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粉体分散干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039311发布日期:2020-06-09 20:35阅读:160来源:国知局
一种粉体分散干燥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粉体分散干燥装置,属于粉体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对于单一组分的粉体,含水量过高会增加粉体团聚,影响其作为填料或直接使用时的产品性能;对于深加工或改性粉体,溶剂的彻底去除可以保证产品的稳定性。因此,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特别是对微纳米级、易团聚粉体来说,分散和干燥工艺对产品的使用寿命、使用性能尤其重要。

现有的粉体分散采用筒式、箱式搅拌器对粉体进行分散,搅拌容易出现死角、搅拌分散后需要停机取出,工艺连续性差,效率低;干燥工艺则采用离心喷雾干燥器或闪蒸干燥器,虽然能够保证产品质量稳定性和还原率,但热效率低,生产成本大大提高。因此,需要开发一种集分散和干燥功能于一体,具有工艺连续性好、高效、高自动化特性的粉体分散干燥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粉体分散干燥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粉体分散干燥装置,包括底架、进粉口、分散室、搅拌器、自动阀门、干燥室、第一传送带、第二传送带、加热装置、绝热板及出粉口。所述底架与干燥室相连,所述分散室位于干燥室正上方,所述自动阀门位于搅拌器下方,所述第一传送带位于第二传送带上方,所述加热装置安装于干燥室左右两侧,所述出粉口位于第二传送带左端下方。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搅拌器在分散室中为横向安装。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传送带沿顺时针运动,所述第二传送带沿逆时针运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中,搅拌器横向安装可以避免出现分散死角,第一传送带和第二传送带在干燥室中对物料的传送可以保证粉体的完全干燥;本发明的分散干燥装置集分散和干燥功能于一体,大大简化了粉体的生产加工工序,具有结构简单,操作简便,工艺连续性好的优势,易于工业化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是底架、2是进粉口、3是分散室、4是搅拌器、5是自动阀门、6是干燥室、7是第一传送带、8是第二传送带、9是加热装置、10是绝热板、11是出粉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参见图1,一种粉体分散干燥装置,包括底架1、进粉口2、分散室3、搅拌器4、自动阀门5、干燥室6、第一传送带7、第二传送带8、加热装置9、绝热板10及出粉口11。所述底架1与干燥室6相连,所述分散室3位于干燥室6正上方,所述自动阀门5位于搅拌器4下方,所述第一传送带7位于第二传送带8上方,所述加热装置9安装于干燥室6左右两侧,所述出粉口11位于第二传送带8左端下方。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搅拌器4在分散室3中为横向安装。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传送带7沿顺时针运动,所述第二传送带8沿逆时针运动。

工作时,粉体从进粉口2进入后下落至分散室3,启动搅拌器4,搅拌器4在分散室3中对粉体进行高速搅拌,达到分散、均一化目的。完成分散后,自动阀门5开启,并开启加热装置9,分散后的粉体下落至第一传送带7,并由第一传送带7向右运动下落至第二传送带8,最终从第二传送带8左端下落,由出粉口11排出。周而复始,不需要停机操作,即可实现粉体分散干燥的高效处理。

以上说明,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例,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例所作的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粉体分散干燥装置,包括底架、进粉口、分散室、搅拌器、自动阀门、干燥室、第一传送带、第二传送带、加热装置、绝热板及出粉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架与干燥室相连,所述分散室位于干燥室正上方,所述自动阀门位于搅拌器下方,所述第一传送带位于第二传送带上方,所述加热装置安装于干燥室左右两侧,所述出粉口位于第二传送带左端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粉体分散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器在分散室中为横向安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粉体分散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送带沿顺时针运动,所述第二传送带沿逆时针运动。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粉体分散干燥装置,包括底架、进粉口、分散室、搅拌器、自动阀门、干燥室、第一传送带、第二传送带、加热装置、绝热板及出粉口。所述底架与干燥室相连,所述分散室位于干燥室正上方,所述自动阀门位于搅拌器下方,所述第一传送带位于第二传送带上方,所述加热装置安装于干燥室左右两侧,所述出粉口位于第二传送带左端下方。本发明中,搅拌器横向安装可以避免出现分散死角,第一传送带和第二传送带在干燥室中对物料的传送可以保证粉体的完全干燥;本发明的分散干燥装置集分散和干燥功能于一体,大大简化了粉体的生产加工工序,具有结构简单,操作简便,工艺连续性好的优势,易于工业化推广使用。

技术研发人员:蒋春元;王义;潘健;何峰;龙柱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贵州长扬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12.03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