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暖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658118阅读:273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暖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暖器,包括: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的机壳,设置于出风口处的风腔组件;其中,风腔组件包括:PTC支架、PTC、导风框和出风栅,且PTC支架、PTC、导风框和出风栅集成为一体。上述电暖器,通过将PTC支架、PTC、导风框和出风栅集成为一体,使得风腔组件成为一个集成组件,这样,在安装风腔组件时,能够直接将整个风腔组件组装于机壳上,有效简化了组装,提高了电暖器的组装效率;也有效减小了风腔组件中各个部件之间的配合间隙,减小了滞留于该配合间隙处的热量,提高了该电暖器内部热量的流通性,有效降低了整个电暖器的内部温度,进而降低了对电暖器使用寿命的影响。
【专利说明】一种电暖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暖器制造【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电暖器。
【背景技术】
[0002]目前,电暖器由其使用便捷的特点被广泛应用,特别是出暖风的电暖器。对于出暖风的电暖器,该电暖器主要包括:机身、外罩于机身上部的上壳,外罩于机身下部的下壳,具有PTC组件、导风框和出风栅的风腔组件,设置于机身上的电机和风轮,开关组件。其中,PTC 组件主要包括:PTC 支架、PTC (Positive Temperature Coefficient)。风腔组件形成了电暖器的风道,电暖器通电后,由PTC组件加热从进风口进入的空气,形成热风,并通过风轮将热风自出风栅吹出。
[0003]但是,现有电暖器的风腔组件安装时,需将各个部件分别安装于上壳或者下壳,导致电暖器的组装效率较低。
[0004]另外,将风腔组件的各个部件分别安装于上壳或者下壳,各部件在配合处的间隙较大,导致热量滞留在配合间隙处,即该电暖器内部热量的流通性较差,使得整个电暖器内部温度较高,影响电暖器的使用寿命。
[0005]另外,电暖器的电兀器件分布于电暖器的上壳和下壳,则在组装上壳和下壳时较易出现导线被压破的情况,导致电暖器的组装合格率较低。
[0006]综上所述,如何组装电暖器,以提高其组装效率和其内部热量的流通性,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7]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暖器,以提高其组装效率和其内部热量的流通性。
[0008]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9]一种电暖器,包括: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的机壳,设置于所述出风口处的风腔组件;其中,所述风腔组件包括=PTC支架、PTC、导风框和出风栅,且所述PTC支架、所述PTC、所述导风框和所述出风栅集成为一体。
[0010]优选的,上述电暖器中,所述导风框和所述PTC均卡接于所述PTC支架,所述出风栅卡接于所述导风框,且所述PTC支架、所述PTC、所述导风框和所述出风栅沿所述电暖器的出风方向依次抵接。
[0011]优选的,上述电暖器中,所述风腔组件还包括:卡接于所述PTC支架的限温器。
[0012]优选的,上述电暖器中,所述机壳包括:底座和与所述底座相连的上盖;其中,所述底座设置有供电源线伸出的出线孔;所述进风口设置于所述底座的底壁,所述电暖器的电机、风轮、电容和开关组件以及所述风腔组件均设置于所述底座。
[0013]优选的,上述电暖器中,所述风腔组件、所述电容、所述电机均通过螺纹连接件固定于所述底座上;所述电机与所述风轮驱动连接。[0014]优选的,上述电暖器中,所述底座内设置有定位所述风腔组件的定位筋。
[0015]优选的,上述电暖器中,所述开关组件包括:集成为一体的旋钮、转接片和档位开关;其中,所述档位开关与所述转接片相连,所述旋钮与所述档位开关相连。
[0016]优选的,上述电暖器中,所述底座还包括设置于所述风轮外围的风道腔壁,所述风道腔壁与所述PTC支架相连;
[0017]所述电暖器还包括:卡接于所述风道腔壁顶端的盖板,所述盖板位于所述风道腔壁和所述上盖之间。
[0018]优选的,上述电暖器中,所述风道腔壁与所述底座的底壁为一体式结构。
[0019]优选的,上述电暖器中,所述PTC支架设置有导线固定孔,所述底座的内壁上设置有导线固定槽以及用于固定导线的线夹。
