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脂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668958阅读:203来源:国知局
油脂炉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油脂炉,包括加热箱体,加热箱体内沿其长度方向至少间隔两个油罐,油罐的一端设置在加热箱体的内部,另一端延伸至加热箱体的外部,在加热箱体的内部并位于每个油罐的底部均设置一个加热器,油罐的一侧并靠近其底部设置有出油管,出油管远离油罐的一端穿过加热箱体延伸至加热箱体外部,在出油管上设置阀门;加热箱体包括至少包括一层箱体内层和一层箱体外层,箱体内层采用耐火砖制成,箱体外层采用金属制成,箱体外层与箱体内层之间填充有保温材料。本实用新型的油脂炉加热后降温速度慢,进而使得变形小,使用寿命长,其内部的油脂保温时间长,可长时间保持在一定温度区间内,减少油脂的加热次数,节约能源。
【专利说明】油脂炉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油脂加热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油脂炉。

【背景技术】
[0002]船舶在下水前需要使用大量的油脂用于润滑船舶的下水滑道,而油脂需要在油脂炉内经过高温煮过后方能使用。目前船舶常用的油脂炉包括加热桶,加热桶的内壁或者底部设置电加热丝,通过电加热丝对加热桶内的油脂进行加热。这类结构的油脂炉由于使用频繁、使用过程中热量大、温度高,且冷却过程中降温速度快,使得热胀冷缩的情况更加明显,导致油脂炉在使用过程中很容易发生变形,使用寿命低。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油脂炉,其加热后降温速度慢,进而使得变形小,使用寿命长。
[0004]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油脂炉,其内部的油脂保温时间长,可长时间保持在一定温度区间内,延长油脂的使用时间,减少油脂的加热次数,节约能源。
[0005]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6]提供一种油脂炉,包括加热箱体,所述加热箱体内沿其长度方向至少间隔两个油罐,所述油罐的一端设置在所述加热箱体的内部,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加热箱体的外部,在所述加热箱体的内部并位于每个所述油罐的底部均设置一个加热器,所述油罐的一侧并靠近其底部设置有出油管,所述出油管远离所述油罐的一端穿过所述加热箱体延伸至所述加热箱体外部,在所述出油管上设置阀门;
[0007]所述加热箱体包括至少包括一层箱体内层和一层箱体外层,所述箱体内层采用耐火砖制成,所述箱体外层采用金属制成,所述箱体外层与所述箱体内层之间填充有保温材料。
[0008]优选的,所述保温材料为保温棉。
[0009]优选的,所述加热箱体上设置扶梯,通过所述扶梯可使操作者能顺利到达加热箱体的顶部检查或者操作油罐。
[0010]作为油脂炉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加热箱体内沿其长度方向设置三个所述油罐,相邻两个所述油罐之间设置隔离墙,所述加热箱体通过所述隔离墙分隔成依次设置的第一腔室、第二腔室以及第三腔室。
[0011]优选的,所述隔离墙采用耐火砖制成。
[0012]作为油脂炉的一种优选方案,在所述加热箱体的一侧固定设置烟道,所述第一腔室与所述烟道之间设置第一出烟孔,所述第二腔室与所述烟道之间设置第二出烟孔,所述第三腔室与所述烟道之间设置第三出烟孔,所述烟道的顶部间隔设置两个烟囱,分别为第一烟囱和第二烟囱,所述第一烟囱设置在所述第一出烟孔与所述第二出烟孔之间,所述第二烟囱设置在所述第二出烟孔和所述第三出烟孔之间。
[0013]通过在相邻两个出烟孔之间设置一根烟囱,可以在保证正常排烟的同时,减少烟囱的数量,进而降低材料的消耗。
[0014]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烟囱远离所述烟道的一端设置第一防雨罩,所述第一防雨罩与所述第一烟囱之间通过至少三根支撑杆连接,相邻所述支撑杆之间具有烟雾通过的间隙;
[0015]所述第二烟囱远离所述烟道的一端设置第二防雨罩,所述第二防雨罩与所述第二烟囱之间通过至少三根所述支撑杆连接,相邻所述支撑杆之间具有烟雾通过的间隙。
[0016]通过设置防雨罩,可以有效防止外部雨水通过烟囱进入到烟道内,进而防止烟道或者烟囱内烟雾或者粉尘积块,保证排烟正常。
[0017]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烟囱和所述第二烟囱之间设置烟囱加强梁,所述烟囱加强梁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烟囱和所述第二烟囱固定连接。
