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气处理系统的顶盖及空气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650650阅读:126来源:国知局
一种空气处理系统的顶盖及空气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空气处理系统的顶盖及空气处理系统,该顶盖包括:开设在所述顶盖底面的进风口;出风口,设置于所述顶盖的侧壁;风扇,设置于所述顶盖内、所述进风口的上方,用于控制气流从所述出风口流出。包括该顶盖的空气处理系统由于出风口开于侧壁,所以风扇只需控制气流水平流动即可实现空气处理的功能,减少了对风扇使用寿命的影响,同时降低了噪音。
【专利说明】一种空气处理系统的顶盖及空气处理系统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空气处理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气处理系统的顶盖及空气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市场上改善家居空气环境的小家电主要有:加湿器、净化器、除湿机,这些小家电均为单独使用的机器。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用户对家居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一个家庭中通常会有很多小家电。这些小家电会占用家中多个插座,电源线杂乱;并且会大量占用本来就不多的家居空间,影响室内美观和居住环境。所以可以考虑将多个电器进行组合。
[0003]目前,组合后的空气处理系统的出风口一般开在系统顶盖的顶部,这样,就要求风扇只能控制气流向上流动,会对风扇的使用寿命产生影响,且噪音较大。


【发明内容】

[0004]有鉴于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出一种空气处理系统的顶盖,包括该顶盖的空气处理系统可以使风扇控制气流水平流动,以解决风扇的使用寿命受影响以及噪音大的问题。为了对披露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有一个基本的理解,下面给出了简单的概括。该概括部分不是泛泛评述,也不是要确定关键/重要组成元素或描绘这些实施例的保护范围。其唯一目的是用简单的形式呈现一些概念,以此作为后面的详细说明的序言。
[0005]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顶盖包括:开设在所述顶盖底面的进风口 ;出风口,设置于所述顶盖的侧壁;风扇,设置于所述顶盖内、所述进风口的上方,用于控制气流从所述出风口流出。
[0006]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顶盖的顶部为密封的顶部。
[0007]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顶盖中风扇为离心风扇。
[0008]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顶盖中出风口为栅格状出风口或孔洞状出风口,进风口为栅格状进风口或孔洞状进风口。
[0009]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顶盖还包括:空气净化剂承载部,设置于所述顶盖内,介于进风口和风扇之间。
[0010]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顶盖中空气净化剂承载部为香味剂承载部。
[0011]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顶盖还包括:供电结构,设置于所述顶盖的底面上。
[0012]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出一种空气处理系统。
[0013]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空气处理系统包括:顶盖、底座和设置在所述顶盖和底座之间的至少一个空气处理装置;其中,所述顶盖为上述顶盖。
[0014]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空气处理系统中空气处理装置为:净化装置、除湿装置或加湿装置。
[0015]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空气处理系统中顶盖内还设置有空气检测模块。
[0016]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空气处理系统中空气检测模块至少包括下述一个传感器:挥发性有机化合物传感器、PM2.5检测装置、温度传感器以及湿度传感器。
[0017]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空气处理系统具有如下功能:根据空气检测模块检测到的空气的指标选择需要打开的空气处理装置。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0019]本发明提供一种空气处理系统的顶盖及空气处理系统,成功将多个空气处理装置集成为一个空气处理系统,为用户节省了使用空间,方便了对多个空气处理装置的控制,使用更便利,且包括该顶盖的空气处理系统由于出风口开于侧壁,所以风扇只需控制气流水平流动即可实现空气处理的功能,减少了对风扇使用寿命的影响,同时降低了噪音。