[0020]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暖器,通过将PTC支架、PTC、导风框和出风栅集成为一体,使得风腔组件成为一个集成组件,这样,在安装风腔组件时,能够直接将整个风腔组件组装于机壳上,与现有技术将风腔组件的各个部件分别组装于机壳上相比,有效简化了组装,提高了电暖器的组装效率。
[0021]同时,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暖器,通过将风腔组件设计为一个集成组件,这样,有效减小了风腔组件中各个部件之间的配合间隙,从而减小了滞留于该配合间隙处的热量,提高了该电暖器内部热量的流通性,有效降低了整个电暖器的内部温度,进而降低了对电暖器使用寿命的影响。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3]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暖器中风腔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暖器中风腔组件的分解示意图;
[0025]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暖器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26]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暖器的部分分解示意图;
[0027]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暖器的整体分解示意图。
[0028]上图1-图5中:
[0029]I为风腔组件、11为PTC支架、111为定位凸起、112为第一凸起、113为导线固定孔、114为第一安装孔、115为放置孔、12为PTC、13为导风框、131为第一卡勾、132为第二卡勾、14为出风栅、141为第二安装孔、142为卡孔、143为第一定位孔、144为第二定位孔、15为限温器、2为开关组件、21为旋钮、22为转接片、23为档位开关、3为电容、4为底座、41为线夹、42为导线固定槽、43为风道腔壁、44为进风口、45为定位筋、46为出风口、47为螺钉孔、5为风轮、6为电机、7为盖板、8为上盖。
【具体实施方式】
[0030]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暖器,提高了其组装效率和其内部热量的流通性。
[0031]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32]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暖器,包括:设有进风口 44和出风口46的机壳,设置于出风口 46处的风腔组件I ;其中,风腔组件I包括:PTC支架11、PTC12、导风框13和出风栅14,且PTC支架11、PTC12、导风框13和出风栅14集成为一体。
[003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暖器,通过将PTC支架11、PTC12、导风框13和出风栅14集成为一体,使得风腔组件I成为一个集成组件,这样,在安装风腔组件I时,能够直接将整个风腔组件I组装于机壳上,与现有技术将风腔组件I的各个部件分别组装于机壳上相t匕,有效简化了组装,提高了电暖器的组装效率。
[0034]同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暖器,通过将风腔组件I设计为一个集成组件,这样,有效减小了风腔组件I中各个部件之间的配合间隙,从而减小了滞留于该配合间隙处的热量,提高了该电暖器内部热量的流通性,有效降低了整个电暖器的内部温度,进而降低了对电暖器使用寿命的影响。
[0035]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电暖器中,将PTC支架11、PTC12、导风框13和出风栅14集成为一体,即将PTC支架11、PTC12、导风框13和出风栅14固定连接成为一个整体,存在多种方式。优选的,导风框13和PTC12均设置于PTC支架11上,出风栅14设置于导风框13上。这样,能够增强风腔组件I的紧凑性。当然,也可选择其他的方式,例如PTC12、导风框13和出风栅14均设置于PTC支架11上。
[0036]为了便于安装和拆卸,优先选择导风框13和PTC12均卡接于PTC支架11,出风栅14卡接于导风框13,且PTC支架11、PTC12、导风框13和出风栅14沿电暖器的出风方向依次抵接。
[0037]具体的,上述电暖器中,PTC支架11具有供放置PTC12的放置孔115,放置孔115限制了 PTC12沿其长度方向移动以及沿其宽度方向移动;同时,PTC支架11在放置孔115的边缘设置有定位凸起111,定位凸起111限制PTC12沿背离出风的方向移动;待导风框13与PTC支架11卡接后,导风框13限制了 PTC12沿出风方向移动,从而实现了对PTC12的固定,即实现了 PTC12的固定。PTC支架11上设置有第一凸起112,导风框13上设置有与第一凸起112配合的第一卡勾131,从而实现了导风框13与PTC支架11的相对固定。导风框13上设置有第二卡勾132,出风栅14设置有与第二卡勾132配合的卡孔142,从而实现了导风框13与出风栅14的相对固定。