[0018]进一步的,所述烟囱加强梁的两端分别设置第一烟囱加强板和第二烟囱加强板,所述第一烟囱加强板分别与所述烟囱加强梁以及所述第一烟囱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烟囱加强板分别与所述烟囱加强梁以及所述第二烟囱固定连接。
[0019]进一步的,三个所述油罐分别为第一油罐、第二油罐以及第三油罐;
[0020]在所述第一腔室内设置用于支撑所述第一油罐的第一支撑组件,所述第一支撑组件包括四个第一支撑杆,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杆设置在所述第一腔室内壁并位于靠近所述烟道的一侧,另外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杆设置在所述第一腔室内壁并位于远离所述烟道的一侦牝同侧设置的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杆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一油罐的直径,所述第一支撑杆靠近所述第一油罐的一端设置第一支撑槽,非同侧的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杆的所述第一支撑槽内活动设置用于支撑所述第一油罐的第一支撑梁;
[0021]在所述第二腔室内设置用于支撑所述第二油罐的第二支撑组件,所述第二支撑组件包括四个第二支撑杆,两个所述第二支撑杆设置在所述第二腔室内壁并位于靠近所述烟道的一侧,另外两个所述第二支撑杆设置在所述第二腔室内壁并位于远离所述烟道的一侦牝同侧设置的两个所述第二支撑杆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二油罐的直径,所述第二支撑杆靠近所述第二油罐的一端设置第二支撑槽,非同侧的两个所述第二支撑杆的所述第二支撑槽内活动设置用于支撑所述第二油罐的第二支撑梁;
[0022]在所述第三腔室内设置用于支撑所述第三油罐的第三支撑组件,所述第三支撑组件包括四个第三支撑杆,两个所述第三支撑杆设置在所述第三腔室内壁并位于靠近所述烟道的一侧,另外两个所述第三支撑杆设置在所述第三腔室内壁并位于远离所述烟道的一侦牝同侧设置的两个所述第三支撑杆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三油罐的直径,所述第三支撑杆靠近所述第三油罐的一端设置第三支撑槽,非同侧的两个所述第三支撑杆的所述第三支撑槽内活动设置用于支撑所述第三油罐的第三支撑梁。
[0023]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梁、所述第二支撑梁以及所述第三支撑梁均采用耐火材料制成。
[0024]更加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梁采用铸铁制成;和/或,
[0025]所述第二支撑梁采用铸铁制成;和/或,
[0026]所述第三支撑梁采用铸铁制成。
[0027]通过将支撑梁采用铸铁制成,一方面其强度可以支撑油罐,另一方面铸铁耐高温,即使在加热箱体加热过程中也不会发生变形,进而更安全的支撑油罐。
[0028]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支撑梁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一腔室的宽度,所述第二支撑梁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二腔室的宽度,所述第三支撑梁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三腔室的宽度。
[0029]作为油脂炉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油罐设置在所述加热箱体内的部分的长度不小于所述油罐的二分之一。
[0030]作为油脂炉的一种优选方案,在所述加热箱体背离所述烟道的一侧设置滑动门组件,对应所述滑动门组件在所述加热箱体上开设用于观察所述加热箱体内部加热状况的门孔。
[0031]作为油脂炉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滑动门组件包括两相互平行且间隔设置的第一滑轨和第二滑轨,所述第一滑轨和所述第二滑轨均沿所述加热箱体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第一滑轨与所述第二滑轨之间滑动设置用于封闭所述门孔的移动门。
