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油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11544阅读:2445来源:国知局
煤油灶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厨具,具体是一种煤油灶。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柴油灶,包括燃烧仓、连接于燃烧仓的进料装置、连通燃烧仓的燃气出气管和连通于燃烧仓下端的除渣装置,燃烧仓中活动设置有将燃烧仓间隔成初次燃烧仓及再次燃烧仓的翻板,翻板上开设有多个透气孔,再次燃烧仓与助燃气进气管连通,存在燃烧不充分,噪声大,热量损耗大,占有空间大等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节能环保的煤油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煤油灶,包括燃烧室a、螺旋管a、螺旋管b以及顶部敞开,底部封闭的燃烧室b,所述燃烧室a设在燃烧室b内,所述燃烧室a的上端封闭,所述燃烧室a的下端固定在燃烧室b的底面上,燃烧室a的桶壁上部沿周向间隔分布有燃气通孔,燃烧室a的桶壁的底侧部设有导入孔,所述螺旋管b的一端经导入孔伸入到燃烧室a内,另一端从燃烧室b的侧壁穿过并伸到燃烧室b外,通过煤油分支管与调节阀连接,所述螺旋管a位于燃烧室b内并且缠绕在燃烧室a的外壁上,所述螺旋管a的管壁上间隔分布有多个开口向上的燃气通孔。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由于采用上述的结构,具有节能环保的特点。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去除聚热罩后的俯视图;

图3为图1所示的聚热罩的俯视图。

图中:1、燃烧室a;2、螺旋管a;3、螺旋管b;4、点火器;5、燃烧室b;6、燃气通孔;7、导入孔;8、煤油分支管;9、燃气通孔;10、气流通道;11、通风孔;12、进风孔;13、初级气化管;14、煤油分支管;15、管路;16、风机;17、电源;18、调节阀;19、聚热罩;20、圆筒;21、聚热片;22、底部入风孔。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3所示,煤油灶,包括点火器4、风机16和电源17,其中,电源17为点火器4和风机16供电,所述点火器4的一端设在燃烧室b5内。还包括燃烧室a1、螺旋管a2、螺旋管b3以及顶部敞开,底部封闭的燃烧室b5,所述燃烧室a1设在燃烧室b5内,所述燃烧室a1的上端封闭,燃烧室a1的下端固定在燃烧室b5的底面上,燃烧室a1的桶壁上部沿周向间隔分布有燃气通孔6,燃烧室a1的桶壁的底侧部设有导入孔7,所述螺旋管b3的一端经导入孔伸入到燃烧室a1内,另一端从燃烧室b5的侧壁穿过并伸到燃烧室b5外通过煤油分支管8与调节阀18连接,所述螺旋管a2位于燃烧室b5内并且缠绕在燃烧室a1的外壁上,所述螺旋管a2的管壁上间隔分布有多个开口向上的燃气通孔9。所述燃烧室b5的侧壁及底面采用夹层结构,夹层结构之间的空腔为气流通道10,所述燃烧室b5的内侧壁的侧下部沿着周边设有多个与气流通道相通10的通风孔11,所述燃烧室b5的外侧壁上设有与气流通道10相通的进风孔12,所述燃烧室a1的底面上也设有与气流通道相通的底部入风孔22,所述气流通道10与管路15的一端连接,管路15的另一端与风机16连接。所述燃烧室b5上方设有聚热罩19,所述聚热罩19是由下端口小,上端口大的圆筒20和多块聚热片21构成,所述多块聚热片21平铺在圆筒20的内表面。所述圆筒20是由钢材料制成,所述聚热片21是由陶瓷材料制成,当然也可以由合金材料制成。由于采用双燃烧室及双气化管的结构形式,尤其是螺旋管a在双燃烧室的双重加热下,使螺旋管a中的燃料迅速气化,大大缩短了气化时间,能一次点火多次起燃。在螺旋管a上设了初级气化管,而初级气化管的20%到30%的长度或空间处于燃烧室b内的主燃烧高温区,其它段处于夹层间的气流风道和炉外,大大缓解了螺旋管a内迅速气化后的气体燃料出现反冲,有效解决了所形成的脉冲气阻现象,从而使燃料的送入更加顺畅,保证了炉体工作的稳定性。

所述螺旋管a2的上端连接有初级气化管13,所述初级气化管13的一端插入到螺旋管a2的上端内并且初级气化管的外壁与螺旋管a的内壁之间设有隔热材料,另一端从燃烧室b5的侧壁的夹层穿过并伸到燃烧室b5外通过煤油分支管14与调节阀18连接。所述螺旋管a2的下端与燃烧室b1内的底面接触。

使用时,打开开关,由两个煤油分支管分别经螺旋管a和螺旋管b输送燃料,送入燃烧室b和燃烧室a的底部,经脉冲电子点火,燃烧室b和燃烧室a同时燃烧,在燃烧的过程中,螺旋管a处于燃烧室b的火焰中,从而使螺旋管a中的液体燃料迅速气化,并从螺旋管a上分布的燃气通孔喷出并进行燃烧,气化发生后,螺旋管a的下端则不再有液体燃料流出,由于燃烧室a也在燃烧室b内,被燃烧室b内的火焰所包围,送入燃烧室a中的液体燃料也会迅速气化,气化后的燃料经燃烧室a的上侧部的燃气通孔喷出并进行燃烧。由于在燃烧室b上增设了聚热罩,聚热罩能把锅底附近的余热吸收,聚集大量的热能通过红外线再反射给锅体,使本灶产生的热量的利用率得到大幅度的提高,还大大降低了噪音,使用还更加安全。

由于在燃烧室a的底面上也设有与气流通道相通的底部入风孔,大大改善了燃烧效果。

由于燃烧室b的侧壁及底面采用夹层结构,使夹层内形成气流通道,不仅对送入燃烧室内的空气起到预热作用,而且还有效阻隔了炉体对外的热传递,使炉内的燃料燃烧的更加充分,从而体现了本发明节能环保的特点。

以上所述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之权利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都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煤油灶,包括燃烧室A、螺旋管A、螺旋管B以及顶部敞开,底部封闭的燃烧室B,所述燃烧室A设在燃烧室B内,所述燃烧室A的上端封闭,所述燃烧室A的下端固定在燃烧室B的底面上,燃烧室A的桶壁上部沿周向间隔分布有燃气通孔,燃烧室A的桶壁的底侧部设有导入孔,所述螺旋管B的一端经导入孔伸入到燃烧室A内,另一端从燃烧室B的侧壁穿过并伸到燃烧室B外,通过煤油分支管与调节阀连接,所述螺旋管A位于燃烧室B内并且缠绕在燃烧室A的外壁上,所述螺旋管A的管壁上间隔分布有多个开口向上的燃气通孔。由于采用上述的结构,具有节能环保的特点。

技术研发人员:许月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许月辉
技术研发日:2017.10.11
技术公布日:2018.02.0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