[0020]为了上述以及相关的目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包括后面将详细说明并在权利要求中特别指出的特征。下面的说明以及附图详细说明某些示例性方面,并且其指示的仅仅是各个实施例的原则可以利用的各种方式中的一些方式。其它的益处和新颖性特征将随着下面的详细说明结合附图考虑而变得明显,所公开的实施例是要包括所有这些方面以及它们的等同。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一些实施例中的空气处理系统的立体图;
[0022]图2为一些实施例中的第一端子排的结构示意图一;
[0023]图3为一些实施例中的第一端子排的结构示意图二 ;
[0024]图4为一些实施例中的第二端子排的结构示意图一;
[0025]图5为一些实施例中的第二端子排的结构示意图二 ;
[0026]图6为一些实施例中的第一端子排和第二端子排对接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7为一些实施例中的顶盖的结构示意图一;
[0028]图8为一些实施例中的顶盖的结构示意图二 ;
[0029]图9为一些实施例中的顶盖的结构示意图三;
[0030]图10为一些实施例中的顶盖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以下描述和附图充分地示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案,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践它们。其他实施方案可以包括结构的、逻辑的、电气的、过程的以及其他的改变。实施例仅代表可能的变化。除非明确要求,否则单独的部件和功能是可选的,并且操作的顺序可以变化。一些实施方案的部分和特征可以被包括在或替换其他实施方案的部分和特征。本发明的实施方案的范围包括权利要求书的整个范围,以及权利要求书的所有可获得的等同物。在本文中,本发明的这些实施方案可以被单独地或总地用术语“发明”来表示,这仅仅是为了方便,并且如果事实上公开了超过一个的发明,不是要自动地限制该应用的范围为任何单个发明或发明构思。
[0032]如图1所示,为本发明的在一些实施例中的空气处理系统的立体图。
[0033]该空气处理系统包括一底座5和置于底座5上的一个或多个空气处理装置。其中,每个空气处理装置都包括进风口、出风口和供电结构。本实施例中,空气处理系统具有从下到上依次组合的除湿装置4、净化装置3和加湿装置2。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不以此为限,还可以是其他排列方式,也可以是其他功能的模块化装置。
[0034]在一些说明性实施例中,通过空气处理装置的模块化的设计,通过选择不同的模块来实现不同功能,给用户带来更多选择空间。各模块的组合采用上下叠加方法,能够充分节省空间。
[0035]在一些说明性实施例中,底座5包括进风口、出风口、外接电源和为邻接空气处理装置供电的输出供电结构。
[0036]在一些说明性实施例中,底座5和相邻的空气处理装置通过磁吸合或连接件的方式连接。相邻的空气处理装置之间通过磁吸合或连接件的方式连接。顶盖I和相邻的空气处理装置通过磁吸合或连接件的方式连接。
[0037]在一些说明性实施例中,通过磁吸合或者连接件的方式使各个部分方便连接。
[0038]优选的,底座5和相邻的空气处理装置通过磁吸合的方式连接。相邻的空气处理装置之间通过磁吸合的方式连接。顶盖I和相邻的空气处理装置通过磁吸合的方式连接。该磁吸合的连接方式优选为:顶盖I的底面上、空气处理装置的顶面和底面上、底座5的顶面上分别设置有至少一个磁性部件。顶盖I的底面上的磁性部件和位于最上方的空气处理装置的顶面上的磁性部件的位置相对应并且相对应的磁性部件的极性相反。底座5的顶面上的磁性部件和位于最下方的空气处理装置的底面上的磁性部件的位置相对应并且相对应的磁性部件的极性相反。空气处理装置的顶面上的磁性部件和相邻的空气处理装置的底面上的磁性部件相对应并且相对应的磁性部件的极性相反。磁性部件可以设置在顶盖I的底面、空气处理装置的顶面和底面、以及底座的顶面的中心或者圆周上。
[0039]在一些说明性实施例中,该空气处理系统的各模块化装置之间采用磁吸合连接的方式,不仅使得该空气处理系统的结构简便,还使得安装过程简便。用户不需要使用工具即可自行完成安装。此外,磁吸合的方式也使安装后的空气处理系统的结构稳固。
[0040]优选的,底座5和相邻的空气处理装置通过连接件的方式连接。相邻的空气处理装置之间通过连接件的方式连接。顶盖I和相邻的空气处理装置通过连接件的方式连接。
[0041]优选的,该连接件可以是分别设置在相邻接的两个面上卡槽和卡爪。通过卡爪卡入卡槽内,使各个部分连接起来。
[0042]优选的,该连接件还可以是导向槽和导向柱的结构。在一些说明性实施例中,顶盖I的底面上、空气处理装置的底面上分别设置有至少一个导向槽。底座5的顶面上、空气处理装置的顶面上分别设置有至少一个导向凸起,相邻两个面上的导向槽和导向凸起的位置相对应,使导线凸起插入导向槽内。本申请并不以此为限,也可以使得该空气处理装置的相邻接的面上一个面是导向槽,另一面上是导向柱,以实现导向槽和导向柱的插接即可,并不限制每个面上端子排的种类。导向槽和导向柱不仅能实现结构对接,还能与其他连接结构配合使用时起到导向的作用。优选的,该导向槽内可以设置有导电片,该导向柱为导电体。这种设置使得导向槽和导向柱除了可以实现导向作用,还能替代一部分电连接的功能。