[0032]作为油脂炉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滑轨的两端均设置一个滑轨封板,所述第二滑轨的两端均设置一个滑轨封板。
[0033]通过设置滑轨封板可以使滑轨的滑道的端部封闭,有效防止移动门滑出到滑轨外部。
[0034]作为油脂炉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门孔包括第一门孔、第二门孔和第三门孔,所述第一门孔开设在所述第一腔室上,所述第二门孔开设在所述第二腔室上,所述第三门孔开设在所述第三腔室上,所述移动门包括用于选择性封堵所述第一门孔的第一移动门、用于选择性封堵所述第二门孔的第二移动门以及用于选择性封堵所述第三门孔的第三移动门。
[0035]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滑轨背离所述第二滑轨的一侧设置滑轨第一加强板,所述第二滑轨背离所述第一滑轨的一侧设置滑轨第二加强板,所述滑轨第一加强板背离所述第一滑轨的一侧至少设置三块加强肘板,所述加强肘板分别与所述滑轨第一加强板、所述加热箱体固定连接。
[0036]进一步的,所述滑轨第一加强板平行于所述滑轨第二加强板。
[0037]作为油脂炉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移动门包括大于所述第一门孔的第一门板,所述第一门板靠近所述第一滑轨的一侧设置第一滑轮,所述第一门板靠近所述第二滑轨的一侧设置第二滑轮;
[0038]所述第二移动门包括大于所述第二门孔的第二门板,所述第二门板靠近所述第一滑轨的一侧设置第三滑轮,所述第二门板靠近所述第二滑轨的一侧设置第四滑轮;
[0039]所述第三移动门包括大于所述第三门孔的第三门板,所述第三门板靠近所述第一滑轨的一侧设置第五滑轮,所述第三门板靠近所述第二滑轨的一侧设置第六滑轮。
[0040]通过采用门板上设置滑轮的结构,可以减少移动门与滑轨之间的摩擦,保证移动门的移动更加顺畅。
[0041]作为油脂炉的一种优选方案,在所述第一滑轨内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第一导块,在所述第一滑轮、所述第三滑轮以及所述第五滑轮的外周周向设置一圈与所述第一导块相配合的导槽,在所述第二滑轨内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第二导块,在所述第二滑轮、所述第四滑轮以及所述第六滑轮的外周周向设置一圈与所述第二导块相配合的导槽。
[0042]通过导块和导槽的配合,可以有效防止移动门在移动过程中发生偏移,进一步保证移动门与门孔之间的密封。
[0043]进一步的,在所述第一门板上设置第一把手,在所述第二门板上设置第二把手,在所述第三门板上设置第三把手。
[0044]对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将加热箱体设置为具有至少三层结构的箱体结构,并将箱体内层采用耐火砖制成,箱体内层与箱体外层之间设置保温材料,使得整个油罐在停止加热后,可以通过此加热箱体保温,减缓油罐的降温速度,防止油罐因多次使用、热胀冷缩的作用而发生变形,延长油罐的使用寿命,且还可以通过加热箱体保证加热过程中燃料燃烧的热量消耗少,降低能源的消耗。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45]下面根据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46]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油脂炉的主视示意图(未示出滑轨);
[0047]图2为图1的A-A剖视示意图;
[0048]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油脂炉的主视示意图(示出滑轨部分);
[0049]图4为图3的侧视示意图;
[0050]图5为图4的C处放大示意图;
[0051]图6为图5的D向结构示意图;
[0052]图7为图2的B-B剖视示意图。
[0053]图中:
[0054]1、加热箱体;2、加热器;3、出油管;4、阀门;5、扶梯;6、第一腔室;7、第二腔室;8、第三腔室;9、烟道;10、第一烟囱;11、第二烟囱;12、第一防雨罩;13、第二防雨罩;14、支撑杆;15、烟囱加强梁;16、第一烟囱加强板;17、第二烟囱加强板;18、第一油罐;19、第二油罐;20、第三油罐;
[0055]21、第一支撑组件;211、第一支撑杆;212、第一支撑槽;213、第一支撑梁;
[0056]22、第二支撑组件;221、第二支撑杆;222、第二支撑槽;223、第二支撑梁;
[0057]23、第三支撑组件;231、第三支撑杆;232、第三支撑槽;233、第三支撑梁;
[0058]24、第一滑轨;25、第二滑轨;26、滑轨封板;
[0059]27、第一移动门;271、第一门板;272、第一滑轮;2721、导槽;273、第二滑轮;274、第一把手;
