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导热油加热锅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664187阅读:120来源:国知局
一种导热油加热锅炉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导热油加热锅炉,其包括内设燃烧腔的炉壁,炉壁包括内炉壁、外炉壁以及封堵内外炉壁端部的环端板,内外炉壁和环端板之间的空间为导热油加热腔,炉壁上设有投煤口,导热油加热腔内装有两块相对设置且将其分隔为两个腔体的间隔板,燃烧腔内装有平行间隔设置且两端部与导热油加热腔的两个腔体分别连通的多根连通管,燃烧腔内还装有位于连通管上方且紧密排列的多根过流管,炉壁的顶部装有与烟气排放区连接的烟筒,外炉壁的下方装有与导热油加热腔的其中一个腔体连接的输出油管、上方设有与导热油加热腔的另一个腔体连通的输入油管。本实用新型具有充分利用燃料热能和节省导热油的优点效果。
【专利说明】一种导热油加热锅炉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导热油加热锅炉。

【背景技术】
[0002]导热油锅炉是工业领域内使用进行加热导热油的主要设备。其主要结构包括筒形的炉体,炉体的炉壁为中空结构,炉壁内装有导热油,在炉体的燃烧腔中装有连通相对炉壁的连通管,或者在炉体的燃烧腔中设置盘管,盘管的两伸出端分别连接在炉壁上,燃烧腔内的燃料为盘管以及炉壁加热,从而加热导热油,这种结构的锅炉存在燃料利用率低、使用导热油量过大的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燃料利用率高、降低导热油使用量的导热油加热锅炉。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如下结构特点的导热油加热锅炉,包括内设燃烧腔的炉壁,炉壁包括内炉壁、外炉壁以及封堵内外炉壁端部的环端板,内外炉壁和环端板之间的空间为导热油加热腔,炉壁上设有投煤口,其结构特点是:所述导热油加热腔内装有两块相对设置且将其分隔为两个腔体的间隔板,所述燃烧腔内装有平行间隔设置且两端部与导热油加热腔的两个腔体分别连通的多根连通管,多根连通管构成炉篦,燃烧腔内还装有位于连通管上方且紧密排列的多根过流管,多根过流管排列后的截面呈弧形,多根过流管与多根连通管之间的空间为燃料填放区,多根过流管的外侧与内炉壁之间的空间为烟气排放区,炉壁的顶部装有与烟气排放区连接的烟筒,外炉壁的下方装有与导热油加热腔的其中一个腔体连接的输出油管、上方设有与导热油加热腔的另一个腔体连通的输入油管。
[0005]采用上述结构后,通过输入油管输入导热油,导热油进入导热油加热腔、连通管以及过流管中,自投煤口向燃料填放区投放燃料(包括煤炭等燃料),燃料直接给构成炉篦的连通管加热,并且燃料燃烧时会对连通管进行直接加热,烟气自向下返并自最下部的过流管外侧以及内炉壁之间的烟气排放区排出,排出过程中继续为过流管加热,从而充分利用了燃料的热能,进入导热油加热腔的导热油经先连通管以及过流管的加热,以及内炉壁的加热,最后自输出油管输出。通过上述描述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可以充分利用燃料热能,并且让导热油充分循环利用,从而大大降低了导热油的使用量,实现了节煤节油的优点效果O
[000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炉壁上装有位于过流管上方的横隔板,横隔板上设有与烟气排放区连通的过烟口,横隔板的上方装有内装有导热油的烟气换热装置,烟气换热装置的进油端与输入油管连接、出油端与所述导热油加热腔的腔体连通,通过烟气换热装置进一步使烟气中的热量与导热油进行热交换,从而提高热利用率。
[0007]烟气换热装置包括连接在炉壁上部的外罩体,外罩体内装有套装在一起的内螺旋盘管和外螺旋盘管,内、外螺旋盘管内均装有导热油,内、外螺旋盘管的上部管口连通,所述内螺旋盘管的下部管口与导热油加热腔的腔体连通,所述输入油管连接在外螺旋盘管的下部管口上,内螺旋盘管的中部空腔与过烟口连通,内螺旋盘管与外螺旋盘管之间的环腔通过内螺旋盘管顶部的过烟通道与内螺旋盘管的中部空腔连通,外罩体内设有罩在外螺旋盘管顶部的内封罩,外螺旋盘管的下部设有排烟通道,所述烟筒安装在外罩体的顶部且通过外罩体与外螺旋盘管之间的空间与排烟通道连通。内封罩为一封闭的盒体结构,所述内、夕卜螺旋盘管的上部管口分别连接在内封罩上。
[000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燃烧腔内装有位于连通管下方且平行间隔设置的多根承托管,承托管的两端部与导热油加热腔的两个腔体分别连通,多个承托管排布后的截面呈槽状,相邻两承托管之间的间隙小于相邻两流通之间的间隙,燃料在由流通管构成的炉篦燃烧后未必会燃烧充分完全,未燃烧充分的燃料会自流通管之间的间隙落下,落在承托管上,燃料可以继续燃烧,在为承托管中的导热油加热的同时可以充分利用燃料的热倉泛。