[0043]在一些说明性实施例中,顶盖I的出风口设置在顶盖I的顶面,顶盖I的底面上开设有进风孔。顶盖I的进风口与邻接的空气处理装置的出风口相连。底座5的进风口设置在底座5的底面上,底座5的出风口设置在底座5的顶面上。多个空气处理装置连接时,每个空气处理装置的出风口与邻接的空气处理装置的进风口相连。
[0044]在一些说明性实施例中,与底座5邻接的空气处理装置的进风口有两种设置方式,具体如下:
[0045]在一些说明性实施例中,与底座5邻接的空气处理装置的进风口设置在该空气处理装置的侧壁上。顶盖I的出风口以及与底座5邻接的空气处理装置的进风口的方向均是无遮挡的指向周围环境。优选的,该空气处理装置的底面上可以不设置进风口,则该空气处理装置和底座5之间的风道没有接通,此时,风从该空气处理装置的进风口进入,不从底座5的进风口进入。优选的,该空气处理装置的底面上可以设置进风口,则该空气处理装置和底座5之间的风道接通,此时,风既可从该空气处理装置的进风口进入,也可从底座5的进风口进入。
[0046]在一些说明性实施例中,与底座5邻接的空气处理装置的进风口设置在该空气处理装置的底面上。底座5的出风口与邻接的空气处理装置的进风口相连。顶盖I的出风口、底座5的进风口的方向均是无遮挡的指向周围环境。此时,风从底座的进风口进入。该方案中与底座5邻接的空气处理装置要具有足够的强度,最好选用金属材质。
[0047]在一些说明性实施例中,每个出风口可以是栅格状进风口或者孔洞状进风口。
[0048]如图2?6所示,为本发明的在一些实施例中的第一端子排的结构示意图一和二,第二端子排的结构示意图一和二,第一端子排和第二端子排对接的结构示意图。
[0049]在一些说明性实施例中,该空气处理系统的顶盖1、底座5和各空气处理装置上设置有连接器,该连接器可以作为顶盖1、底座5和各空气处理装置的电源连接接口和通信连接接口的结构。该连接器包括第一端子排9和第二端子排10。第一端子排9的一侧壁上具有凸台904,至少一个连接孔901设置在凸台904上。第二端子排10的一个侧壁设置有与凸台904配合的凹槽140,至少一个与连接孔901相配合的连接柱110设置在凹槽140内。当第一端子排9和第二端子排10对接时,凸台904嵌入凹槽140内和凹槽140卡合。第一端子排9和第二端子排10对接时,连接柱110插入连接孔901内使连接柱110的外表面和连接孔901的内表面接触。第一端子排9的与连接孔901的轴向平行的一侧壁上设置有与连接孔901电连接的至少一个第一端子902。第一端子排9的与设置有凸台904的侧壁垂直的两相对侧壁上分别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固定座903。第二端子排10的与设置有连接柱110的凹槽140相对的一侧壁上设置有与连接柱110电连接的至少一个第二端子120。第二端子排10的与设置有凹槽140的侧壁垂直的两相对侧壁上分别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固定座130。该连接孔901的内壁或者内侧底壁可以是具有导电功能的材料,也可以是具有通信针脚的机构。优选的,该连接孔901内可以专门设置有功能接触元件。功能接触元件为导电片或者通信针脚。当第一端子排9和第二端子排10对接时,连接柱110的外表面和功能接触元件接触。本申请只要使得该空气处理装置的相邻接的面上一个面是第一端子排9,另一面上是第二端子排10,以实现第一端子排9和第二端子排10的插接即可,并不限制每个面上端子排的种类。实现线对接的运动可以是直线运动,也可以是旋转运动。另外,依照这种对接方法,根据需要对接的导线(强电、弱电)数量,可设计不同对数的端子来实现。
[0050]如图7?10所示,为本发明的在一些实施例中的空气处理系统的顶盖的结构示意图一、二、三及剖视图。
[0051]在一些说明性实施例中,该顶盖可以作为上述空气处理系统的顶盖1,置于一个或多个空气处理装置上。顶盖I包括至少一个进风口 191、至少一个出风口 102和接受邻接空气处理装置供电的供电输入结构。该供电输入结构设置在顶盖I的底面上。该供电输入结构具体为顶盖电源对接接口 107。该空气处理系统还可以包括设置在顶盖底面上的顶盖通信对接接口 108,用于通信连通。当然,顶盖电源对接接口 107和顶盖通信对接接口 108可以集成为一个接口。顶盖电源对接接口 107和顶盖通信对接接口 108采用前述的连接器的第一端子排或者第二端子排结构。顶盖I的底面上还设置有顶盖磁体109和导向柱104。该顶盖磁体109即为前述的磁性部件,导向柱104即为前述的导向柱结构。
[0052]在一些说明性实施例中,顶盖I的顶部密封,至少一个进风口 191开设在顶盖I的底面,至少一个出风口 102设置于顶盖I的侧壁上,主体内设置有用于控制气流从出风口102流出的风扇195,且风扇195设置于进风口 191的上方。
[0053]在一些说明性实施例中,风扇195为离心风扇。
[0054]在一些说明性实施例中,风扇195控制进入顶盖的气流在水平方向流动,通过出风口 102流入到周围环境中。这样极大的降低了对风扇使用寿命的影响,且降低了噪音。
[0055]在一些说明性实施例中,每个进风口和每个出风口的方向是无遮挡的指向周围环境。
[0056]在一些说明性实施例中,每个进风口可以为栅格状进风口或孔洞状进风口,每个出风口可以为栅格状出风口或孔洞状出风口。
[0057]在一些说明性实施例中,顶盖I内还设置有承载空气净化剂的部件,该部件介于进风口 191和风扇195之间。该部件可以为承载香味剂的部件。
[0058]在一些说明性实施例中,顶盖I内还设置有电机105。该电机105用于为该空气处理系统提供动力。
