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交换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644335阅读:119来源:国知局
空气交换设备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空气交换设备,包括壳体、室内空气通道、室外空气通道、用于通过高压电离滤除空气中杂质的第一空气过滤装置和喷雾装置。壳体上设置有室内空气入口、室内空气出口、室外空气入口和室外空气出口。室内空气通道设置在壳体中,室内空气通道的入口端与室内空气入口相连通,室内空气通道的出口端与室内空气出口相连通。室外空气通道设置在壳体中,室外空气通道的入口端与室外空气入口相连通,室外空气通道的出口端与室外空气出口相连通,室外空气通道与室内空气通道邻接设置。第一空气过滤装置设置在室外空气入口处。喷雾装置设置在室外空气出口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空气交换设备,提高了室内空气质量。
【专利说明】空气交换设备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交换技术,尤其涉及一种空气交换设备。
【背景技术】
[0002]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也越来越关注环境和空间中空气的质量。尤其是一些大型的写字楼或者厂房中,都设置有空气交换设备,以实现室内空气和室外空气的交换。
[0003]现有技术的空气交换设备,通常包括用于室外空气流入的室外空气通道和用于室内空气流出的室内空气通道,结构比较简单。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很多城市的空气质量不佳,因此,进入到室内的空气质量也不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室内环境,不利于人们的身体健康。

【发明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空气交换设备,以提高室内空气质量。
[000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空气交换设备,包括:
[0006]壳体,所述壳体上设置有室内空气入口、室内空气出口、室外空气入口和室外空气出口 ;
[0007]室内空气通道,设置在所述壳体中,所述室内空气通道的入口端与所述室内空气入口相连通,所述室内空气通道的出口端与所述室内空气出口相连通;
[0008]室外空气通道,设置在所述壳体中,所述室外空气通道的入口端与所述室外空气入口相连通,所述室外空气通道的出口端与所述室外空气出口相连通,所述室外空气通道与所述室内空气通道邻接设置;
[0009]用于通过高压电离滤除空气中杂质的第一空气过滤装置,设置在所述室外空气入口处;
[0010]喷雾装置,设置在所述室外空气出口处。
[0011]如上所述的空气交换设备,还包括:
[0012]空气过滤纸,设置在所述室外空气入口处,且设置在所述第一空气过滤装置的外侧。
[0013]如上所述的空气交换设备,还包括:
[0014]第二空气过滤装置,设置在所述室外空气出口处。
[0015]如上所述的空气交换设备,其中,所述室内空气通道和所述室外空气通道均为多个,所述室内空气通道和所述室外空气通道间隔设置。
[0016]如上所述的空气交换设备,还包括:
[0017]第一室内空气共享通道,设置在所述室内空气入口和所述室内空气通道的入口端之间;
[0018]第二室内空气共享通道,设置在所述室内空气通道的出口端和所述室内空气出口之间。[0019]如上所述的空气交换设备,其中,所述第一室内空气共享通道和所述第二室内空气共享通道均为密封的。
[0020]如上所述的空气交换设备,还包括:
[0021]第一室外空气共享通道,设置在所述室外空气入口和所述室外空气通道的入口端之间;
[0022]第二室外空气共享通道,设置在所述室外空气通道的出口端和所述室外空气出口之间。
[0023]如上所述的空气交换设备,其中,所述第一室外空气共享通道和所述第二室外空气共享通道均为密封的。
[0024]如上所述的空气交换设备,还包括:
[0025]除湿装置,设置在所述室内空气入口处。
[0026]如上所述的空气交换设备,还包括:
[0027]蒸发器,设置在所述室外空气出口处。
[0028]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空气交换设备,该空气交换设备中设置有室内空气通道和室外空气通道,两种通道邻接设置且隔离,实现了室内空气和室外空气的交换,而且结构简单紧凑,易于实现。而且,通过室内空气和室外空气的热交换,提高了能量的利用效率,避免了能量浪费。通过第一空气过滤装置的设置,能够有效滤除空气中的微尘,提高空气质量。通过喷雾装置的设置,能够有效去除空气中的臭氧,进一步提高了空气质量。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9]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空气交换设备结构示意图;
[0030]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空气交换设备结构示意图;
