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温炉床支撑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653400阅读:125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温炉床支撑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一种高温炉床支撑装置,该高温炉床用于对放置于内部的物料加热,其包括炉壳、设置在炉壳内的保温层、设置在保温层内的发热体,以及支撑物料的支撑装置,所述支撑装置包括位于保温层外部的外支撑件,固定在炉壳上;位于保温层内部的内支撑件,其一端穿入到保温层内以支撑物料,另一端穿出到保温层外并固定在外支撑件上;和隔热层,设置在所述内支撑件和外支撑件之间,实现两者之间的热隔离。通过在支撑柱与支撑杯之间设置隔热层隔离,使传至支撑杯和外支撑件的热量大大减少,从而减少热变形而稳定承载;同时相对应的传至炉壳的热量也会减少,避免炉内热量被安装在炉壳上的冷却系统带走,防止炉内热量流失,达到节能效果。
【专利说明】一种高温炉床支撑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真空高温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高温炉床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对于炉内工作温度超过2000°C超高温的真空设备,固定被加工处理的物料是经常面临的问题。通常采用的固定方式是将物料承载在穿过炉壳内保温层的耐高温支撑柱上,同时在炉壳上焊接钢制的支撑件,所述钢制的支撑件为所述支撑柱提供支撑,耐高温的支撑柱一般采用导热性较好的材料制作。
[0003]在现有技术的方案中,炉内的热量可通过支撑柱传递给钢制支撑件,钢制支撑件温度过高的话会发生热变形;不利于有效稳定的承载其上被加工处理的物料。另外,钢制支撑件焊接在炉壳上,炉内的热量传递给钢制支撑件的同时可传至炉壳,这样炉内的热量则会被安装在炉壳上的冷却系统带走,造成炉内热量大量流失,资源的严重浪费,不利于节能环保。
[0004]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高温炉床支撑装置,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温炉床支撑装置,实现结构简单,变形小而稳定的承载,且减少能量损失,达到更好的节能效果。
[0006]根据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提供了一种高温炉床支撑装置,该高温炉床用于对放置于内部的物料加热,其包括炉壳、设置在炉壳内的保温层、设置在保温层内的发热体,以及支撑物料的支撑装置,所述支撑装置包括:位于保温层外部的外支撑件,固定在炉壳上;位于保温层内部的内支撑件,其一端穿入到保温层内以支撑物料,另一端穿出到保温层外并固定在外支撑件上;和隔热层,设置在所述内支撑件和外支撑件之间,实现两者之间的热隔离。
[0007]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外支撑件形成为两个或多个分段式支撑角钢所形成的支撑环。
[0008]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隔热层套设于所述内支撑件另一端的外围,使得内支撑件与外支撑件之间不接触。
[0009]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隔热层设置在所述内支撑件的保温层外部分的部分或全部外周表面。
[0010]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在所述外支撑件固定设置有杯状的支撑杯,所述内支撑件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支撑杯内。
[0011]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隔热层设置在所述支撑杯内以形成为杯状的隔热杯,使得所述内支撑件与支撑杯隔离且不接触。
[0012]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在所述内支撑件上方还设置有支撑横梁,用于支撑设于所述炉壳内需要被加工处理的物料。
[0013]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在所述保温层外部还设置有封闭层,用于将保温层隔热的封闭在封闭层之内。
[0014]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封闭层采用耐高温、低热导率且具有较高热反射率的材料形成。
[0015]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隔热层采用耐高温陶瓷材料制成。
[0016]本发明公开的高温炉床支撑装置,通过在支撑柱与支撑杯之间设置隔热层隔离,使传至支撑杯和外支撑件的热量大大减少,从而减少热变形;同时相对应的传至炉壳的热量也会减少,避免炉内热量被安装在炉壳上的冷却系统带走,防止炉内热量流失。如此实现结构简单,变形小而稳定承载,且减少能量损失,达到更好的节能效果。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发明的高温炉床支撑装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发明的概念。
[0019]图1显示了本发明的高温炉床支撑装置示意图。
[0020]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高温炉床包括炉壳1、物料2、保温层3、外支撑件4、支撑杯5、内支撑件6、隔热层7、支撑横梁8、发热体9、封闭层10。其中,作为本发明的高温炉床支撑装置包括外支撑件4、支撑杯5、内支撑件6、隔热层7、支撑横梁8。
[0021]炉壳I作为高温炉床的本体外壳,优选的采用耐高温、耐腐蚀材料形成为一定厚度的壳体,保护炉床内部部件并防止内部高温气体或物料泄漏。
[0022]保温层3设置在炉壳I内,采用耐高温、隔热材料形成,用于防止炉体内的热量散失。如图1所示,保温层3围绕形成一腔体以限定出炉床内部的炉膛,腔体的内部设有多个发热体9以用于所述对被加工处理的物料2进行高温加热。在一优选实施例中,保温层3形成为大致矩形的截面轮廓,但不限制于此。
[0023]发热体9设置在保温层3的内壁附近,用于产生热量对物料进行高温加热。
[0024]下面详细介绍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中的用于高温炉床的支撑装置。
[0025]如图1所示,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高温炉床支撑装置包括外支撑件4、支撑杯5、内支撑件6、隔热层7、支撑横梁8。
[0026]外支撑件4位于保温层的外部,其固定设置在炉壳I上,用于在炉膛外部通过其他支撑件对炉膛内的物料2提供支撑。外支撑件4优选的形成为金属支撑件。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外支撑件4形成为两个或多个分段式支撑角钢所形成的支撑环,与整体结构的支撑角钢相比,分段式支撑结构的热膨胀产生的变形量更为分散,不会造成变形。但本发明不限制于此,也可采用能够提供支撑力的其他结构的支撑件。