[0059]在一些说明性实施例中,顶盖I的侧壁包括内壁和外壁,内壁和外壁之间隔有间隔。顶盖I内还设置有检测单元。该检测单元包括:检测进风口 181、检测出风口 182、检测风机184和传感器。检测进风口 181和检测出风口 182分别设置在顶盖的外壁106的表面上。检测风机184和传感器设置在检测进风口 181和检测出风口 182之间的间隔内。本实施例中,该传感器包括:VOC(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传感器183、PM2.5检测装置185、以及温度、湿度传感器186等。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并不以此为限,也可以是其他种类的用于探测空气指标的传感器。在一些说明性实施例中,通过设置检测单元可以检测空气的质量。在实际应用中,当空气处理系统包括多个空气处理装置时,例如,空气处理系统同时包括除湿装置4、净化装置3及加湿装置2时,用户可以先通过顶盖中的空气检测单元对空气进行检测,之后根据检测到的空气的指标选择打开需要的空气处理
>j-U ρ?α装直。
[0060]在一些说明性实施例中,顶盖I的主体的顶部设置有顶部密封的空腔192,该空腔192的底部与顶盖I的顶部连通,内部设置有电器箱体193,电器箱体193的内部安装有控制模块,空腔192的顶部设置有控制板194,该控制板194和电器箱体193电连接,用于控制所述控制模块。控制板194的顶部上设置有显示屏101。该显示屏101作为人机交互界面,用于显示当前的工作状态、用户正在进行的操作等等。该显示屏的外围是一圈指示灯带,可以作为机器工作、停止或者故障等的指示。所述指示灯带还可以用于指示空气质量,例如,指示灯带的不同颜色代表不同的空气质量等级。包括上述顶盖I的空气处理系统,当包括多个空气处理装置时,例如空气处理系统同时包括除湿装置4、净化装置3及加湿装置2时,可以将各个空气处理装置的控制模块同时安装于顶盖I的控制模块中,通过顶盖的控制板194进行统一控制,这样即节省了空间,又方便了控制,给用户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0061]在一些说明性实施例中,顶盖I的空腔192的外形为倒锥形。
[0062]在一些说明性实施例中,除基本控制外,顶盖I还可以增加红外收发装置,用来控制其他家用电器。
[0063]包括该顶盖的空气处理系统由于出风口开于侧壁,所以风扇只需控制气流水平流动即可实现空气处理的功能,减少了对风扇使用寿命的影响,同时降低了噪音。
[0064]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应当理解,本说明书中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空气处理系统的顶盖,其特征在于,包括: 开设在所述顶盖底面的进风口; 出风口,设置于所述顶盖的侧壁; 风扇,设置于所述顶盖内、所述进风口的上方,用于控制气流从所述出风口流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的顶部为密封的顶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为离心风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口为栅格状出风口或孔洞状出风口,所述进风口为栅格状进风口或孔洞状进风口。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盖,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空气净化剂承载部,设置于所述顶盖内,介于所述进风口和所述风扇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净化剂承载部为香味剂承载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盖,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供电结构,设置于所述顶盖的底面上。
8.一种空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顶盖、底座和设置在所述顶盖和底座之间的至少一个空气处理装置;其中,所述顶盖为权利要求1至7任意一项所述的顶盖。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处理装置为:净化装置、除湿装置或加湿装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内还设置有空气检测模块。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空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检测模块至少包括下述一个传感器:挥发性有机化合物传感器、PM2.5检测装置、温度传感器以及湿度传感器。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空气处理系统具有如下功能:根据所述空气检测模块检测到的空气的指标选择需要打开的空气处理装置。
【文档编号】F24F13/20GK104329726SQ201410477648
【公开日】2015年2月4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18日 优先权日:2014年9月18日
【发明者】王友宁, 王建国, 庄佳兰, 朱振学, 袁珊娜, 樊明敬, 王永涛 申请人: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