[0031]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空气交换设备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2]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空气交换设备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空气交换设备具体可以应用于空调系统、空气净化系统或换气系统等需要进行空气交换的系统中。本实施例提供的空气交换设备具体包括:壳体1、室内空气通道2、室外空气通道3、用于通过高压电离滤除空气中杂质的第一空气过滤装置4和喷雾装置5。壳体I上设置有室内空气入口 6、室内空气出口 7、室外空气入口 8和室外空气出口 9。室内空气通道2设置在壳体I中,室内空气通道2的入口端与室内空气入口 6相连通,室内空气通道2的出口端与室内空气出口 7相连通。室外空气通道3设置在壳体I中,室外空气通道3的入口端与室外空气入口 8相连通,室外空气通道3的出口端与室外空气出口 9相连通,室外空气通道3与室内空气通道2邻接设置。第一空气过滤装置4设置在室外空气入口 8处。喷雾装置5设置在室外空气出口 9处。
[0033]具体地,壳体I的外形可以为立方体或圆柱体,也可以为其他不规则形状,图1示出的壳体I的外形为立方体,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壳体I的形状可以根据实际的安装位置需要来设置,不以本实施例为限。壳体I上设置有室内空气入口 6、室内空气出口 7、室外空气入口 8和室外空气出口 9,壳体I中设置有室内空气通道2和室外空气通道3,室内空气通道2的入口端与室内空气入口 6相连通,室内空气通道2的出口端与室内空气出口 7相连通,室外空气通道3的入口端与室外空气入口 8相连通,室外空气通道3的出口端与室外空气出口 9相连通,以使得室内空气Al通过室内空气入口 6进入到室内空气通道2中,并通过室内空气出口 7排到室外,以及使室外空气A2通过室外空气入口 8进入到室外空气通道3中,并通过室外空气出口 9进入室内。
[0034]在实际的实现过程中,可以在需要进行空气交换的建筑物中铺设相应的管路,管路的一端连接室内的风口,另一端连接该空气交换设备的室内空气入口 6或室外空气出口9,并在管路中设置风机或其他空气流动驱动装置,以配合实现将室内空气Al引入到该空气交换装置的室内空气通道2中,以及将室外空气A2引入到该空气交换装置的室外空气通道3中。当建筑物的室内面积较大时,可以设置多个风口,每个风口对应不同的管路,当空气交换设备的数量有一个时,用于流通室内空气Al的多个管道均可以与该空气交换设备的室内空气入口 6连通,用于流通室外空气A2的多个管道也均可以与该空气交换设备的室外空气出口 9连通,当空气交换设备的数量也为多个时,则可以根据具体的管路铺设需要来进行管路和空气交换设备的连接。
[0035]室外空气通道3与室内空气通道2邻接设置,图1所示的室内空气通道2和室外空气通道3的截面均为矩形,分别由四块侧板围设而成,室内空气通道2和室外空气通道3邻接且共用一块侧板。由于室外空气通道3和室内空气通道2邻接设置,室外空气通道3中流动的室外空气A2可以与室内空气通道2中流动的室内空气Al进行热交换,当室内温度高于室外温度时,室内空气Al可以将热量传递给室外空气A2,当室外空气A2高于室内空气Al时,室外空气A2可以将热量传递给室内空气Al,以使得进入室内的室外空气A2温度接近室温,有效利用能量,避免能量的浪费。
[0036]室外空气入口 8处设置有第一空气过滤装置4,该第一空气过滤装置4用于滤除进入到空气交换设备的室外空气A2中的杂质,第一空气过滤装置4中设置有高压电离器,室外空气A2中的微小杂质进入电离区后被高压电离分解。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第一空气过滤装置4可以包括金属过滤网、高压电离器、集尘室、冷触媒过滤网和溶菌酶过滤网。但是第一空气过滤装置4的结构并不以此为限,能够实现通过高压电离滤除空气中杂质即可。室外空气A2通过第一空气过滤装置4处理后,滤除室外空气A2中的杂质尤其是微小杂质,能够提高进入到室内的空气的清洁度。第一空气过滤装置4在对室外空气A2过滤处理的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臭氧,臭氧随着过滤后的室外空气A2进入到该室外空气通道3中。
[0037]室外空气出口 9处设置有喷雾装置5,该喷雾装置5用于使空气雾化,以通过空气中的水降低臭氧的含量,有效地避免臭氧对人身体的危害。而且通过喷雾装置5的设置,可以增加进入到室内的空气的湿度,进而提高室内的湿度,提高用户舒适度。
[0038]本实施例提供的空气交换设备,该空气交换设备中设置有室内空气通道2和室外空气通道3,两种通道邻接设置且隔离,实现了室内空气Al和室外空气A2的交换,而且结构简单紧凑,易于实现。而且,通过室内空Al和室外空气A2的热交换,提高了能量的利用效率,避免了能量浪费。通过第一空气过滤装置4的设置,能够有效滤除空气中的微尘,提高空气质量。通过喷雾装置5的设置,能够有效去除空气中的臭氧,进一步提高了空气质量。
[0039]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空气交换设备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该空气交换设备还包括空气过滤纸21,空气过滤纸21设置在室外空气入口 8处,且设置在第一空气过滤装置4的外侧。
[0040]具体地,空气过滤纸21的材料可以采用玻璃纤维制成,具有纤维分布均匀、容尘量大、阻力小和强度大等特点,可以滤除空气中较大颗粒度的杂质。该空气过滤纸21设置在第一空气过滤装置4的外侧,即室外空气A2首先经过空气过滤纸21的粗滤,再经过第一空气过滤装直4的精滤,以进一步提闻空调过滤效果。