[0027]优选的,在外支撑件4上固定设置有支撑杯5,其形成为杯状,以容纳和固定内支撑件6、隔热层7。支撑杯5优选为钢料制成的钢制支撑杯5,使得支撑力更强,支撑效果更好。
[0028]内支撑件6的一端穿入到保温层3内,另一端穿出到保温层3外并固定在外支撑件4上,用于在炉膛内部通过与支撑杯5、内支撑件6和支撑横梁8相互配合固定从而对炉膛内的物料2提供支撑。在设置有支撑杯5的实施例中,内支撑件6的另一端固定在支撑杯5内。内支撑件6优选的采用耐高温、导热性较好的材料形成为支撑柱。内支撑件6的一端部穿过保温层3内以支撑物料2,另一端部穿出到保温层3外固定在支撑杯5内。
[0029]优选的,在所述内支撑件6和外支撑件4之间设置有隔热层7,隔热层7采用耐高温隔热材料形成,用于实现内支撑件6与外支撑件4之间的热隔离。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隔热层7套设于所述内支撑件6另一端的外围,使得内支撑件6与外支撑件4之间不接触。进一步,隔热层7可以设置在所述支撑杯5内以形成为杯状的隔热杯。在本发明的另一个优选实施例中,隔热层7采用耐高温陶瓷材料制成,更进一步的覆盖于支撑杯5的顶面,从而使所述内支撑件6与支撑杯5隔离且不接触。这样,通过隔热层7将内支撑件6与支撑杯5和支撑件4隔离,使传导至支撑件4的热量大大减少,热变形量减小而稳定承载。另外,也相对应的使得传至炉壳I的热量大量减少,避免炉壳I内热量被安装在炉壳I上的冷却系统(未图示)带走,防止炉内热量大量流失,从而减少能量损失,达到更好的节能效果。
[0030]支撑横梁8设置在内支撑件6上方,用于支撑设于所述炉壳I内需要被加工处理的物料2,使得物料2稳固的固定设于炉壳I内被加工处理。
[0031]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在保温层3外部设置有一层封闭层10,用于将保温层3隔热的封闭在封闭层10之内。封闭层10优选的采用耐高温、低热导率且具有较高热反射率的材料形成,以更好的保持保温层内的温度,减少热量散失,达到节能环保效果。另一方面,封闭层10的设置使得传导到炉壳I的热量大大减少,显著降低了炉壳I的温度,进而降低了与炉壳I连接的外支撑件4的温度,避免其因为高温而变形,影响支撑效果。
[0032]在本发明的另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在内支撑件6的保温层外部分的部分或全部外周表面设置有隔热层,隔热层采用耐高温、隔热性能好的材料(例如耐高温陶瓷材料)制成,以实现内支撑件6与外支撑件4之间的热隔离。在这种情况下,前述的隔热层7和/或支撑杯5可以设置,也可以不用设置。
[0033]如上所述,本发明旨在保护一种高温炉床支撑装置,通过在内支撑件6与外支撑件4之间设置隔热层7进行热隔离,使传至支撑杯5和外支撑件4的热量大大减少,从而减少热变形另外,也相对应的使得传至炉壳I的热量大量减少,避免炉壳I内热量被安装在炉壳I上的冷却系统(未图示)带走,防止炉内热量流失。如此实现结构简单,变形小而稳定承载,且减少能量损失,达到更好的节能效果。
[0034]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的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于示例性说明或解释本发明的原理,而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因此,在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此外,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旨在涵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范围和边界、或者这种范围和边界的等同形式内的全部变化和修改例。
【权利要求】
1.一种高温炉床支撑装置,该高温炉床用于对放置于内部的物料加热,其包括炉壳、设置在炉壳内的保温层、设置在保温层内的发热体,以及支撑物料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装置包括: 位于保温层外部的外支撑件,固定在炉壳上; 位于保温层内部的内支撑件,其一端穿入到保温层内以支撑物料,另一端穿出到保温层外并固定在外支撑件上;和 隔热层,设置在所述内支撑件和外支撑件之间,实现两者之间的热隔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温炉床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支撑件形成为两个或多个分段式支撑角钢所形成的支撑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温炉床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层套设于所述内支撑件另一端的外围,使得内支撑件与外支撑件之间不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温炉床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层设置在所述内支撑件的保温层外部分的部分或全部外周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高温炉床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外支撑件固定设置有杯状的支撑杯,所述内支撑件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支撑杯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温炉床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层设置在所述支撑杯内以形成为杯状的隔热杯,使得所述内支撑件与支撑杯隔离且不接触。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高温炉床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内支撑件上方还设置有支撑横梁,用于支撑设于所述炉壳内需要被加工处理的物料。
8.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高温炉床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保温层外部还设置有封闭层,用于将保温层隔热的封闭在封闭层之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高温炉床支撑装置,所述封闭层采用耐高温、低热导率且具有较高热反射率的材料形成。
10.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高温炉床支撑装置,所述隔热层采用耐高温陶瓷材料制成。
【文档编号】F27D1/00GK104515395SQ201410827769
【公开日】2015年4月15日 申请日期:2014年12月25日 优先权日:2014年12月25日
【发明者】戴煜, 马卫东, 胡祥龙, 董尚志 申请人:湖南顶立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