[000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再进一步改进,炉壁的下方装有支撑环套,支撑环套内装有位于燃烧腔下部的接灰室,支撑环套由内环套、外环套以及上下封板组成,所述接灰室位于内环套的内腔内,内外环套之间的空间为换热腔,外环套上装有介质进入管和介质流出管,落出的炉灰以及燃烧腔内的热量可以为支撑环套中的介质进行加热(例如可以通入水流为水流加热),充分利用热能。
[00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再进一步改进,所述过烟口处设置有平行间隔设置的多根热交换管,热交换管的两端部与导热油加热腔的两个腔体分别连通,通过热交换管可以充分吸收烟气中的热量。
[0011]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制作简单、免维修,炉上烟筒处的出烟温度低至80摄氏度左右,具有充分利用燃料热能和节省导热油的优点效果。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是沿图1中A-A线剖视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15]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导热油加热锅炉包括内设燃烧腔2的炉壁1,炉壁I包括内炉壁11、外炉壁12以及封堵内外炉壁上下端部的环端板13,内外炉壁和环端板之间的空间为导热油加热腔14,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保证保温效果,将炉壁的最外层设置一层保温层28。炉壁I上设有投煤口 10,炉壁的下方装有支撑环套26,支撑环套26内装有位于燃烧腔下部的接灰室27,接灰室27可以为空腔,也可以采用抽屉式结构,支撑环套26由内环套、外环套以及上下封板组成,接灰室27位于内环套的内腔内,内外环套之间的空间为换热腔,外环套上装有介质进入管和介质流出管,换热腔内可以冲入水,从而为水流加热。
[0016]如图1和图2所示,上述导热油加热腔14内装有两块相对设置且将其分隔为两个腔体的间隔板15,图1中未示意出上述间隔板,燃烧腔内装有平行间隔设置且两端部与导热油加热腔的两个腔体分别连通的多根连通管3,多根连通管构成炉篦,燃烧腔内还装有位于连通管上方且紧密排列的多根过流管4,多根过流管4排列后的截面呈弧形,燃烧腔内装有位于连通管3下方且平行间隔设置的多根承托管25,承托管的两端部与导热油加热腔的两个腔体分别连通,多个承托管25排布后的截面呈槽状,采用上述结构后,燃烧腔内分为三个部分,多根过流管4与多根连通管3之间的空间为燃料填放区,承托管25上方的空间为二次燃烧区,接灰室27中为余热回收区,在二次燃烧区的炉壁以及余热回收区的炉壁上分别开设有炉门,多根过流管4与内炉壁11之间的空间为烟气排放区,炉壁I的顶部装有与烟气排放区连接的烟筒5,外炉壁的下方装有与导热油加热腔的其中一个腔体连接的输出油管6、上方设有与导热油加热腔的另一个腔体连通的输入油管7,在本实施例中,为方便描述,以图2为例,定义导热油加热腔14沿图中的方向上半部为左腔体,下半部为右腔体,即输出油管6连接与右腔体连通,炉壁I上装有位于过流管4上方的横隔板8,横隔板8上设有与烟气排放区连通的过烟口 9,过烟口 9处设置有平行间隔设置的多根热交换管28,热交换管28的两端部与导热油加热腔的两个腔体分别连通,横隔板8的上方装有内装有导热油的烟气换热装置,烟气换热装置的进油端与输入油管7连接、出油端与所述导热油加热腔的腔体连通,即烟气换热装置的出油端与上述的左腔体相连接,烟气换热装置包括连接在炉壁I上部的外罩体21,外罩体21内装有套装在一起的内螺旋盘管22和外螺旋盘管23,外罩体21内设有罩在外螺旋盘管23顶部的内封罩24,内封罩24为一封闭的盒体结构,上述内外螺旋盘管皆由圆管紧密盘成且呈筒形,内、外螺旋盘管内均装有导热油,内、外螺旋盘管的上部管口连通,内、外螺旋盘管的上部管口分别连接在内封罩24上,内螺旋盘管22的下部管口与导热油加热腔的腔体连通,即内螺旋盘管22的下部管口(其为该烟气换热装置的出油端)与上述的左腔体相连接,输入油管连接在外螺旋盘管23的下部管口上,内螺旋盘管22的中部空腔与过烟口连通,内螺旋盘管与外螺旋盘管之间的环腔通过内螺旋盘管22顶部的过烟通道与内螺旋盘管的中部空腔连通,外螺旋盘管23的下部设有排烟通道,烟筒5安装在外罩体21的顶部且通过外罩体21与外螺旋盘管23之间的空间与排烟通道连通。
[0017]如图1所示,图中实线的箭头线为导热油的流向,虚线的箭头线为烟气的流向,结合图1和图2,导热油的流向如下:导热油自输入油管7先进入内螺旋盘管22进行热交换,再通过内封罩24进入外螺旋盘管23与烟气进行热交换,自外螺旋盘管23进入上述导热油换热腔的左腔体,通过内炉壁换热,导热油经过连通管、过流管以及承托管25进入上述导热油换热腔的右腔体,最终自输出油管6输出,输出油管6上可以安装有循环油泵,从而提供足够热的导热油,导热油可以用来食品加工,例如烙油饼、火烧等,导热油也可以用来木材加工,使用后的导热油可通过循环管路再进入输入油管7,实现导热油的循环。结合图1和图2,烟气的流向如下:燃料从投煤口 10投入到燃料填放区,燃料燃烧时会加热流通管和过流管,由于过流管组成弧形罩,可以使烟气向下返流,大大降低了烟气的排放且充分利用热量,并且改变了以前使用管路以及通过耐火材料制作弧形罩的方式,解决了耐火材料在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出现的脱落问题,并且这种紧密排布的过流管会充分利用燃料的热量,烟气自烟气排放区经过烟口 9进入内螺旋盘管的内腔,烟气经内螺旋盘管的内腔上部进入内螺旋盘管和外螺旋盘管之间的空间,最后烟气从外螺旋盘管的下方溢出进入外罩体21内并自烟筒排出。