[0041]在本实施例中,该空气交换设备还可以包括第二空气过滤装置22,第二空气过滤装置22设置在室外空气出口 9处。该第二空调过滤装置22具体设置在喷雾装置5的内侧,即室外空气通道3中的室外空气A2经过第二空气过滤装置22的过滤处理后,再通过喷雾装置5进行雾化处理。当室外空气通道3由于长期未清理有尘埃积累时,通过第二空气过滤装置22的设置可以进一步提高进入到室内的空气的质量。
[0042]在本实施例中,该空气交换设备还可以包括除湿装置23,除湿装置23设置在室内空气入口 6处。该除湿装置23可以在室内空气进入到室内空气通道2之前,去除室内空气Al中的水分,以提高进入到空气交换装置的室内空气Al的干燥度。当室内空气Al与室外空气A2的温差较大时,由于室内空气Al中的水分去除,即使在室外温度很低的情况下,室内空气通道2中的室内空气Al与室外空气通道3中的室外空气A2进行热交换时,也不会出现室内空气Al中的水分在室外空气A2作用下附着在室内空气通道2的侧壁上凝结成冰的现象。避免了该现象造成的对空气交换设备的破坏,提高了空气交换设备的可靠性。
[0043]在本实施例中,该空气交换设备还可以包括蒸发器24,该蒸发器24设置在室外空气出口 9处。通过蒸发器24的设置,可以调整进入到室内的空气的温度,以达到调节室内温度的目的。
[0044]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空气交换设备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在本实施例中,室内空气通道2和室外空气通道3均为多个,室内空气通道2和室外空气通道3间隔设置。
[0045]具体地,室内空气通道2和室外空气通道3间隔设置,图3示出了室内空气通道2和室外空气通道3的数量均为两个的实现方式,本实施例并不以此为限。室内空气通道2和室外空气通道3的数量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0046]室内空气通道2和室外空气通道3数量为多个时,多个室内空气通道2的入口端分别与壳体I上的室内空气入口 6相连通,室内空气通道2的入口端与室内空气入口 6之间可以设置空气通道,室内空气通道2的出口端分别与壳体I上的室内空气出口 7相连通,室内空气通道2的出口端与室内空气出口 7之间可以设置空气通道。类似地,多个室外空气通道3的入口端分别与壳体I上的室外空气入口 8相连通,室外空气通道3的入口端与室外空气入口 8之间可以设置空气通道,室外空气通道3的出口端分别与壳体I上的室外空气出口 9相连通,室外空气通道3的出口端与室外空气出口 9之间可以设置空气通道。相邻的两个室内空气通道2和室外空气通道3均可以共用同一侧板。
[0047]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室内空气通道2的垂直于室内空气流动方向的截面的面积小于室外空气通道3的垂直于室外空气流动方向的截面的面积。
[0048]具体地,为了描述方便,将室内空气通道2的垂直于室内空气流动方向的截面的称为第一截面,将室外空气通道3的垂直于室外空气流动方向的截面称为第二截面,第一截面的面积小于第二截面的面积,意味着,当气体交换设备中的室内空气与室外空气的流速相同时,室内空气的流量小于室外空气,可以使室内空气充分与室外空气发生热交换,提高了热交换效率,进一步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
[0049]在本实施例中,该空气交换设备还可以包括第一室内空气共享通道CIl和第二室内空气共享通道CI2。第一室内空气共享通道CIl设置在室内空气入口 6和室内空气通道2的入口端之间。第二室内空气共享通道CI2设置在室内空气通道2的出口端和室内空气出口 7之间。
[0050]具体地,当空气交换设备包括多个室内空气通道2和多个室外空气通道3时,多个室内空气通道2的入口端均可以通过该第一室内空气共享通道CIl与室内空气入口 6连通,多个室内空气通道2的出口端均可以通过该第二室内空气共享通道CI2与室内空气出口 7连通。
[0051]在本实施例中,该空气交换设备还可以包括第一室外空气共享通道COl和第二室外空气共享通道C02。第一室外空气共享通道设置COl在室外空气入口 8和室外空气通道3的入口端之间。第二室外空气共享通道C02设置在室外空气通道3的出口端和室外空气出口 9之间。
[0052]具体地,当空气交换设备包括多个室外空气通道3和多个室外空气通道3时,多个室外空气通道3的入口端均可以通过该第一室外空气共享通道COl与室外空气入口 8连通,多个室外空气通道3的出口端均可以通过该第二室外空气共享通道C02与室外空气出口 9连通。
[0053]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室内空气共享通道Cl I和第二室内空气共享通道CI2均为密封的。由于第一室内空气共享通道Cl I和第二室内空气共享通道CI2是密封的,可以避免室内空气泄漏,甚至进入到室外空气通道3中,造成的降低室外空气通道3中的空气的质量。
[0054]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室外空气共享通道COl和第二室外空气共享通道C02均为密封的。由于第一室外空气共享通道COl和第二室外空气共享通道C02是密封的,可以避免室内空气发生泄漏时,进入到室外空气通道3中,造成的降低室外空气通道3中的空气的质量。