[0060]28、第二移动门;281、第二门板;282、第三滑轮;283、第四滑轮;284、第二把手;
[0061]29、第三移动门;291、第三门板;292、第五滑轮;293、第六滑轮;294、第三把手;
[0062]30、滑轨第一加强板;31、滑轨第二加强板;32、加强肘板;33、第一导块;34、第二导块;35、隔尚墙。

【具体实施方式】
[0063]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0064]如图1至7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油脂炉,包括长方体形的加热箱体1,此加热箱体I为三层结构,分别为箱体内层、箱体外层以及夹设在箱体内层和箱体外层之间的保温材料,箱体内层采用耐火砖制成,箱体外层采用碳钢制成,保温材料为保温棉。
[0065]加热箱体I内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三个油罐,分别为第一油罐18、第二油罐19和第三油罐20,第一油罐18、第二油罐19和第三油罐20均一端设置在加热箱体I内部,另一端均从加热箱体I的顶部穿出,并设置在加热箱体I外部。
[0066]在加热箱体I的底部并分别对应第一油罐18、第二油罐19和第三油罐20设置有一个加热器2,三个加热器2分别正对第一油罐18、第二油罐19和第三油罐20的底部中心,用于对各个油罐进行加热。
[0067]第一油罐18与第二油罐19之间以及第二油罐19与第三油罐20之间均设置隔离墙35,隔离墙35采用耐火砖制成,加热箱体I通过隔离墙35分隔成依次设置的第一腔室
6、第二腔室7以及第三腔室8,第一油罐18部分设置在第一腔室6内,第二油罐19部分设置在第二腔室7内,第三油罐19部分设置在第三腔室8内。
[0068]第一油罐18、第二油罐19和第三油罐20的一侧并靠近其底部的位置均设置有一根出油管3,出油管3远离油罐的一端穿过加热箱体I延伸至加热箱体I外部,在出油管3上设置阀门4。
[0069]加热箱体I上设置扶梯5,通过扶梯5可使操作者能顺利到达加热箱体I的顶部检查或者操作油罐。
[0070]在加热箱体I的一侧固定设置烟道9,第一腔室6与烟道9之间设置第一出烟孔,第二腔室7与烟道9之间设置第二出烟孔,第三腔室8与烟道9之间设置第三出烟孔,烟道9的顶部间隔设置两个烟囱,分别为第一烟囱10和第二烟囱11,第一烟囱10设置在第一出烟孔与第二出烟孔之间,第二烟囱11设置在第二出烟孔和第三出烟孔之间。
[0071]第一烟囱10远离烟道9的一端设置第一防雨罩12,第一防雨罩12与第一烟囱10之间通过均匀分布在第一防雨罩12周边的四根支撑杆14连接,相邻支撑杆14之间具有烟雾通过的间隙,第二烟囱11远离烟道9的一端设置第二防雨罩13,第二防雨罩13与第二烟囱11之间通过均匀分布在第二防雨罩13周边的四根支撑杆14连接,相邻支撑杆14之间具有烟雾通过的间隙。
[0072]第一烟囱10和第二烟囱11之间设置烟囱加强梁15,烟囱加强梁15的两端分别与第一烟囱10和第二烟囱11固定连接,烟囱加强梁15的两端分别设置第一烟囱加强板16和第二烟囱加强板17,第一烟囱加强板16分别与烟囱加强梁15以及第一烟囱10固定连接,第二烟囱加强板17分别与烟囱加强梁15以及第二烟囱11固定连接。
[0073]在第一腔室6内设置用于支撑第一油罐18的第一支撑组件21,第一支撑组件21包括四个第一支撑杆211,两个第一支撑杆211设置在第一腔室6内壁并位于靠近烟道9的一侧,另外两个第一支撑杆211设置在第一腔室6内壁并位于远离烟道9的一侧,同侧设置的两个第一支撑杆211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一油罐18的直径,第一支撑杆211靠近第一油罐18的一端设置第一支撑槽212,非同侧的两个第一支撑杆211的第一支撑槽212内活动设置用于支撑第一油罐18的第一支撑梁213。
[0074]在第二腔室7内设置用于支撑第二油罐19的第二支撑组件22,第二支撑组件22包括四个第二支撑杆221,两个第二支撑杆221设置在第二腔室7内壁并位于靠近烟道9的一侧,另外两个第二支撑杆221设置在第二腔室7内壁并位于远离烟道9的一侧,同侧设置的两个第二支撑杆221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二油罐19的直径,第二支撑杆221靠近第二油罐19的一端设置第二支撑槽212,非同侧的两个第二支撑杆221的第二支撑槽212内活动设置用于支撑第二油罐19的第二支撑梁223。
[0075]在第三腔室8内设置用于支撑第三油罐20的第三支撑组件23,第三支撑组件23包括四个第三支撑杆231,两个第三支撑杆231设置在第三腔室8内壁并位于靠近烟道9的一侧,另外两个第三支撑杆231设置在第三腔室8内壁并位于远离烟道9的一侧,同侧设置的两个第三支撑杆231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三油罐20的直径,第三支撑杆231靠近第三油罐20的一端设置第三支撑槽232,非同侧的两个第三支撑杆231的第三支撑槽232内活动设置用于支撑第三油罐20的第三支撑梁233。