[0038]需要说明的是,PTC12通常呈长方形,当PTC12呈正方形时,PTC12的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分别指PTC12的两个相等且相互垂直的边的边长方向。
[0039]上述电暖器中,通过卡接的方式使得PTC支架11、PTC12、导风框13和出风栅14集成为一体,且PTC支架11、PTC12、导风框13和出风栅14沿电暖器的出风方向依次抵接,这样,进一步减小了风腔组件I中各个部件之间的配合间隙,进一步提高了其内部热量的流通性,进一步降低了该电暖器内部的温度。
[0040]上述电暖器中,风腔组件I的组装方法为:先将PTC12组装到PTC支架11上,形成PTC支架组件;以卡接方式,将导风框13组装到PTC支架组件,形成导风框组件;以卡接方式,将出风栅14组装到导风框组件,形成风腔组件I。风腔组件I中,各个部件之间皆形成六个方向的定位,整体为稳固、可靠的结构。其中,六个方向是指:空间中相互垂直的X轴、Y轴和Z轴中,X轴的正向和反向,Y轴的正向和反向以及Z轴的正向和反向。例如,可以设定出风方向为X轴的正向,则背离出风的方向为X轴的反向,PTC12的长度方向为Y轴,PTC12的宽度方向为Z轴。
[0041]优选的,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电暖器中,风腔组件I还包括:卡接于PTC支架11的限温器15。这样,便于限温器15检测温度。进一步的,限温器15卡接于PTC支架11的顶端。当电暖器非正常加热时,热风在出风口 46聚集并向上传递,这样,限温器15能够更加灵敏地感知温度。需要说明的是,PTC支架11的顶端是指,风腔组件I如图1所示放置时,PTC支架11朝上的一端。
[0042]进一步的,如图3-5所示,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电暖器中,机壳包括:底座4和与底座4相连的上盖8 ;其中,底座4设置有供电源线伸出的出线孔;进风口 44设置于底座4的底壁,电暖器的电机6、风轮5、电容3和开关组件2以及风腔组件I均设置于底座4。需要说明的是,该电暖器从底座4的进风口 44进风,从风腔组件I的出风栅14出风;为了保证从进风口 44进风,底座4的底端设置有支撑脚,以保证进风口 44与放置面之间具有进风距离。上述电暖器中,通过将电机6、风轮5、电容3和开关组件2以及风腔组件I均设置于底座4上,则实现了所有电元器件均设置于底座4上,则导线只需布置在底座4上且导线中的电源线自底座4的出线孔伸出,从而无需在上盖8上布置导线,这样,在安装上盖8时,导线能够避开底座4与上盖8的配合位置,则不会出现压破导线的情况,从而有效提高了电暖器的组装合格率。
[0043]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电暖器中,出风口 46可只设置在底座4上,也可由底座4和上盖8共同形成。为了便于固定风腔组件1,优先选择出风口 46由底座4上的侧壁开口和上盖8的开口对接形成,上盖8与风腔组件I相连。这样,通过底座4和上盖8共同作用实现了对风腔组件I的固定,提高了稳固性。
[0044]为了便于组装,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电暖器中,风腔组件1、电容3、电机6均通过螺纹连接件固定于底座4上;电机6与风轮5驱动连接。优选的,风腔组件1、电容3、电机6均通过螺钉固定于底座4上,风轮5通过螺帽固定于电机6的输出轴上以实现驱动连接。具体的,PTC支架11设置有供螺钉穿过的第一安装孔114,出风栅14设置有供螺钉穿过的第二安装孔141。
[0045]优选的,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电暖器中,底座4内设置有定位风腔组件I的定位筋45。具体的,出风栅14设置有与定位筋45配合的第一定位孔143。这样,便于将整个风腔组件I放置到指定位置,从而方便了风腔组件I的安装;同时也加强了对风腔组件I的固定。
[0046]为了进一步提高组装效率,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电暖器中,开关组件2包括:集成为一体的旋钮21、转接片22和档位开关23 ;其中,档位开关23与转接片22相连,旋钮21与档位开关23相连。这样,在组装开关组件2时,可直接将整个开关组件2安装于底座4上,有效提高了组装效率。为了便于组装,优先选择开关组件2卡接于底座4上。
