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粮食烘干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粮食干燥装置。
背景技术:
在粮食作物诸如:水稻、小麦等在收获之后均要进行晾晒除水,农业工作者一般都会在自家的晒场上进行晾晒,这种晾晒除水的方法费时费力,同时还要根据天气情况,如果出现多天的阴雨天气,粮食作物得不到充足光照,粮食作物中的水不能有效的去除,粮食作物就必然会发霉腐烂。
在现有的技术中,一般采用烘干机对收获后的粮食进行烘干处理,除去粮食作物中多余的水分,以达到销售和储存的标准。
但是,在现有的粮食烘干在机使用过程中依然存在以下较为明显的缺陷:现有的烘干机中所产生的热量与粮食作物接触不充分,同时,产生的烘干热量不能循环利用,导致其热效率不高,热能损失严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粮食干燥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粮食干燥装置,包括
干燥管体,其固定设置在固定支架上,所述干燥管体上端和下端分别固定设置有进料口和粮食干燥后的出料口;
螺旋干燥装置,其包括干燥轴和设置在干燥轴上的螺旋叶片,所述螺旋干燥装置通过干燥轴活动设置在干燥管体内腔中,所述干燥轴的上端和下端分别设置有与进水管和回水管连通的旋转接头,所述干燥轴的下端连接有用于驱动干燥轴和螺旋叶片旋转的驱动装置;
储液箱,其固定设置在干燥管体的一侧,用于盛放热交换液,所述储液箱连通有进水管和回水管,所述进水管上连接有水泵;以及
加热装置,其固定设置在储液箱的下端,用于将储液箱中热交换液加热到干燥温度。
优选的,所述的干燥轴和所述的螺旋叶片均为空心结构且相互连通,用于循环传导热交换液。
优选的,所述驱动装置驱动干燥轴和螺旋叶片往阻碍于粮食下落的方向旋转,降低粮食下落的速度,使得粮食与干燥轴和螺旋叶片充分接触。
优选的,所述加热装置为生物质燃料炉。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通过设置具有空心结构的螺旋叶片和干燥轴,增加需要干燥的粮食作物与热交换液的接触时间和面积,提高了粮食作物的干燥的效果。
2、本发明通过设置驱动装置,驱动螺旋叶片和干燥轴往阻碍于粮食下落的方向旋转,减缓了粮食下落的速度,干燥更加充分和彻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螺旋干燥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区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固定支架、2出料口、3进料口、4干燥管体、5螺旋干燥装置、51干燥轴、52螺旋叶片、6旋转接头、7驱动装置、8进水管、9回水管、10水泵、11储液箱、12加热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粮食干燥装置,包括
干燥管体4,其固定设置在固定支架1上,干燥管体4上端和下端分别固定设置有进料口3和粮食干燥后的出料口2,进料口3上端设置有自动进料装置,该装置为传送带,出料口2端设置有粮食收集装置,粮食从进料口3进入干燥管体4,经过干燥之后,从出料口2流出;
螺旋干燥装置5,其包括干燥轴51和设置在干燥轴51上的螺旋叶片52,螺旋干燥装置5通过干燥轴51活动设置在干燥管体4内腔中,干燥轴51的上端和下端分别设置有与进水管8和回水管9连通的旋转接头6,热交换液从进水管8通过下端的旋转接头6进入干燥轴51和螺旋叶片52,通过上端的旋转接头6,流出干燥轴51和螺旋叶片52,进入回水管9,干燥轴51和的螺旋叶片52均为空心结构且相互连通,用于循环传导热交换液,干燥轴51的下端连接有用于驱动干燥轴51和螺旋叶片52旋转的驱动装置7,驱动装置7驱动干燥轴51和螺旋叶片52往阻碍于粮食下落的方向旋转,降低粮食下落的速度,使得粮食与干燥轴51和螺旋叶片52充分接触;
储液箱11,其固定设置在干燥管体4的一侧,用于盛放热交换液,储液箱10连通有进水管8和回水管9,进水管8上连接有水泵10,在水泵10的作用下,被加热到固定烘干温度的热交换液,从储液箱11经过进水管8进入干燥轴51和螺旋叶片52空心结构中,再由回水管9回收至储液箱11,进行循环利用,降低了热能的损失;
加热装置11,其固定设置在储液箱10的下端,用于将储液箱10中热交换液加热到干燥温度,加热装置12上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加热装置12的下端设置有自动进料装置,自动进料装置和温度传感器电性连接,自动进料装置根据温度传感器测量,自动控制燃料的进料量,加热装置12为生物质燃料炉,生物质燃料炉不产生大气污染,热效率高,清洁高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