[0076]第一支撑梁213、第二支撑梁223以及第三支撑梁233均采用耐火材料制成。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支撑梁213、第二支撑梁223以及第三支撑梁233均采用铸铁制成。通过将支撑梁采用铸铁制成,一方面其强度可以支撑油罐,另一方面铸铁耐高温,即使在加热箱体加热过程中也不会发生变形,进而更安全的支撑油罐。
[0077]第一支撑梁213、第二支撑梁223以及第三支撑梁233的长度均小于加热箱体I的宽度,且大于各个油罐的直径。
[0078]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油罐18设置在加热箱体I内部的长度等于延伸出加热箱体I外部的长度,第二油罐19设置在加热箱体I内部的长度等于延伸出加热箱体I外部的长度,第三油罐20设置在加热箱体I内部的长度等于延伸出加热箱体I外部的长度。
[0079]在加热箱体I背离烟道9的一侧设置滑动门组件,对应滑动门组件在加热箱体I上开设用于观察加热箱体I内部加热状况的门孔,其中,滑动门组件包括两相互平行且间隔设置的第一滑轨24和第二滑轨25,第一滑轨24和第二滑轨25均沿加热箱体I的长度方向设置,第一滑轨24与第二滑轨25之间滑动设置用于封闭门孔的移动门,第一滑轨24的两端均设置一个滑轨封板26,第二滑轨25的两端均设置一个滑轨封板26,通过设置滑轨封板26可以使滑轨的滑道的端部封闭,有效防止移动门滑出到滑轨外部。
[0080]门孔包括第一门孔、第二门孔和第三门孔,第一门孔开设在第一腔室6上,第二门孔开设在第二腔室7上,第三门孔开设在第三腔室7上,移动门包括用于选择性封堵第一门孔的第一移动门27、用于选择性封堵第二门孔的第二移动门28以及用于选择性封堵第三门孔的第三移动门29。
[0081]第一滑轨24背离第二滑轨25的一侧设置滑轨第一加强板30,第二滑轨25背离第一滑轨24的一侧设置滑轨第二加强板31,滑轨第一加强板30背离第一滑轨24的一侧设置十块加强肘板32,加强肘板32分别与滑轨第一加强板30、加热箱体I固定连接,滑轨第一加强板30平行于滑轨第二加强板31。
[0082]第一移动门27包括大于第一门孔的第一门板271,第一门板271靠近第一滑轨24的一侧设置第一滑轮272,第一门板271靠近第二滑轨25的一侧设置第二滑轮273,第二移动门28包括大于第二门孔的第二门板281,第二门板281靠近第一滑轨24的一侧设置第三滑轮282,第二门板281靠近第二滑轨25的一侧设置第四滑轮283,第三移动门29包括大于第三门孔的第三门板291,第三门板291靠近第一滑轨24的一侧设置第五滑轮292,第三门板291靠近第二滑轨25的一侧设置第六滑轮293。
[0083]在第一滑轨24内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第一导块33,在第一滑轮272、第三滑轮282以及第五滑轮292的外周周向设置一圈与第一导块33相配合的导槽2721,在第二滑轨25内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第二导块34,在第二滑轮273、第四滑轮283以及第六滑轮293的外周周向设置一圈与第二导块34相配合的导槽2721。
[0084]在第一门板271上设置第一把手274,在第二门板281上设置第二把手284,在第三门板291上设置第三把手294。
[0085]于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0086]需要声明的是,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在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技术范围内,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容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油脂炉,其特征在于,包括加热箱体,所述加热箱体内沿其长度方向至少间隔两个油罐,所述油罐的一端设置在所述加热箱体的内部,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加热箱体的外部,在所述加热箱体的内部并位于每个所述油罐的底部均设置一个加热器,所述油罐的一侧并靠近其底部设置有出油管,所述出油管远离所述油罐的一端穿过所述加热箱体延伸至所述加热箱体外部,在所述出油管上设置阀门; 