[0018]以上所述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形式,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在本【技术领域】人员来说,基于本实用新型上具体结构的等同变化以及部件替换皆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I.一种导热油加热锅炉,包括内设燃烧腔(2 )的炉壁(I),炉壁(I)包括内炉壁(11)、夕卜炉壁(12)以及封堵内外炉壁端部的环端板(13),内外炉壁和环端板之间的空间为导热油加热腔(14),炉壁(I)上设有投煤口( 10),其特征是:所述导热油加热腔(14)内装有两块相对设置且将其分隔为两个腔体的间隔板(15),所述燃烧腔内装有平行间隔设置且两端部与导热油加热腔的两个腔体分别连通的多根连通管(3),多根连通管构成炉篦,燃烧腔内还装有位于连通管上方且紧密排列的多根过流管(4),多根过流管(4)排列后的截面呈弧形,多根过流管(4)与多根连通管(3)之间的空间为燃料填放区,多根过流管(4)的外侧与内炉壁(11)之间的空间为烟气排放区,炉壁(I)的顶部装有与烟气排放区连接的烟筒(5),外炉壁的下方装有与导热油加热腔的其中一个腔体连接的输出油管(6)、上方设有与导热油加热腔的另一个腔体连通的输入油管(7)。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热油加热锅炉,其特征是:所述炉壁(I)上装有位于过流管(4)上方的横隔板(8),横隔板(8)上设有与烟气排放区连通的过烟口(9),横隔板(8)的上方装有内装有导热油的烟气换热装置,烟气换热装置的进油端与输入油管(7)连接、出油端与所述导热油加热腔的腔体连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热油加热锅炉,其特征是:所述烟气换热装置包括连接在炉壁(I)上部的外罩体(21 ),外罩体(21)内装有套装在一起的内螺旋盘管(22)和外螺旋盘管(23),内、外螺旋盘管内均装有导热油,内、外螺旋盘管的上部管口连通,所述内螺旋盘管(22)的下部管口与导热油加热腔的腔体连通,所述输入油管连接在外螺旋盘管(23)的下部管口上,内螺旋盘管(22)的中部空腔与过烟口连通,内螺旋盘管与外螺旋盘管之间的环腔通过内螺旋盘管(22)顶部的过烟通道与内螺旋盘管的中部空腔连通,外罩体(21)内设有罩在外螺旋盘管(23)顶部的内封罩(24),外螺旋盘管(23)的下部设有排烟通道,所述烟筒(5)安装在外罩体(21)的顶部且通过外罩体(21)与外螺旋盘管(23)之间的空间与排烟通道连通。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导热油加热锅炉,其特征是:所述内封罩(24)为一封闭的盒体结构,所述内、外螺旋盘管的上部管口分别连接在内封罩(24)上。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导热油加热锅炉,其特征是:所述燃烧腔内装有位于连通管(3)下方且平行间隔设置的多根承托管(25),承托管的两端部与导热油加热腔的两个腔体分别连通,多个承托管(25)排布后的截面呈槽状,相邻两承托管之间的间隙小于相邻两流通之间的间隙。
6.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导热油加热锅炉,其特征是:所述炉壁的下方装有支撑环套(26),支撑环套(26)内装有位于燃烧腔下部的接灰室(27),支撑环套(26)由内环套、外环套以及上下封板组成,所述接灰室(27)位于内环套的内腔内,内外环套之间的空间为换热腔,外环套上装有介质进入管和介质流出管。
7.如权利要求2-4中任一项所述的导热油加热锅炉,其特征是:所述过烟口处设置有平行间隔设置的多根热交换管(28),热交换管(28)的两端部与导热油加热腔的两个腔体分别连通。
【文档编号】F24H1/44GK203940609SQ201420417858
【公开日】2014年11月12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28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28日
【发明者】王从俊 申请人:王从俊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