[0047]为了便于出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电暖器中,底座4还包括设置于风轮5外围的风道腔壁43,风道腔壁43与PTC支架11相连;电暖器还包括:卡接于风道腔壁43顶端的盖板7,盖板7位于风道腔壁43和上盖8之间。这样,自进风口 44进入的空气会在风道腔壁43中聚集,从而保证了自进风口 44进入的空气均经风腔组件I加热并排出,进而提高了出风效率。进一步的,优先选择风道腔壁43与底座4的底壁为一体式结构,即底座4为一体式结构,这样,便于保证风道腔壁43与底座4的底壁密封连接,从而避免了热风自二者之间的间隙流出,进一步提高了出风效率;同时,也便于生产制造。
[0048]为了便于导线的布置,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电暖器中,PTC支架11设置有导线固定孔113,底座4的内壁上设置有导线固定槽42以及用于固定导线的线夹41。需要说明的是,当底座4设置风道腔壁43后,风道腔壁43与底座4的侧壁之间形成容纳导线的空间。
[0049]优选的,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电暖器中,上盖8与底座4通过螺纹连接件相连,上盖8的内壁设置有定位风腔组件I的定位件。需要说明的是,定位件定位连接上盖8与风腔组件I。具体的,上盖8通过螺钉与底座4固定连接,底座4上设置有螺钉孔47,螺钉从底座4的底部打入螺钉孔47进行固定;出风栅14上设置有与定位件配合的第二定位孔144,这样方便了上盖8与风腔组件I的连接。
[0050]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电暖器,包括:设有进风口(44)和出风口(46)的机壳,设置于所述出风口(46)处的风腔组件(I);其中,所述风腔组件(I)包括:?!^支架(11)、?1^ (12)、导风框(13)和出风栅(14);其特征在于,所述PTC支架(11)、所述PTC (12)、所述导风框(13)和所述出风栅(14)集成为一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框(13)和所述PTC(12)均卡接于所述PTC支架(11),所述出风栅(14)卡接于所述导风框(13),且所述PTC支架(11)、所述PTC (12)、所述导风框(13)和所述出风栅(14)沿所述电暖器的出风方向依次抵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风腔组件(I)还包括:卡接于所述PTC支架(11)的限温器(15)。
4.根据权利要 求1所述的电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包括:底座(4)和与所述底座(4)相连的上盖(8);其中,所述底座(4)设置有供电源线伸出的出线孔;所述进风口(44)设置于所述底座(4)的底壁,所述电暖器的电机(6)、风轮(5)、电容(3)和开关组件(2)以及所述风腔组件(I)均设置于所述底座(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风腔组件(I)、所述电容(3)、所述电机(6)均通过螺纹连接件固定于所述底座(4)上;所述电机(6)与所述风轮(5)驱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电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4)内设置有定位所述风腔组件(I)的定位筋(45)。
7.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电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组件(2)包括:集成为一体的旋钮(21)、转接片(22)和挡位开关(23);其中,所述挡位开关(23)与所述转接片(22)相连,所述旋钮(21)与所述挡位开关(23)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4)还包括设置于所述风轮(5 )外围的风道腔壁(43 ),所述风道腔壁(43 )与所述PTC支架(11)相连; 所述电暖器还包括:卡接于所述风道腔壁(43 )顶端的盖板(7 ),所述盖板(7 )位于所述风道腔壁(43 )和所述上盖(8 )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腔壁(43)与所述底座(4)的底壁为一体式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PTC支架(11)设置有导线固定孔(113),所述底座(4)设置有导线固定槽(42)以及用于固定导线的线夹(41)。
【文档编号】F24D13/02GK203771527SQ201420185319
【公开日】2014年8月13日 申请日期:2014年4月16日 优先权日:2014年4月16日
【发明者】张毅, 廖泓斌, 王红兵, 黎小毛, 潘泽勇, 陈春明, 韩雪东 申请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