所述加热箱体包括至少包括一层箱体内层和一层箱体外层,所述箱体内层采用耐火砖制成,所述箱体外层采用金属制成,所述箱体外层与所述箱体内层之间填充有保温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脂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箱体内沿其长度方向设置三个所述油罐,相邻两个所述油罐之间设置隔离墙,所述加热箱体通过所述隔离墙分隔成依次设置的第一腔室、第二腔室以及第三腔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油脂炉,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加热箱体的一侧固定设置烟道,所述第一腔室与所述烟道之间设置第一出烟孔,所述第二腔室与所述烟道之间设置第二出烟孔,所述第三腔室与所述烟道之间设置第三出烟孔,所述烟道的顶部间隔设置两个烟囱,分别为第一烟囱和第二烟囱,所述第一烟囱设置在所述第一出烟孔与所述第二出烟孔之间,所述第二烟囱设置在所述第二出烟孔和所述第三出烟孔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脂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罐设置在所述加热箱体内的部分的长度不小于所述油罐的二分之一。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油脂炉,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加热箱体背离所述烟道的一侧设置滑动门组件,对应所述滑动门组件在所述加热箱体上开设用于观察所述加热箱体内部加热状况的门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油脂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门组件包括两相互平行且间隔设置的第一滑轨和第二滑轨,所述第一滑轨和所述第二滑轨均沿所述加热箱体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第一滑轨与所述第二滑轨之间滑动设置用于封闭所述门孔的移动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油脂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轨的两端均设置一个滑轨封板,所述第二滑轨的两端均设置一个滑轨封板。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油脂炉,其特征在于,所述门孔包括第一门孔、第二门孔和第三门孔,所述第一门孔开设在所述第一腔室上,所述第二门孔开设在所述第二腔室上,所述第三门孔开设在所述第三腔室上,所述移动门包括用于选择性封堵所述第一门孔的第一移动门、用于选择性封堵所述第二门孔的第二移动门以及用于选择性封堵所述第三门孔的第三移动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油脂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移动门包括大于所述第一门孔的第一门板,所述第一门板靠近所述第一滑轨的一侧设置第一滑轮,所述第一门板靠近所述第二滑轨的一侧设置第二滑轮; 所述第二移动门包括大于所述第二门孔的第二门板,所述第二门板靠近所述第一滑轨的一侧设置第三滑轮,所述第二门板靠近所述第二滑轨的一侧设置第四滑轮; 所述第三移动门包括大于所述第三门孔的第三门板,所述第三门板靠近所述第一滑轨的一侧设置第五滑轮,所述第三门板靠近所述第二滑轨的一侧设置第六滑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油脂炉,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滑轨内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第一导块,在所述第一滑轮、所述第三滑轮以及所述第五滑轮的外周周向设置一圈与所述第一导块相配合的导槽,在所述第二滑轨内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第二导块,在所述第二滑轮、所述第四滑轮以及所述第六滑轮的外周周向设置一圈与所述第二导块相配合的导槽。
【文档编号】F24H9/00GK204214118SQ201420603911
【公开日】2015年3月18日 申请日期:2014年10月17日 优先权日:2014年10月17日
【发明者】张龙, 陈冠钦 申请人:广州广船国际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