[0055]在实际的实现过程中,本实施例提供的空气交换设备的壳体可以包括盖子部分和主体部分,在设备出现故障或者需要清理时,可以打开盖子,便于设备维护。
[0056]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可以将第一室外空气共享通道和第二室外空气共享通道设置开放式结构,在盖子部分打开时,第一室外空气共享通道和第二室外空气共享通道为一槽道,在盖子部分闭合时,盖子部分分别与第一室外空气共享通道和第二室外空气共享通道形成闭合通道。此时,第一室内空气共享通道和第二室内空气共享通道可以设置成密封的,即不管盖子部分打开与否,都是闭合通道。
[0057]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可以将第一室内空气共享通道和第二室内空气共享通道设置开放式结构,在盖子部分打开时,第一内外空气共享通道和第二室内空气共享通道为一槽道,在盖子部分闭合时,盖子部分分别与第一室内空气共享通道和第二室内空气共享通道形成闭合通道。此时,第一室外空气共享通道和第二室外空气共享通道可以设置成密封的,即不管盖子部分打开与否,都是闭合通道。
[0058]在又一种实现方式中,第一室内空气共享通道、第二室内空气共享通道、第一室外空气共享通道和第二室外空气共享通道均可以设置成密封的,相互隔离,避免空气泄漏和窜流。
[0059]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空气交换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上设置有室内空气入口、室内空气出口、室外空气入口和室外空气出Π ; 室内空气通道,设置在所述壳体中,所述室内空气通道的入口端与所述室内空气入口相连通,所述室内空气通道的出口端与所述室内空气出口相连通; 室外空气通道,设置在所述壳体中,所述室外空气通道的入口端与所述室外空气入口相连通,所述室外空气通道的出口端与所述室外空气出口相连通,所述室外空气通道与所述室内空气通道邻接设置; 用于通过高压电离滤除空气中杂质的第一空气过滤装置,设置在所述室外空气入口处; 喷雾装置,设置在所述室外空气出口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交换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空气过滤纸,设置在所述室外空气入口处,且设置在所述第一空气过滤装置的外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交换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空气过滤装置,设置在所述室外空气出口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交换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内空气通道和所述室外空气通道均为多个,所述室内空气通道和所述室外空气通道间隔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交换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室内空气共享通道,设置在所述室内空气入口和所述室内空气通道的入口端之间; 第二室内空气共享通道,设置在所述室内空气通道的出口端和所述室内空气出口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气交换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室内空气共享通道和所述第二室内空气共享通道均为密封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交换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室外空气共享通道,设置在所述室外空气入口和所述室外空气通道的入口端之间; 第二室外空气共享通道,设置在所述室外空气通道的出口端和所述室外空气出口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气交换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室外空气共享通道和所述第二室外空气共享通道均为密封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交换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除湿装置,设置在所述室内空气入口处。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交换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蒸发器,设置在所述室外空气出口处。
【文档编号】F24F1/02GK203657091SQ201320848070
【公开日】2014年6月18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22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22日
【发明者】章静娓 申请人:章静娓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