恼;两条管路装在同一阵列的翅片内,这样的结构使它们之间可以很好地进行热交换,这样由空调室内机(蒸发器)排出的低温废水正好用于冷却冷凝器。它可使冷凝器的相对温度得到降低,减小了冷凝器内的压力,也减小了压缩机的运行电流,从而节省了大量电能。这种投入是一劳永逸的,永远受益的,非常值得推广的。
【权利要求】
1.余热回收高效节能空调,主要包括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其特征在于:在空调的冷凝器(5)中设置两条独立的管路,两条管路装在同一阵列的翅片内,第一管路的入口( I)通过管道连接压缩机的出口,第一管路的出口(2)通过管道连接空调室内机的毛细管,第二管路的入口(3)通过管道连接空调室内机的排水口,第二管路的出口(4)直通大气,冷凝器的安装高度低于蒸发器的安装高度。
【文档编号】F24F1/42GK103512107SQ201310476329
【公开日】2014年1月15日 申请日期:2013年10月12日 优先权日:2013年10月12日
【发明者】胡达广 申请人:胡达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